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破解中国经济之谜-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大大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时,就容易出现高增长高通胀;当接近或处于潜在的增长区间时,就可以出现高增长、低通胀(或者说是正常的物价波动);当低于时就容易出现滞胀。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可能达到的增长速度,它是由资源的承受能力和市场的容纳能力来决定的。社会资源由原材料、交通、通信、资金、电力、劳动力等方面构成,市场容纳能力包括消费能力、投资能力、出口的可能性等需求因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么大一个国家,情况又复杂,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可想而知。例如,“八五”时期就是由于现实的经济增长大大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而出现了高通胀,1989年、1990年又是由于大大低于潜在增长而出现了滞胀。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日趋成熟。我们基本赞同有关人士关于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之谜的解释。但是对此我们也有些不同的看法,作为补充或者进一步的解释。这里我们先做一种排除,那就是在造假盛行的年代,统计数字的水份有多大恐怕谁也难说清,统计打假只是近一、两年的事,‘八五’与‘九五’的统计数据应该在同一个统计环境之中,所以我们还是按照统计资料的数据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靠‘双轮’推动,即国内需求和出口的高速增长,当然了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经济学原理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公式:GDP投资+消费+出口。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经济增长是靠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三个轮子推动。这样可以更方便的说明问题。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八五’期间,投资、需求和出口均呈高增长的态势,物价和GDP也呈两位数的比率;而在‘九五’期间,投资、需求和出口都大幅回落,物价增长1。8%,但GDP增长8。3%,还是比较高的。
实际上,虽然1993年以后开始紧缩,1996年实现‘软着陆’,但由于高增长的惯性,‘九五’前期仍有较高的增速,东南亚金融危机、长江流域的大水以后,内需和出口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大批国企的倒下,使得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过剩经济’的出现,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价格大战风烟滚滚。由于陷入了不良循环之中,所以价格的低谜和内需不旺是可想而知的。
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需求,但在不同的情况下投资、消费和出口却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先说出口,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是40%,自从东南亚危机以来,外贸竞争亦是非常激烈,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关鼓励出口的政策,但出口的形势时时好时差,依然不容乐观。再说消费,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需求的层次还比较低,在‘衣食用住行’中,且不说住行,单就用的方面,翻开中国统计年鉴,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是相当低的。
前面我们曾经分析过,中国的消费经历了元和十元级、百元级和千元级,正在向万元和十万元级发展,这是一个很高的台阶,需要有相应的收入水平,而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即使到了2001年底,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这对于万元和十万元级的台阶需要的周期就会长些。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就要使企业有钱赚、人人有钱赚,收入预期不高,就不敢消费,政策的立足点要有利于提高收入。
在出口、消费都受阻的情况下,唯一剩下的就是投资,只有靠投资来启动经济,统计显示:在2001上半年GDP7。9%的增长中,按不变价格计算,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34%和11%。200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95亿元,仅占GDP的38。4%,而在日本居民消费占GDP的60%以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靠消费拉动。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6401亿元,增长12。8%;城乡集体经济投资5189亿元,增长8。1%;城乡居民个人投资5308亿元,增长12。7%。基本建设投资14567亿元,增长8。5%;更新改造投资5889亿元,增长15。3%;房地产开发投资6245亿元,增长25。3%;其他投资10197亿元,增长8。5%。事实上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投资是主要的推进器。投资必须有钱,钱在那里?靠银行贷款,银行有那么多不良贷款,贷款压力大;靠国家财政投资启动也不可能,财政有那么多的隐性债务;变通的方式就是发行国债,用国债的方式启动。1998到2000年三年中发行了3600亿国债,2001年发行1500亿。这种投资可能是长期效益,对当前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问题是谁来还钱?假定没有收益的话,大量发行国债就成了问题。这个问题在企业中的反映就是大量的无效投资,将会使企业的负担加重,现金流减少。另外,财政扩张的效果并不在于财政资金投下去造成的投资规模的扩大,而在于财政资金投资乘数效应带来的连锁启动效果。否则,说明政府投资没有起到诱发企业投资的乘数作用。
另外,在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把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区别开来。投资所带动的需求仅是中间需求,它不是最终需求,因为投资所购买的是生产资料,最后还要转化为最终需求。中间需求不能带动经济的增长,所以必须想办法把投资需求转化为最终需求。此外,投资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必须用迂回的办法解决。怎么迂回,就是要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等与消费层级升级有关的投资。这个问题与下面的两个问题有关,我们将会再谈。
‘债转股’为什么‘一转不灵’?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表明,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在企业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合适的资本结构对于提高权益回报率和改善公司治理都是有益的。但如果资本结构偏离了合理的范围,负债率过高,则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者转轨国家,都遇到过银企之间债权与债务问题。
在中国,债务问题几乎涉及到所有国有企业,在更大程度上是制度性、宏观性问题。
因为目前中国的国有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借贷型国有经济’。负债经营是任何经济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有关部门统计表明,改革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呈上升之势:1980年为18。7%,1993年为67。5%,1994年为70%以上,其中流动资产的负债比率为95。6%,这意味着企业的生产周转资金几乎全部靠贷款。而在通常情况下,企业负债率以50%左右为宜,美国和英国的企业负债率一般仅在35—45%之间。
高负债确实存在巨大风险,最终结果是将企业的经营亏损风险转嫁给了银行。不良资产对银行发展具有严重影响:一是不良资产比例越高,回本收息就越少,资产流动性就越差,收支就会失衡,严重的会导致支付危机;二是不良资产比例越高,占用资金就越多,贷款可用资金就会越少,生息和利润来源就越少,甚至出现亏损,蚕蚀银行资本,导致银行危机,最终银行就会破产或被兼并。理论上,一定比例(称之为金融风险阈值)的不良资产是允许存在的,只要这些不良资产不破坏银行资金的正常循环,就不会导致支付危机和银行危机。但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风险阈值是变化的,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使是很低的不良资产比例也容易导致支付危机和银行危机;而在经济繁荣时期,较高的不良资产比例也可能不会导致危机。但是,目前数目较大的不良资产给社会安定和金融稳定造成较大压力,中央政府为了确保社会安定和金融稳定,不得不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发放再贷款,化解支付危机和银行危机。因此,不良资产一经产生,客观上就会倒逼中央银行发放再贷款,投放基础货币。
当企业出现偿债危机时,进行债务重组往往比破产清算更容易为当事各方所接受。债务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债务展期、债务豁免、债权出售、债务种类变更、追加投资,等等。将债务转换为股份,即“债转股”,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债务重组方案。从纯粹理论的角度而言,国际上有些学者认为债转股比其他形式的重组更好,美国经济学家哈特(O。哈特,1998)的理论就很有代表性。但是哈特的理论是建立在一些假定和美国债务种类繁多的现实之上的。首先他假定大型公司作为整体存在比分拆要好,而美国现行的清算程序更有利于分拆,因为大公司整体出售时,很少有谁买得起,即使有买得起的,市场竞争的不完全也会导致售价被不合理地压低,这样债权人的清偿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哈特认为应尽量避免清算,最好是进行重组。其次,美国的现实情况是,企业债务级别多、债权人多,重组谈判难度大、时间长,重组程序令人望而生畏,所以许多本可以通过重组维持整体存在的企业最后却被分拆清算了。因此,哈特认为必须要通过债转股来简化重组程序。哈特的债转股理论实际中是一种理想化的技术性设计。
事实上,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债转股并不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重组方式,即使偶而用之,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首先,这种转换基本上是同证券的流动性结合在一起的,即一般只有流动性债券才可转换为股权,而且一般被转换为流动性的股票。其次,转换程序和规则是选择性的,且一般是在破产程序中进行,债务人可以在破产重组方案中将一部分债券转为股票,但必须要经过各类债权人投票批准,如果债权人不愿意债转股,这样的方案是不会被通过的,而且重组协议不能通过就必须清算。再次,债券一般并不是被转换普通股票,而是优先股,甚至被转换为可赎回的、可回售的优先股,总之同债券的性质越相近越好。从国际经验来看,虽然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债务重组可以脱离破产程序,但也并不背离破产制度的基本原则。
在所谓的转轨经济国家中,债转股曾被给予了很高期望,但在实际中,债转股只被当作一种补充,规模十分有限。匈牙利在90年代初进行大规模的银企债务重组,90%的企业在重组计划中提出债务延期,52%的企业提出冲销债务,10%提出将债务转换为股份,6%的企业提出更换管理层,4%的企业提出购置新设备,2%的企业提出增加股权投资。波兰也在90年代初推行了银企债务重组,重组手段也主要是债务延期和债务冲销,银行只同意将列入计划的800家国有企业中的40家的债务转为股份,转股规模仅占9家商业银行债权不到2%。与波兰情况相似,斯洛文尼亚在实施债转股时也提出了极为严格的条件,债转股必须能使债权人对负债企业控股和接管,而且实施债转股的前提是确知有将会有其他投资者购买股权。克罗地亚的债转股规模只占银行总资产的2。5%,银行希望未来股市升值时借以出售股权变现资产。
不管是债转股,还是别的重组方式,一般而言,债务重组都会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债务重组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债务重组可能会使股权结构发生变化,这必然会导致治理结构在决策与监督机构上的有形调整,如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其次,债务重组使资本结构发生变化,也即债务同权益的比例、债务的种类等都发生变化,这也会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不管是股权结构的变化还是资本结构的变化,新的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取向和行为导向是什么,以及会如何体现于企业决策中,都是值得注意的。
处置不良资产,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其途径和基本条件如下:1。不良资产引起通货膨胀的路径不良资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不良资产影响银行的支付能力,支付能力不足就要依赖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贷款过多、调节不当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不良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表明发生银行支付危机的频率就会越高,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要求就越多,这一块再贷款具有刚性,这样倒逼中央银行扩大基础货币投放,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就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多,从而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第二条路径,呆账贷款会由商业银行传导给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通过倒逼财政赤字诱发财政危机或通货膨胀,通过倒逼财政化再贷款诱发金融危机或降低货币政策的效率。如果不剥离呆账贷款,就会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要大量补充资本金就会加重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