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爱迪生-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出的种种神奇的发明已备加推崇。人们称赞爱迪生是个天才。
四、天才与汗水
… Page 16…
爱迪生的确是个天才,他一生的发明,获得专利的就有1300多项,有人
经过精确统计后说,实际上有2000多项。单是1882年,爱迪生就申请了141
项专利。
爱迪生的很多发明是极其重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重要的自然要数
电灯与留声机。其他比较著名的还有二重和四重电报机,电影摄影机,电车,
蓄电池,打字机,水泥,橡皮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爱迪生先后发明
了水雷探测器,水底巡灯,战舰稳定器,吸声器等39种器械。
爱迪生一生共度过了84个春秋。要是从他16岁的第一项发明——自动
定时发报机算起,几乎平均每过12天半就有一项新的发明问世。而1882年
一年,居然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项新发明。当然,这不是爱迪生一人的智慧,
而大多是研究实验室的科技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爱迪生作为总指挥者与
设计者,他头脑的超人智力的确是令人惊叹和不可思议的。
爱迪生曾留下这么一句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1878年初,当他的秘书再次询问他对成功的认识,爱迪生仍套用了此公
式说,“成功其中有99%是对什么路子走不通的认识,剩下的也许是天才的
成分。因为据我所知,要想成功,就要坚持不懈地耐心观察。除此别无他法。”
爱迪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研制电灯经历了1300多次失败,研制摄
影机用了5年的时间。几乎每一项发明都是一次次失败换取的。只是因为爱
迪生对实验从来都是夜以继日的进行,几乎不眠不休的行动。所以从统计数
字看,似乎他发明得十分轻松;也许只有爱迪生本人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这也许就是他留下来的照片大多是一付疲惫不堪的样子的原因。爱迪生的儿
子回忆他与父亲一起工作时的场面说,“一次其他成员都坚持不住,走了。
我陪着父亲坚持。过一会儿,我不知不觉要睡着了,这时已是夜里1点钟。
老头子看到我如此困乏,就说, ‘好,如果你一定要睡,就躺在墙角那里的
桌子下面,这样就不会踩着你了。’”当他一觉醒来,母亲要把他带走时,
他发现父亲还埋头于桌上,聚精会神地做着实验。
爱迪生是个凡人,而不是什么超人。如此超常的精力他是从那里来的呢?
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是他工作的最大动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他常常对劝他娱乐的人们不解地反问道,“既然我现在有如此激动人心
的事业要做,为什么把时间花在闲荡上呢?”
他常说,人生需要时常都有收获,决不能一生就收获一次。
这里所指的收获,决不是金钱。在爱迪生眼中,金钱只是被用来进行一
项研究的材料而已。
1914年12月9日,爱迪生的一间工厂的胶片车间爆炸,火势蔓延,很
快把整个工厂都卷了进去,这间工厂是爱迪生研制电影胶片的基地,这真是
一次灾难性的打击。大火是如此猛烈,滚滚黑烟布满了整个天空,连消防队
员都因烟雾迷漫而无法看清火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龙逞威。爱迪生得知
此事,也匆忙赶来,他没理会别人表示的同情与消防队员的遗憾,而是出人
意料地掏出随身的笔记本,飞快的写着什么。一边写,一边还招呼同来的儿
子说:“你妈妈在哪?快叫她来,顺便把她的朋友也带来,错过这机会,就
看不到这么大的火了。”
火慢慢熄灭了,10座建筑相连的厂区被焚毁了3/4,爱迪生却马上郑重
地对记者说,“虽然我已过了67岁,但明天我就会重建它,因为我的试验还
没有做完。”这时人们才知道,爱迪生在笔记本子上写的是重建计划。
… Page 17…
当他漫步于火场时,偶然发现一个相片框,里面自己的相片居然没有损
坏,于是他欣然提笔在上面写道,“没伤到我的一根毫毛”,并且,因为看
到消防队员束手无策的情形,几天后,爱迪生为他们制造了一台手提式照明
灯。
爱迪生对事业是如此的热爱,1889年8月,他坐船横渡大西洋时竟发出
这样的感叹:“看到这样丰富的动力资源被这样白白地浪费掉,我真急得发
疯”。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竟对辽阔的海洋提出挑战。
勇敢与自信如同双胞胎,它们在爱迪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爱迪生精选铁矿石的工厂里,中心机器是一台巨大的碎石机。六七吨
重的大矿石能被砸成人头大小的石块。在这机器的内部有一杠杆,用一根弹
力很强的弹簧把一根直径为1英寸,长4英尺的钢辊压住。有一天,爱迪生
正站在机器旁做实验记录,机器内的垫圈突然断了,铁棒被弹簧弹到天花板
上,落下时距爱迪生的鼻子只有1英寸处,穿透了一块2英寸的厚木板。而
爱迪生却马上跑到机器面前检查弹簧断口,调查断裂的原因,对旁边另外几
个具同样危险的钢辊视而不见。
机智的人拥有自信心。在海军基地试验潜艇时,爱迪生刚安装上的蓄电
池被用来上下翻滚,模拟潜艇战时航行的震动。海军人员们有些幸灾乐祸的
等着看爱迪生出丑,而爱迪生却兴奋地不停催促实验人员,“让它再晃得剧
烈些,再多摇它几下,我已作了各种实验,你绝不可能难住它的。我敢打赌,
这蓄电池的寿命将达到4至8年,即使潜艇坏了,它也不会坏。”看着爱迪
生自信的样子,海军人员脸上的嘲弄变成了由衷的钦佩。
爱迪生是个有残疾的人,但他的耳聋却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奋斗。甚至他
还常常幽默地说,正是耳朵不好使,才在一开始学习电报技术时,得心应手。
因为这样可以毫无误差地听出自己收发报器的发声节奏,却听不到其他分散
注意力的声音。也正因为耳聋,听觉不灵敏,无法使用贝尔电话,才下定决
心改进电话,使自己能听到别人的声音。耳聋促使爱迪生完善了对留声机这
种机器的试验。尤其是在制造钢琴曲唱片上,因为听不见曲中的嘈杂音响,
才使自己的唱片曲调异常纯正清晰。
但残疾毕竟是残疾,爱迪生实际上是以顽强的精神填补了这一缺陷。
爱迪生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无法可想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在他眼中,任
何问题都有解决的钥匙,关键在于怎样找到它。
在研究镍铁碱性蓄电池时,爱迪生失败了不下50000次,花了9年时间,
试验了9000多种材料。历尽波折,连他的助手都不能坚持了,但是他却坚韧
不拔,毫不动摇。
爱迪生是个其貌不扬的人,他前额圆而饱满,但并不宽;鼻子很突出,
嘴也大,下巴有棱有角,长得不像学者,却像是个经理。爱迪生对衣着从不
在意。常穿的十分破旧,在门洛公园时,因时时要接待来访者,他必须穿西
装,为怕浪费时间,他做实验时就在外面罩上一件从领口一直扣到脚跟的长
袍,就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化学药品污染了里面的西服。
时常有人来门洛公园参观,看到这么一个身穿长袍,头发零乱的人时都
会情不自主地笑出来,因为这看上去实在太滑稽可笑了。但当有人介绍说,
这就是爱迪生先生时,人们的笑声往往会嘎然而止,面显尴尬之色,而爱迪
生却丝毫不会介意。
1882年9月4日下午,爱迪生与许多人一起在华尔街23号的摩根办公
… Page 18…
楼集会,完成他展示电灯的实验。届时,办公楼将被400只电灯照得通明。
爱迪生此时按照传统礼仪身穿崭新而笔挺的礼服大衣,头上戴漂亮的白色高
顶圆边礼帽。试验就要开始了,他突然得知发电机的一处保险丝烧断了。这
是一个极小的故障,而爱迪生身旁就站着几个技师。但他二话不说,就钻进
了发电机旁的地沟。当傍晚时分,大楼被明亮的灯光包围时,记者突然发现
了站在一旁微笑的爱迪生。此刻的他,已与刚才判若两人,蓬头垢面,大衣
被随便甩在一旁,礼帽上沾满了油泥,里面雪白的衬衫已被染成黑色的了。
记者们哄堂大笑,纷纷为爱迪生拍照,爱迪生却丝毫没有躲闪,反而站好姿
势,脸上只有自豪的笑容。
爱迪生对自己的外表并不在意,他真正严格要求的是他自己。
爱迪生支持1919年的禁酒令,而且主张饮食要少,照他的说法就是决不
能做三马力的活,却要消耗足够驱动50马力的发动机燃料。
爱迪生的饮食的确少而简单,早上只是一杯咖啡和一块烤面包。中餐与
晚餐在实验室中凑合应付,而且常常忘记吃饭。
爱迪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表现在做事严谨,原则性极强。1916年,他行
程1000英里旅行,从新泽西州出发,几乎走到加拿大。一切设备都由自己提
供,他的一只蓄电池不仅可供照亮营地,还为4个帐篷的照明准备了充足的
电力。他出发前曾与朋友商定了一条规则,必须睡野外,等等。但没过几天,
朋友们就坚持不住了,先是偷偷地跑到旅馆里,最后都公开要求住饭店。爱
迪生本人并不劝阻或嘲笑朋友们“纨袴子弟”的行为,只是默默地遵守这条
规则。此时的他已是近70岁的老人了。
伟大的发明家是人们对爱迪生赞誉。他的每一项发明都能为他赢得荣
誉,他的名声远扬全世界。有一次,爱迪生旅行到一个偏僻的小村落,迷了
路,他向一位当地的小姑娘打听道路时,说了自己的姓名,那位小姑娘立刻
兴奋地叫道:“你是留声机先生!”
名声对于一个成功人士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许多人因为它而披上了傲慢
的外衣。的确,名声也是最能令人飘飘然,忘乎所以的兴奋剂。而在爱迪生
身上,看不出一丝傲慢的影子。
在芝加哥国际博览会的闭幕宴会上,爱迪生因为不是大会代表,讲话台
上没有他的座位。当时在座的许多科学家都对爱迪生有偏见,认为他的研究
丝毫没有科学理论系统,而只是试制实用品。但参观者们却在间歇时候开始
敲起桌子,大声叫喊着,让爱迪生讲话,爱迪生微笑起身,鞠了一躬,又坐
到座位上。人们沸腾了,又开始呼叫,而爱迪生的反映与第一次一模一样,
仅仅是微笑。
对爱迪生勤奋工作,节制欲望,朴实无华的称颂在美国各地引起共鸣。
人们最难忘的是他对自己年龄的看法。有许多科学家到中年以后,成就
便日趋减少,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定论,而爱迪生却是一个相反的例证。
50岁时,他仍然对自己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将来创造出更新奇
的,让世人震惊的发明。他的表情中始终流露着一种智慧的光采,而那双眼
睛也总是那么明亮,似乎随时都准备探索新的事物。
1915年,他为支持和平游说到西欧。他在战争期间有40余项发明,例
如,反潜装置,无人驾驶电动平底船等。
这时的爱迪生已有70岁了,却还在阅读科学领域的新书,不断地提高自
己的知识水平。而现实生活中的有些人生平无大志,另一些人则是中途而废,
… Page 19…
特别是那些做出一些成就的名人们也是如此。
“爱迪生看上去没有一点自私或自傲,这品格在那些成就与名声轰动整
个世界的人们之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个熟悉爱迪生的朋友对他作出的
崇高评价。的确,爱迪生唯一厌恶的,是人们对他退休问题的关注。
每当有人问到爱迪生何时退休,他不是转过头避开,或是不回答,就是
干脆地说,“葬礼之前”,或是“当医生搬来氧气瓶时”。
爱迪生的回答,不是幽默的表示,而是真心的愿望。在他81岁时,患了
肺炎,他坚持散步锻炼,并拒绝服药,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到非要用药物维
持的地步。即使在这时候,他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仍然对“一切”都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