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来的官人-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始相信这些流言的真实性。
及至于后来,又听到明月和柳承谟似乎有些芳心暗许的情形,景年偶然见明月,依然是旧时待自己的模样,便想也许是她性格太跋扈了,难免有人背后诋毁,就便是真的,也要自己亲耳听见明月或者知情之人告之,才能相信。又因明泽新政,百业待兴,景年作为一直的“皇后党”,自身之忙更比别人尤甚,也就暂且将这些事放在一边。
到了后来,太后生了异心,想除掉景年等在明泽登基事件中功勋卓著的人,想让自己的娘家人林家一手把持朝纲,辅佐明泽。所以制造了“景刘谋逆”。
在这一事件中,明月知情非但不告之景年,让其逃命,还带人刺了他一剑,这个无论怎么解说,景年都是大彻大悟的失望——几年不见,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如今再回来,远观近看,明月确实已非当年的明月,而是一个骄横跋扈的太尊长公主,明月太自专、傲慢的以至于毫无年轻女子的可爱之处,又处处摆出一副想凌驾他人的凌人姿势,致使景年对她的那些类似于亲情的东西也渐渐散失——小时候共处积累的那些欢喜之情,更是渐渐无踪了——
剩下的,唯有稔熟而已,然而也只是熟知她的小时候——人长大后,确实会变很多,以至于让人有完全变了一个人的感觉。
不论如何,明月与自己,交集也就到此为止了……
更新分割线
二、吴小山的心声
其实我同意二姨(银姐)的观点,师父自从与她捡来的那个师公成亲之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
当时我就想,这个师公是有来历的,不然也不会这样随便的就娶了师父——老话说,婚,是女人晕了的意思,师父哪里那么容易就晕了了呢。
后来事实果然验证了我的猜想,只是,这个来历让我们大家都太震惊了,以至于知道真相后,我们平日从不谈论他。
自从我娘死后,我常去二姨(银姐)家,让二姨补补衣服什么的,那时候也常见师父,那时候的师父看起来常常愁眉苦脸的,有时候还会在背人的地方哭,我还劝慰过她几次——谁知道后来二姨叫我来给师父做伙计时,她看着我竟像头一次见我一般,像完全不认得我了,大家都说师父得了忘事的毛病,是因为磕到过头——
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总之,我觉得师父磕过头之后,与以前完全是两个人了,看起来似乎也比以前年龄小了,有精明能干的地方,也有糊涂孩子气的地方。有时候,我觉得她是我可敬重的师父,有时候,我又觉得她像比我还小几岁的样子……
师父是个能人,整个兴阳街上的掌柜,我最喜欢、敬重的就是师父。
其实,我早看出师父和那个景大将军的夫妻是假的了,那时候我每次帮师父运货到家里,几乎都不见他出来迎接,他又不是下不了床,如果是真夫妻,哪有不出来看看的?
而师父也好像是一直忍着什么事不说的模样,好像被他拿捏住了什么把柄,不得不勉强照顾他一般,所以我就猜他们两个之间肯定有缘故。
后来,他果然招呼都不打一声就丢下师父走了。我原以为师父会松一口气,为此事高高兴兴的,没想到师父看起来竟很忧郁,那几天她每天都要嘀咕几遍:到底回不回来了,去了哪里了……在铺子里算账也常常走神,太阳刚一落山她就要回家——我知道她是急着回去看看他有没有回来……
师父那一段看的我挺心疼的,也有些伤心——难道师父真的喜欢那个病秧子?
那时候有一句话我打死也不敢和师父说——岂止那时,我现在也不敢说,将来…还是就让它烂在肚子里吧……
——我喜欢师父,看师父神不守舍的模样,我也不能替她分忧,只能将店里的活都包下来,我知道那时说什么也不能解师父的烦恼,只能多干活,让她少操心。
后来,师父不乐意回以前的那个院子住,夜里就住在铺子里的楼上,这让我有些欢喜又有些伤心,当时我已经推翻了自己以前的猜测,觉得师父和那个病秧子是真正的夫妻了,不然见他走了,师父也不会是这个模样。
师父在楼上住了没多久就在步云街买了宅子,与二姨他们搬过去一起住了,虽然从此不能与师父一起在店里聊天到很晚了,但我还是高兴的。
只要是能解师父的忧郁的事,我看着都高兴,师父还给我专门留出了一间房间,说天冷铺子里不好生火,叫我也住在步云街,不过我不愿意——铺子还是要有人守着的,这条街虽然离衙门近,但一些不三不四,想顺手牵羊的人也不少。师父一个弱女子,两个肩膀能挑多少重担,我平日得师父那么多的照顾,这点分内之事一定要守规矩,认认真真的做好,也好让师父少操心。
那段日子真好,师父搬了新宅子又恢复了往日的高兴,晚上还给我们念些书听——我虽然不怎么喜欢师父念的那些故事,但是我喜欢看师父念书的样子,所以,我忍不住每晚去听一小段,再赶紧回铺子当值。
那段日子也很热闹,常常有媒婆来铺子里或者师父家里说话,我看师父刚开始见媒婆来是很高兴的,她好像当乐子看了,后来见来的多了,也就有些烦了。我早预感到师父不会那么早就又谈婚嫁,所以,我也把媒婆们的言谈当乐子看,只是,后来这些人忽然一个都不上门了,我们大家背着师父还纳闷了好几天,想不出缘故——后来,在那个景大将军又回来了,我们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后,我就明白了——肯定是他背后使得鬼。
这样,我又有些替师父害怕,这个景大将军既然回来,又是这样的表现,我觉得他好像想将师父带走——二姨也同意我这个观点,我们背地里说过几次,二姨说,师父是个既无钱也无势的平民女子,嫁入侯府肯定要受气,要想避免这样的悲剧,就得赶紧撮合个人,叫师父快快的嫁了。
我听了心里很难受,因为我知道那个合适的人肯定不是我——毕竟我比师父小三岁,虽然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师父老成,但,师父不这样想我也没有办法……
不过,我还是赞同二姨的说法,我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想:师父赶紧嫁个自己喜欢的人比什么都强,可千万不能嫁到什么侯府啊将军府的受气,我想,师父也不会愿意的。
所以,当二姨又和我说:看起来夏捕头和师父是很好的一对的时候,我只能默默的点头赞同——夏捕头在我们渝州很有名,人正派,又能干,以后应该能给师父一个好生活,而且,师父和他——自从看戏的那一夜之后,夏捕头常常来看师父,有时候我在,有时候我不知道……
只要师父高兴,我,也只能在一边默默的做事了。
景大将军第一次回来,出人意料的只呆了两三天就走了,临走竟然也没有像我和二姨猜测的那样,强带走师父,他走后,二姨更坚定了撮合夏捕头和师父的想法。并为了防止他很快再回来,二姨一度想马上亲自做媒,让师父和夏捕头成亲,后来见景大将军又像上一次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大家才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对师父的婚事,二姨才决定先看看再说——
这段日子除了我,大家都是一团高兴的,尤其是师父和二姨,师父是满面春光,二姨是满面红光,唉……
我这几日总有种不祥的预感,我觉得景大将军又快回来了——那天他走之前在院子里跟师父说——他过两天就会回来,如果依十倍的失言来算,他最多过个二三十天也就要回来了……
不知道,这次回来,带给师父的是福是祸…我很担忧。
反正,不论如何,我们大家都盼着师父好,师父喜欢的才是真正好的。
除此之外,不要说师父不愿意,就是我,也不会同意!
更新滴分割线
三、大壮小壮麝月追风
大壮:
我滴名字是三元取的,叫大壮……何其冤哉……
追风就比我壮多了,每次吃饭这厮都跑在我前头,三元偏心,给它取了个威风凛凛的名字叫:“追风”,却叫我大壮…大壮……
话说俺以前跟着大将军混的那会儿,也是有名有姓的,大将军一直亲切的叫俺“子瞻”……俺还是喜欢大将军给俺取得这个名字,听起来雅气——
自从俺被送到了三元的手下,就再也没听大将军亲热的喊俺一声“子瞻”了,俺就变成了大壮……
纠结…
俺自从跟了三元,刚开始最受不了的就是伙食,话说俺不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吧,实际上也差不多了——
俺的爷爷乃是宫里侍候的,跟的是当时的四皇子,现在的崇山王,在一次围猎中,由于俺的爷爷身段优美、表现出众,勇猛过人,被大将军他爹爹看上了,仗着和四皇子交情好,讨走了还不满月的俺的父亲……后来听说,俺奶奶为这事绝食了两天,四皇子亲自拿奶喂她,俺奶奶这才缓过来——
就这么着,俺父亲到了大将军他爹爹手上,养了两年,生下了我和另外五个兄弟,除了我被留在大将军身边,其他的都被什么世子啊、皇子啊之类的讨走了。
自打出生,我在大将军府哪里去不得,什么吃不得,不要说鲜肉、嫩骨头,就是活生生的尚书夫人养的玉兔,也被俺一时嘴馋吃过一只——不过因为那事,俺被大将军关了一天的禁闭……
府里的人待我都很好,尤其是专管侍候我的王桂,我想吃热的,他绝不会给我冷的,我想去溜溜,他绝不敢不跟着——
不过,这一切幸福的生活就终止在那个冬天,那时候俺正因为不见了大将军,整日在一个小将军的府里郁闷,这位小将军我跟他不是很熟。有一天忽然有个陌生的男人来小将军府接我,把我并其他几个——也就是现在的小壮追风麝月,一起用大车接走了,开始我还挺高兴的,以为是大将军想我了,要带我去打猎——
将军经常这样,隔几天忽然叫人带上我,然后我就被人送到将军面前,跟着他一起去围山打猎。
这次走的路有点长,我眼睁睁的看着太阳出来了,又快落了,这才到了,当天下午,果然见到了将军——大将军看起来消瘦了一些,但还是以前的模样。
俺们饱餐了一顿之后,便被他带到了一处小破院子里,见到了三元,从此就开始了吃糠咽菜的生涯……
俺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俺也会过上这样的生活,被人拿糟糠兑的水汁子侍候,所以,刚开始那几天俺一怒之下曾想绝食。
继而也威胁过三元——比如在她端着食盆走过来的时候,用威慑的眼神看她,或者不满的冲她怒吼——
可惜这些都不管用,三元对俺们的不满视若无睹,过了一天不到,竟将俺们丢在脑后和大将军去黛山洗澡去了!
大将军……
他竟任由三元这般待我们,还对她说:“一切都由你做主”,望天……
俺们几个在那小破院子里,又冷又饿又气,连动的力气都没有了…身上又拴着手指粗的铁链,唉,往事不堪回首——
俺原本以为,大将军早晚会带俺们回去的,谁知道几天后他竟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这件事,不但三元看起来有些生气,俺们也很生气——
好在三元随后改善了俺们的伙食,俺想了想,既然将军不要俺们了,俺也还是好好的跟着三元吧,这才死心塌地的住了下来——
不过这么些日子过去了,倒也觉得挺好的,三元待俺也不错——只有取名这一件事,俺始终不能释怀……
四、夏风的番外
夏家,祖居涴水河下游的江陵城,后由于江陵城水患,夏家举家北迁,这才到了渝州城安家立户。
夏风的祖辈具体所从事何种职业,渝州城的众街坊邻居俱不知。
夏风之父体弱,自迁到渝州城便进了衙门任文职,夏父没后,夏家没有了主事之人,夏父一个旧友,便将夏风带进了衙门,夏风在他的关照下,这才在衙门里立住脚,后来又因他屡破大案,渐渐成名。
渝州城的衙门里流传有一句话:别人去不得的地方,夏风去得;别人抓不得的案首,夏风抓得。因此,夏风之名,在威风之下,还有一层神秘。
后来,便有人将他和南州王孟、京都余珏、迟州牧扈并称为四大名捕——他是四个里面年龄最小的。
殷士廷任渝州城主之时,十分器重夏风。后来,景年起兵复出,林家溃败,殷士廷作为太尊长公主那一党的,被罢官免职。又因为他生性贪婪,滥用职权搜刮了渝州城不少的民脂民膏,是以现在还被关押在渝州城大牢里。
夏风以往多承殷士廷看顾,情分还是有的,现在虽然殷士廷身在牢狱之中了,夏风还常去看望他,替他打点一下也是常有的事。
殷士廷自知这牢还得再蹲几年,一家老小在外面无人照料,难免有人落井下石,因此每次见夏风,总要含泪拜托他照顾自己的家小。
夏风也常加关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