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之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方面,何灵思女士以皇太后之尊,不同意何进先生的主张。另一方面,何进先生本身也欠缺创造历史的能力。读者老爷都知道,何进先生出身卑微的屠夫之家,靠着巴结奉承宦官,才爬到今天高峰。虽然已雄居国家领导人地位,随时可以把某些宦官处决,但他爬得太快,潜意识里对宦官的敬畏,仍然存在。以致使他不敢在没有皇太后妹妹的支持下,采取行动。他希望为国家建立功业,也希望名垂青史,但他一直下不了决心,事情就拖了下来。
于是,袁绍先生想出了一个典型的引狼入室的妙计,他建议既然问题出在何灵思女士一人身上,则如果秘密调遣外地驻军,向首都洛阳进发,扬言何灵思女士如果不排斥宦官的话,他们就行攻击。这是威胁何灵思女士听从何进先生的一项有效手段。何进先生一听,拍腿称赞曰:“好主意,好主意。”
第一个强烈反对的是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大将军府)秘书(主簿)陈琳先生,他向何进先生警告曰:
“有句讥讽傻瓜的谚语:‘掩住眼睛捉麻雀’,小小的麻雀,人们尚且不能不把它们看到眼里,不能一相情愿去胡搞,更何况国家大事?怎能象儿戏一样,用诈术去达到目的?你阁下身拥大权,手握重兵,威镇全国,想干啥就干啥,除掉宦官,就跟用火炉去烧头发一样。只要迅雷不及掩耳的发动全面逮捕,天心人心,无不称快。现在反而抛弃自己的利器,去外边求援。一旦大军云集,谁的兵力强大,谁就成了老板,谁就可以控制中央政府。这才是把刀柄塞到别人手里,不但不能成功,恐怕还要天下大乱。”
呜呼,袁绍先生这个天下最愚蠢的妙计,真是天上少有,地下一双——另一件同样最愚蠢的妙计发生在一千年前的纪元前八世纪二十年代,周王朝第十二任国王姬宫涅先生认为放放烽火没有关系(《皇后之死》第一集褒姒女士的篇幅里,已有报导)。现在,袁绍先生出了同样的馊主意,而何进先生这个白痴,跟姬宫涅先生一样,竟然也采纳这种馊主意,使人叹息。悲夫,太多的聪明绝顶人士,往往做出任何人都知道非砸锅不可的傻事。袁绍、何进,他们都为这项错误的决策,付出代价。中国历史发展到这里,又要血流成河的改朝换代矣。
何进先生这头蠢猪听了陈琳先生的真知灼见,反而笑曰:“你真是个懦夫。”意思是再多的兵马向首都进发,我是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他们敢逞强呀,我只要小姆指一动,就能要他们的命。他另一位部属曹操先生,附和陈琳先生的意见,插嘴曰:“宦官灾祸,自古都有。皇帝不应该教他们掌权,一掌权就不可收拾。如果要惩罚他们,只要找出首脑,交给一个法官就行啦,何必大张旗鼓,去招外兵?而今看你之意,竟要全部杀掉。打击面太广,机密一定泄露,我敢预料结局稀里花啦,不可收拾。”何进先生的智力商数使他无法了解更高层面的智慧,于是,他用“塞嘴术”反击,号曰:“曹同志,你也怀私心呀。”这种塞嘴术其灵无比,曹操先生果然不敢再说话,但他心里不服,出门之后,叹曰:“乱天下者,必是何进。”
天下确实有一种浆糊货色,就是用电钻去钻,都不能使他开窍。——从袁绍的这件馊主意上看,天老爷早就注定袁绍不是曹操的对手,十年后的本世纪(前二)最后一年,纪元前二00年,袁绍兵团和曹操兵团,在官渡(河南省中牟县北)决战,袁绍以数倍于曹操的兵力,一败涂地,活活气死。
何进先生既相信袁绍的妙计万无一失,就依计行事。恰巧三星上将(前将军),封为侯爵(鳌乡侯),凉州(甘肃省武威县)州长(刺史)董卓先生,他阁下的头脑比何进先生还要简单,而且性情又十分凶暴,在内战中总是被黄巾变民击败,东汉政府要军法审判他,但他向当时最当权的十位高级宦官——赫赫有名的“十常侍”,厚厚贿赂,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升了他的官。他现在正率领约二十万人的庞大凉州兵团,驻在河东(山西省)。何进先生就近取才,下令他向首都洛阳进兵。又教东郡(河北省濮阳县)郡长(太守)桥瑁先生,率军驻屯成皋(河南省氾水县),复派遣将领丁原先生,到孟津(河南省孟津县)纵火焚烧渡船,火光上冲云霄,直照洛阳。各路兵马纷纷发表文告,宣称要入都兵谏,杀尽宦官。
且说即将在稍后四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董卓先生,得到何进先生的秘密诏书,大喜若狂,纵然他白天做梦,也梦不到会有这种使他可以插足中央政权的机会。立刻下令全军开拔,一面进发,一面向皇帝上了一份奏章,表明他忠心耿耿,也同时使他的行动获得舆论支持——确定他可不是擅自犯阙的。

 密谋全盘泄露
董卓先生的奏章没有提到何进先生,完全以主动兵谏的角色自居,奏章曰:
“全国人都知道,天下所以大乱,一直不能安定的缘故,都由于宦官张让等几个家伙,违反皇帝命令。与其扬汤止沸,不如从炉灶里把火弄灭。红肿虽然疼痛,总比生砍杀尔好。所以我下令凉州兵团全军动员,战鼓怒鸣,战马长嘶,在向首都洛阳进发。请你陛下马上把张让等恶名在外的一些宦官,砍头示众,不但是政府之福,也是国家之福。”
何进先生看到这份奏章,蠢心大悦,董卓真是善体人意呀,盖这正是何进先生所需要的也。何进先生把奏章交给文武百官们传阅,掩饰不住他的兴奋曰:“在这种强烈反应下,不怕皇太后不准我动手。”但稍为有点头脑的官员,却发现事态严重,监察部资深委员(侍御史)郑泰先生提醒何进先生曰:“从过去的纪录查考,董卓这家伙可是豺狼之辈,把他弄到京师,他会把我们吃掉。”曾经战败黄巾,被宦官诬陷下狱,稍后经人营救,又官复原职的大将卢植先生,也提出警告曰:“我跟董卓在一起共事过,深知道他表面十分和善,内心却非常毒辣,一旦进入京师,包管后患无穷。”
——事实上这不是董卓先生个人问题,而是国家领导人智力商数问题。重金礼聘江洋大盗,明火执仗的到自己金库里捉蟑螂老鼠,即令来者不是董卓先生,而是柏杨先生,你也别想我大功告成之后,会爬下来磕头,领你一块钱赏金,就谢恩而退。
人生中最沮丧的事,莫过于为愚人画策。何进先生看来,反对他引狼入室的任何理由,不但没有价值,而且统统是“别有居心”的“反调”。反调者,当权派不愿听兼听不进耳朵的话也。但他的弟弟何苗先生,也向他说话啦,何苗先生曰:“老哥,请冷静的想想,当初咱们从南阳护送姐姐到洛阳,可是既贫穷,又卑贱,举目四顾,谁是我们的亲?谁又是我们的友?完全靠宦官们的提拔,才有今天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宦官固然罪大恶极,可是他们如果不坏,哪有我们今天。而且国家大事,谈何容易,一旦发动,就跟泼出去的水一样,再也收不回矣,应该三思。依我看来,我们不但不应排斥宦官,反而应跟宦官结合一起,并享荣华富贵。”
这一段话抵得住政府官员千百段话,因为何苗先生是自己窝里人,把何家班利益摆到第一线。何进先生开始动摇,怀疑那些出身煊赫的家伙们,如袁绍先生诛杀宦官的主张,是不是明智?当董卓先生的凉州兵团已渡过黄河,抵达洛阳西方六十五公里的渑池县时,何进先生决定改变主意,就以新皇帝刘辩小子的名义,训令董卓先生停止前进。董卓先生这时还不敢公开违抗中央政府,只好暂时按兵不动,但他的斥候部队已进抵距洛阳不过四十公里的夕阳亭。
袁绍先生看出何进先生的变化,向他恐吓曰:“事情已到了这种地步,势不两立的局面已经公开,你还等啥?等宦官一夜之间死光?还是等宦官饶了你?如果不能迅速决断,恐怕窦家班的灭门大祸,在你们何家班头上重演矣。”几句话又把何进先生搞得慌了手脚,于是再改变主意,任命袁绍先生当首都洛阳卫戍司令官(司隶校尉),教他采取行动。袁绍这个天下第一号蠢货,他到差后第一件事不是展开大规模逮捕——恐怕他也不敢,一旦发动大规模逮捕,何灵思女士不支持他,等宦官们反击,他可要惹祸上身矣。所以他到差后第一件事,就是派遣秘密使节通知董卓,要董卓先生再上一份措词更强烈的奏章,并挥军继续东进。
这是由中央政府发动的一场反对中央政府的兵变,董卓先生成了中央政府的杀手兼数星,他当然乐意登上政治舞台,一切照办。这时候,可怜的皇太后何灵思女士才发现情势不妙——当然她还不知道是她哥哥何进先生耍的危险把戏,只好下令把所有当权派宦官,包括她丈夫刘宏的“爹”“娘”何让,赵忠在内,全部逐出皇宫,使他们各人回到各人在宫外建立的家舍,而只留下跟何进先生关系最密切的一小撮。那些当初何进先生向他们拍马奉承,见了他们连坐都不敢坐的高级宦官群,都跑到何进先生官邸,乞求宽大处理。何进先生曰:“全国糜烂,都由你们而起,而今董卓大军转眼就到,恐怕对你们不利,你们一个个身封侯爵,为啥不早日回到你们的采邑享福乎哉?”袁绍先生劝何进先生,就在他们晋见的时候,捉住杀掉,一了百了。可是何进先生认为既然剥夺了他们的权,就等于去了爪牙,而又远离皇帝,没得魔杖可玩,也就再不会有权。所以袁绍先生要求了几次,何进先生都不肯听从,袁绍先生忍耐不住,索性直接秘密通知各州各郡,教州长(刺史)郡长(太守)们逮捕宦官的亲属。大批呼冤求救的专人和函件,拥向洛阳已失势的宦官群,使他们浑身发抖。
在这么大的打击面下,密谋全盘泄露,宦官们终于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受过宦官重恩的何家班,要反过来消灭恩主啦。一霎时恐怖与愤怒并发,他们不能束手待毙,即令死,也要在死前反击。

 埋伏下刀斧手
宦官们的反击是困难的,他们已赤手空拳,一无所有,不但挡不住董卓先生的凉州兵团,即令对袁绍先生手下的卫戍部队,也只有干瞪眼。他们了解,要想翻身自救,并进一步争取胜利,唯一的办法是重新掌握权力魔杖,把新皇帝刘辩小子弄到手心。问题是,他们连皇宫的大门都进不去,又怎么能掌握那魔杖乎哉?
然而,这个困难不久就行解决,他们的钥匙是裙带关系。当初何家班巴结宦官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就把何灵思女士的妹妹(也是何进先生的妹妹),嫁给张让先生的儿子。
——这就怪啦,宦官们是割掉生殖器的朋友,根本没有生殖能力,哪里来的儿子?史书上既这么说,我们就只好这么写。可能张让先生跟柏杨先生写杂文一样,是半路出家的,在出家前先有了儿子。不过这个可能性比较小,盖绝大多数宦官,都是从小就被阉割掉的也。所以,儿子也者,可能是义子或侄子。宦官们既有权有钱,又有爵位,往往收一两个干儿子过瘾,生前既可享受家庭天伦之乐,死后财产爵位又有人继承,一举两得。
张让先生施出了苦肉计,他向儿媳跪下磕头(这是中国传统中最尊敬的礼节),用滴出蜜的舌头哀告曰:“贤媳呀,我一个人有罪,使我们全家受累,你知道我心里多么难过,翁媳们自然要回到我们的家乡,安享余年。只因为我受皇家的恩典太重,而今远离,势将一去不返,心里无限依恋,难割难舍,唯一的愿望是再叩见皇太后一面,在启程之前,多侍奉几天,承望皇太后颜色,然后出宫,虽死也无遗憾矣。”
这一段说辞文情并茂,而且无懈可击。儿媳妇即刻回家,转告老娘女侯爵舞阳君,老太婆当下进宫,转告女儿何灵思女士。何灵思女士大大的感动,也不通知哥哥何进先生,直接下令教十位高级宦官(十常侍)进宫值班。好啦,他们一进入皇宫,不但如鱼得水,而且猛虎入山。一场宫廷屠杀,立刻爆发。
我们且抄《三国演义》中关于这场宫廷屠杀的报导。
《三国演义》曰:
“(张让等宦官)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皇太后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太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张让曰:“若到相府,骨肉俱粉矣。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命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面前请死。”太后乃降诏宣何进。何进得诏便行,主簿(秘书)陈琳谏曰:“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却不可去,去必有祸。”何进曰:“太后诏我,有何祸事?”袁绍曰:“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曹操曰:“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何进笑曰:“此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