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道宗在峰顶崖畔,眼见大功告成,不由得鼻huā怒放:“半年平高句丽,这伟业哪能不青史留名。”接着他又想到了在南方领兵的杜荷,不知他如今的情况怎么样了。

苏定芳趋势着滑翔翼进入城内,足一着地,即刻攀越上高处,将唐军的旌旗高高的插起。

滑翔翼落脚之处,极难控制,他们无法聚集在一起,旌旗即是方向,落入城中的兵卒,将会往旌旗处赶来。

滑翔翼以人控制为主,就算落地点不一,也就在附近不远之处,集合只是分分钟的事情,唯有个别因意外事故殒命,但大多都是能够平安落地的。

城外的唐军早以枕戈待旦,眼见捷胜军的勇士飞入城中,一个个举盾持剑攻向城边。

此时城中已有少数守军惊觉,但斗然间见到成千敌人从天而降,还以为唐军请了天兵天将前来相助,骇惶之余,哪里还有斗志?

捷胜军又是勇不可挡的猛士,个个武艺高强,趁着对方还未反应过来之前率先攻近城门。

苏定芳令一半兵马抵御源源不断的来兵,另一半去开城门。

他们千人之力,远远无法与大军相提并论,但只要能够打开城门,形势亦将逆转。

胜负已经在一线之间了。

 第六十二章 借刀杀人

méng难领着南诏国的大军,浩浩dàngdàng的离开了洱海。//  //

看着大军远去的身影,人群中一个白衣少年以极度仇视的目光望着高坐骏马上,显得威风八面的méng难,拳头紧握,手指都刺入了肉中。他叫杨昆,是前南诏王的后裔。

méng难领兵造反,白蛮杨氏一族,遇到了灭顶之灾,唯有他与一位老祖宗因为外出静养,侥幸逃过了一劫。

杨昆父母兄弟,无一幸免,血海深仇,让他每日每刻,都寻思复仇之意。

他悄悄离开了人群,走近了一间毫不起眼的屋子里。

屋子得黑,几于不能视物,隐隐约约可见一个瘦小的人影缩在一张椅子上。

“太爷爷,你说的对了,méng难已经领着大军出发子。”杨昆轻步来到人影的身侧,低声说道。

“好好!”老者睁开了眼睛,笑道:“十天后,你帮我联系赵、

李、董三大白蛮世家,我们白蛮复兴,就在这一刻了。”

杨昆yù言又止,最后鼓起勇气道:“太爷爷,我不明白。”老者呵呵笑起,那张遍布皱纹的老脸就如麻huā一样,找不到一点平整的地方“傻小子,目光要放的远一点。

你不是说在你散布méng难没有能力领导南诏消息的时候,发现还有另一伙人也在干着这事?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伙人就是唐军的密探。他们的主帅,了不得啊将méng难这个混账吃的死死的,他就是在jīméng难,打算yòuhuòméng难出战。以méng难的那点点本事他根本就不可能战胜唐朝。唐军的目的是消灭我南诏的有生力量méng难是回不来的。méng难根本不是当国王的料,南诏百姓都感念你父亲的统治,一但méng难战死南诏群龙无首,你以你父亲的名义站出来,加上赵、李、董三大白蛮世家的支持,那些乌蛮人,翻不起天,你是有机会重新夺回属于我们的东西。南诏地广人稀,只要取得王位后令所有百姓都藏于深山,南诏还是南诏,任凭唐军如何,也奈何不得我们。我这是橡刀杀人,借助唐军之势,帮你上位。南诏以后,就交给你了别丢了我们南诏九姓最大族的脸咳咳你下去吧,我怕是支持不了多久,以后的路,要你自己来走。”

………,………,…,

méng难以皇权压下了一切反对者,兴致高昂的领着八万南诏军出击了。

此刻在méng难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将唐军击溃击垮,给那些不服自己的白蛮人见识一下,拳头硬,才是真道理。

南诏较之大唐有一段距离的,虽然国土相邻,可相邻的那一段沼泽遍地毒蛇毒虫蔓延的危险地带,两个国家很少有往来。

méng难自幼就听说过北方的汉人帝国,一开始是大隋受到白蛮的影响,méng难觉得大隋如何如何的强大幼小的心中对于那个大国充满了敬仰。可没过多少年,大隋灭了,那个敬仰的大国塌陷了。

于是,他又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大唐是如何如何的强大,如何如何的所向无敌。

这个时候,méng难已经不是听风就是风的少儿了,他已经成为年青一辈的第一强者,有着生裂虎的的能力。因为大隋的没落,让他对于这大唐的强大也产责了怀疑。

成年之后,他凭借武勇,扫平了南诏附近的一些小势力,成为南诏大将军,壮志雄心,更加不在乎大唐如何的强大,认为这些强大都是吹出来的,跟隋朝一样,连长存的实力也是没午。

后来méng难认识了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为了让南诏娄为他的助臂,对于大唐用尽抹黑之能事,将大唐说成一个烂的无可救药的国家,打仗就会以多欺少,只会耍yīn谋诡计,手段卑劣,人人可耻。

méng难对于唐朝本就存有着偏见,又听了松赞干布的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思,觉得唐人与白蛮人一样,都是狡猾诡诈的,都是纸老虎,不足为惧。

上一场仗他败了,但更加坚定了这一点信念,觉得唐人除了会耍yīn谋诡计,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能耐了,只要留心他们的诡计,胜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所以当得知唐军就在南诏边境不远处的时候,méng难叫来了随军参谋,手中舞动着马鞭道:“你,给我写封战书,告诉那个叫杜荷的,要是带把的爷们就光明正大的跟爷爷我斗上一斗,要是没这个种,滚回老娘怀里,吃奶去。”

méng难的思想有些简单,但也有着自己的考虑,他最担心的即是狡诈的唐军再出什么鬼huā样,也就用这办法jī了一jī。虽然并不认为杜荷这个无胆鼠辈会坦然应战,但就算jī将无效,恶心恶心杜荷也是好的。

单纯的人,想法都是如此单纯。

杜荷接到了méng难的战书,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听到消息赶来的几位打探情况的将军,了解了情况,亦个个lù出了好笑的表情。

唐朝的军事水准极高,这点不入流的jī将法,在他们眼里,只能当作笑话来看。

杜荷似笑非笑,毫不犹豫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六个字!

你要战,我便战。

最后,他还叫住了使者道:“回去告诉你们国王,我会在唐军大胜之后,让他成为不带把的男人。”

杜荷的心思与méng难的想法,不谋而合,确切的说他就是为了迎合méng难的想法而决定的战术。

杜荷用兵重谋,却并不慈味着他不懂打硬战。当初与侯君集对决的时候,他们打的就是硬战。虽然杜荷的表现要略输一筹,但那是因为对手是侯君集这位长于打硬战的宗师人物。

杜荷探知méng难作战,喜强攻,直来直往,而南诏这里的地势地形,注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的深入敌后。能够一战而消灭南诏的军事主力,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大有利处。

唯有与méng难打硬战,他这位直来直往的南诏王才会不顾一切的投入所有兵力。

这是一个千裁难逢的机会。

杜荷派人散布流言,让人诋毁méng难,为的就是在méng难的心头上烧一把叫做决战的火。

杜荷知道南诏兵并不弱,可他更信唐军更强。

此次出征,因为高原气候的影响,唐军兵卒都有些放不开手脚。

但经过了十日的休整,十五日的行军,他们的军队已经逼近了南诏疆域。南诏东低西高,地势渐缓,越是逼近南诏疆域,就越偏离青藏高原,唐军受到的影响也会越少。

只要进入南诏疆域,一路来束手束脚的唐军,也能放开手脚一搏。

一场硬战,便在这可笑的jī将下拉开帷幕。

决定一战的方式的可笑的,但真正的对决却是实在的。

méng难在政治场上的智商不行,军事上还是有些实力。

根据地形地势,以斧盾手为前部,配合左右骑兵,发动了强劲的攻势。南诏技术低下,他们造不出唐刀这类神兵利器,但他们将铁块打磨成斧子,这不需要多少高明的冶炼技术,且能保证强大的杀伤力。

在南诏,斧兵是他们标志兵种。

杜荷也打算一磕到低,以张亮为前部,辛獠儿与罗通、薛仁贵为左右翼。以步卒战步卒,以骑兵对骑兵。

这一战,杜荷叫méng难见识到了什么是无敌雄师什么是披靡劲旅。

尽管南诏兵的战力,不容忽视。但大唐作为第一强国,他的军事实力凌驾于任何国家之上。

不论是单兵素质,还是群战的默契,都在南诏军之上,胜负也没有任何的悬念。

左右两翼的骑兵在第一时间就击溃了面前的敌人,迂回至南诏军的后面,展开了初步的包围。

杜荷随即将全军压上,将南诏军包了饺子,围困在了一起,展开了全方位的同杀。

méng难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天真愚蠢,但一切为时晚矣,任凭他如何突围,都无法逃出唐军的围困。

杜荷挥动着令旗,将南诏军切豆腐一般切成了十数段,让他们完全失去了与méng难的联系,分不清东南西北,失去死战到底之年。

眼看南诏全军就要支持不住的时候,杜荷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他漏出一条细缝,放méng难跑路。

围杀的唐军,固然是万分的诧异,却也只能听命而行,悄悄的lù出了一丝破绽,放méng难与他的上千亲卫跑出了包围圈。

méng难突出重围,哪敢多待片刻,领着些许残兵败卒,狼狈而逃。

余下的南诏军更是难成建置,不是投降,就是因为反抗,惨死在唐军的刀下。

打扫战场的时候,一干大将都不解缘由,纷纷上来询问。

依照他们的看法,méng难实在难成敌手,只要将他擒拿,南诏一国,唾手可得。

这到手的胜利,就这样放弃,实在觉得可惜。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杜荷只是淡淡的一笑,反问道:“你们真的以为méng难被擒,或死,南诏就能平定?”众将愕然。

与杜荷关系好的罗通问道:“难道不是如此?国王都成了阶下之囚,南诏哪里还有反抗的斗志?”

杜荷道:“那就大错特错了,méng难一统南诏靠的是强权,百姓忌惮他,但不服他。他一死,南诏百姓不会悲伤,反而会欢喜庆幸,支持一个他们信服的王者,到那时南诏就更难对付了。”他没有细说,只是冷冷一笑,心道:“我杜荷还不会傻到成为别人的刀,受人左右,那也太小觑我了”

 第六十三章 想逃了?

杜荷发现白蛮暗中部署,也是意外。/  

踏月留香分作两部,其中一部即深入南诏腹地打探情报,散布流言。

杜荷为jīméng难出战,暗中诋毁méng难无能。其实也不算是诋毁,而是事实的表明了一些没人敢说出来的事实。可是在散布流言之前,南诏已经流传出了méng难无能,比不上前南诏王的言语。

暗中散布流言的踏月留香觉得奇怪,便将这消息传给杜荷。

杜荷对于南诏的历史不甚了解,对于南诏的细节也不是很清楚。

但他一直觉得méng难是一个不合格的国君,他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得到大众的信服。

早在知道méng难为人的时候,杜荷就动了挑起南诏内乱的意思。现在南诏国未动先乱,那还不知内中缘由?针对对方借刀杀人的用心,他果断将计就计,放虎归山,免得让一群猴子称了霸王,躲在山林里不出来。

南诏,洱海。

随着禀难无能的流言越传越盛,另一则消息很快风靡而起。

méng难战死!

南诏王méng难在与唐军的对决中,让唐军围困,已经战死。

洱海是南诏国最发达的中心地,也是以白蛮为主的区域。白蛮农耕,乌蛮狩猎,论经济农耕自然远胜狩猎。

méng难在挤下前南诏王的时候,便将曲部拉在了洱海附近,将洱海收为己有,打破了原来的平衡。

因为大量乌蛮入住洱海,大大的伤害了白蛮的利益,使得绝大部分的白蛮人心中都藏着一把火,但因méng难的强势,皆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得méng难战死,南诏军全军覆没的消息,那被压抑的怒火,在有心人的唆使下,彻底爆发了。

他们舞动着武器,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大势驱赶洱海境内的乌蛮人。

乌蛮人骁勇野蛮,也不甘示弱的高举武器反击。

在洱海中心地,一座豪华别致的庄院将洱海的动乱排挤在了外围。

没有一个乌蛮人敢在这里生事,同样的也没有一个白蛮人存有这个胆子。

这是白蛮大姓爨氏的领地,爨氏也许知道的不多,但爨氏的先祖却一定有人听过,那便是让诸葛武侯七擒七纵的南蛮王孟获。因为诸葛亮的关系,南蛮接受了汉人的汉化,渐渐的融入的汉朝。但因为几百年的衍变,南蛮再次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制。

孟获一族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