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的误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每个人的赞许;但是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得不到赞许时便不会感到沮丧。你将把反对意见视为一种自然现实;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对世事有自己的看法。 
 
为了逐渐减少寻求赞许行为;你必须认识到自己继续这种行为的误区性后果。当你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发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价值(这是你可以采用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为了冲破寻求赞许心理的束缚;你可以试做以下几件事情: 
 
在答复反对意见时;以〃你〃字开头。例如;你注意到爸爸不同意你的观点;并且开始生气了。不要立即改变自己的观点;也不要为自己辩解;仅仅回答说:〃你以为我的观点不对;所以你有些恼火。〃这样将有助于你认识到;表示不赞同的是他;而不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你〃字的办法;只要运用得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话时;你一定要克制以〃我〃字开头的习惯做法;因为那样会将自己置于被动辩解的地位;或者会修正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以求为他人所接受。 
如果你认为某个人企图通过不给你以赞许来支配你的思想;不要为了求得他的赞许便含糊其词;言不由衷;应该直截了当地向他大声说:〃通常我会改变观点;以使你对我有个好印象。不过我真的相信我的观点;你要是不同意;那只有随你的便了。〃或者可以说:〃我猜你是想让我改变我刚才说的话。〃。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行动本身有助于你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别人如果提出有利于你发展的意见;尽管你可能不大欣赏;也还是应该表示感谢。表示感谢便消除了任何寻求赞许的因素。例如;你丈夫说你太害羞;他不喜欢你这样。不要因此就努力通过行动而使他满意;只要谢谢他给你指出这一问题便足够了。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寻求赞许的问题了。 
你可以逐步学会不理睬反对意见;根本不要理会那些企图通过指责来支配你的人。我的一位同事曾经在柏林做过一次大型演讲。当时有一名听众显然难以接受他的某些观点。最后;这位听众再也忍不住了;他抓住演讲人提出的一个枝节问题发难;说出了许多带侮辱性的话。他企图使演讲人上钩;诱使他卷入一场毫无意义的舌战。可是;我的这位同事在听到这一大通发难之辞后;只是说了声〃O。K〃;便继续进行他的演讲。他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不敬之辞;从而表明他不会依照别人的思想感情来确定他自己的价值。这样;发难者自然是自讨没趣了。若不是演讲人相信自己;他很可能会将他人的反对意见看得重于他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在得不到赞许时便会感到烦恼。 
你可以将别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与你的自我价值完全分开。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对自己说:〃她又来这一套了。我料到她会提出异议;可与我毫不相干。〃这样;你便能够铲除自怨自艾的情绪;因为它是在你将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当听到别人的反对意见时;给自己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假如他们同意我的观点;会对我有所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他们的意见无论如何都不会对你产生影响。此外;你很可能会注意到:如果你能够毫无顾虑地对上级或亲近的人提出不同意见;你生活中的这些人物将更为赞赏你。 
要接受这一现实:许多人将永远不能理解你;但这没关系。反之;你也会不理解许多与你很接近的人;而且也没有必要完全理解他们。他们与你有所不同是正常的;你可以理解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你并不理解一切。一位哲学家说过: 
。。。。。。如果那些相互不理解的人们至少理解他们相互不理解;那么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相互理解;如果那些相互不理解的人们甚至不理解他们相互并不理解;那么他们简直就没有任何相互理解可言。 
 
你可以相信自己的立场是正确的;而不要去争辩或竭力说服别人。 
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购买衣物及其它个人用品;不要以为别人的意见更有价值便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不要再通过爱人或其他人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不要再说〃是不是这样;亲爱的?〃或〃我们是这样做的;对吗?〃或者〃你去问问戴安娜吧;她会告诉你的。〃 
努力避免你经常表示的;甚至当你毫无歉意时也表示的道歉。各种道歉都是在企求宽恕;而企求宽恕和原谅无异于寻求赞许。寻求赞许在这里所采取的形式是:〃我知道如果我刚刚说的话是有意的;你就会不喜欢我;所以请你说我这个人还不错。〃道歉行为纯属浪费时间。如果你只有在得到别人宽恕之后才能情绪好转;那么你就是让他人来控制你的情感。虽然你可以下决心不再重复某些行为;并且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不妥;但是道歉行为本身却是不健康的;因为这样你就是让别人来支配自己的情感。 
谈话时;改变自己寡言少语的习惯;不要等到别人发问才开口说话。 
留心记下自己平常所说的话;看看其中有多少是陈述性的;有多少是询问性的。你是在提出问题;寻求同意与赞许呢;还是在作出陈述?例如;如果你说〃今天天气真好;是不是?〃;便是请别人回答问题;希望别人赞同你的观点。如果仅仅说〃天气真好〃;你就是在陈述;而不是要求得到一个赞同的答复。假如你总是向别人发问;你就是在寻求赞许。当然;这些事情或许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却反映出你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担负责任。 
 
上面介绍了为消除寻求赞许心理而应首先采取的若干步骤。你并不是要努力排斥赞许;而应在得不到赞许时尽力避免产生惰性。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受到称赞是令人愉快的;会给人一种惬意的感受。你的目标是要取得免疫力;以使自己在听不到赞美声时不至感到痛苦。节食者在酒足饭饱之际无法衡量自己减肥的勇气;戒烟者在刚过完烟瘾后不能确定戒烟的决心;同样道理;你在没有受到反对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真正考验自己承受非议的能力。尽管你可以捶胸顿足地起誓说自己能够应付受人冷落的局面;而且不会去乞求别人的赞许;但是在未遇到意见冲突之前;你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实际能力如何。从来到人世间那一刻起;你便开始受到寻求赞许的熏陶;所以;如果你能从生活中消除这一令人讨厌的误区;其它的问题看起来也就不难解决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在此方面;你的每一分钟努力都是值得的。如果你在遭人反对的情况下;不是心灰意冷;而是坚持已见;你便可以享受到美好的现时自由。 
 
在我们的世界上;有各种各样〃应该〃;〃必须〃的框框;构成了一个很大的误区;人们往往不加思索地照〃章〃行事。你可能对自己遵循的规则和方针不以为然;但同时又无法摆脱其束缚;无法确定适用的规则和方针。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任何规则或法律都不能保证在各种场合均能适用;或取得最佳效果。相比之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倒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然而;你可能会发现;违反一条不适用的规定或打破一种荒谬的传统却很困难;甚至不可能。顺应社会潮流有时的确不失为一种生存的手段;然而如果走向极端;这也会成为一种神经过敏症。在某些情况下;按条条框框办事甚至会使你情绪低落;忧心忡忡。 
当然;我们并没有提出;也丝毫没有暗示说你可以任意违反法律或规则。公共秩序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则是维持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但是;盲目遵循常规则完全不同。对于个人来说;盲目服从可能比违背规定更为有害。有些规定是荒谬的;传统习惯也常常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盲目地循规蹈矩;就无法真正地生活。现在;你应该重新审视各种规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林肯曾说过:〃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争取做最为合乎情理的事情。〃他没有使自己成为某项具体政策的奴隶;即使对于普遍性政策;他也并不强求在各种情况下都加以实施。 
一种规矩或规定如果妨碍精神健康;阻碍积极生活;就是不健康的。倘若你一方面遵守规矩;一方面又认为这种规矩是消极而令人讨厌的;那你便已经放弃了自己选择的自由;让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认真分析一下外界控制型及内在控制型的人;将有助于你进一步审视自己生活中的大量误区性条条框框。 
 
据估计;我们的社会中至少有75%的人属于外界控制型。这就是说;你也很可能属于这类人。外界控制型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如果你认为其他人或其他事物应对你现在的情绪负责;你就是外界控制型的。这样;对于〃你为什么情绪不高〃这一问题;外界控制型的人就会回答说;〃父母待我很不好〃;〃朋友们不喜欢我〃;〃我最近倒霉得很〃;要不就是〃事情不太顺利〃。反之;如果有人问道〃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呢〃;他们就会说;〃朋友们待我很好〃;〃我时来运转了〃;〃没有人找我麻烦〃;要不就是〃她喜欢我了〃。这种人还是在用其他的人或事解释自己的情感;所以依然受着外界的控制。 
内在控制型的人勇于为自己的情感承担责任;这种人在我们社会中确属少数。对于上述〃情绪为何不高〃的询问;他们的回答更侧重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自己产生了一些错误的念头〃;〃我过于注重他人的意见〃;〃我太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还不够成熟;所以难免会情绪不高〃;〃我还没有学会摆脱精神上的痛苦〃。同样;内在控制型的人在情绪高昂时;也会用〃我〃来解释:〃我努力保持精神愉快〃;〃我为自己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主宰着自己;而且愿意保持精神愉快〃。这样;我们就有四分之一的人为自己的情感承担责任;而其余四分之三的人则将一切归咎于外界因素。你是属于哪一类呢?所有的规矩和传统几乎都是外界因素强加于你的。如果你的生活充满着他人制定的条条框框;而你又不能挣脱其束缚;那么你就是一个外界控制型的人。 
在这方面;我最近接待的一个顾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暂且可称她为巴巴拉。巴巴拉感到头疼的主要问题是肥胖症;当然她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在我们讨论她的肥胖问题时;她说她的体重总是过高;因为她的新陈代谢机能不太好;自幼时母亲总是让她多吃。如今她还是吃得很多;她说这是因为丈夫不照顾她;而孩子也不为她着想。她抱怨说;为了减肥;她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节食;减肥药;饮食医生的各种方案;甚至还使用了占星术。她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求助于心理疗法。她说;如果真有一个人能使她减肥的话;那就只能是我了。 
根据巴巴拉所讲的情况以及她对自己处境的看法;她不能减掉多余体重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与她作对;这其中包括她的母亲;丈夫;孩子。自己的身体和天上的星星也不例外。节食减肥和饮食医生或许对某些人是会有些帮助的;但是对巴巴拉来说;却是不够的。 
巴巴拉是一个外界控制型的人。在她看来;使她发胖的是自己的母亲;丈夫;孩子;以及自己身体上某些无法控制的部位。这一切与她在某时某刻大吃某种食品是毫无关系的。同她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一样;她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时;注意力也是侧重于外界的。她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过去选择了过度饮食;而要降低体重就必须学会做出新的选择。相反;她却转而求助于其他的人或事社会所确认的减肥方法:朋友们都参加节食运动了;巴巴拉也参加了;朋友们发现了新的饮食医生;她也马上跑去登门就医。 
经过几个星期的询诊之后;巴巴拉逐渐认识到;她之所以精神不愉快和体重偏高;都是由于她自己选择的结果;并不是他人造成的。首先;她承认吃得太多;常常超出自己的实际需要;同时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她作出的第一个决定便是实行严格自我克制;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实际上;她可以并且愿意支配自己的大脑。后来;她在感到饿的时候;就克制自己不吃点心;努力证实自己内在的力量。她不再抱怨丈夫和孩子待她不好。她逐步认识到;自己多年来都在充当一个牺牲品;甚至一直希望丈夫和孩子来欺负她。于是;巴巴拉便开始提出要求;让丈夫和孩子不要再这样对待她。她发现他们很快都改变了对她的态度。巴巴拉与家人相敬相爱;这种关系使她得到了满足;所以她再也不必到食品中去寻求慰籍了。 
此外;巴巴拉决定减少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因为她开始感到母亲总要控制她的生活;要她多吃多喝;这恰恰妨碍着她的积极生活。她慢慢认识到;母亲并没有控制她;她愿意何时去看望她就何时去;而不必非要遵守母亲指定的时间;同样;即使母亲说她应该吃一块巧克力蛋糕;她也并非一定要吃不可。到这时;巴巴拉才开始从与母亲的相处中获得乐趣;而不再感到别扭。 
最后;巴巴拉认识到;心理疗法对她的外界环境没有丝毫影响。我并不能改变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