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肖林曾经远征绥远,对晋绥军最为熟悉,一眼就认出了这些部队的来历,没想到这几天坐在火车上消息断绝,直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看来,阎锡山正在步步紧逼,早晚要发动对奉之战,奇怪的是,老帅为什么不做出反击?虽然狐疑不定,却苦于没有任何消息来源,肖林更加想不明白了。“我估计,张作霖还对阎锡山抱以幻想,害怕过于强硬,把他逼到对立的方面去。”蒋百里思索片刻,做出了判断,他虽然对蒋中正不满,但又和张作霖一向不和,说到底,身上还有些书生意气,和人打交道往往归于失败。不过,蒋百里的眼光非常高明,这个判断离事实不远,肖林回到北*京之后,下车伊始,很快就搞明白了石家庄事件的来龙去脉。早在6月3日,山西即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阎锡山同时把所属12万晋军改编为北方国民革命军,由大同、娘子关两路移动,不过阎对张作霖仍维持良好的关系,他有代表常驻北京,张作霖也有代表驻太原。6月5日,阎锡山致电张作霖声明,晋军出动系因奉军北退,担心临时不易布防。仅驻东天门,现已停驻井陉,不再前进。同日,太原召开国民大会,经过阎锡山的御用党部和民众团体游说,拥其担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并通电请山西省党部分共清党,拥护南京国民政府等议案。第二天,阎锡山就任总司令职,通电服从三民主义,并发表就职宣言。“今兹三民主义,已深入北方民众心坎,一切反革命之势力,已到最后崩溃之时期,凡我南北真实之革命同志,急宜集中革命势力,以打倒军阀帝国主义,俾统一的国民政府,得以早日实现……”6月28日张作霖派邢士廉赴太原与阎商议解决时局的办法,奉军在京绥路增加兵力两旅,防阻商震所部。但在阎锡山的忽悠下,老同学邢士廉的任务未完成,阎驻北京之代表李庆芳则向张提取消大元帅府的主张,张、阎之间藕断而丝未连。阎锡山是一个微妙的人物,在革命党中他是参加开国的人物之一,民国元年就坐上山西都督的宝座,他和这把宝座好像如胶似漆,坐了上去就分不开。北方在民国初年是北洋军阀的天下,他亦附和北洋军阀,亦步亦趋。不管是革命党人,或是北洋军阀,阎老西坚守一个原则,他就是山西,他和山西是不可分的。在北方,皖系也好,直系也好,奉系也好,他表面上都和他们虚与委蛇,可是都不卖身投靠,因此北方派系此起彼落,对他都毫不发生影响。7月17日晋绥军徐永昌突然出兵,占领石家庄,奉军退走正定,在正定、定州、保定布置三道防线。22日,张作霖向山西代表提出晋军撤出石家庄的强硬要求,在保定、德州之奉军准备进攻河南冯玉祥军队。25日张作霖和张宗昌分别派遣代表赴太原向阎锡山提议,请撤走石家庄驻军以便奉鲁军南下进攻冯玉祥军,阎置之不理。虽然阎锡山连连紧闭,张作霖却仍不愿与他翻脸,只因在北方群雄中,阎锡山处境较为自由,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后就稳坐太原,只求保住山西。虽然只占据山西绥远一个半省,但可以闭关自守,待时而动。他不是没有野心,不过很能含蓄,守份待时,现在变成了各方所争取和拉拢的对象,奉张拉他,南方的革命军也暗中和他连络,尤其是西北方面的冯玉祥也和他敷衍。对阎锡山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判断失误,成为安国军政府的一大隐患,张作霖一直对山西抱以幻想,在大敌当前之时又出了几手昏招。安国军政府成立之后,张作霖连续发出几道政令,以收拢人心,在中,更宣称“自今更始,一切外交内政均已民意为归……与孙*中*山多年交谊,宗旨本属相同,凡属孙之同志一律友视,对甘心赤化者问罪兴伐……”张作霖之所以发出这条政令,是因为看到南方国民政府抛弃了联俄联共的主张,开始清党,如此一来,和蒋中正又成了拥有共同意识形态的朋友,何必再拼个你死我活?但是,蒋中正虽然背离了北伐的初衷,但却以统一中国为目标,又怎会和安国军讲和。7月7日,安国军政府决定裁撤京畿卫戍总司令一职,由军事、内务两部办理所有维持治安事宜,派高金山接受卫戍区域防务。19日,张作霖又统一北方海军,任命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为第一舰队(东北舰队)司令,吴志馨为第二舰队(渤海舰队)司令。临阵换将,本是兵家大忌,晋绥军大兵压境,安国军对京津防务却没有及时加强,却在不断忙于平衡安国军内部的各派势力,即可以说是老帅的无奈之举,也可以说是他的一个漏招。在晋绥军的压力下,直隶的形势越发紧张……河北怀安柴沟堡,西距煤都大同120公里,东距张家口不足百里,自古以来就是晋察蒙三省交汇之处,四十五师正在这里修筑工事,以防止晋绥军进攻。路旁的山梁上,肖林和蒋百里、石醉六等人正在查看周边的地形,手举望远镜四下张望,偶尔指点着正在辛苦工作的官兵,不时地议论着什么。蒋百里是肖林硬拉到张家口的,在北京呆着的那两天,他忙着和奉系官员见面,请命建议加强察哈尔防御,每天从早忙到晚,只又晚上回到梁启超府中,才能见到蒋百里一面,但是蒋百里却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在肖林的邀请下,终于和他一起来到了张家口,全当是走动散心。肖林像一块橡皮糖一样,想尽办法贴在蒋百里周围,没有别的原因,此公的名气太大,正是肖林稀缺的人才,这次蒋百里来北京,当然尽量要和他套套近乎。山梁之上,已经完成了好几处永久性工事,看到官兵们这些日子的工作效果不错,肖林很是兴奋,对石醉六和蒋百里喜道:“柴沟堡可以算作张家口的西大门了,我们的工事修筑的这么坚固,应该能守住察哈尔了吧。”石醉六微微一笑:“肖林兄,四十五师在东北军中也算精锐了,但要对抗强敌还嫌不足。”“奥,还有哪里要改进?”肖林自恃的,是利用穿越者的便利,自四十五师成军之际就按照后世的经验来建设,强调火力和机动性,虽然只学了一个皮毛,也比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军阀部队精锐得多。“这支部队无魂,比起南方党军还有很大差距。”石醉六轻轻叹了口气,怅然若失:“我在长沙这一年,耳渲目染,对北伐军了解很多,这支部队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以党治军,思想统一,纪律严明,亮相比较起来,四十五师身上的匪气还是太重,高下自分。”“这个……”肖林一时无话可说,他从后世穿越而来,当然知道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中重要性,无论如何,那支即将在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百折不挠,最后夺取天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支部队的指导理论要远远先进于各家军阀,在思想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肖林对此却一直有所抵触,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奉系军阀的一员,为了保证自己实力的发展,对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有些排斥。政治思想是一柄双刃剑,如果用不好,反而会引起极大的混乱,他可不希望手下的这支部队逐渐‘赤化’,出现大量的倒戈投共事件。说到底,还是他的政治理论水平太差,不知道如何对抗革命思想的宣传,因此在四十五师中,政治教育一直没有抓紧,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四十五师虽然装备相对精良,却和其他的军阀部队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就像石醉六说的那样,这支部队无魂,战斗力不强。“石先生,这个问题怎么办才好呢?”肖林犹豫再三,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道。石醉六明显早有考虑,张口就答:“很简单,模仿南方党军,在军中建立政治指导制度……你不用担心,在初期阶段只管宣传些爱民守纪,报效国家的东西就够了,部队里的战士文化水平大都不高,光这些就够他们消化两年,将来如果要继续建设这个方面,再找些人才帮你总结理论就好。”也是啊,在这个年代,很多军队中都设有政治委员一职,比如冯玉祥所部的西北军,就有大量的共*产*党*员担任政治委员,自己也完全可以照猫画虎,把政委这个职务建立在四十五师之中,对部队的建设大有好处,也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干部。

 二四二章 再见德王

仔细琢磨后世的经验,肖林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在军中设置政治委员的确有说不尽的好处。除了能加强部队的凝聚力,还有利于对整个部队的掌控,万一部队主官受伤或者牺牲,也有人能够承担领导责任,总之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一条可以借鉴的经验。王铁胆等人从长沙黄埔分校回来以后,现在还在教导大队集中管理中,没有分配到部队中去,当初四十五师组建的时候,一个萝卜一个坑,提拔了一大批中层基层军官,等到王铁胆等人现在回来,反而没有合适的位子给他们了。对从长沙黄埔肄业的这批人,肖林非常重视,打算以他们为骨干,逐步实现对部队干部的换血,对他们的使用当然也很重视,可不愿随便安个参谋一类的头衔,就把他们扔在部队里,现在既然有了设置政治委员的主意,肖林立刻就联想到了长沙黄埔的这批学生。从长沙黄埔一共带回来三十多名兴隆籍的学生,加以分配,正好为四十五师提供了一批合适的政治委员。这批学生,一年来在黄埔耳渲目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多少都有点政治水平,用来管理四十五师,足够了。“训练,训练,部队不抓训练,就没有战斗力。”石醉六淡淡接着说道:“除了军事技术的操练,一定要注重对部队的训导,对士兵们既要训以战斗之法,还要训以做人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这里面的道理,你慢慢体会就是了。”石醉六所讲的这些带兵之法,虽然浅显,但所站的角度很高,令肖林觉得既新鲜又兴奋,这些道理,都是他以前从未听过的,只因他从军以来,老师就是邵得彪这几位,比起石醉六境界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当然谈不到这个高度。肖林主意拿定,点点头坚决地说道:“是,我这就安排下去,在营连之中设置政治委员,尽快把训兵之道抓起来!”蒋百里和气地看了他一眼,又提醒道:“还有一件事也要抓紧,上次咱们说过,攘外必先安内,要想对付晋绥军,察哈尔自己首先得是铁板一块。”来到张家口后,蒋百里虽然对奉系和安国军的争斗并不在意,但却非常关心边境的形势,特意向肖林提出了稳定察哈尔的几条建议,并一直督促着肖林落实。肖林微笑应道:“百里兄放心,我明天就要去见德王,如果一切顺利,一定能把草原上的这颗钉子拔掉!”。。。。。。锡林郭勒草原草原上,多见流动的蒙古包,少见固定的房屋建筑,这是因为蒙古族都是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居无定所,所以很少建房,更因为人烟稀少,也没有多少市镇。但德王府却是周围百里内难得一见的大院落,虽然只是黄泥土墙,但建筑式样却完全仿照这元上都的模式,充满了蒙古特色,其所在百灵庙,更是草原上著名的繁华市集。这天午后时分,锡林郭勒盟长,徳穆楚克栋鲁普亲王正在府中与幕僚吴鹤龄议事,几名下人突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启禀王爷,有一支汉人军队朝着百灵庙来了!”德王眉头一皱,推开炕桌,跳下地来,两手一张,早有下人伺候他穿上长袍,迈步出门登上了砦墙,吴鹤龄等人连忙跟了上来。远处空旷的草原上,一支部队正在缓缓而来,足足有上千人马,不动声色,却又暗藏杀机,好像一只收起爪牙的猛兽,正在沉着地靠近了猎物。之所以收起爪牙,是因为拥有强大的自信,如果猎物敢于逃跑,只要轻轻一击就能将其扑杀。“果然是绿脚兵,竟然逼上门来了,实在是欺人太甚!”德王虽是血统纯正的蒙古人,却自幼接受儒学教训,汉文化水平很高,一口汉话韵味十足,成语用得非常准确。吴鹤龄有些慌张,一连串地说道:“这伙人真是无法无天,难道北京政府都不约束他们吗?怎么办,王爷,要不要赶紧撤走,要不就关门,不许他们进入百灵庙?”德王白了吴鹤龄一眼,这家伙,外表看着精明强干,肚子里却是个草包,这支部队足有上千人马,似乎还带着重武器,不远千里专门找来,竟然想堵住大门不让他们进,实在是个馊主意。至于逃走,更是根本想都不用想,来的这支部队里有不少骑兵,就连驰骋于草原的大吉扎布,也被他们一直追到达里冈爱歼灭掉,凭着德王府中的这些老弱,想要在草原上逃脱绿脚兵的追逐,完全不可能。吴鹤龄实在是个绣花枕头,太蠢笨了,中兴蒙古的事业依靠这些人,看来是困难重重呀!“杀牛宰羊,准备欢迎汉人部队!”德王转眼间就拿定了主意,不管这支部队来意如何,只管以礼相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