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智可通天,焉能听不出个中玄妙?

作为皇帝”历史上并不缺乏御驾亲征的例子,杨广三征高句丽就是最好的例子。李世民御驾亲征也不无不可。只是皇帝身系天下重任,远去征伐,必须有人监国。而监国之人,必然是国之储君,现今国储未立,李世民无法托付手中政务”又岂能脱得开身?

“缺帅”两字在李靖脑海中闪过。

李靖举棋落子,道:“臣心中到有一个合适的人过……”

李世民心中一动道:“是谁?”李靖坦然一笑,笑容中满是看破一切的意味,话中有话的道:“臣心中的人选,即是陛下心中最合适的人起……”李世民道:“杜荷那小子确实不错,若是再过几年,朕也不会有今日的迟疑。他太年轻”即便是天纵奇才的霍去病,在与他相同的年岁,所领之兵,不过五万,还是有卫青这最坚固的后盾支持。让杜荷一人,领十数万大军,实在是一种冒险……”

李世民并不是那么在乎年纪,他在乎的是经验。

经验的差距,那是在高的天份也无法弥补的。

李靖将手中的棋子放入棋碗,双眼注视着李世民道:“陛下怕了?”

李世民轰然一阵,双目也与李靖对视,眼中lù出一丝厉sè,深深的注视良久,方才大笑:“不错”药师说的是,朕确实有些怕了”也只有药师敢如此车朕说话。”

大唐由弱至强,由让突厥杀到门口羞辱欺负的国家,到现在威震四域,天下敬畏的帝国,与李世民个人的努力作用分不开的。

他走到今天,并不容多站的越高,越怕摔,得到的越多,亦越怕失去。

这是人之常情。就如死猪不怕开水烫,常败的人,能够不将失败当作一回事情,常胜的人,却远远没有这么豁达。

至大唐确定霸权之后,对外战争全胜无败。这就好比一支球队,因为全胜,人人都期盼着第一次失败。大唐也是如此,国与国之间,有的只是利益。即便是盟友,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友邦,实力远远的凌驾自己之上。

他们期盼着大唐的第一次失败,希望有人能够打破大唐不败的神话。在这种形势下,李世民身上的压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渐渐的就有些放不下了,心中对于胜利,也有了一股执念。

李靖道:“那陛下,臣冒昧的问一句,我大唐倘若输了,会怎么样?”

李世民先是一怔,随即大笑起来。

………………

赵国公府。

长孙顺德双眼直勾勾的望着长孙无忌,只希望自己这位侄儿能够点头同意。他相信以长别无忌在朝堂上的地位,只要他肯出手相助。不敢说百分百事成,但七成的把握还是有的。

长别顺德也是一员有能力的将领,对于自己的军事水平有些自信。

对于吐蕃,他并不了解,心中只是认为吐蕃不过的西南的一个酋长强豪。欺负地方势力还行,跟大唐没得比。出兵打他,就跟打儿子一样,没有什么难度。

长孙无忌mō清了长孙顺德的想法,想也不想,摇头拒绝道:“不行,陛下固然在犹豫之中,但最后决定的人选中之八九会是杜荷……”

“又是杜荷?”长孙顺德听到这个名字,气得几乎跳了起来。侯君集因高昌一事被李世民下了大狱,左威卫大将军李绩升任兵部尚书,他所在的左威卫大将军就成了空职,需要有人接替。当时的情况,长别顺德几乎是不二的人选。可是杜荷横插一脚,治好了秦琼,让养病在家的秦琼抢了他的位子。

秦琼忠义无双,多次在战场上救得李世民xìng命,不论是文臣武将对他都要敬重三分,长削顺德也不敢与他相争,所有的怨气都恨在了杜荷的身上。加上这些年,杜荷与长别家的恩怨,让他对杜荷的愤恨,甚至超过了长孙家的任何一人。

“怎么所有好事都轮在了他的身上……”

这话说的无心,却让长别无忌听的惭愧死了,他为了防止杜荷再立功绩,军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特地安排了一个饭局,暗示杜荷连连出战,几乎参与了贞观一朝所有的对外战事,得到了许许多多良将都得不到的机会待遇,不动声sè的挽杀了杜荷征伐高句丽的可能。李世民在朝堂上点将,漏了杜荷,看着当时杜荷惊愕的表情,他还暗自得意了一会儿。

原本有李绩在,有李道宗在,杜荷想要成为三军之帅,统御十万以上的大军,独当一面,少不得要五六年以后,撇去一身的少年稚气。

可现在……

长孙无忌嘴里不说出来,心里早已将肠子都悔青了,让杜荷征伐高句丽又怎么样?即便他表现的再好,上头始终有一个三军主帅压着,功劳再怎么大,也不可能大过三军总指挥。

他万万想不到还没有过一月,吐蕃传来事故。李绩无巧不巧,在这个时崭倒下了,反而给了杜荷创造了一个绝佳的统御大军的机会。

一但杜荷南征吐蕃胜利,那就是总揽全功,正式成为继任李孝恭、

李靖、李绩、李道宗等人之后的大唐名帅。

他想压制杜荷发展,结果反而给了杜荷一个机会。

以前杜荷的好事,都是杜荷自己争取的,这一次却是他送上们的。

长孙顺德的话,就像是耳刮子,狠狠的打在了他的脸上。

这让长孙无忌情何以堪。

“好了,别说了…………”长别无忌此刻的心情就像是吃了大便一样别扭难受,不愿再此事上多谈道:“叔叔在军事上固然有些本事,但此次南征非同小可,杜荷能两胜侯君集,可见他的本事,你是争不过他的。此事就这样算了……”

长孙顺德心头火气,左右看了一眼,恶上心头,低声道:“陛下对于杜荷的宠爱,实在太过。他杜荷不是厉害吗,我们不如让他战败…………看陛下如何保他……”

“砰”

长孙无忌突然将手中的茶碗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巨大的撞击让茶碗四分五裂,茶水碎片分别溅射在了两人的身上。

“荒唐……”长孙无忌此时就如一只愤怒的狮子,怒视着长别顺德厉声道:“到底有没有脑子?我长孙家之所以有今日的地位靠的便是大唐,大唐好,我长孙家自然就好,大唐受到了威胁,我长孙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损害大唐的利益,与掘地自埋有什么区别,此事休要再提。”

长孙无忌心中气急,说话也毫不客气。他固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他对于李世民,对于大唐有着一颗不二的赤诚忠心。他可以yīn谋阳谋算计一切,但绝不会做出让大唐伤筋动骨的事情。

长孙顺德属于长别家的最老一辈,长孙无忌都是他的侄儿。让小

一辈,如此叱责,心中也是怒火中烧,只是碍于长削无忌在长别家的绝对权威,也不敢jī怒他,甩袖离去,眼中却充斥着无尽怒尖。

长孙无忌因为亲手送了杜荷一个大礼,心中也充满了异样的情绪。

他终究是人,不是真正的弥勒佛,也会为情绪所困恼,做不到永远的冷静,更做不到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长孙顺德的话,正是导火索,jī发了长孙无忌的情绪,让他短时间内失控。

话一出口,长孙无忌也觉得有些不尊重长辈,但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

长孙无忌张了张口,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怔怔的看着长孙顺德的身影消失在视线。

他万万想不到,这一次失言,会成了长孙家没落的开始。

…实在抱歉了,过年亲戚朋友赶龙子,都在春节期间结婚,吃了五场喜酒,加上拜年,实在抽不出时间……

 第三十二章 另类的激将法

李世民一扫心中疑虑,龙班雳步的走出卫国公府邸,上了御轿。 

李靖并没有如一个老师一样,一点一点的说教”而是一语点到了问题的关键。

“大唐倘若输了,会怎么样?”

李靖这个问题,让李世民有股醒瑚灌顶的感觉。

他不是看不透,而是身在局中,陷入了自身的mí障。他从不觉得大唐会败,自然不会想到败了会怎么样。如今让李靖这么一问,思绪也跟着转动。

夹唐输了会怎么样?

会一蹶不振,灭亡吗?

显然不会,以大唐现在的实力,就算败了,损失惨重,却也不足以动摇大唐的根基。就如茂密的树林,不会因为个别树木受到了虫噬而毁灭一样。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就算是自视甚高的他,也曾败过。

输了败了”赢回来就走了,有什么好怕的?

更何况,杜荷未必就一定会败。他是有真才实学的,缺的只是经验。经验这东西也不是与生俱来”多练练,多打几仗,就会掌握。

李世民当初不敢用杜荷,便是因为担心杜荷太过年轻,经验不足,有输的可能。如今看开,自然再无顾虑,确定了心中的统帅人选。

他坐着御驾马车返回了宫中,本想直接往立政殿休息,明天再来宣布出征事宜,途中却得知杜蒋求见,已经等候许久了。

李世民眼珠子一转,心笑:“这小子还真够急的……”他对shì卫道:“让他去立政殿,说朕在那见他。”

杜荷得到消息有些茫然立政殿是长孙皇后的住处。因为他是长乐的夫婿,是李世民、长别皇后的女婿,也不用避嫌经常到立政殿问候”但立政殿属于后宫,不是商议国事的地方,李世民让他去立政殿不知有什么用意。

他摇了摇头,也没有多想”直往立政殿走去。

来到立政殿,李世民怡然自得的与长别皇后在一起聊天。

杜荷见礼过后长孙皇后神秘的笑着离去,似乎不打算妨碍他们商议事情。

李世民则一脸的轻松,丝毫没有任何的困huò。

杜荷不免暗付:“难道岳父大人已经有了人选”他也不好直言询问,只是试探道:“岳父大人,您对吐蕃的狂妄有什冻看法?”

李世民冷。多了一声道:“朕必灭之””这是大实话,随即却又道:“奈何李尚书,卧病在chuáng江夏郡王又远在高句丽,也只能暂时放他们一马了。待李尚书病好之时,就是朕出兵之曰”

杜荷有些傻眼了,想不到李世民竟然打着这个意图,焦急的上前一步道:“1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岳父大人,你也曾是一位善于用兵的将帅,应该知道战机失不再来,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吐蕃远在青藏高原,地势与我们中原大不一样,想要由下往上强攻并不容易。他们一但死守要塞”我们强攻,便是能胜也将付出数倍代价。现在象雄国未灭”我们正好可以与他们遥相呼应两面夹击,让吐蕃顾得前”顾不得后”顾得后,却无法顾及前,让他们失去地利的优势。李尚书得的是疲劳病,需要好好休息,即便身体康复,短时间也不可能有那个精力体力远去高原,受那高原气候之苦。

象雄国实力本比不上吐蕃”谋臣良将更是逊sè许多,能够坚持到今日,已经是万分难得。这般拖延下去”象雄国一但被灭,再想要吞下吐蕃,少说也要废十倍之力。”

他苦口婆心的劝着。

这番话说的皆是事实,象雄国的存在,对于吐蕃来说就是背上的芒刺,能够束缚住吐蕃的手脚,让他们不能放开手来与大唐作战,很有存在的意义。当初就是因为这一点”李世民才会热情的与象雄交往的。

李世民无奈道:“你真当朕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明白又怎么样?手中无帅可用,难道随手遣一名赵括做三军主帅吗?不是朕,不想打”

而是现今能够出战的诸将中,没有一个有统领三军的本事。”

杜荷有些不悦,报怨道:“岳父大人也太小觑我们了,什么叫做没本事……1卜婿就不信,统领三军有什么难的,只要岳父大人点头”小

婿愿做三军统帅,领兵南征。”他越说声音越大,一脸甘毅的表着决1心。

李世民却摇头道:“你不行,太年轻,经验太少,没有多少胜利的希望。”

杜荷让李世民浇了一头冷水,不怒反而暗喜。他可不是什么张飞,让诸葛亮一jī就跳起来。他深知自己的这位岳父为人处世,极有分寸,若真不想让他出战,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出合理又让人无话可说的借口理由”怎么可能这种奚落。

这是jī将,既然jī将,那意味着李世民早有心点他为帅了,当即故作中计,气了暴跳如雷道:“岳父大人太小觑小婿了”小婿愿意立下军令状,不灭吐蕃,誓不归朝。”

李世民突的一笑道:“你这小子,想得到美……,一边做梦去。”

“啊……”杜荷本觉得,既然是jī将,只要做个张飞中计的样子,立个军令状就完事了,哪料峰回路转,竟然来这么一出,这……他发现自己演不下去了。

这也是杜荷小觑了李世民。

诸葛亮的jī将计万试万灵”那是因为诸葛亮深知张飞的脾xìng。李世民同样知道杜荷的脾xìng,又哪里会将他当作张飞来jī。

再说军令状看似严肃,但只是一个形势。战场上瞬息万变,万一杜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