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事到如今,杜荷早已不是为了找碴而找碴了,而是想改变一下唐朝的规章制度。

古代的制度是经过上千年,一步一步的摸索,演化而来的。从最原始的母系社会,奴隶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封建社会,每一步发展,都需经过漫长的岁月。譬如最早在春秋时期的学在贵胄,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因为孔子的出现,才使得文化迅速发展。

在孔子以前,百姓是没有的,世上那些知名的学者异士,交往的都是达官贵胄。比如说老子出函谷关,西游秦国,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亲自迎接,将之引入自己的住处,菩萨一样的供奉着。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子如何的高傲,而是在他们那一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老子是当时伟大的学者,能够与之往来的自然是有着相同性格,有一定文化水准的人”与大字不认识一个的寻常百姓呆在一起”那是话不投机,对牛弹琴。

然而孔子却改变了这种习俗,他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人物”只要有心向学,不论你的出生是如何的低贱,不论来至丰土还是夷秋,都一如既往,将文化传播天下。打破了只有贵胄才能学习的传统,让天下人,人人都可以学习知识。

其他的各家”也在这时效仿孔子,不在将知识传于贵胄,而是散布天下。如此,才使得文化在短短的数十年之内,飞速发展,衍生了百家争鸣的存在。

若没有孔子的,“有教无类”百家争鸣这一华夏文化起源的盛况”想要出现不是那么容易的。

律法也是一样,从最早的黄老学说,无为之治,到后来的三省六部制,从三公制度”到后来的九品中正制,从举孝廉,到后来的科举制度,这三切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变草。

这些变草,有好有坏”有的利在千秋,有的祸贻百世。

杜荷作为一今后世人,能够清楚的预知哪些制度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发展,那些制度不适合封建社会的发展,将适合的选出来”不适合的舍去。正如孔夫子“有教无类”与始创科举制度的杨坚,做出跨时代的制度与决策。

杜荷在唐朝生活了这么多年,成家立业,又受到了李世民是信任器重,早已将自己视为唐人,将大唐王朝视为自己的国家,能够为国家出一份力,那是非常自豪的事情。

最初,杜荷确实有心与长别无忌斗上一斗,但是写到最后,脑中思绪犹如泉涌,出发点也渐渐的有了变化,决定以改草为主,至于长别”无忌,那已经是次要得了。当然这有机会让长别无忌难堪,他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杜荷先去长乐的房间,看一看小宝儿、小百合。

夜色已深,小宝儿、小百合分别躺在了两张摇床上,长乐在床前摇着摇床,口中低哼着杜荷那里学去的摇篮曲,再哄两个小家伙睡觉。

杜荷轻步上前,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和着长乐的音调,一同哼起了摇篮曲,直至两人入哦杜荷今夜是在武媚娘的房里过夜,也没有多待,让长乐早些休息,别累着身子。

长乐脸上洋溢起幸福的光芒,这带孩子不可能不累的,但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说,却是最开心的事情。

别了长乐,杜荷穿过两个院子,来到了武媚娘所在的闺房。

武媚娘穿着一件轻薄几乎透明的薄纱衣,坐在梳妆台前,手中在看着五姓世家的情报。

杜荷踏进屋内,神色微微一怔。在他眼中,武媚娘这位艳光四射的美妇,正坐在化妆台前专心致志的看着什么东西。她身披的罗衣不知是用什么质料制成的,薄如蚕翼,虽披在身上,却能清晰的看见那光滑如玉的后背,以及粉红色的肚兜。外露的肌肤嫩滑的肌肤白里透红,诱人之极。

她的装饰已经卸去,却一点也不减艳丽,显露出来的那娇慵散的丰姿,成熟迷人的风情,让人无法自控。

杜荷手上前去,从后面伸臂将美妇搂在怀中,闻着那娇躯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整个人都有一种飘入云端的感觉,低声道:“看什么呢?”,武媚娘最先一惊,但见铜镜中的倒影,也收了戒心,对于杜荷的走路无声,早已习惯了。

“再看五姓世家的情报,看看有什么办法给他们来个雷霆一击…………”,武媚娘对自己的丈夫,没有任何的隐瞒。

杜荷诧异道:“五姓世家怎么惹着你了?”几个月过去了,他已经忘记费青的事情了。

“是惹着杜郎拉……”,武媚娘白了一眼道:“那个弹劾你的费青,还记得?媚娘经过调查,发现他有两今后台,一个是五姓世家,另一个是魏王李泰……,我估摸着,这个费青之所以会跟杜郎过不去,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满月酒的那次与魏王的不欢而散。

真正想对付杜郎的人,应茌就是魏王。魏王是王爷,向他下手,动静太大。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反正五姓世家与魏王关系密切,对付他们,跟对付魏王,没有什么两样……果然,我还没有使出后招,魏王就自个出来为五姓世家奔波了。”,她粗略的将自己针对五姓世家的打击经过细说。

杜荷这才知道,武媚娘竟然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做了那么多事情,笑着在那比绸缎还要滑嫩的脸上亲了一个,道:“真是一个厉害的小妖精……”,他没有做任何的责怪,过问。

他知道武媚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更知道武媚娘的手段,就算福尔摩斯穿越来到这个时代,也未必有本事从武媚娘这里找到什么蛛丝马迹。

“我看看…………”,杜荷将《律礼》放在一旁,接过五姓世家的资料,扩充一下对于世家这些毒瘤的了解。

武媚娘则将《律礼》拿了起来,她早知道杜荷最近再忙着写些什么,心底好奇,随手翻阅。

“这是……”武媚娘看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杜荷没有任何戒心的答道:“是根据《律礼》改的,一些制度,你看看有井么可以补充的?”

武媚娘认真阅读,沉吟了会儿道:“杜郎,这是想用这本修改过的《律礼》来对付长孙无忌?”

杜荷摇了摇头道:“最先有这种想法,不过现在还是以改制为上。”,武媚娘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淡然道:“那杜郎就不应该这么写了,这样做来那是轻伤人重伤己的做法……”,“为什么?”,杜荷有些茫然。

武媚娘笑道:“长削无忌是当今圣上最信任的大臣,《律礼》又是长孙无忌精心huā费三年的杰作。杜郎将这修改过的《律礼》逞上,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冲着长孙无忌去的。即便杜郎写的再好又如何?这是刻意引发纷争啊,即便皇上在怎么信任杜郎,他又怎会不心存芥蒂?”,杜荷听的一怔,自己还真没有考虑的那么详细。

这专攻有术,杜荷虽然聪慧,但天份多在习武、兵法、书法这三大长处之上,对于政治觉悟并没有那么高明,比起常人或许强上那么一点,可无法跟长孙无忌这类老油条相比。然而武媚娘却是一今天生的政治家,在这方面的觉悟,甚至更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老臣之上,完全不会输于长孙无恶她能够敏感的抓住政治场上那些大员的心底,甚至包括李世民的想法。

李世民作为皇帝,他最希望的是底下的群臣上下一心,踏踏实实的为他,为大唐效力。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的心中很有地位,杜荷也很重要。这两个人互掐,对于李世民来讲就如用左手打右手,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一但他们两个纠缠互掐,李世民必然会大感头痛,同时施以严惩,狠狠的教训始作俑者。当年他重罚长削无忌,也有这个原因。

如果杜荷将修改过后的《律礼》逞上,那必然会引起一番震动。以致造成杜荷、长孙无忌的互掐。当然,杜荷修改过后的《律礼》的价值远远在长别无忌的《律礼》之上,互掐的胜负也能够一目了然。

但最为关键的不是与长别无忌的胜负,而是李世民这位皇帝的心中所想。杜荷矛头指向长别无忌,这是刻意的搞内部争斗。即便杜荷能够凭借《律礼》胜过长孙无忌,可在李世民的心中却败得一塌糊涂了。很明显,这是损人不利己的举动。

杜荷没有发现这一点,武媚娘却敏锐的察觉到了。

杜荷倒吸了。冷气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白忙一场吧?”

武媚娘低低一笑,轻声指点道:“无意引发纷争,与有意引发纷争,这可是两回事……”,!

 第十一章 房遗爱与李恪

第十一章房遗爱与李恪

武媚娘一句简单的话,让杜荷恍然大悟。

他在政治上的敏感度比不上武媚娘,但并非是政治场上的白痴,什么都不懂,听武媚娘如此一说,也觉得自己确实有些蠢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会想的那么复杂?

长孙无忌依仗《律礼》,重振雄风。他虽然是诸臣之首,可身系所有职位都是闲职,没有实际权力。没有实际权力,也就意味着,无事可做,平时没有什么立功,表现的机会。

《律礼》是长孙无忌,继《贞观律》之后,最大的动作。只要有个风吹草动,长孙无忌是决计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就算杜荷不修改《律礼》,只要涉及入《律礼》中去,就会触及长孙无忌。

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将矛头指向长孙无忌,只要撇去《律礼》,将自己的思想总结归纳,另成一书,与长孙无忌打擂台战。这样照样能够达到与长孙无忌对战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免去,刻意制造内部争斗的嫌疑。

李世民是赏罚分明的君王,之所以《律礼》会受到朝野的重视,实因《律礼》的存在,利于大唐王朝的发展。然而杜荷所编写的新书,集合了上千年,封建社会的精髓,论高明奥妙,更在《律礼》之上。就算这时,与长孙无忌撞车,引发出了不小的动荡,李世民又怎会多加怪罪?

一边是刻意以《律礼》去找长孙无忌的麻烦,一边是以胜过《律礼》的书籍,等着长孙无忌来找麻烦。

两者都只有一个可能,引发一场针对大唐未来制度的无硝烟战争。

同样的结果,但前者将自己陷入不利之境,后者却是化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

正如武媚娘所说,无意与有意是两码子事情。

杜荷笑着一拍手道:“就是这样,媚娘实在高明,长孙老狐狸,这次可是要郁闷死了。”

武媚娘道:“想要让那老狐狸,更加的郁闷,相公不如来个以退为进,先将编写好的新书让皇上过目,先交个底,然后就等长孙无忌出招了……”

杜荷心领神会,更是得意,心道:“有个未来女皇充当军师,这感觉就是不一样……”

想着,目光却往下落在了那高耸的山峰上,意念横生,“嘿嘿”一笑,“夫人,又帮了为夫大忙了,就让为夫好好犒赏,鞠躬尽瘁……”

武媚娘自然听出了话中的寓意,对于这男女之的鱼水之乐,她比起长乐、李雪雁来要开放的多,媚眼儿飘飘,已然如水如泥……

夜就是如此过去。

杜荷也依照武媚娘的建议,重新修改,将《律礼》彻底舍去,另成一书。

由于有了心得,这新书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便以著成,书中将他根据千年封建社会的经验为主,长孙无忌《律礼》中的不足与能够让人转控制的律法漏洞为辅,形成了全新的一书。

杜荷并没有给书命名,揣着这本新成的书,入宫面圣去了。

长安。

房遗爱离开了军营,打算返回公主府。

如杜荷一样,现在的房遗爱已经成家立业,不与房玄龄住在一起了。

他是家中二子,家业继承有他大哥房遗直,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大多都是靠他打拼回来的。

比之历史上的那个房遗爱,现在的他毫无疑问的要幸福许多。

不过也不是每个公主都如长乐那样通情达理的,虽然现在房遗爱的妻子城阳公主也是一个体贴贤惠的女子,但与长乐还是没法想比。当初长乐嫁给杜荷的时候,拒绝了李世民赏赐的公主府,直接嫁入了杜荷的家里。然而房遗爱却如寻常驸马一样,如同入赘般的,住在公主府里。

这走到半路,迎面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

“俊哥儿……”来人二十出头,是一位身量挺拔修长的英武男子,一件华贵的暗花青色绸衫穿出了飘逸的风采。

房遗爱看着来人,面上也是一喜道:“为德兄……”来人正是李世民的三子,吴王李恪。

房遗爱因为名气不佳,在杜荷未改变之前,朋友极少,李恪恰是其中之一。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武艺之故。

李恪是李世民爱子,一般来说,皇子一但成年,就会被派到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世民有一个习惯,但凡他欣赏的爱子都会放在身旁好好的培养,比如说现在的李泰,就是因为对他异常偏爱,特许他特许“不之官”。

李恪也有这个待遇,他早以成年,但李世民一直将他留在身旁,直到贞观十一年,才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