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嗬嗬,为父还未和面目见父老乡亲,而且东海王已死,为父断没有独活的道理!”实际是荀恺不愿受太子侮辱。看着心意已决父亲,荀烈一咬牙转身离去,叛军终于彻底崩溃了!
受伤留下守城的祖约,此时抑制不住心内的狂喜放声大吼起来:“擂鼓,擂鼓,为殿下擂鼓助威!太子率领援军回来了!”
城楼上残存的士兵和百姓一时间都还沉浸在血腥和残酷的搏杀当中,他们还没来得及相信胜利会来的如此突然。
如雷一般的战鼓惊天动地地响了起来。
这是胜利的鼓声,这是战胜敌人的鼓声。士兵们和城中的百姓从血腥中惊醒过来。他们终于胜利了,在即将崩溃的一霎那盼来了援军。

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震惊!

大战之后,城外叛军大营一片狼藉,车甲辎重横七竖八、堆积如山。厢军士兵正强忍疲劳,满脸兴奋地押送俘虏。就在刚刚的一战中,司马遹一方击溃了近二十万大军,除了王浚带着五万主力离开之后,也就只有河间王跑了一万多残兵败将。
剩下的全都被司马遹给消灭或者俘虏了,此战共消灭了十多万叛军,光是俘虏就不少于八万人。此时不少兵士正在清理那些尚可使用的兵甲车杖,粮草营帐。毁坏的物资和零碎杂物则集中一处,付诸一炬。
战后司马遹与李特一起巡视战场,李特突然指着那遍地伏尸,对太子道:“殿下,臣有一法,可叫世家、藩王等逆贼们丧尽民心,耗尽资财!”
司马遹小心绕过坑坑洼洼的地面,爬上一处可以远眺的坡地,看着忙忙碌碌的兵士,和那一片没有尽头的废墟,道:“李将军有何妙计?”
李特冷冷一笑,轻轻一脚踢开身旁的一具死尸,道:“殿下,我们不如通知窜回河间的司马顒等人,答应他们将战死的兵士运回家乡安葬,并打出通告张贴各地!”
“哦,这是何意?”
李特得意一笑,“如此一来,河间王以及世家必定左右为难。他们刚刚打了败仗正是肝胆俱裂之时,我们不曾尾随追击他们已经谢天谢地了,怎么敢再回来运回阵亡者,再者运回大量尸首耗资巨大,世家等绝不可能向他们的部曲、佃户允诺。”
司马遹不解。道:“既然明知世家、藩王不会上当,哪为何还要出此计谋?”
李特哈哈笑道:“殿下就有所不知了。虽然世家、藩王不会上当,但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就会知道世家、藩王弃阵亡者于不顾,一定心怀不满,民心浮动。那逆贼世家自然会威信扫地,没有人愿意再给他们卖命。果真如此,叛军覆灭之日也就不远了!”
司马遹皱着眉头沉默半天,思之再三。才缓缓道:“李将军此计甚妙。可如果世家、藩王拖而不答,弃数万死尸于虎牢关下,只怕不出旬日,必定腐臭,到那时虎牢关中百姓如何承受得了!”
司马遹毕竟来自于后世,有时候后世的行为准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的一举一动。若是一个像曹操或者刘邦那样的主公,在听到这个计策后。恐怕早就迫不及待的答应下来。
只是司马遹却对这些阵亡者心生怜悯,犹豫片刻道:“这些阵亡者本乃无辜民众,很多人不过是世家的部曲、佃户,身份低微。如果我们拿阵亡者与朝廷算计,天下百姓恐怕也会觉得我们有点不够厚道。依孤之见,还是集中填埋了吧!”
李特仔细一想发现自己思虑确实有些不周。不过他还是不想放弃这个打击世家威信的机会,心中暗自盘算怎么完善这个计策。
“殿下仁慈乃万民之福,不如这样,我们一边通过灵宝教向四周传递消息,一边慢慢清理这些尸体。反正这么多尸体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清理的完。我们再给世家们定一个期限,就这样一边清理尸体一边等世家的反应。”
“唔……这……好吧。孤就给世家三天时间!”司马遹思虑再三觉的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李特,而且他的说得也很有道理,毕竟这么多尸体不是几天就能清理的完。
正在这时,祖约在侍卫的搀扶下来到司马遹跟前,此时他已经变得语无伦次,“殿下……殿下,我……我们真……真的……胜了?”
“是的,我们真的胜了!士少你的伤势不要紧吧?”司马遹看着面色苍白的祖约有些担忧的问。
“真……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殿下放心,休息一段时间就没事了。”祖约满不在乎地回答。
“殿下,抓住河间王了吗?”
“没有,那老贼跑的太快,不但是他就连鲜卑人看到形势不对后也撒丫子跑了,只东海王比较倒霉,被孤冲到眼前将其一刀枭首!”没有正面跟鲜卑人交手让司马遹感到有些遗憾,不过正是鲜卑人的撤离加剧了叛军崩溃的速度。
“殿下,接下来我们要去对付齐王吗?”
“不,相对于来自南边的威胁,孤更担心黄河以北的战况。孤这次放走了鲜卑人,但绝不会再让匈奴人跑掉。匈奴人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了,他们霸占着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却一直心怀不轨,这是典型的白眼狼。”
“北匈奴在汉王朝的打击被迫西迁,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南匈奴呢?这帮白眼狼一边享受着中原王朝的给予的好处,一边却图谋着我们的大好河山。对于这样的狼崽子,就要用刀将他们彻底的打趴下!永远的匍匐在我们汉人的脚下!”
李特等人有些不太理解太子为什么会对匈奴人充满仇恨,他们当然不会知道司马遹的仇恨来自于后世洛阳城中那数十万无辜的汉人百姓。
“正好大家都在,孤来说一下我们今后行动。如今东海王已死,其麾下叛军彻底被灭,青徐二州已然空虚。玄休,孤打算从洛阳抽调一万禁军归你统帅,然后你替孤将青徐二州给拿下。”
“另外,通知内阁,让他们赶紧调集一部分官吏前来兖州。士少身体有恙,不宜远行,那就留在兖州指挥部分厢军扫灭遍布当地的世家坞堡,凡是躲在坞堡顽抗的豪强世家,你崩跟他们客气,打破坞堡就地处斩!”
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动组织自卫武力。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
司马遹终于腾出手来要对中原世家动手了,挟此大胜之威,恐怕也没有哪个世家敢反抗。正如司马遹所料的那样,当河间王、东海王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出之后,引起天下震动。
太子司马遹的威名更是轰传天下,再没有人敢小瞧他,同时也让各地参与叛乱的世家大族们胆颤心惊。他们认为太子敢阵斩东海王、范阳王两个龙子龙孙,就肯定不会在乎他们的小命。
“除此之外,孤准备让部分太子亲军到邺城一线,准备支援祖逖他们围歼成都王的战役,这里就留给府兵负责,全权交予祖约负责!至于扫荡青徐兖豫的叛军余孽就交给苻洪、姚戈仲、李雄三将,他们随同玄休一道行动!你们都要听从李特大人的安排!”
司马遹交代完之后,又开始忙于与兵士们打招呼,吩咐众人将叛军遗留下的所有工匠、器械统统运回城中,这次叛军中的工匠营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太子大胜叛军的消息传回洛阳之后,全城一片欢腾。众人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本来人心惶惶的众人这下子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就连张华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也感觉病情轻了许多。
“太子终于胜利了!咳咳,咳咳……”
张华将手中的文件递给张宾,让他去处理,最近由于病情日益严重,他已经将大部分政务交给张宾处理。他对这个副手十分满意,不但为人足智多谋,而且擅长军政两个方面。
“张公不要紧吧?要不您回去休息吧,这里交给在下与世嘏(杜锡字)就行了。”
张宾看着不停轻咳的张华劝道,张华就是张宾以后努力的目标,再加上张华平时对他十分照顾,因此他一直待其如师。前一段时间,叛军大军压境,朝廷上下内外蠢蠢欲动,幸好朝中有张华这样的德高望重的老臣压阵,否则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乱子。
“不用啦,唉!这人年岁大了,身子骨就不成了。自从与太子结识的第一天开始,迄今十三年有余。这么多年来老夫看着太子一天天变得出色起来,总感觉没有辜负先帝的嘱托,老夫也算是对先帝有了交代。”
张宾没有说话,用沸水给张华泡了盏茶,递给对方,才接茬道:“太子时常对身边的人说,当年若不是得到太傅的照顾,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而且贾后当权期间若不是有太傅在,恐怕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张华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又仔细咂了咂舌头,品了品余味,摇了摇头道:“太子过誉了,太子是个人才,打小就聪慧无比。就算当初没有老夫,他也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而且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太子终于成熟了。以他的文韬武略绝不亚于当年的宣帝!”
“浮生若茶,没有风雨的人生淡而无味,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风雨浸泡,生命和智慧才会散发出脉脉的幽香。”
在朝廷上下欢欣鼓舞的时候,世家们可谓是如丧考妣。尤其是中原一带的世家,更是如丧家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当恐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中原世家突然掀起一股南渡风潮!司马遹知道其中的内情后瞠目结舌,他没想到华夏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竟然是由他引发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衣冠南渡

大晋帝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从帝都洛阳到中原各地郡县,主要精力都在清算世家地方。太子培育起来的新兴学子和关中一些新兴势力各个全力以赴。因为这是他们难得的进入国家权力中心的机会,只有把那些倒霉蛋珠连的越多,他们的机会就越多。
这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在兖州、徐州、青州、司州、豫州等地,一个个世家大族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地方,一个个被牵扯到叛乱中的世家官员被罢官去职,赶出朝廷。
在朝廷大军的压力下,没有哪一个世家敢反抗!因为反抗就意味着身死族灭,朝廷已经消灭了十几个世家大族,其血腥手段让世家们不寒而栗,兴不起任何反抗的念头。
仅仅是兖州一地,祖约就攻破了一百多个坞堡,解放庶民、佃户数十万人。在这场清算世家的浪潮中,一部分不甘失败的世家准备抛弃北方的家业躲到南方去。而南方的琅琊王、王敦他们为了增强江东的实力,他们趁机派出人员去游说北方大族南渡。
当然也不是所有世家愿意玉石俱焚,一些有眼光的世家在认清的现实之后,决定接受太子的条件,让家族进行转型。他们这些人主动交出大部分家产和全部佃户以及部曲后,跑到洛阳当起了愚公。
而司马遹为了保持帝国政权、经济的基本稳定,司马遹又让太傅出面力保了少数‘开明’世家。只是将他们的家产、佃户没收入库。同时司马遹为了安慰人心动荡的世家,又将那些识时务的世家子弟送到关中长安大学进行深造。
太子这一举动才让那些刚刚投靠过来的世家安心下来。这段时间世家大族看到那些出身新城大学、长安大学的学子们纷纷得到朝廷重用,要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由于太子对世家子弟有偏见,除了极个别的人会得太子青眼外,其他人若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再回炉重练。
为弥补朝廷在战争中的损失,司马遹让户部对一些重犯的抄家中全程介入,使得国库增加了大笔银子。对中原世家的抄家竟然让朝廷收缴了近百亿钱。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朝廷这次在战争中的损失。
战后大清洗算是让司马遹的统治彻底在中原扎下根来,战争不但破坏了中原的经济,也使得世家在这儿的影响力急剧下降。光是重新丈量的土地就多了数百万顷。大批佃户、奴隶被解放为自由民,成为拥有自己土地的自耕民。
这次的大清洗为整顿吏治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一直以来司马遹都不满朝廷机构效率低下,上次改革并不彻底,这次一个完整的帝国机构变动方案在朝会通过。
尤其是把原来少府中管理皇家私人税收的相关职能部门并入户部,减少了税收机构的双重设置,还集中了财力。还有一些局部的机构变动。
内阁次辅张宾这一段时间特别精神。整天乐呵呵的。由他主导的帝国机构变动方案的通过,加上皇宫宦官的缩编,基本上实现了帝国官员人数减少三成的目标。原来认为很难的事情几个月就解决了,让这位太子心腹很有成就感。
在朝廷处理大战之后的事宜时,南方的琅琊王也没有闲置下来,他把王敦、王导、陆机、陆云等人找来。商议大战之后对江东的影响力。重点是商议如何引诱更多的北方世家南下!
秦以前南方的楚、吴、越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4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