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室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经管 >> 杂阿含与唯识学
 

杂阿含与唯识学

当前状态:全本
书籍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9-10-07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关注次数:63        文件大小:10K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内容简介

杂阿含与唯识学封面
---佛教法相学会与志莲净苑合办?罗时宪教授往生十周年纪念佛学讲座--陈琼璀一?序言各位嘉宾,各位善知识:很多谢学会给我这个讲题,让我讲一下罗公、杂阿含与唯识学。记得1990年9月,罗时宪先生在香港能仁书院研究所开始讲授《般若经论对读》,后来结集整理成书,这就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罗公著作《八千颂般若经论对读》,以唐、玄奘法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其中第四会,即八千颂般若经,与近代法尊法师从藏文翻译过来,由弥勒菩萨造的《现观庄严论》配合对读。记得开课当日,罗先生就很强调说,佛教并无所谓小乘经,佛经只可说有两类:一、通经,这是无论大、小乘佛教皆作依据的,如四部阿含经。二、大乘经。我们要判别那些是佛说的经,应该「以理为宗」,重要的是否合乎三法印的标准:一、诸行无常,这是着重在对现象界的说明,后来发展成唯识思想体系。二、诸法无我。佛陀在世时印度各派哲学皆执有常、一、主、宰的“我”,只有佛教及唯物论者不执有“我”,佛教以蕴、处、界三科来说明无我,亦即一切法皆无实自性、无实质的我,这就是阿含经中的无自性、无我思想,后来般若经中则将此无我、无自性的思想加以发展、扩大,说明山河大地皆无常、一、主、宰的永恒不变我,以至发展成后来的中观思想。三、涅盘寂静,所有派别皆以此为终要。所以不论大、小乘经皆以三法印为准则,而此一准则在阿含经中已完全确立了。杂阿含经二六二,佛般泥洹后未久,阿难为长老阐陀说佛为迦旃延所说经中,就己经明确地提出: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静。...
 

 评论留言

(共有 0 条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