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鳞开-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士林报》上也不妨呼应《通报》,到底是有些人做得太过分了。”钱谦益脸上浮起一丝不屑道:“我听说:西溪张氏家里蒸团子,因为奴婢没能蒸糯,其家主便计团子数目捶其手,场面着实不堪。”

江南民俗,凡时节喜庆,要碾白米、糯米成粉,用蒸笼蒸熟成糍,名曰团子。一笼大约五六十枚,每次蒸三四笼,或六七笼不一。如此少则百五十枚,多则有四百余枚,论这个数目打起来,哪个血肉之躯能够扛得住。

柳如是想起自己幼年时候,也是动辄挨打挨骂,心同此心,也是怒道:“这等人枉费读了圣贤书,半分恻隐之心都不曾有么!”

“多行不义必自毙啊。”钱谦益负手挺了挺胸:“我且进入编书目了。对了,朝廷任了张宗子执掌大图书馆,这等文章盛会,我家不能落后于人。你且去选些善本,送去给他吧。”

柳如是福了福身,应诺而去。

 第518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4)

朱慈烺并不是直接从凤阳去的南京,而是先转道盱眙,祭拜了祖陵,然后才南下到了南京。他这边刚到南京,北京那边的传书已经到了。其中一封圣旨,给朱慈烺加了监国头衔,让他负责平定南方奴变,但凡能列出来的省份也都明明白白写在圣旨之中,包括尚未传出奴变消息的福建和两广和云贵等地。

这基本就是将半个大明交在朱慈烺手中的意思。

现在朝中鱼龙混杂,不像行在在济南时清一色的东宫官当道。因此也难免有些怪话冒出来,即便自己不敢说,也借着宋人的口说出来了。其中有用王十朋之说:“大抵太子之职在于问安视膳而已。至于抚军监国,皆非得已事也。”

也有人借用杨万里之辞,越发鲜明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惟其无二王,故合万姓百官而宗一人。今圣主在上,而复有监国,无乃近于二王乎?于此使万姓百官宗一人乎,宗二人乎?自古及今未有天下之心宗父子二人而不危者。”

如果前者还有《左传》作为支持和解释(见《闵公二年》),尚可认为是道学分析,而杨万里的“二日二王”之说,则触及到了权力核心。

如此听起来骇人听闻,换成宋朝的皇太子,或许就要哭哭啼啼地请求父皇不要任命“监国”。

可大明终究是大明,不是脂粉味十足的大宋。

太祖高皇帝在《立世子标为皇太子册文》中明确写着:“尔生王宫,为首嗣,天意所属,兹正位东宫。其敬天惟谨,且抚军监国,尔之职也。六师兆民,宜以仁信恩威,怀服其心,用永固于邦家。”

抚军、监国,六师、兆民,如此明确地规定了皇太子的军、民权力,还有谁能够故意扭曲文意?

至于后来成祖时仁宗七度监国;仁宗嗣位,册立宣宗为皇太子,诏曰:“中外启事悉归裁决”;世宗南幸承天,也是命皇太子监国,因庄敬太子才三四岁,故以宣城伯卫錞为留守使,大学士顾鼎臣等协守。

在有明一朝,皇帝对于儿子瓜分皇权,是有制度地纵容,有目的的培养。这也是崇祯不在乎朱慈烺在京师编练护卫的主要原因。

有这铁打的祖制放在眼前,谁还能说什么?

唔,在原历史时空中,光时亨曾对提出太子监国南京的李明睿说:“欲行灵武之事耶!”

不过那个时空中,皇太子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深宫嫩芽。

换了这个时空的朱慈烺,手握大明最精锐的师旅,三分之一的国土上是他委任的官员,再要将他与唐肃宗联系起来,总也得掂量着万一触了皇太子逆鳞的结果。到时候祖制是刀,实力是俎,身为鱼肉作何感想?

朝堂上不能说,却还有个地方可以说。

报纸。

随着占领区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报纸依循《皇明刊行法》建立。朱慈烺从这上面收到的保证金就有数十万两,当然不可能在人家要办报前先问一句:你是铁铁站在皇太子这边的么?

一万两白银对于升斗小民而言是天文数字,对于那些有志于“立言”的人来说却是毛毛雨。既然朝廷上不能反对,那么打着研究《左传》经义的旗号,在报纸上说总没问题了。

事实证明,这些人却是太幼稚。

用了假名就没人知道了?

东厂是干什么的?

没有一家报社敢阻拦东厂办案,要查物证有投稿的原件,要口供有责任编辑,查住处有送润笔的小厮,正可谓人证物证齐全。只是朱慈烺也不愿意因言入罪,一旦开了这个坏头,未必不会再有文字狱之类的畸形产物出现。

不过朱慈烺还记得自己与琉球使者的承诺,要凑齐五千人去传授汉语,学习琉球语。

交通总署也质疑过,上哪里去找这么多人?答案很简单:委任。

是官员就要服从委任调派。

当初在北京近三千的官员降闯,后俩死了一批,被满洲带走一批,最后还有近两千人留了下来。这些人有《特赦令》保命护身,朱慈烺也不舍得因为这些蝼蚁坏了自己的信誉。

既然他们还留着官身,正好去琉球走一趟吧。

这些人汉语汉学之佳,可谓大师,必然不会耽误琉球子弟。

当然,这些没节操的降官也不能全派出去,有些负有庶务之才的官员还是要留用的。因此产生的缺口,正好由这些喜欢在报纸上口水惹事的人来补足。

另外在这次奴变中有“突出”表现的地方官员,也都有机会获得前往琉球,后世冲绳这一旅游胜地的机会。

姜曰广最初觉得皇太子也太过信口开河,上哪里就去找这么多人?殊不知皇太子殿下早就胸有成竹,第一批遣琉官员的名单都早已拟好了。

至于那些拒不赴任的官员,直接以抗命之罪剥夺官身,发往琉球服役,仍旧是在劫难逃。

因此而想到辞职的官员,总算是多了一个选择。

经都察院核查没有贪墨渎职、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等经济问题,朝廷允许其白身回乡。若是有问题,视情节轻重发往辽东或是琉球服役。

朱慈烺到南京第一天还与众人相安无事。

第二天祭拜太祖高皇帝、孝慈马皇后的孝陵,仍旧是一副孝子贤孙的好孩子模样。

第三天监国皇太子朱慈烺在奉天门御门听政,一下子就变得狰狞起来。

在南京吏隐的百官,以及各家勋戚,突然发现这回皇太子并非来祭祖修陵如此简单,反倒有将南京一干文武百官尽数扑灭的打算。而支持皇太子这么做的,却不只是萧陌带领的一万近卫,而是随同朱慈烺南下的一千“东宫官”。

如果放眼整个大明,则能看到还有更多按照东宫体制教育出来的基层官吏,成批次地从河南、济南、天津、北京前往南京。大明朝吏部登记在册的朝廷命官,总数为五万人上下,江南占据了半壁江山,皇太子的目标是为他们每个人都找好替身。

一夜之间,应天府毫无意外地全由皇太子的亲随官员接手。原本官吏无论有无罪过,一律退避,只协助政务交接。

……

“这钱谦益一贯无耻!”崇祯帝重重一拍桌子,震得自己手心发麻。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桌子上的奏疏,竟然是被免了官身的钱谦益送来的。他缩回脑袋,心中暗道:也不知道写了什么,惹得皇爷这么大气。不过通政司竟然将这奏疏送上来,想必是有授意的吧?

崇祯气得重重从鼻孔喷出两团粗气,方才站起身道:“拿上奏疏,去坤宁宫。”

长子远在南京,崇祯这边的政务渐渐多了起来,不过大致却只是让他知道,并不需要他圣裁。有时候忍不住手痒,文官也会理智地告诉他,这事已经有了法度。

从这上面说来,崇祯很认可朱慈烺这种“立法度”的习惯,形成条纹,事事因循,而不凭一时情绪所致。

要说尊重儿子,说出去有些丢脸,但尊重国家法度却是任何一个明君都应该做的。

渐渐的,崇祯反倒对政事懈怠起来,随手写一笔“内阁知道”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回拿到钱谦益的奏疏,却让他有些发恨,恨不得将钱谦益流放到琉球去!

“看,竟然说我家春哥儿割据南京,任用私人!他不知道春哥儿是注定要当皇帝的么!若是放在太祖朝,少不得一个‘离间天家骨肉’的罪过!”崇祯到了坤宁宫,将钱谦益的奏疏重重扔在案上。

周后笑得眼角皱起了鱼尾纹,道:“这等不识趣的人理他作甚,发给春哥儿让他自己看着办不就是了。”

崇祯犹自有些生气,见了皇后这个姿态,反倒好奇起来:“你今日怎么回事?有什么趣事?”

“是喜事。”周后上前低声道:“刚才太医院报说,皇太子妃有喜了。”

“真的!”崇祯一惊,旋即喜色满面:“确诊了么?”

“宫里规矩你不知道?这么大的事,不确诊能报上来?”周后飞了皇帝丈夫一眼,道:“看不出来,春哥儿还是挺能干的。”

“哈,哈哈!”崇祯兴奋地搓着手,突然道:“快,传旨意下去,晨昏定省就免了。钟粹宫的所有东西都要查一遍,断不能让皇太子妃有损。一应饮食,要让太医参详,别误食禁忌。”

“我早就让人去做了,又派了几个老成有育过的婆子日夜看顾,断不会有事。”周后顿了顿又道:“只是春哥儿这一去不知道何时回来,太子妃一个人守在宫中,多半会害怕。我想着,莫若将她母亲、妹妹接来轮番陪着住几日,总有人好说说话。”

崇祯一沉吟,道:“就照皇后说的办。”

“春哥儿那边是否传个消息过去?”周后问道。

“有了元子是大事,岂止是让他知道?还要让天下人知道呢。”崇祯兴奋道。

“皇帝且慢。”周后叫住了崇祯:“照臣妾老家的习俗,新有了身子,是不能大张旗鼓的,怕胎儿不稳。”

“唔,朕倒是不知。那且等胎儿稳了再说。不过春哥儿那边是要说一声的。”崇祯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有孙子了,也是极其兴奋,就连钱谦益那败兴的事都抛诸脑后。

直到皇太子的奏疏来提醒他。

 第519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5)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士大夫们并不太看重钱财,因为他们已经有很多了。

士林最看中的是官职,这才是他们的真父母。

国变时候,科举不兴,要肃清贼匪而官吏不足。这种非常时期,皇太子要搞女丁科,委派妇寺小人办事,可视作权宜之计。而且当时太子所领之地皆在北方贫瘠之处,南方士子视作畏途,巴不得将位置让那些小人占了,自己好留在江南、江西等好地方。

现在皇太子带了这么多人跑到江南,住进南京皇城,刚祭完祖宗就将应天府端了。从正三品的应天府知府,到不入流的各房书吏,竟然一个都不放过。看情形似乎后面还举着屠刀,要好好清算呢!

这如何了得!

南京城顿时喧嚣起来,街上奔走的人都多了许多。

不等这些人商议出来对策,第四天早朝时候,南京诸部尚书、侍郎正要请皇太子秉持祖宗法制,不可鲁莽草率,原应天府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僭越礼制、巨额财产来历不明诸项罪状已经摆在了众人面前。

“臣启皇太子殿下!”高弘图上前道,“臣闻三木之下……”

“没有刑讯逼供。”朱慈烺打断了这位南明三贤相之一的老臣:“每一项罪名都有人证物证,其中还有此獠与他人的书信往来,自己写的日记帐,家中抄没的近百万两资产,包括黄金白银、古玩金石……论说起来,字画古玩之类估价恐怕都少算了。”

高弘图一时语噎。

“我已经下令在其原址展示证据,所有官民等人,皆可前往参观。”朱慈烺声音越发冷冽起来:“若是有人想给他翻案,就好生拿出证据,东拉西扯小心把自己陷入共犯之中。”

朝堂上一片冷寂,只有汗滴落地的声音。

“一个知府,在南京重臣环视之下,竟然能贪这么多?你、你,还有你!你们这些人难道都不长眼睛!还是说收了他的贿赂有意包庇窝藏!”朱慈烺厉声喝道。

被点到名字几人吓得跪倒在地,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清白的。

朱慈烺其实就是虚虚一指,并非专指某人,见他们这般丑态,心中一笑,挥手道:“值殿御史呢!将这些人拖出去,清查!”

张慎言等几个老臣不敢在这个时候触犯虎须,互相摇头。

“臣南京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启殿下!”吕大器出班道,“殿下,南京诸部本为‘吏隐’,并无实权,如何能监视应天府长官?殿下所谓包庇云云,令忠臣心寒。再者,古圣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殿下如此疾风劲雨,固然出自天恩,应天府却是恐怕再难执行公务,眼看春耕在即,而一府空乏,如何行牧民事?臣请殿下只诛首恶,放过其从。”

朱慈烺哼了一声,道:“吕侍郎所言,无非两句话:其一,南京部寺就是样子货,做不得实事,怪不得你们。其二,我要是大开杀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