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Α�

“部队发展这么快,咱们四十五师的编制早该调整了,不过,出头的椽子先烂,就怕惹麻烦啊。”邵得彪的目光中既有热切,也有谨慎。

“这个嘛,以前倒是个问题,不过现在无所谓了。”

肖林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挥手说道:“咱们马上就要攻打归绥,这么大的窟窿都捅了,还怕一个旅的编制吗?”

将新兵团留在平地泉,就是为了加强曲南杰的实力,以便他腾出手来攻占归绥。

因为晋绥军的骑兵八军还在和马占山所部纠缠,归绥方面异常空虚,正是拿下归绥乃至整个绥远的大好时机,不能再犹豫了。

天赐不取,反祸其身!

邵得彪点头笑道:“也好,一团三千人马不好安排,干脆就改成师属独立旅,你看怎么样?”

独立旅?肖林有些犹豫,邵得彪明显还是有些顾忌,才想出独立旅这个主意,即实现了扩军的目的,又不用上报更改四十五师的编制,可谓一举两得。

在肖林的计划中,却不打算这样遮遮掩掩,而是将四十五师扩充到一个军的编制,这样虽然麻烦些,却直接一步到位,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

相比之下,肖林的志向(野心)要比邵得彪大得多。

但邵得彪既然发话,却不能一口驳了他的面子,肖林微微一笑,点头说道:“就按邵大哥的意思办,如有必要,拿下归绥再做调整。”

从独立旅改为一旅,不过是名称上的变化,非常简单,只要四十五师不断累积军功,自然能够顺利升级为军级编制,到那个时候,大家一起官升一级,自然把独立旅包括进来。

至于战功,四十五师最近可积累了不少,小的不说,值得夸耀的大功就有好几件,兴和之战是第一功,晋北反攻是第二功,拿下大同是第三功……如果能顺利收复归绥,当然又是一份天大的功劳。

至于攻打归绥的难度,肖林根本未予考虑,因为骑兵八军倾巢而出,整个归绥城内守军不过一千多人,都是些二三流的部队,曲南杰的一团却都是百战老兵,比归绥守军的战力高了何止两三倍。

战场形势对绿脚兵更加有利,在肖林的暗中联络下,魏益三已经和绿脚兵达成秘密协定,两军互相协助,共同攻打绥远守军,事成之后,绿脚兵取归绥,魏益三取包头,平分绥远一省。

大同已被攻克,魏益三又进兵包头,归绥已经陷入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中,里无强军,外无救兵,这一仗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二八二章 大佬莅临

二八二章 大佬莅临

在肖林的诸般布局之中,暗中联合魏益三,两军共图绥远,无意是一步关键的手筋,偶得的妙棋。

四十五师攻占平地泉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投入了大同会战,对归绥方面按兵不动,眼瞅着这块肥肉就是不下筷子。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兵力不敷使用,如果首先攻打归绥,就要面对包头和大同两个方向的援兵,四十五师还嫌力量不足。更重要的是,归绥是绥远首府,一旦被绿脚兵占领影响巨大,不说阎锡山作何反应,只在安内部都会引来一片妒忌,甚至招来老帅的猜疑。

相比贫困的绥远,山西要富庶的多,先配合主力拿下大同,各方目光自然集中到山西这边,再攻打归绥就没那么显眼。

此时魏益三突然兵进包头,更给了肖林一个出兵的理由,眼看着绥远千里之地都要落入外人之手,四十五师恰好在屯兵于平地泉,岂能坐看魏益三来摘桃子,当然要尽快出兵,抢占归绥。

后面的事情更是顺理成章,有魏益三盘踞在包头,四十五师就要严守归绥,以保境安民。

养寇为重虽然是个老把戏,但只要运作的滴水不漏,仍是扩张自身实力的不二法门。

归绥的诸般事宜商议完毕,众人又把话题转回了晋北,毕竟山西才是主战场,不把阎锡山的老底消灭个差不多,就算打下了归绥也会遭到晋绥军的反扑,无法扎根立足。

“诸位,大同会战结束后,山西战事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根据大帅的命令,将在大同召开一个联席军事会议,晋北各支部队首脑都要参加……哎,来电了!”

肖林说到这里,伸手去拿油灯,头顶上的灯泡却突然亮了,把房间照得一片光明,电灯厂修好了机器,重新开始供电。

这下看的清楚多了,众人都是一片欣喜,把油灯吹灭放在一边,重新又围拢在地图旁。

“诸位,明天的军事会议非常重要,将确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因为石先生和百里兄都不合适露面,我们必须先准备一个合适的方案,力求说服张作相督军,以争取主动。”

肖林说到这里,向着苏民毅微笑道:“苏参谋长,你先介绍一下晋绥军的部署吧。”

苏民毅点了点头,说道:“雁北战事失利后,大同一线的晋绥军全面南撤。李生达第五军由大同撤至雁门关,丰玉玺第六军驻守茹越口、应县,杨澄源第十六师守备雁门山正面,另以大同后备部队成立新编十九师,郭宗汾任师长,驻守朔县、神池一带,被保护雁门关的侧翼……徐永昌的主力则在繁峙一带与我军对峙,但也小幅度向后收缩,其主力第十二军已后撤至宁武、阳方口一线,以保持防线的完整。”

等他说完,邵得彪又接着补充道:“我刚刚接到消息,阎锡山把他的行营迁到了代县,就守在雁门山的南侧,亲自督战来了。”

“呵呵,阎老西看来是真急了……”

大家轻松地说笑着,晋北之战异乎寻常顺利,不要说后方的参谋总处,就是四十五师的这些将领也都没有想到。不过短短几天的工夫就赢得了大同会战,把威风不可一世的阎锡山逼到这个份上,简直都可以当做教科书的战例。

郝梦龄却一直在盯着地图,思考良久向蒋百里问道:“校长,晋绥军的防御部署我看着很熟悉,好像以前就摆过这么一个阵型。”

“不错,阎锡山摆的是个口袋阵,当年南口大战就这么用过,冯玉祥的国民军吃了大亏。”

蒋百里赞许地点点头,又解释道:“徐永昌继续坚守繁峙、平型关,主力却退守宁武、阳方口,等于彻底让开了蔚代公路,从这个部署来看,阎锡山打得是诱敌深入的主意。晋绥军试图采取逐次抵抗的方式,将张作相、李天宏引到砂河以西,然后从恒山、五台山两方面发动钳形攻击,并坚守平型关要隘以截断我军援兵,集中兵力加以歼灭。”

随着蒋百里的指点,大家一起看向地图,郝梦龄点头道:“阎锡山选的这个地方不错呀!砂河的下游正是滹沱河,两河夹一山,中间一块小盆地,地形对晋绥军非常有利。”

口袋阵?肖林心里一动,以前经常听说这个名词,却很少见过,没想到阎锡山却准备了一个。

虽说死贫道不死道友,但他针对的却是张作相和李天宏,这可都是自己人,说不得要伸手管上一管。

“百里兄,阎锡山既然准备了一个口袋阵,我们又怎样破解呢?”

蒋百里微微一笑:“只要事先有所准备,无论什么计策都不难对付,这个口袋阵有很多办法可以破解,不过最有效的,还是将计就计……”

。。。。。。

清晨的薄曦之中,一辆黑皮列车缓缓驶入大同车站。

站台周围早有大队士兵警戒,将闲杂人等都屏蔽在外,以高维岳为首的第九军众将簇拥在站台上,准备迎接参加大同军事会议的同僚。

众人都是一身笔挺的军装,肖林的穿着尤其精神,见过火车进站,连忙又紧了紧风纪扣。

高维岳一扭脸,笑着打趣道:“肖林兄,你早就不算新姑爷,老丈人也见了多少次了,干嘛还这么紧张啊?”

“呵呵,以前都是在家里见面,这种场合还是第一次。”肖林有些不好意思。

肖林的女人缘一直很差,桃花运不畅,穿越后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伴侣,直到二十六岁才娶了张作相的长女张思瑜为妻。在民国时代来说,他绝对可以算晚婚晚育的优秀典型。

这段婚姻里面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但主要还在于肖林对家庭生活的盼求。作为一个穿越众,他在民国无根无亲,潜意识里充满了对亲情和感情的渴望,和张思瑜两人都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因此一拍即合,上演了一出民国时代的闪婚。成亲之后,他就带着张思瑜回到察哈尔,和老丈人张作相之间接触不多,颇有些生疏。

得来不易才珍惜,他和张思瑜结婚后很是恩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张作相一家也渐渐亲近,平时里多有来往拜访。

以张作相在奉系的地位,对肖林的发展也是一大臂助,不过他对张作霖一向忠心耿耿,和肖林却有很大的差别……

正在走神的时候,列车已经停靠在站台。

站台上的各位将领纷纷昂首挺胸,分列站好准备迎接,张作相在奉系的地位极高,又是晋北会战的前线总指挥,众将都算是他的下属,当然要尽量表示出尊重之意。

“哐当”一声车门推开,放下了一个铁质脚架,高维岳等人脸上挂起微笑,腿下也虚虚抬起,仿佛随时要抢步上前表示欢迎。

车门处人影刚刚一闪,“咔嚓,砰……”周围响起了拍照的声音,晃眼的镁光灯闪耀过后,众人这才看清了来人,不由得都是微微一愣。

“哎呀,没想杨总参亲自来到大同,我代表前线将士表示热烈欢迎!”高维岳最先反应过来,第一个迎了上去,向着杨宇霆敬了个军礼。

“子钦兄辛苦了,大帅让我转告你,大同会战打得不错!”

杨宇霆微笑回礼,他既是四军团军团长,又是安的总参谋长,当得起高维岳这个军礼,更有资格代表张作霖莅临前线视察。

“多谢大帅夸奖,高维岳终生引以为荣!”轻轻一句话,说的高维岳激动不已。

杨宇霆微微一笑,已把目光转向了后面站立的肖林:“四十五师打得也很好,尤其是空地配合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交战,谁能在关键之处棋高一着,就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四十五师在这一战中功勋卓著,横插敌后突出奇兵,利用土办法和空军配合,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地空配合,正是取胜的关键原因,其中的经验已经引起了奉系高层的重视。

“多谢杨总参夸奖。”肖林的回答却很平淡。

肖林从后世穿越而来,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种官面上的套话当然会说,比如“之所以取得这场胜利,都依靠上级领导正确指挥,广大指战员齐心合力……”等等。但面对杨宇霆睿智的目光,这番话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张学良和杨宇霆一向不对付,两人之间的恩怨纠缠不清,但因为郭松龄造反的缘故,张学良遭受沉重打击,不得已在杨宇霆面前暂时服软,但两人之间的隔阂却丝毫没有化解,反而因为郭松龄之死而越来越深……

所有人都知道肖林是少帅的嫡系人马,只差在脑门上贴个标签,大家都是聪明人,无须故作驽钝讨好之态,还不如这样直来直去,更加自然一些。

杨宇霆眼中笑意更浓,身形却微微一让,向后大声喊道:“辅臣兄,你的乘龙快婿在此,还不快来相见?!”

 二八三章 荣臻其人

二八三章 荣臻其人

张作相见到肖林之后,神色语气又与别人不同,表情上虽然特意绷着,稍嫌有些严肃,眼神里却充满压抑不住的赞赏。看得出来,他对肖林这一战的表现非常满意。

身为晋北前线最高指挥官,张作相对肖林的贡献非常清楚,四十五师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直接参与了整个作战指挥,战役的几点关键之处都有他的身影。比如广为众人称道的一路奇兵——李天宏和张延枢兵出广灵,中路突破,就是听从了肖林的建议。

不过为了避嫌,张作相和肖林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又和后面军官见礼,肖林再抬眼时,已看到李天宏黑着脸走了过来,冷峻怨恨的目光不时扫过身旁一人。

“荣臻?!”

肖林微微一愣,这人他原来认识,名叫荣臻,本是李景林手下爱将,但在关键时刻率部投靠张家父子,使得李景林被迫下野,从此之后一路飞黄腾达。

荣臻也是河北枣强县人,和李景林是正牌老乡,但他却是直鲁联军的叛徒,李天宏和荣臻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可谓势同水火,恨之入骨,难怪他这副表情。不过,荣臻却另有一项过人的本领,令肖林很是佩服。

荣臻最大的特点,就是四面圆,八面光,善于公关和处理上下级关系。张学良和杨宇霆一向面和心不合,却都很欣赏这个荣臻。两人都加力栽培重用此人,使得荣臻一年内连升几级,从一个杂牌部队的旅长,骤然提拔为主力部队的军长,升官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肖林。

难得的是,荣臻同时得到了张杨两人的信任,这两位boss都知道对方在拉拢荣臻,却不约而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