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黎东方讲史:细说民国创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田良政和郑士良等人走失。他不认识路。语言不通,再加上形貌究竟与中国人不同,不久便被清军捉住,杀了。他是日本志士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

中国人之中,在这庚子惠州之役贡献了生命的,包括:蔡阿牛、陈阿福、黄杨、刘运荣、何崇飘、杨发。这些同志,是有姓名可稽的。姓名不传的,估计约在一两百人左右;清方的官报是六七百人;此外,曾金养于二十七日率领若干同志进攻河源县城,失败,曾本人阵亡,其他同志阵亡的也有一百人左右。 

 




 


《细说民国创立》一四、史坚如
在郑士良率领义军,转战于惠州一带之时,史坚如和郑荫南等人积极图谋在广州响应。人,是有的,已经有了不少的同志在城内城郊,又有成千的绿林兵可以从北江、西江来会合。所缺的,是钱。没有钱,买不了枪枝弹药,动员不了那些绿林。

孙中山所筹得的起义经费,为数不多,差不多是全部用在郑士良那支义军身上了。在香港负责管钱的是李纪堂。李纪堂收到孙中山面交两万元,自己又贴了两万元的好几倍。然而,以他个人的力量,兼顾惠州与广州两方面的事,委实不易。

史坚如因此也想仿照李纪堂的榜样,变卖自己的财产。可惜,卖了很久,卖不出去。卖到闰八月底,惠州之役将近失败之时,才卖掉了一座房子,获得现金三千元。这时候,再作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来不及了。他便决定炸死两广总督德寿,挽救惠州方面的军事情势,同时也是借以唤醒民众,用事实作革命的宣传。

两广总督德寿,是满洲人,原为广东巡抚,在署理了总督以后仍旧住在巡抚衙门。巡抚衙门的后面,有一条巷子,叫做“后楼房”。巷子的南边是衙门最后一进,亦即德寿的卧房所在;巷子的北边,有一排老百姓的房子。

在这些老百姓房子之中。史坚如选到了一所,叫同志宋少东和宋的夫人出面,租了下来,搬了进去。然后,邀了同志练达成、苏焯南,和胞兄史古愚,从这房子掘了一条地道,直至距离德寿的卧房只有十几丈之处。

练达成不仅帮助他掘地遭,也负担了一部分的转运炸药的任务,炸药有二百磅,是邓荫南与黎礼两位同志,在香港买到,运来广州。交给练达成的。练达成把炸药从西关荣华东街的革命机关,运到五仙门福音堂,交给同志黄守南保管了一些时候。等到后楼房的房子租成,便由同志温玉山乘了轿子,又把炸药陆续从福音堂运进来。

掘地道的工作,是在九月初五日的夜间进行的。史坚如叫宋少东夫妇出去,住到另外一处地方,自己与练、苏二人及胞兄古愚掘了一夜,在天快黎明之时,才算掘成。他们把二百磅炸药装在巨大的铁桶之中,塞到地道的尽头,点着了放在引线之上的香,便离开这房子,反锁了大门,分途出西门、南门。约好在香港会面。

不曾到得香港,他们四人已经在船上相见了。船上,码头上,街道上,熙来攘往,一切如常,全是升平气象。他们四人觉得有点奇怪,看样子似乎炸药不曾发生效力。

史坚如叫练达成、苏焯南、史古愚,仍照原定计划,先去香港,他自己一人,独留广州。

他大着胆,冒险回后楼房的那座房子,察看一个究竟。他开了门锁进去,走入地道,炸药桶子还在那里,引子也在那里,香是烧完了,引子却不曾点着。

这时候,不但是白天,而且是将近午时了。他料想德寿已经不在卧房。于是,他便在这空屋子静等到初六日的深夜,又由深夜静等到初七日的黎明。这一次,他不再用香,而直接用火柴把引子点着,轻轻走出,锁了门,向轮船码头的方向走,准备搭早船去香港。

走了不多远,他想:倘若这一次炸药依然不炸,势必又要从香港乘船回来,倒不如仍旧暂留广州。于是,他就改变方向,走到西关长老会第一支会礼拜堂,找同志毛文明。他在毛文明处躺下来休息,虽则疲倦已极,却怎么也睡不着。忽然,听到轰然一声。他很高兴。

过了一会,全城的人纷纷谈论。消息传来,说后楼房巷子的民房。好几家被炸塌了,老百姓有炸死炸伤的,抚台衙门的后边围墙,也炸塌了一大段,抚台本人被炸得从床上摔下来,跌出几尺以外,却不曾死。

史坚如颇不相信,立刻便要去后楼房看个究竟。二百磅的炸药的威力,足够把德寿的卧房炸得片瓦无存,怎么德寿仅仅是摔下床而已呢?

毛文明和其他几个同志劝他不要去。这真是太冒险了。他,一个二十二岁的革命青年,说做就做,雇了轿子就走。走到了后楼房,看见抚署的围墙果然塌了一段,房子却是好好的。原来,他所用的引线太小,或是太短,两百磅的炸药并未完全爆炸!

他离开后楼房,去到油栏门鸿兴客栈,找同志胡心泉和胡的哥哥胡心澄;在鸿兴客栈住了一晚,于初八日的早晨,又要去“老城”。胡氏兄弟说:“你应该去香港,老城的侦探多,不宜于去。”史坚如说,我要到老城去看看,找个地方躲起,想办法再炸德寿一次,不达目的不止。

他一进老城,便被侦探郭尧阶认出,叫清军介字营的兵士截住,押解到南海县衙门,在他身上搜出用德文写的炸药方子。

南海县知事裴景福,起初对他假装客气,叫他供出同党,并且拿出一张四十几个人的名单来,叫他证明是革命同志。他对裴知事的“嬉笑玩弄”,不供,也不证明。裴知事于是就打他,夹他,烧他,用尽了种种残忍的酷刑,他依然不肯说出任何一个同志的名字。

终于,在九月十八日这一天,他被斩首。

他从容就义,与陆皓东在乙末年为革命而牺牲之时的风骨,后先辉映。他与陆皓东和其后的邹容、林觉民等人,都是中国革命史上令我们追怀、景仰的先烈。

他出身士族,是读书人家的子弟。祖籍浙江绍兴,生长广东番禺。七岁丧父,事母极孝,对胞兄古愚与胞妹憬然均十分友爱,待朋友全是一股热忱,对革命的忠贞始终如一。他多才多艺,工于书法,精于绘画,丰姿翩翩,原是所谓浊世之佳公子。但是,他感慨国难,薄八股而不为,一心物色英雄,共谋大举。他在美国人所办的格致书院读书,其后认识了在广州的东亚同文会会长日本人高桥谦,由高桥谦而结识了宫崎寅藏与陈少白、杨衢云,加入兴中会,瞒了母亲跟宫崎寅藏去上海(为了怕母亲忧虑而只说是去日本游历),到了上海便偕同毕永年去两湖,访寻会党领袖,邀他们去香港与兴中会合作成立了兴汉会,其后又亲自去日本,拜见孙中山,颇受孙中山器重。

谁料到,他以这样的命世英才,竟不幸而在如此短促的时间以内,遭了清方官吏的毒手,这真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损失。

孙中山在《孙文学说》里“有志竞成”一章中说:

“坚如聪明好学,真挚诚恳,与陆皓东相若。其才貌英姿,亦与皓东相若。而二人皆能诗能画,亦相若。皓东沉勇,坚如果毅,皆命世之英才,惜皆以事败而牺牲!元良沮丧,国士沦亡,诚革命前途之大不幸也。而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二公虽死,其精灵之萦绕吾怀者,无日或间也。”

他就义以后,李纪堂派了一位同志蔡尧,在夜间秘密移走尸体安葬,立了一个石头,石头上刻了“司马氏”三个字作为暗记,其后,陈少白写了一首碑铭,刻在一块碑上:

“雄心脉脉,寒碑三尺。后死须眉,尔茔尔宅。国人欲复,哲人不归,吾族所悲,异族所期。玉已含山,海难为水。蹇蹇此躬,悠悠知己,天苍兮地黄,春露兮秋霜,胡虏兮未灭,何以慰吾之国殇!” 

 




 


《细说民国创立》一五、再接再厉
庚子惠州之役失败以后,孙中山于阴历九月二十五日(1900年11月16日)由台北回抵东京,写信给留在上海的平山周说:“兹改议着宫崎兄前去上海,因彼与前途相善,便于商量各件也。前交足下带去上海之信,望即由‘书留邮便’寄来横滨,交黎炳墀兄收入转交与弟可也。……”

信中所指的“前途”是谁呢?是李鸿章的幕僚、孙中山的小同乡,一个极有钱而野心颇大的人刘学询。他在庚子年是一位幕后很活跃的人物。陈少白曾经托了兴中会的一位重要会友何启,曾经在义和团起事于北方之时,说动了香港总督卜力,由卜力出面,劝李鸿章以两广脱离清廷,与孙中山合作,另建政府。李鸿章一时竟然接受,叫刘学询写信到东京,约孙中山南来晤谈。晤谈的地点,是香港。谁知,当孙中山践约南来,于阴历五月二十一日船抵香港海面之时,不仅李鸿章不曾来,刘学询也只是派了一艘军舰来,说要接孙中山去广州。孙中山看出了李氏缺乏诚意,便派了宫崎寅藏作为代表,到广州找刘学询探询一个究竟。果然,刘学询告诉宫崎寅藏,说李鸿章的意思,要等到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再说。此后,孙中山便去了西贡,而宫崎寅藏去新加坡找康有为商量合作。这些话,我在前面已经略为提到过。

孙中山由西贡至新加坡,由新加坡回香港。因宫崎寅藏在新加坡被捕被驱逐的事,而连带地不能在香港上岸,于是只得改变亲自指挥革命军的原定计划,把革命军交给郑士良全权指挥,本人去日本,再由日本去台湾。

孙中山到了台湾,一方面向儿玉总督洽取军械,一方面写了一封致刘学询的信,寄给在上海的平山周,托平山周面交刘学询。这时候,刘学询已经随着李鸿章北上,李鸿章直去天津,刘学询中途留在上海。(李、刘船经香港之时,陈少白上船与刘会谈了一次。陈叫刘劝李打消北上之意,刘说不可能。)

这封信的日期,是“明治三十三年九月”,不曾注明何日。看来这“九月”二字似乎是指的阳历。阳历9月的最后一天,是阴历闰八月初七日,惠州的革命军尚未向清军开火,信上面却已有了“今惠军已起”五字。原因是:孙中山并不曾等待开火以后才写这封信,而是预料着此信写达上海,由平山周交到刘学询之时,在惠州的革命军业已发难。

那时候,孙中山并不准备由台北渡海到厦门,而是“弟已与镜海当道密商,已蒙许借其道地为进取之途矣。今拟日间乘邮下南洋荷属,另雇轮直至镜海也。”

当时的作战计划是:“先占外府,以分省城兵力,并令城内外正军,一俟(敌方)兵力稍单则乘机袭(省)城,以为基本。”

这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是:请刘学询“及杨(衢云)、李(纪堂)同志等速代筹资百万,交周君(平山周)汇带弟处,以便即行设法挽回大局。”政治上的安排,是“先立一暂时政府,以权理政务。政府之格式,先以五人足矣。主政一人,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弟决奉足下当之,故称谓由足下裁决。其余内政一人,外政一人,财政一人。此三人由足下择人当之。弟意以杨君文(杨衢云)优当财政,李君伯(李纪堂)优当外政,(未知此人与公同气否),盛宣君(盛宣怀)足当内政,兵政一人弟自当之,先行攻取土地,然后请公等来会也。”

可惜,这一封信到了民国成立以后,仍存在平山周之手,平山周始终不曾能够交给刘学询。原因可能是,平山周无法见到刘学询的面。因此之故,孙中山才在阴历九月二十九日到了东京之后,改派“与前途相善”的宫崎寅藏去上海,继续接洽。

改派宫崎之时,惠州之役已经失败了近一个月,而孙中山对刘学询尚未死心。宫崎去了上海以后,似乎也不曾获得什么结果。

到了冬天,噩耗传来,留在香港的杨衢云,于十一月二十日被清吏所雇用的凶手陈林,刺杀在结志街五十二号十二楼他设馆教书的地方。孙中山在十二月初七于横滨永乐楼为他举行追悼会,请尢列报告杨衢云生平;尢列报告完毕以后,孙中山又请到会的同志捐款抚恤杨衢云的家属,当场捐得了一千二百余元。

孙中山把这一千二百余元寄到香港《中国日报》陈少白处,托他与谢缵泰转给杨衢云的家属,同时写了一封信给谢缵泰,信里附了二百份讣文托谢缵泰转寄给港澳以及南非等地杨的友好。

其后,谢缵泰不仅又替杨捐了不少恤金,而且本人更加努力于革命,约了李纪堂和硕果仅存的洪秀全的一位本家侄儿洪全福,筹划大举。尢列去了马来亚,用“中和堂”的招牌发展革命组织。陈少白在香港苦撑《中国日报》,终于把革命的潮流不仅推进到广州,而且推进到上海,使得上海也成了革命运动的一个中心。孙中山在日本,也把东京造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大的策源地。不幸的是: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