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先大阿哥、二阿哥、八阿哥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摆着,有谁敢轻举妄动。

康熙做了五十多年皇子,没有权臣外戚,心里最防备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们。想来这些皇子心里也有数,乖觉了许多,不敢在这个时候扎眼。

听说十三阿哥已经携眷去汤泉庄子了,十四阿哥也收敛许多,等着热河的动静,不敢再肆意拉拢人。

曹这边,不怕康熙出问题,是担心太后那边。方种公现下在热河供职,最太后身边的御医。要是太后有个闪失,怕牵连到他身上。

曹见过太后几次,只觉得是个富态雍容的蒙古老太太。但是因她这几年照拂李氏,同曹家也不能算是没有干系。别的不说,就说李氏每年为她亲手缝制两套衣服,就是当成了亲长孝敬的。

曹没有问过母亲,到底晓不晓她的身世。不过文太君性子清冷,待李氏不亲是真的。

回梧桐苑用了晚饭,曹又来到兰院,将十六阿哥所说之事说了。

听提及康熙的健康,曹寅的脸上有些沉重,压低了音量对曹道:〃五月里皇上中风,方种公去热河,名为太后看病,实际上是给皇上针灸。〃

曹听了,不由愣住。

对于〃中风〃,他印象中就是口斜眼歪,半身不随。

康熙在臣子面前,向来是威严的很,实想不到他〃中风〃会是什么模样。

〃外头并没有消息出来,我原本以为症状尚轻,没想到却是延迟回京。圣体究竟如何,无人得知,实在令人担心,却又不好刺探。〃曹寅带了几分沉重续说道。

见老父担心,曹心有不忍,道:〃父亲无须担心,皇上定平安无事。若说令人担心倒是太后那头,七十七了。〃

听曹说得这般笃定,曹寅看了儿子一眼,沉默半晌,道:〃莫非皇上国祚年数,也在儿梦中?〃

曹迟疑了一下终是点了点头,讪讪道:〃要是没有其他意外,当时如此。只是这其中细微同儿子晓得的有些不同,儿子也不能说就一定如此。〃

〃不同之处?可是八阿哥之死?〃曹寅沉吟片刻,问道。

曹闻言,有些无语就是古人的智慧么?

〃父亲怎会如此说?〃他忍不住反问道。

〃那些日子,你有些消沉,像是有什么想不开之事。〃曹寅摸了摸胡子,说道。

虽不能百分百坦白自己是重生来的,但是曹也想同父亲好生说说话。

寅望着儿子的目光,也变得幽深起来。

这些年下来也晓得儿子绝非寻常人。只是有些事他一直不敢太追究,怕追究多了儿子不是福气。

如今,父子两个静坐却是想要问上几句。

〃儿,为父想问上几句可否会叫你为难?〃曹寅正色道。

曹这边自然点点头,道:〃父亲请问,儿子晓得的,自然不敢隐瞒。〃

曹寅没有立时话,而是换丫鬟送了个空盆进来。

他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一句话,递给曹。

曹接过来看了,问题并不意外,就见上书〃皇上在位几何〃。

在这个社会,这话就算是父子私下说,也是大不敬的罪过。曹从父亲手中接过毛笔,书了个〃六十一〃。

曹寅见后,松了口气,将张纸送到烛台上燃着,随后扔到空盆里。

火花闪过,迅速将那张写了字的纸张尽,只剩下纸灰。

第一问题,〃国祚几何〃。

曹在心里算了下,从满清入关到宣统退位,二百六十八年,随即将答案书中。

曹寅拿着这张纸,双手不禁颤抖,望向曹的目光似悲似喜,又像是悔恨不已。

曹见状,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自己说多了?自己这个父亲向来愚忠的很,要是以为自己〃妖言惑众〃,别在来个〃大义灭亲〃。

这会儿功夫,曹寅稳了稳心神,将手中那张纸燃了,长吁了口气,对曹道:〃泄露天机,有碍寿元,是为父疏忽了,日后切记,不可再对人提及。〃

原来不是嫌弃他,不是怀他,而是担心这个。曹心中一暖,道:〃父亲放心,无碍的。〃

这历朝历代,都不缺窥破天机之人,但是没有几个下场好的。

人对未知事务都充满畏惧,曹寅无法理解儿子打小聪慧过人,只当曹家祖坟冒青烟,也出来个窥破天机之人。

一时间,他竟不知该欢喜,还是担心,扶着儿子的胳膊,半晌说不出话。

见气氛这般沉重,曹寅又担心损了自己寿元不肯多问一句,曹忍不住说道:〃父亲,你的子孙有人流芳百世,载入青史。〃

话说出口,曹就觉得有些不妥当。天佑如今虽占了曹的名,但是没有经历抄家破族的惨烈,也没有人会将他惯成宝二爷,哪里会写出《红楼梦》来。

曹寅这个,听了曹的话,却是眼睛一亮,忙问道:〃是谁?〃

〃天佑。〃曹倒是没有犹豫,省得父亲又以为〃天机不可泄露〃。

曹寅有了幼子长生后,虽然也疼幼子,但是对于长孙天佑,也是放在心尖上的。就像他说的,觉得长孙像自己个儿,恨不得亲自教导。

听儿子提及孙儿会青史留名,曹寅不禁红了眼圈,连声道:好!〃

瞧着父亲激动的模样,曹却是感觉沉重。这《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他晓那原汁原味的文字,上哪里找去。

儿子要是写不出千古流芳的文章来,那自己就成扯谎了……

*

见着韩江氏时,已经是三日后。

看来,韩江氏是有备而来,带了不少账簿过来。按照她说说辞,稻香村的生意已经有了章程,往后只需人照章办事,即可维持,并不需要她专门盯着。

那四成股份,她也无意留着,愿意照原价转给曹家。

这份慷慨,却是令曹佩服。怪不得都说〃人情送匹马,买卖不饶针〃。早先在江宁初次合作时,韩江氏寸步不让的倔强仿佛还历历在目。如今这稻香村的四成股份,按照市价的话,最少已经比之前涨了几番。

曹既不贪财,也是卸磨杀驴之人。

再说,这稻香村铺子当初的本意,不过是为了安置韩江氏。

〃听内子提及,韩掌柜想要去扬州。恕我直言,有了前几年那场官司,就算骨肉至亲,怕也生分许多。京城有韩掌柜的干亲与曹某在,许是比扬州还便宜些。〃说到这里,曹顿了顿,道:〃若是担心九贝子那边,也无需就此还乡,总会有其他法子。〃

原来,韩江氏萌生去意,的确与九阿哥有干系。

自打春日里开始这大半年,九阿哥使人往韩江氏宅子送了不少东西。韩江氏身份所在,拒也拒不得,收也收不得,委实为难。

这不收吧,对方跪在地方,直说贝子府的规矩,办不好差事要打死了事。韩江氏在皇城住了这几年,晓得这不是玩笑话,那位九贝子的狠厉也是众所周知的。

这收了吧,名不正言不顺不说,这九阿哥又连着开了好几家〃桂香村〃,连稻香村那边都有闲话传出来,说九贝子是不是要挖她这个大掌柜。

韩江氏精明了小半辈子,这回却是吃了哑巴亏,辩也无处辩。

偏生九阿哥还随扈去了热河,压根不在京里,韩江氏想要了结都没地方了结。

她热衷稻香村,只是因为闲不住,又生性好强,才将买卖做得有声有色。眼下,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她的兴致也减了几分。

至于银钱多少,还真没入她的眼。

她的百万家财,可是实打实的。加上这几年稻香村的利,也不少,她倒是不生贪心。

赚钱虽是她的爱好,但是银钱与她,不过是账簿上的数目字罢了。

她性子高洁,晓得九贝子这样纠缠下去,就算借着曹家的势托人挡了去,也污了自己的名声,所以才决定带着女儿回扬州〃养老〃。

〃稻香村是韩掌柜的心血。要是没有韩掌柜,这牌子也立不起来。就算韩掌柜想将买卖交给别人管理,这退股之事,也不要再提。〃曹说道:〃若是京城不愿呆了,我这里倒是有个好去处。只是这处买卖不比稻香村,只是几个铺子的事,关系到地百姓的生计……〃

没错,曹想跟十六阿哥推荐的那个人,就是韩江氏。

虽说她寡妇身后,不适合在人前抛头露面,承办官办烟草事。但是一滩买卖,从开始到调理分明,有谁比韩江氏更合适。

寻个身份妥当的,放在前台,而后由韩江氏主抓这件事,最是恰当不过……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六十九章 拆墙

寻找接替钱陈群之人,曹一时也没有合适人选,就请父亲拿注意。他原以为父亲向来重视孙儿们的学业,定会再寻个名儒,没想到这次寻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老举人。

曹不解,曹寅说了原由。

原来,这钱陈群虽已辞馆,但还要留下几分余地。若是他这科名落孙山,还可以到请回曹家再教几年。

钱陈群的学问,曹寅是晓得的,即便如此,也不能笃定他定能榜上有名,可见这会试真是独木桥。能够考上举人资格的,哪个不是熟读四书五经,到了会试这里,二十取一。

听到这个,曹倒是有些担心曹项。

曹寅闻言,摇摇,道:〃无妨,八旗虽与汉人一通参加会试,但是取中的比例多些。就算一科未取,下科也差不多了。〃

说起科举取士,曹想起一事。按照规矩,这六科掌印给事中,同翰林院与御史一样,都是要进士出身,才能任职。

曹从内务府总管到六科给事中,却是有些不合规矩。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康熙乾纲独断惯了,也有人敢质天子的用人方式。更不要说曹并不是〃幸进〃,而是贬职到掌印给事中位上。

场上那句老话,〃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也只是老话,不是还有〃赐进士出身〃这样的恩典么?。送走了钱陈群。

除了该奉上地馆修曹还使人专门去京城地书店中了不少〃四书五经〃集注之类地书。送给钱陈群。这些书多是名家所出。价格昂贵。既能代表心意。又少了铜臭味。

钱陈群虽没有怎么表达谢意。但是望向曹地眼神已经不同。若不是曹比他年纪还小。他就要奉曹为伯乐。

曹这边态度亲近里晓得。这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

转眼。到了十月初一。

圣驾不在京。在大朝会也免了。户部却来了个熟人就是曹地昔日同僚王景曾。今年他可是流年大吉。二月里打从三品地太仆寺卿任上升为正三品地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眼下又升为正二品户部右侍郎。

在户部本堂见到曹时景曾看着温煦,但是望向曹的目光已经完全不同。要知道,在太仆寺衙门时,两人虽平级,却是以曹为掌印堂官,如今真是时过境迁。

曹见状里有些不舒坦,却不是为自己个儿。

这个王景曾有几斤几两人共事时曹已经清楚。不过是借光家族的光,出自相府宦世家,几辈子联姻下来这官场的门路通达,又是进士出身,就算什么政绩没有,每次考评都是〃卓异〃,这官升得当然快了。

可怜唐执玉,才是真能臣,却是因为出自寒门,这几年功绩不少,却仍在太仆寺少卿位上。

在外人眼中,怕自己跟那个王景曾一样,都是借光上来的。

到了十月,京城这边关于西北的消息越来越多。好像是西北兵力不足,要从八旗里增兵,没一佐领内抽三丁,年底前赶赴西北。

现下满、蒙、汉八旗佐领数四百出头,这样算来,抽出的八旗兵,也没有多少,不过一千五、六百人。不过,引起曹关注的,是三丁中,一人为鸟枪兵。

鸟枪,曹小时候惦记许久,进京后寻了机会就看过了,大失所望。

两米多长,几十斤重,上弹丸需要时间间隔。用于守城与陆战还好,用于追击与骑射很是不方便。

不知道欧洲的火器发展到什么地步,曹上辈子平素爱看的也都是自然、地理、游记什么的,对于战争史、兵器史真是只是皮毛。

但是他也不担心,因为据他所知,这**虽被准格尔占了,但是总有收复的一日。等到西边再乱时,已经是乾隆年间。

他如往日一样,八旗子弟却有不少沸腾的。

连曹颂每每说起西北军事,都两眼发亮,跃跃欲试。去河南府一趟,杀了几个人,使得他的气质带了几分凶悍。

不过这些,他却不爱提。按照他说的,没什么意思,只有征战边疆,追敌与国门之外,才是真英雄。

曹闻言,只是一笑了之。

不管什么时候,战争都来的都是伤痛,无关胜负。尤其是在冷兵器的今日,战争就是比拼财力与人命罢了。

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十六阿哥过来寻曹的时候,提起京城的备战气氛,也是叹息不已,丝毫没有欣喜。与曹不同的是,他将银钱挂在嘴上,每次望着曹的眼神,都是**辣的,让曹觉得寒毛耸立。

不是每个人都有曹这般淡定,这日曹休沐,永庆过来说话,说的就是这西北战事。

他已经出了孝期,还没有补缺,看来就是惦记西北战事。

曹想到即将显赫的〃大将军王〃,与睚眦必报、多的四阿哥,只觉得头疼。因十四福晋的关系,永庆只要跟着出征,自然而

列到十四阿哥嫡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