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宦谋-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职业的原因,令冯海洋一直很有耐心,尽管蔡匡正一再跟他说,孟谨行人如其名,做事说话谨言慎行,他却不相信一个拥有高学历并且如此年轻的乡长,在连番差点送命的情况下,自尊心会不受到打击,能忍住不添油加醋地批驳梁敬宗,甚至对梁敬宗背后的力量发出质疑?
他等待着。
孟谨行由今晚冯海洋对待蔡匡正的态度、对柳思涵的言语侮辱,便对冯海洋此人印象不佳,就算蔡匡正解释了理由,但孟谨行还是认为,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冯海洋的气量太窄。
现在,冯海洋单独跟他谈有关梁敬宗的实名举报,他却在心里犯起踟蹰,犹豫自己能不能将打击梁敬宗的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个人身上。
ps:今天网站系统升级,定时更新可能会出错,故今天早上两更齐发,各位书友看的时候留意一下前后是否衔接,以免跳读。
第064章 各司其职
抓梁敬宗是在书记办公会上作出的决定,肖云山在电话里只告诉孟谨行,何其丰暂时留任,孟谨行因而对梁敬宗目前的状况并不知晓。
正因为如此,他在不敢相信冯海洋这个大前提下,认为自己没必要冲在前面直接指摘梁敬宗。
他相信,以梁敬宗这些年做的事,举报人不会只有老邹头一个,由老百姓去说,绝对比他自己说更真实更具有震慑力。
何况,真正要办梁敬宗需要证据,老邹头可以靠嘴巴说说,只要上面真想办梁敬宗,没有人会在乎老邹头举报内容是否都有证据支撑,但他不同,作为政 fu干部,他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尤其在认定对手错误这种事上,更要高度谨慎。
而且,父亲曾经说过,他失败于政治幼稚病,并且是最要不得的不知变通。
事实上,孟谨行认为,变通并不意味着合流。
为此,孟谨行并不觉得梁敬宗个人有什么可怕,他也不在乎与梁敬宗个人彻底站在对立面,问题是他从下湾采石场事件后,已经清醒意识到,梁敬宗虽然是梁家名义上的掌舵人,在其背后却另有一个掌握着梁家人命运的圈子,而他,对这个圈子还一片茫然。
这种时候,他如果贸然进入冯海洋等人的圈子充当马前卒,实际上相当冒险,搞不好就成了过河卒。
因为他不仅对梁敬宗背后的圈子知之甚少,他同样不了解冯海洋这个圈子中成员的构成和背景。
理清思路,他掐了烟,看着冯海洋说:“我到桑榆时间并不长,举报信所反映的内容都不了解。冯书记如果需要我在乡里配合了解,我倒是可以提供帮助。”
冯海洋想法落空,着实意外,“你是不是有顾虑?”
孟谨行笑了一下道:“没有,我是真不了解。无论如何,梁敬宗同志都是乡人大主席,曾经为桑榆做过许多贡献,对于他的功过需要由事实来说话,我没权力凭一己猜测来左右组织上的判断。”
冯海洋端详着孟谨行,开始理解蔡匡正对这个年轻人的评判,也因此感到不爽,觉得孟谨行未免有些不识抬举,难怪葛云状对女儿与孟谨行谈恋爱一事讳莫如深,很可能就是孟谨行这种不肯立刻站队的态度,使他迟迟过不了考察关。
但他还是不死心。
“下湾采石场在桑榆存在多年,涉黑问题一箩筐,如果没有梁敬宗这棵大树罩着,又怎么可能一直平安无事?你就没有想过这中间的问题?”
孟谨行笑笑,“想过。但是组织上已经就下湾采石场的问题做出过决定,我个人的想法难道会比组织更高明?”
“那如果组织的一部分出了病变呢?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你连坚持真理的勇气都没有?”冯海洋有点咄咄逼人。
孟谨行的目光冷峻起来,直视冯海洋道:“如果我没有勇气,冯书记认为我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混入采石场?我是桑榆的代乡长,不是警察也不是纪检干部,我的职责是搞好桑榆的经济建设,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正如打黑有警察,调查干部问题有你们纪监,哪怕我认为某位同志十恶不赦,我也只能按组织允许的程序配合你们调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冯海洋薄薄的嘴唇向下拉了拉,嘴角浮现冷笑,“我现在却感觉不到一丝配合,你这是明哲保身!”
孟谨行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淡淡地说:“我个人确实不了解梁敬宗有没有做过举报信上所说的这些事情,冯书记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我可以向乡党委汇报后,安排乡纪检干部配合您约谈相关干部。我觉得,这应该算是各司其职。”
包间的气氛出现凝滞,二人只抽烟不说话,各自脸上都没有表情,谁也猜不出谁究竟在想什么。
蔡匡正进来看到眼前这一幕,心有点往下沉,暗骂自己把事情办过头了。
冯海洋看到蔡匡正进来,立刻掐了烟站起来说:“匡正,我突然想起还有点事要处理,你帮我跟你两位老领导打个招呼,我先走一步。”
蔡匡正连出口挽留的机会都没有,冯海洋就已经甩着两条罗圈腿扬长而去。
“怎么瞧着像不欢而散啊?”蔡匡正拉开椅子在孟谨行身边坐下。
孟谨行也掐了烟,站起来朝蔡匡正笑笑,“没事。我也先走一步,肖县有事要跟我谈,你帮我跟两位领导打个招呼,请他们有空到桑榆坐坐,我到时再作赔礼。”
看着同样匆匆离去的孟谨行,蔡匡正懊恼更甚。
……
九点整,孟谨行准时出现在肖云山在县招的房间。
“坐,喝红茶还是绿茶?”肖云山刚刚赴完一个饭局回来,面色酡红,态度亲切地招呼孟谨行。
“我来吧,县长。”孟谨行接过肖云山手中的两个茶叶罐,“您喝哪种?”
“好,你来泡,就红茶吧。”肖云山在窗口的休闲椅上坐下,点了支烟问正泡茶的孟谨行,“听志刚说,你今晚和匡正在一起?”
孟谨行怔了怔,立刻自如地答道:“是。蔡局带我见了他的老领导。”
“张闻达和朱一飞?”肖云山似乎很感兴趣。
孟谨行点头将茶递到肖云山手里。
“这家伙,一直很念旧。”肖云山说。
孟谨行此时心思转得很快。
张闻达是莱阳县长,跨界到肖云山的地盘上,只要这二人过去、现在没什么过节,张闻达应该会事先知会肖云山,尤其另外还来了朱一飞和冯海洋。
蔡匡正的快速提拔,有肖云山不少的努力在其中,如果肖云山与张闻达不对付,蔡匡正作为张闻达的老部下,是绝难成为肖云山臂膀的。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肖云山清楚知道张闻达等人来长丰,甚至他还知道在佘山别墅会发生些什么。
孟谨行的背上冒起一些冷汗,难道,是肖云山想对梁敬宗下手了,才把他推到冯海洋面前?
“想什么,这么出神?”肖云山扔了支烟给孟谨行。
孟谨行连忙说:“县长说蔡局念旧,我一下想到他和张县、朱局他们见面的样子,的确很亲切温暖。”
“是吗?”肖云山拿着杯子喝了一口茶,盖上杯盖笑着说,“冯海洋是个周身冒冷气的人,有他在的地方,温暖会大打折扣。”
“您跟他们都一起共事过?”孟谨行心底空荡荡的,试探着问。
肖云山摇头又点头,“闻达和我有一段搭班的经历,算是相知颇深。一飞和匡正都是闻达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与我也都极投缘。”他笑笑道,“不然,我也不可能从一飞手里把匡正挖过来。”
“原来是这样,那冯书记呢?”这才是孟谨行最关心的。
肖云山若有所思地想了一阵才说:“老冯人不坏,就是极端点,认死理,关于这点,葛书记也曾不止一次批评过他。”
孟谨行的心跳一下正常许多。
肖云山瞥他一眼问:“他有没有跟你聊几句?”
孟谨行点点头,直言:“桑榆有个告状专业户,向市纪委递了实名举报信举报梁主席,他向……”
肖云山挥手打断他说:“白天电话里不方便说,今天的书记办公会上已经决定,对梁敬宗实施拘捕,他的问题由公安、纪委同时介入。”
这个消息虽说迟早应该出现,但孟谨行还是感到意外,“公安方面这次动作很快啊!这么快就找到可以实施拘捕的证据了?”
肖云山摇摇手说:“有人匿名向公安局所有常委提供了证据,在今天让你配合抓捕前,他们已经控制了内鬼,拿到了梁敬宗犯罪的一手证据。”
孟谨行把烟点了起来,这中间的环节让他有些迷糊。
既然梁敬宗的犯案证据都已被掌握,冯海洋与他谈话闹的又是哪一出?而且,这个案子眼下所涉及的只是乡镇干部,远没有到需要市纪监部门插手的地步,冯海洋这么做,是不是表示上面不信任县委会正确处理这个案件?
肖云山心里也在犯难。
他今晚找孟谨行来,本意是商议桑榆接下去的工作安排。
但是,冯海洋的一个电话,让他多了许多忧虑。
张闻达与朱一飞来长丰前,并没有说冯海洋会出现,因而他很放心由蔡匡正把孟谨行引入自己这个小圈子,与张闻达等人慢慢熟悉起来。
但是冯海洋的出现,让他意识到,葛云状等不及要动郑三炮了,没有事先知会他,就是向他释放一个信号,对他迟迟没有建树表示不满。
孟谨行不领会冯海洋真正的意图,没有配合着提供梁敬宗与郑三炮之间蛛丝马迹的关系,又令冯海洋大为光火,直指肖云山不但自己为人软弱,连用的人也扶不上台面。
肖云山虽然对冯海洋的做法不以为然,但如果他不能妥善处理好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便有可能从此失去葛云状的信任。
这个时候,他尤其需要一个像孟谨行这样有头脑的得力助手,但他又犹豫是不是要点穿冯海洋真正的想法?
第065章 单独汇报
肖云山也年轻过,知道年轻人总是热血居多,即便明知有些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却依旧很难接受某些做法。
他没有向孟谨行点穿冯海洋的想法,而是问他:“你跟云谣处得怎么样了?”
孟谨行相信肖云山找自己来绝不会是为他的个人感情问题,但在说梁敬宗和冯海洋的时候,突然冒出这个问题来,他很难不去思考肖云山动问的目的。
“还行吧。”他说,“只是我和她都忙,又不在一地,连打电话有时都奢侈。”
肖云山深深看他一眼说:“男人应该主动些,工作虽然重要,感情问题也要重视,有时间可以跑跑申城嘛。”
孟谨行稍一细想便明白了肖云山的用意。
肖云山关心他的感情问题在其次,希望他借着雷云谣的关系,多去向葛云状汇报思想和工作才是真。
他不会这么做,但他也不想拂肖云山的好意,因而笑着点了点头说:“我明白。县长,正好今天您叫我来,如果您没有别的指示,我想向您汇报一下和创天谈判的情况。”
“叫你来就是想聊聊这件事。”肖云山看孟谨行避开这个话题,也没有穷追猛打,毕竟这种事情点一下即可,说多无益。
孟谨行于是详细汇报了与刘飞扬等人谈判的情况,最后说了自己的想法:“……创天的设想很庞大,如果真的运作起来,整个桑榆都将列入开发范围,我个人觉得目前的条件并不理想。”
“为什么?”
“创天设想的是一个十年远期规划,虽然与市里批准的长丰旅游规划有许多契合之处,但他们始终首先考虑的是企业利益,其中有不少地方与我们的需要是不配合的。作为政 fu机构,我们都不能保证在这么长一个周期内不产生变化,如果一定要以远期规划作为谈判要点,势必给未来的开发留下许多扯皮因素。”
“你觉得应该从短期考虑?”
“不尽然,我是希望长短期能结合考虑。我记得,伟人说过,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长丰还是桑榆,现在就处在这样的阶段。地方长远规划我们要做,来投资的企业应该只是这个规划上某些阶段的参与者,而不是直接的制定者,关于这一点,我坚持不能本末倒置。何况,桑榆现在最迫切的,是如何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水平,老百姓日子过好了,一切的发展才真正具备现实意义。与其因为资金把桑榆的未来与一家公司的未来全部捆绑在一起,不如把项目分块,按企业自身特长分头引进资金。”
肖云山有点吃惊地看着孟谨行,面对两千万的资金投入,这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并没有利令智昏,反而胸藏万汇,为桑榆的未来与现在作充分思考,实在是难能可贵。
当然,作为肖云山本人来说,他更赞成短期规划。
毕竟一届政 fu时间很短,短期规划更有利于在任期内出政绩,后面的事留由后任去考虑那是最妥当不过的。
“你的想法是不错,但具体怎么操作,你有设想吗?”
“有。”孟谨行说,“我的设想是将桑榆引上一条旅游与药业发展并举的道路,按九个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