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皆默然。
这是很明显的事情,所谓“生于辽不如走于胡”,就是辽东大明军户最为强烈的呐喊。在很多女真部落就有这样的汉民,甚至有秀才也在胡人的部落之中。
这大明确实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象眼前这样的一群山民绝不是少数,在关外的很多山丘林地里头,不知道还生活着多少。
时间久了,渐渐他们可能形成村寨,也可能成为新的部落,也可能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一种真正的责任感,涌上所有人的心头。
哪怕是猎骑兵们,脸上也是有动容的表情,他们曾经也是穷苦的军户,虽然这些二十左右的小伙子在惟功刚到辽阳时才是半大娃娃,但已经颇为感悟到生活的艰辛了,现在辽阳镇治下全境虽然还有一些人未曾摆脱穷困的命运,但最少可以吃饱是没有问题了,而层层军官的盘剥,虐待,凌辱和压迫,这在辽阳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念及此,这些猎骑兵们心中不能不出现强烈的自豪感和团体认同感,正是因为有他们,有惟功这个总兵官,辽阳才成为现在的辽阳。
对赵士桢等人来说,则是强烈的责任感。
“今晚再踏看几个地方吧。”赵士桢道:“越早将这些地方建起屯堡和军堡出来,则越早可以安置更多的人。”
任磊道:“我想在河南陕西各处,宁愿逃亡胡地而不愿留守待死的人也不少。这是我大明朝廷之耻,也是我等读书明礼人的耻辱。应当将这样的事画成图册,广为宣传,这件事,很该叫教育司的人过来一下。”
“赞同,应该把教育司的人叫过来。”
“说得再多,亦不如实例能说服打动人心。”
几个大人物寥寥数语,就将眼前的事给定了下来,事实上,他们不知道以中国之大,地方之广袤,不仅是辽东,纵是在湖广四川这样的地方,为了躲避徭役,战乱等压迫,躲在深山之中,甚至是悬崖之上的住户也是很多,后世经济发达,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会有人住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深山之中,其实以当时的人来说,这样道路不通,环境恶劣,但却没有朝廷和官府压迫的地方,却无异于天堂。
所谓的桃花源记,便是这种情绪的深刻表达。
当然这样的情形其实也难以为继,住在崖顶的这些人不仅仅是水和盐还有医药的问题,不和外人沟通,平时肯定没少被北虏和东虏欺负,另外无法婚配,居民会慢慢减少,最终彻底消失。
在这个时代住在这样的深山之中,没有一定的族群数量,普通人是肯定生存不下去的。
“我们就要在四五里外修筑军堡,你们壮丁来应募吧,每日供给三餐,不会打人,另外每月发饷三两。”
唐瑞年向这几年山民一说,这些人脸上露出惊喜交集的神情。
看他们似信非信,唐胖子笑笑,也不多说,看到赵士桢想说话,唐瑞年还摇头阻止。
待他们全部离开后开始下山,赵士桢忍不住向唐瑞年道:“这些人在这里哪里过的下去,我们辽阳再不济也能叫他们过衣食无忧的日子,你怎不叫我劝他们下山?”
唐瑞年静静地道:“他们在这里躲的就是我们这样的人,我们不为难他们,他们已经感觉庆幸,要是我们力劝他们下山,这些山民真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思,会吓坏他们,弄出什么事就不好了。等教育司的人来过了,我们下头也该破土动工,他们眼看得见,时间久了接触上了,自然而然就下山来了。我想,整个福余部都到东虏地界,流离失所的逃亡军户应该不少,我们迟早会使他们都回归到大明的怀抱之中的。”
“不,你有一句话说错了。”赵士桢听了一半就知道是自己想左了,但他还是很客气的对唐瑞年道:“不是回大明的怀抱,是回到咱们总兵官的怀抱。”
唐瑞年一征,虽然赵士桢已经是辽阳最核心的部门的主管,但向来有一点客卿的感觉,并不算真正辽阳镇和惟功的死忠,毕竟两人交集到现今都有利益交换,也有一点朋友交谊,并不象唐瑞年这些人是惟功从泥途里拉拔出来的死忠。
今日赵士桢能说这样的话,他对大明的失望还有对惟功的期盼,由此可见一斑。
“对,如果全辽都归大人统管,当再无这一类的事情发生。”
“全辽?”任磊道:“以我们辽阳的做事办法,全天下才好。”
“饭一口一口的吃吧。”张思根语速极快的道:“先再吃下沈阳中卫和铁岭卫,三万卫故地全在手,下余的事以后再说。”
“嗯,说的是。”
众人不再说话,安心出了山谷,重新骑上战马,继续前往下一步设计的民用屯堡点去查看,内容很多,要看距离道路多远,水利情形如何,距离军堡台站地点远近是否合适等等。
天色渐渐暗下来,随行的猎骑兵们引燃了火把照亮,今夜月明星稀,天上有月光照亮,加上火把的亮光,赶路倒也不怎么为难。
众人放眼看去,四周是一片漆黑的原野,在辽东内陆,虽然入夜后点灯的人家不多,但毕竟偶见灯火,如果在卫城等城池之中,隔上几里就能看到一些明亮的灯光,总会有一些大户人家,竟夜欢宴,或是张灯结彩,庆祝节庆。
自辽阳为惟功掌握后,这么多年下来,一个最普通的军堡或所城村寨都有大片的灯火,晚上隔着远远地看,简直是灿若云霞十分漂亮,辽阳这座城池的所有地方入夜都有铺舍的值夜人负责点亮灯火,天明吹熄,走在辽阳的夜晚之中,几乎无有灯火不照亮的地方,在辽阳这样的地方生活惯了,到了这样天地广阔无限,却是漆黑一团,毫无生机人烟的所在,令人油然而生一种异样之感。
在众人的沉默中,惟有赵士桢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低声道:“桃源何处,可避暴秦?桃源何处,可避暴泰?”
……
……
转眼之间,已经是时近九月。
辽东的天气,特别是往北,到九月时已经和关内是两个世界,特别是江南,九月时最多微有凉意,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在辽东大地上,到了九月时却已经是初冬的感觉,特别是最近这几天,每日都是黑云低垂,眼见得今年的第一场雪,就要落下来了。
辽东大战已经快一个月,大军出塞也超过半个月了,战报纷至沓来,不仅最高指挥部不停收到战报消息,就是普通的官兵也大抵知道这一次超大规模的战役到底进行到什么地步了。
左路军在郭守约的指挥下,马光远,佟士禄,王乐亭,包括李达这样的一线指挥官全部表现出现,一战斩首近两万级,俘虏数万,牛羊马牧群十几万头,从大宁都司故地到义州卫,再到广宁,锦州,大凌河,牛庄驿,这一路过来,不知道是何等光景,当真是轰动全辽!
左路军的辉煌已经俨然是神话,中路军打的却也不差,另外一个骑兵营在赵雷和巴沙儿的指挥下如犀利的切刀,沿着开原北陆路一直不停地向北方打,一战击败黑炭石部和科尔沁的联军,俘虏了好几个小台吉和好几万甲骑牧民,牛羊也十几万头,中路军继续狂飙猛进,不象左路就在大宁都司故地停了下来,中路军是一直向前,过贾道站,汉州站,占归仁,最终打到了辽金时代的韩州旧城,兵锋才逐渐放缓,这样中路军占领的区域已经很大了,从开原北出发,汉州已经是后世的梨树县,韩州则是近四平,整个地域已经近两万平方公里,全部是大块大块的平原地带,原本是泰宁部福余部和科尔沁各部杂处的牧场,也有少量的海西女真,此地已经属于松嫩平原区,土地十分肥沃,后世是有名的粮仓所在,距离长春等地也就只有二三百里路程,大明曾设立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从长春到吉林只有少量的蒙古部落和开化很低的小部落,往西南,是吉林乌拉,再往东北,就是曾经的辽隆安府,金黄龙府了。


第685章 往返
塔木卫和亦东河卫这些地方,全部属平原地方,多江河,多森林,多平原土地,少居民,现在已经有一半地方落在中路军的掌控之中!
相比于这么大片土地而言,中路军的过万斩首和俘虏反而显的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在继续向前,还有更大更广阔的土地在等候着辽阳将士们,收复的这几卫故地对整个奴儿干都司来说只是很小的一块地方而已!
真正是大好天地,大有作为,此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
……
相比于前方的辉煌成就,身处后方的人们似乎要沉寂的多。
第二和第三批动员的战兵将士已经红了眼,各级指挥官一级找一级,最高级的几乎每日都有书信派人送往前方,企图到前方参战的信在惟功案头已经摞成了一堆又一堆的小山。
这样的气氛下,辽阳军还亏好没有写血书的传统,不然的话,血书请战这种俗套的戏码一定非得演疯了。
相比较气氛渐渐有点疯的野战部队,辽阳各司统筹下的后勤人员就冷静的多,各司在开原边墙之外的工程已经渐渐上马动工,最要紧的是道路和驿传,道路就按原本的各条驿站来修,当然,当年大明的驿站是因陋就简,不少就是辽金元各朝传下来的旧城改为站铺,有的站相隔百里,以辽阳镇的精密治理的传统来说,这样远的驿站体系简直就是笑话。
在赵士桢和张思根等人的踏看之后,已经确定了两条重新划定的驿传系统,一个是开原西陆路,也就是大军右路,一个是开原北陆路,也就是大军中路,至于大军左路,也就是大宁都司故道的十个驿站,暂时没有动作,事实上,左路打下来的地方是肯定要放弃的。
第一是大宁都司故地的后方是义州卫和广宁,辽西地方暂时惟功不打算染指,还是那句老话,不得全辽之力,不入沈阳,不得全国之力,不入辽西。
二来,则是插汉部还有相当强的力量,他们背后有土默特蒙古,漠北三部,科尔沁,巴林五部,加起来还能凑出十几二十万的骑兵和好几万甲骑出来,虽然光是左路军可能就能击败他们,但打仗不仅是正面交战,蒙古人也不是那种光会鸡蛋碰石头的傻子,上一次会战之后,下面的局面应该就是对付骚扰和游击战的时间了,在边墙之内,蒙古骑兵受制于边墙和到处都有的军堡台寨火路墩,骚扰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敌境内,到处都是几百里不见人踪的茫茫草原,除了高山河流和森林外,到处都是适合骑兵作战的大平原,来去如风,辽阳镇的骑兵数量还是不足,做不到有效全部遏制敌骑。
既然如此,不如将吞下去的再吐出来,等实力足够时,再一举重新吃下。
目前中路和右路的收益,已经是足够大了。
朱尚骏就在右路之中,他仍然是督察室的一员,不过同时兼公安司的副司长,也就是等同于副营官的地位了。
他曾经的上司们已经有不少被他甩在身后了,郭宇几个好友,只有张猪儿是正营官,位在他之上,其余的好友,地位最高的郭黑子也只是一个千总,而且也从督察室调了出去。
现在的督察室,涉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但不仅主管,每个督察都可以单独对惟功负责,当然也是看资深和新人,资深督察都几乎有不同的兼职,专职某一方面,也等于是惟功身边的耳目,随时可以将各司的情报呈送上去,相比参随来说,督查多是选取本镇出身的青年才俊,在使用上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朱尚骏深明自己身上的责任,自大军出发后几日,他就沿补给道路,沿途细心查看,不论是后勤供给的速度,损耗,沿途的军心民气,还有道路保养,出塞之后,又是看风土人情,四周台堡设定点的位置,包括几个大人物发现的悬崖山民这样的事,他也没有放过,自己亲自跑了一趟,和教育司的人亲自爬上山顶,亲自与山民交谈了一回,也向惟功写了一封详细的报告。
向来他的呈文都是有密级的,惟功只画一个花押,这一次的报告送上去,却是批了几个字:已阅,甚好,足见用心。
得此嘉评,朱尚骏劲头更足,从坊州西北又折还回去,从这里距离开原足有四百里,他五日之内,竟是跑了一个来回。
“这里是西北路第十七台,前方五里就是第十八铺,这是中军部按每十里一台来设的名称,方便了然。另外每十五里一铺,三十里一驿,这是驿传系统,军事体系是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三十里一堡,沿驿站道路建筑,等一两年后,才会沿两翼修筑的道路展开,慢慢蔓延开来。”
朱尚骏虽然是公安司的,身边的人其实都是精通各司业务的人才,身为督察,他要经常巡查各司的工作,所以不可能只带精通公安业务的随员。
在他身边,也有十来个部属,其中有一个精通建筑司和军令司的业务,也知道最新的动向,指着眼前的苍茫大地,似乎是一副清晰的画卷,在这画卷之上的每一个着墨点,都是如属家珍。
可以说,这样的人才在别的军镇肯定是十分难得的,辽镇和蓟镇是朝廷布防的重中之重,明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