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40章 感念
惟功心中也是感念至深。
眼前这个年近六旬的封疆大帅已经显露出明显的老态,鬓角白发明显,脸上皱纹如刀刻一般,但两手一样有力,身形依然矫健,腰板仍旧挺直,戚继光是武学家传,自幼习武,上战场也曾经亲自与敌搏杀过,他的武艺,不论是刀枪还是拳脚,都是大成境界,其实不在俞大猷之下。
从青年时从军征战厮杀,到现在的镇边大帅,眼前这位名垂青史的名将,所得来之不易,也是得之无愧于心,事实上,国家和民族,亏欠他的倒是不少。
最少,就惟功知道的历史来看,戚继光后来被不名誉的免职,贬到广州,再贬回家,无人敢与他往来,家产所剩无几,最终郁郁而终。
他心中难过,然而身为一个全知者最难过的地方便是在有一些事上,根本就无能为力。
或许在未来他能改变这个帝国,但在现在来看,与眼前戚继光一样与他有半师之缘的张居正,这两位一文一武的最高成就者,未来的命运,惟功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他也是高高举杯,举到眉间,微微低首,用最诚挚的语气,向着戚继光道:“后学小子,敬戚帅这一杯,祝戚帅,再立大功,公侯万代。”
“你可谓善祝善祷!”戚继光呵呵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道:“我就要返三屯营,立功之事不想了,只盼最后这几年光景,一如往常的太平便是。”
“戚帅你要回三屯营了?”
戚继光的十年蓟蓟总兵时光最少有七八成的时间就驻守在三屯营,蓟镇总兵府邸,也就是镇城所在,原本是在狮子口,后来搬到马兰裕,在戚继光的主持下,重修三屯营城,将原本在城外的兵营和各衙门全部增修包括在城中,然后还在城中挖湖,修堤,著名的渚堤就是以戚继光的字号来取名的。在他的主持下,三屯营这个距离喜峰口两舍距离,也就是六十里距离的战略要点被修贡的固若金汤,城防体系十分森严,也成为蓟镇驻军第二多的地方。
第一多的,便是永平。
永平就蓟镇的防线来说是偏后的,但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所在便是控扼山海关,兼顾古北口等北方防线,而这些年土蛮各部闹腾的厉害,仗最多是在辽镇打,永平驻军有近四万人,是蓟镇主力所在,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很有可能要驰援辽镇,比如广宁失陷,锦州失陷,到时候宁远和山海关就面对敌骑兵锋,光凭辽镇守不住的话,从永平越山海关入辽镇支援是很便利的事,而如果蓟镇这边有警,与山海关和宁远驻军合力,立刻就能形成反击的力量。
万历二年边境有警,李成梁星夜驰援,辽镇和蓟镇合力,危机立解。
当然,戚继光驻在永平,也是有相机打几个大仗,多立新功的打算。
这一次,他要回到三屯营,直面平安无事的北境,与俺答汗部和土默特等部打交道,看来是真的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了。
“愿以此酒,祝戚帅一路顺风。”
“好吧,再饮一杯。”
戚继光又饮了几杯,面如重枣,他军纪法度森严,不是今日到惟功营中当客人是不会这样放纵饮酒的。
在他兴尽起身之后,不论南北两边的蓟镇将领也纷纷起身,双方告辞。
辽阳镇有紧急军务,辽阳现在危机未解,虽然蒙古部落攻城能力低的吓人,但毕竟原本的辽阳镇几乎是全军覆没,这样的危机之下,惟功与麾下将士必须得继续赶路。
事实上,因为戚继光等人的来访已经耽搁很久了,在外的将士们用餐之后已经将营帐全部收起,在戚继光等人出来之后就又发觉了不同之处。
大量的辎重都是随马车行动,包括帐篷,锅灶等物资在内,当然,最多的是粮食等必须保障的军需物资。
除了看到辎重车之外,还有炊事车,供水车等等。
这些车辆,多半是赵士桢的手笔,看似简单,技术含量并不低,不过有了这些车辆之后,惟功如果想极限行军,一天百里以上都可以办的到。
杨四畏刚刚输了一阵,虽然惟功打了圆场,但他气量十分狭隘,此时忍不住讥刺道:“怪不得你们赶路这么快,原来如此。”
这话听着是没有什么,但语气却十分不好,意思当然明显,拿重金砸出来的行军速度,并不值得骄傲。
惟功听着也只是微笑而已,此人见识如此鄙俗,倒是和情报中探查出来的相符。
这个杨四畏一门心思想接戚继光的任,每到逢年过节就跑到京城活动,不过惟功觉得,没有一点真材实料,怕是接任也根本干不长,可惜此人没有自知之明,要不然也不会出来出乖露丑了。
惟功不理会杨四畏,杨四畏却是更加愤怒,他看着惟功等人,眼神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待全军起行之后,两个夜不收骑兵局,两个骑兵局为中军,惟功向蓟镇将领们最后告别,众人在路边彼此致礼,最后时刻,惟功突然想起当年被杨达带往京师时遇到的使弹丸的高手少年,他这两年排查,都是指向蓟镇的将门世家子弟,因将当年事向戚继光说了,笑道:“戚帅有空,帮我打听一下,叫我有机会拜谢这个故人。”
“是故人没错。”戚继光喟然道:“那是我的儿子戚安国,前年已经不在人世了。”
惟功一惊,脑海里想起当年那个少年的倜傥模样,心中一阵难过,却也不知道说什么安慰的话语,只得拱一拱手,骑上战马,与中军一起融入到大股行进的军队中去了。
待他走远后,望着漫天的烟尘,吴惟忠道:“大帅,大哥,英少国公是好强的人,也是第一等聪明人,我看他到辽阳,不会只守城,练兵那么简单。”
“我也是这么想。”吴惟贤道:“不过,外有北虏和女真为患,内有制衡,李家,祖家,还有大小将门,都不是好相与的。”
骆尚志也道:“论起将门势力,辽镇远在蓟镇之上。特别是李家,其实形同藩镇了。”
“说藩镇有些过了,不过朝廷多有优容,也是看出来辽镇离不开李家的缘故。”
“现在还没什么,就怕几十年后啊。”
“几十年后我等都是骸骨了,操这些做什么。”“也是有感慨,当初我去教授惟功时,他尚是童子,现在已经是统兵一镇的大帅了。”
一群南军将领,多是浙江人,麾下兵下也全部是义乌东阳人,训练精良,勇猛善战。他们都是戚继光一手带出来的,惟功与吴氏兄弟还有师徒情谊,各方面的关系都很亲近,言谈之间,当然也是替惟功担忧的多。
“你们不要夜看三国,替古人担忧了。”戚继光瞟了他们一眼,沉声道:“张惟功当然不是凡俗之流,你们的心思我也懂,要是他能在将来接掌蓟镇,你们也就有着落了。不过,这事很难,我最多呆三五年,三五年内他能靠几百骑兵立下赫赫之功?李成梁从任参将到接总兵,立头功三千余次,到现在斩北虏首级三千余级,立头功一万五千次,惟功那小子没有几千精骑,这个梦还是不要做的好。至于几千精骑,那是一两年能打出来的吗?”
李成梁的骑兵原本就是辽镇中挑出来的,辽镇和蓟镇都是骑兵较多的军镇,加上十几二十年的征战厮杀,这才有现在强悍的骑兵队伍,辽镇的铁骑虽然没有几十年后他们后辈关宁铁骑那么出名,但厮杀的实力却是比后辈那支所谓的铁骑要强得多了。
按吴氏兄弟和骆尚志的想法,惟功与他们关系极近,又是未来国公,抱上惟功的粗腿,戚继光之后,他们也算继续有个奔头。
现在大家都是参将,如果未来跟对了人,副将,总兵可期。
事实上他们在戚继光之后,一直没有能够升上去,北军将领陆续任总兵,将这些南军将领压的死死的,哪怕他们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功劳也被北军吞的干干净净,现在的他们虽未见到十年之后,可未雨绸缪,倒也不错。
“不过我不会阻止你们和惟功交好,”戚继光近来感觉张居正权力基础不稳,他也做好了随时走人的准备,当下在马上笑道:“不论如何,未来二十年内,此子就是另外一个定襄王。”
定襄王是老成国公朱希忠死后追赠的郡王王号,在戚继光看来,惟功的未来,应该不在当年朱希忠之下了。
“可惜安国儿早死。”戚继光面色一肃,又想道:“不然的话,凭他与张惟功的故人之情,我戚家未来二十年的富贵又是到手了!”


第341章 破败
舍人营在三月中旬向辽阳出发,一千五百里的路程,在他们进入山海关时已经完成了近一半,所耗时间同,不过还不到十天。
这个速度,惊掉了多少人的眼球,不过身在这支军队之中的一员,却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异常。
这个速度,不过是平常训练时野外拉练速度的一半,要知道当初在京师训练时,各局轮训,负重武装一百里拉练一天内完成是常有的事情,当然,事后得多少天缓不过劲来!
现在是一天五十里,而且并不负重,连自己的长矛或是弓箭都不用背负,只要带着自己随身物品和腰刀就可以了。
这样轻快的赶路,早晨到中午二十余里,下午到傍晚二十余里,对平均年龄二十左右的原舍人营的小伙子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件轻松加愉快的事情,毫无负担!
“这里就是一片石。”
“那边是东罗城,那边是西罗城。”
每日行军,参谋们和工兵,辎重各部门的负责人会聚集在一起,每日的塘马和架梁马都是由陶希忠负责派出,各人骑在马上,对着眼前的天下第一雄关指指点点。
惟功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他对这里的复杂感情可不是陶希忠等人能比拟的。
数十年后,辫子兵就是从这里入关,与投降了的吴三桂和关宁军一起联手击败了李自成的御营兵和农民军的百战精锐,然后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得到了南北两京和大半个中国,如果不是剃发令下汉人风起云涌的抵抗,大约清朝是历史上得到社稷最容易的一个王朝了。
几乎是毫不费力!
明朝在崇祯年间已经烂到根子上,但目前来看,又何尝不是已经病入膏肓?
没有张居正这个神医妙手,大明的境况,和崇祯年间又有多大的区别?
“这个天下,终究将由我来着手改变。”
对着高耸入云,一望无际,厚重的如山峦一般的关城,惟功的心中,却是有着比关城更加伟岸的雄心壮志。
入暮时分,大半的将士已经准备安睡,赵雷和两个旗队的夜不收,一行八十余人,没有打任何旗帜,也收去了全部标识,看起来就是一队普通的辽镇骑兵,他们从营门出去,很快没入了夜色之中,在月光之下,队头和队尾处打起了火把,整只队伍,如同一条长长的火龙。
在火光的亮光之下,赵雷和郭增耀等军官的脸色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
对很多夜不收局的骑兵军官来说,这一次的出战是他们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之后的初战,是一次严格的考验!
……
三月下旬的辽东也与关内一样,绿柳已经抽出了绿叶,池塘与小河的水被映称的绿幽幽的,一股掩不住的春意焕发出来,地面上的小草已经不在是与枯草形成黄绿相间的色块,而是经过顽强的搏杀之后,终将地面完全占据。
放眼看去,榆树上的榆钱儿成串成串的长成了,柳树,桑树,杏树,各种能食用的种植的或是野生的果子似乎是手一伸就到处都有,辽东大地,地广人稀,哪怕是在几百年后都是以物产丰富而闻名,所谓棒打孢子盆舀鱼,这块大地是肥沃之极的黑土地,在这块土地上,野兽和鱼类资源丰富到可以养活莽莽从林里数不清的渔猎民族,可以叫几百万汉族屯堡中的垦荒者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在同时代或数百年后,在关内很多地方都在忍受饥荒的时候,东北大地上几乎永远都是一片富足的景象,在别人吃杂粮的时候,辽东大地上的普通百姓就都以精粮为主食了。
当然,这是正常的年景,这两年辽东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百姓们不知道是小冰期将至,但自身的体会是不会骗人的,每到秋冬,大雪是一场接着一场,将大地盖的严严实实的,庄稼受雪灾的颇为不少,开春之后,天又旱的厉害,一直到收成的日子也不见有几场雪落下来。
这会子的辽东农作物是几乎没有稻米,要到数百年后,辽东水利大发展,同时又有了很多现代的辅助手段和设施,东北大地才成了稻米生产基地,所谓的东北大米,行销天下。
此时的辽东,主要的作物当然是麦子,一年一季,秋种春收,另外就是高粱,小米,豆子等作物,此时玉米和番薯已经在沿海传入,不过要在辽东大规模种值并且有稳定的产量还是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奔驰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春意盎然的时刻,在马上有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春风拂面,除了清晨或是晚间时已经绝少有寒意,更是有种叫人感觉很舒服的暖意,放眼看去,除了心旷神怡之外,几乎再无别的感觉。
赵雷一行,却很少能顾及到观看景色,对他们来说,惟功军门交付的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