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民国-第6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105mm/155mm的重炮向前开进。在不远处的一片高地上,穿着胶布雨衣的吴佩孚和朱d并肩站在一起,举着望远镜观察前方的苏军阵地。在他们的前方和四周,还有数以万计的华军官兵正挥汗如雨的在抢挖工事,修筑出发阵地。在高地北侧的空地上,上百门裹着炮衣的大炮已经排列整齐。还有望不到边的马车正把一车车的炮弹运送过来,一场攻坚战似乎就要发生了!

“玉帅。朱老总,白长官来了。”

参谋的提醒声中,吴佩孚和朱d同时扭头看去,就见白崇禧踏着泥泞的道路从山脚下爬了上来,见面后也不寒暄就开门见山地问道:“玉帅,玉阶兄,情况怎么样?塔拉斯河西岸的敌人是主力部队吗?”

白崇禧指挥的西北方面军和北方方面军同一天展开进攻,攻势分成南北两路。北路是主攻,以第2装甲集团军为主力,加上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15集团军,由西北方面军副总司令夏威担任总指挥,从阿亚古兹河以东出击,兵分两路,一路直扑哈萨克斯坦首府卡拉干达;一路杀奔额尔齐斯河。切断苏联西西伯利亚方面军和哈萨克斯坦方面军之间的联络。

本来,白崇禧和夏威都认为这一次进攻将遭遇到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还做好了在哈萨克斯坦草原同苏军坦克部队决战的准备,为此还特别要求空军将隶属于西北方面军的第1航空军所属的攻2轻型俯冲轰炸机一律换成ju。87斯图卡式,以增强空中打击的威力。但是进攻开始后却出人意料的顺利,夏威指挥的几十万大军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唯一的困难居然就是沿途的道路、桥梁、村镇悉数被苏军破坏,造成大军没有良好的行军和休息条件……

不过得到这个消息的白崇禧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怎么都不敢相信托洛茨基真的不要中亚这块地皮了。现在中亚苏军好像人间蒸发一样,一定是苏军的陷阱!要么是诱敌深入,准备在卡拉干达城下或额尔齐斯河边狠狠地打击深入的华军。要么就是将中亚苏军主力偷偷转移到了南线。准备在吉尔吉斯山脉脚下和华军决战。而白崇禧最担心的则是后一种可能性,因为北线的5个集团军都是精锐主力。还有300多架ju。87斯图卡提供空中支援,即使苏军拿出20个坦克军,夏威和廖磊(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官)也有八成赢面。

可是南线吴佩孚和朱d指挥的部队就有点拿不出手了,除了朱d本人担任司令官的第十八集团军之外,就是四个凑数的预备集团军,虽然人数不少,不过真实的战力连北路军队五分之一都不一定有,要是遭遇了中亚苏军主力多半没有什么好结果。而吴佩孚和朱d显然也有同样的想法,朱老总面色凝重,摇摇头道:“侦察显示,塔拉斯河西岸的苏军不超过1个师,守着塔拉斯城。不过……之所以这样,才更让人担心。”

一旁的吴佩孚也神情凝重,赞同道:“部队过楚河的时候情况就不对,那里明明有半个苏军集团军在防守,可我们过去的时候却连一个鬼影都不见了!健帅,我看这场仗不好打,怎么看都像有个圈套在等我们往里钻。”

与大多数普通华军军官对战局的一片乐观不同,这里的三个华军将帅都是那些肚子里面有十七、八个心思的那一类人,这种人有个特点,往往官越大胆子越小,现在240万人和整个西北的战局就压在他们肩膀上面,而战局又顺利的有点过分,所以就怎么想怎么觉得是苏联人的圈套了。

遇到了“知音”,白大元帅的话也多了起来,点头道:“二位所言即是,我也觉得西北这仗不好打。而且现在欧洲那边局势也扑朔迷离,西班牙危机正在升级,搞不好法德会发生冲突,到时候苏军就有可能集中主力对付我们了。”

吴佩孚和朱d闻言吃了一惊,互相看了看。他们不知道“马克斯。霍夫曼计划”的全部内容,特别是对法德开战这部分一无所知。虽然也知道西班牙左右派对立,而且两派人马各自去巴黎和罗马找后台抱大腿的消息。但是压根就没想过法德会因此打起来,德国佬真要是陷在法国,那就意味着苏联可以从欧洲调动数以百万的精锐部队投入到中亚和远东。远东那边还好说,中亚这里本来就是个势均力敌的形势,对手要突然多个百八十万的。这仗可就没法打下去了。

“我来这里就是和你们商量此事的。”白崇禧朝跟着他过来的一个参谋招招手,让他摊开地图。三个人就在这个山坡上找了个背风的角落研究起来了。“根据北方方面军的最新战报,他们的进展也异常顺利,买卖城最多有3天就能拿下来,赤塔有5天也铁定能打下。而且他们在进攻过程中遭遇的苏军部队也出奇的少,守奥洛维扬纳亚要塞的部队只有一个近卫220师,守达尔汗要塞的只有2个师……这点力量摆明了不是要防守,而是在迟滞我们的攻势,为主力部队撤退赢得时间。

种种迹象都表明。苏联红军已经准备放弃远东和北加尔地区了,可能会退却到叶尼塞河流域。可是他们在远东——贝加尔地区的主力去哪里了呢?去年苏军在那两个战区部署了约150万大军。如果他们把防线收缩到叶尼塞河的话,至少可以省出50万到80万兵力,这些部队最有可能的去出就是中亚。万一西线再出点什么状况,苏军又能往中亚派上百万人,这样一来中亚苏军的总兵力就将突破250万!而且都是经过战火考验的正规军!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大的危机。

所以原有计划必须改变。不能再向西进攻了。我打算让北路军退回原防,等待苏军主力前来决战。同时再抽调出1个步兵集团军,再调2个预备集团军配属到南路。不过南路军的目标也要改变,不能去咸海,而是在夺取塔拉斯城后向南进攻,配合第36集团军夺取整个吉尔吉斯山脉、阿赖山脉和西帕米尔高原的控制权。同时夺取费尔干纳盆地。那里是整个中亚最富庶的地区,不仅土地肥沃,而且还有奇米瓮油田、涅夫捷阿巴德油田、安集延油田、乔尔油田等一系列油田,还有几个石油加工厂,每年可以生产、加工几十万吨石油。有了那里的石油。我们的坦克、卡车就不愁没有燃料了,后勤的压力也能大大减轻。”

白崇禧的手指在吉尔吉斯山脉南麓的费尔干纳盆地周围画了个圈。然后又重重一拍,说道:“只要打下费尔干纳盆地,西北方面军就能再配属两个装甲集团军,这样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吴佩孚和朱d也觉得眼前一亮,按照白崇禧的设想,原本属于牵制性进攻的南路集群就会变成主攻。而且还要一次投入7个预备集团军和3个集团军超过100多万人的庞大兵力。这对他们二人来说,可是个难得的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他们立刻拉着白崇禧回指挥部里去继续商量,在指挥部内拿着苏军天山方面军和费尔干纳盆地的资料研究了一番后。吴佩孚和朱d都认为用100多万大军攻取费尔干纳盆地应该是挺有把握的。唯一担心的是中亚苏军主力极有可能增援费尔干纳盆地,毕竟那块地盘对苏联来说也非常重要。

但白崇禧并不担心在费尔干纳盆地周围同苏军决战,他说:“玉帅、玉阶兄,现在担心不是中亚苏军主力冒头,而是担心他们隐而不发,只有他们敢冒头,我们就有办法把他们打败,无论是在吉尔吉斯山脉还是在在中亚大草原。”

不过在崇山峻岭环绕的费尔干纳盆地决战和在一马平川的中亚大草原决战完全是两码事,现在中国国防军最拿手的战术就是步坦配合、空地协同,虽然由于官兵素质并不是非常高,这种战术配合还略显粗糙,但是用来对付没有多少装甲部队的苏军,倒是绰绰有余。就是和苏军装甲部队打决战,凭着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犀利攻击力和国防军空军的强大战力,第2装甲集团军就算是遇上坦克数量超过自己一倍的对手也有把握取胜。

但是坦克毕竟不是打山地战的利器,如果主攻方向转到吉尔吉斯山脉,那第2装甲集团军可就派不上用场了,就连空军发挥的余地也不大,真的只能靠步兵取胜了。而且根据情报,苏军也一直担心华军攻占在费尔干纳盆地,所以在盆地的北部、东部入口都布防重兵,而且那里又地势险要,很难攻破。

吴佩孚在外疆带兵多年,非常熟悉中亚的情况,他闻言沉吟了一会儿,立刻提出了解决之道:“打费尔干纳最好的路线就是走西面的苦盏,那里是整个盆地的大门,地形比较开阔,至少比从吉尔吉斯山脉打过去要容易。所以我建议南路军拿下塔拉斯后继续前进,一路推进到塔什干、锡尔达里亚,这样就算关上费尔干纳盆地的大门了。另外,至少要有一个装甲军配属南路军,以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苏军主力部队。”

第 672 大纵深突击VS诱敌深入 三 求月票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经过了1932年下半年和1933年整年的消耗,曾经叫嚣着要解放全人类的苏维埃帝国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面对中国国防军在东线的中亚——西北战场和远东——贝加尔战场发起的两次大规模攻势,苏联红军的抵抗居然微弱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曾经在1933年阻挡了百万华军的奥洛维扬纳亚要塞在华军总攻发起的当天就宣告陷落;紧接着远东共和国的首都,远东方面军的总司令部所在地赤塔又告弃守;在赤塔的东面,苏联苦心经营的十年的阿穆尔河防线也像一层薄纸似的,被上百万华军进攻部队一捅而破。在中亚,华军同样好像闯入了无人之境,部署在东哈萨克斯坦的苏军主力踪影不见,根本不敢和进攻的华军装甲集群交锋,在南线的吉尔吉斯山脉,苏军天山方面军的抵抗也有些敷衍了事的嫌疑,楚河防线、塔拉斯河防线都在华军的猛攻下迅速失守,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也在3月底陷入了中国军队的重围。一时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报纸都纷纷做出了乐观的预期:苏联已经是强弩之末,和平将在1935年来临。

不过处在战场最前沿的中国军人们,却没有后方的记者那么的乐观,因为随着战场快速向苏联腹地推进,各种各样想到的或没有想到的困难,正向他们袭来。

四月一日。赤塔通往贝加尔湖的泥泞道路上,一支两头都望不到边的运输车队冒着初春的严寒。迎着夹杂着冰雪的风雨,在刚刚开始解冻的泥泞道路上蹒跚而进。运输车队并是由马力强劲的卡车组成的,而是由多达上千辆由矮种蒙古马拖拽的大车组成的。

对中国来说,这场世界大战还是来得早了一些。虽然这十几年中国的发展很快,几乎创造了一个工业化的奇迹。可是再怎么奇迹,贫困落后的底子还在那里,虽然在某些领域因为政府的拔苗助长发展较快,看上去挺像那么回事儿。可是底子终究还是薄的。现在看上去强大无比的中国国防军其实也是这样,在强大表面的背后,还有许多很可能是致命的弱点存在。

这十几年工业化建设的成果仅仅只能给少数装甲师、装甲骑兵师和装甲掷弹兵师安上履带或轮子,占到国防军陆军人数绝大部分的步兵师、骑兵师和预备师,现在还只能靠两条腿或四条腿追随装甲部队的脚步。说到国防军的后勤,离开了铁路轮船大概也只剩下马车、牛车可用了。至于卡车,出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的直属后勤部队有那么一些。其他地方真的和大熊猫一样少见。在北方战区联勤司令部下属的满洲里兵站警备护卫总队担任连长的张自强中尉,都不记得满洲里兵站什么时候配属过卡车这种稀罕玩意儿,就算有那么几辆估计也不舍得派到危机四伏的远东共和国境内来吧?

骑着一匹枣红色蒙古马的张大连长走在辎重车队的最后,充满警惕的目光四下张望着,左手拉着缰绳右手举着一把上了膛的38式骑步枪,他的一百三十几个弟兄大都骑着马散在辎重车队的四周。只有机枪手们坐在堆满麻袋的马车上,抱着捷克式轻机枪,目光中带着些许紧张。对他们这些国防军四线部队的士兵来说,这条维系前线百万将士后勤的交通补给线就是不折不扣的战场,因为随时都会有苏联红军的游击队从这条泥泞公路两旁的森林里钻出来!

张自强他们负责护送的这支车队。在离开奥洛维扬纳亚要塞后就不断遭到游击队的骚扰,时而是冷枪冷炮。时而是路边炸弹,虽然没有遭遇到大股的游击队,但是也给他们和运输车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有两人阵亡、三人负伤,还损失了一车弹药。而这样的情况,对中国军队的后勤部队来说,已经算是家常便饭一样了。

虽然苏联红军的主力已经远遁到贝加尔湖以西,但是他们的游击队却好像无处不在似的,不断打击着华军的补给线。而北方方面军和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