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湘军-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冕分辩说,周凤山的军饷本来不由他这里供给,而且所得军饷高于其他部队。黄冕一气之下,请病假回家。
福兴命令周凤山返回南昌。调浙江将领李定太一起攻打进贤。曾国荃从湖南赶来,专管吉安一带的军事,整顿部队,重新向吉安推进。王錱改变行军路线,率部进军吉安东北方的永丰,驻扎在吉安以东一百多里的藤田。
文宗得到各方举报,命令骆秉章处理吉安兵败一事。骆秉章弹劾周凤山,清廷把此事交给耆龄处理。不久,周凤山的部队溃散,事情已经过去,清廷不再问罪。
湖北东部的战局在7月份打破了僵局。陈玉成得到增援,大举进攻蕲州。罗田的太平军深入战区,攻击广济十里铺,南下到达武穴。
鲍超和多隆阿等人,命令部队在十里铺建筑大营垒。各路太平军在蕲州东北边的望天畈扎营,分别与清军相持,伺机进击。蕲州东北面的清军将领邢高魁等人率领十营兵力,不如鲍超等人的部队坚强勇敢,胡林翼放心不下,决定去那里坐镇指挥。
胡林翼还没到达,太平军于7月16日从蕲水出击,打败蕲州的各营驻防清军。清军退驻巴河。
胡林翼赶到黄州,收拾溃卒,集结了几千兵力。他不得不从九江调兵,命令李续宜率部渡江,与他会合。
李续宜率领一千七百人急速增援。唐训方所部也奉命从襄阳回援。
胡林翼巡视各营部队,传授作战方略,淘汰弱兵,挑选精锐,以图再举。武汉周边略为安定。
但是,陈玉成的十几万兵力仍然构成巨大的威胁。太平军环绕巴河以东修筑了一百多座壁垒,绵亘十里。
这时巴水大涨,只有三台河有一座石桥可以连通两岸。胡林翼担心太平军过河以后,势头难以遏止,急派一千人过去拆桥,然后扼守河边。他又派一支部队悄悄赶到回龙山,阻击上行的太平军。
唐训方所部连续作战,击退太平军,进驻张家塝。胡林翼下令在蕲州境内修建碉卡。唐训方派二千人防守。太平军屡次进攻,都被击退。
湘军水师分出船队防守兰溪、巴河、樊口、阳逻和沙口,而水师大营驻扎在官牌夹,随时攻击小池口。
李孟群的部队进入安徽以后,于8月份对霍山发起攻击,被太平军击败。李孟群改攻独山,驻军麻埠。此后与太平军反复争夺霍山。
1857年,咸丰七年(12)
安徽的太平军并不把李孟群放在眼里,继续向湖北边界增兵。胡林翼派石清吉所部驻扎黄梅的停前驿,派孔广顺、王国才和巴扬阿领兵驻扎在广济的大河铺。
太平军分别在蕲州张家塝和蕲水刘公河集结,胡林翼派邢高魁、舒保和唐训方率部阻击。双方发生大小五十多次战斗,太平军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广济的太平军从太白湖出击,攻打清军背后。杨载福派水师船队驶入广济内湖,多隆阿和鲍超在亿生寺攻击太平军,攻破十九座壁垒。
蒋凝学分统三营兵力,驻扎在陆家嘴,向小池口攻击,屡战皆胜。都兴阿命令他率部进攻童司簰。
蒋凝学接到的任务十分棘手。童司簰背江据湖,是通向黄梅的要隘,太平军有五六万兵力驻守。
蒋凝学部开到后,与太平军发生多次拼搏,蒋凝学坚持不退。陈玉成非常恼火,率部增援。
大敌当前,将领们都劝蒋凝学撤兵。蒋凝学说:“不攻克童司簰,水师往来没有据点,围攻九江的部队也受到牵制,你们都别说了!”于是,他请求增兵一千人,与水师配合,连日鏖战,终于捣毁太平军几十座壁垒,攻破了童司簰。湘军水师焚烧浮桥,截断了太平军的攻击线。蒋凝学因功升为同知。
周宽世所部为蒋凝学截击太平军增援部队,捣毁壁垒,清廷赐给他义勇巴图鲁的称号。
李续宜所部增援湖北以后,连破太平军营垒,只用三十天就结束了黄州的战斗,清廷赐给他“伊勒达蒙额巴图鲁”名号。
王国才本来也能有所作为,但他在转移军营时遇上了火灾,这位大将死于火中。
湖北边界的战斗还在进行。8月20日,多隆阿和鲍超率部攻击黄梅的黄蜡山,捣毁太平军的四十八座壁垒,斩杀五千名太平军。
8月30日,舒保率部在黄冈以东攻击太平军获胜。9月6日,两军再战于上巴河。
何绍采、李续宜和唐训方等人的部队,分为三路阻击太平军。陈玉成下令先攻左路军何绍采部。何绍采命令部队拼死抵抗。李续宜悄悄抄袭太平军中部。何绍采抵抗不住太平军的锋锐,正要撤退,回头一看,见胡林翼骑马立在阵后,便大叫一声:“胡大帅在此!”部队士气顿时旺盛,军士们踊跃冲锋。唐训方等人的部队发出一片呐喊,趁机掩杀,把太平军打得大败而逃,扫平四十四座壁垒。
湘军乘胜追击,将太平军追逐到广济以西,太平军撤往安徽的太湖和宿松。
138
贵州的湘军于8月份攻克了永从。清廷命令贵州将领韩超驻扎黎平,招抚六洞苗民。湖南为韩超资助三万两银子的军饷,因为他是骆秉章向清廷推荐的人才。
骆秉章仍在关注江西的战局。左宗棠告诉他,王錱所部在本月从藤田向东南行军一百五十里,进军广昌,然后向西北方向突进两百里,攻克乐安。湘军大有围攻抚州的倾向。骆秉章增调新军一千人,加上胡兼善的五百人,派往江西,协助湘军攻打抚州和建昌。
抚州的太平军得知湘军已在周边集结,决定先发制人,于8月20日北攻进贤,击败清军将领钟世桢的部队。又于8月27日南攻崇仁,挺进乐安,遭到王錱所部顽强抵抗,失败而返。
但是,太平军仍然执意要消除王錱所部的威胁,于8月29日从崇仁和宜黄出兵,分为三路,挺进乐安。抚州的太平军随后赶到,驻扎林头,首尾相顾。
王錱留下部分兵力防守乐安城,自己率部出战,击败太平军前锋,然后命令部队轻装行军,在太平市拦截太平军。
8月31日,两军在路上交战,太平军战败,守卫林头,日夜修筑壁垒,巩固阵地。王錱下令休战一天。
李续宾得知湖北湘军把太平军逼回了安徽,也想到附近打个突袭。他从九江率部渡到江北,与友军合攻湖口,攻破太平军的军营。
李续宾一战得手,立刻率部渡回江南,继续攻打九江。
胡林翼认为九江指日可克,而湖北缺少兵力,便上疏请调正在攻打瑞州的刘腾鸿回援湖北。
刘腾鸿认为自己功在垂成,不肯离开瑞州。他分出一支兵力先到湖北,自己率领主力加紧攻城,一心想攻克这个重镇,拔除太平军钉在南昌西南边的这颗钉子。
刘腾鸿频频打败增援的太平军,创造过以三百人打败一万太平军的经典战例。他在瑞州城外挖掘的长濠,将太平军困在城内,无法出城。这些濠垒,根据测算,抵得上几万人的劳动成果。城内的太平军知道情况危急,拼死突围。
1857年,咸丰七年(13)
刘腾鸿被胡林翼催急了,于8月29日亲自率队争夺南门炮台,然后扑向东门,捣毁城楼。冲锋时,他身中五颗子弹,被抬回军营,卧床不起。
第二天,他叫人抬着他上前线指挥攻城。军士们知道刘腾鸿对瑞州志在必克,争相上前,以死拼搏,将台垒全部攻破。眼看着部队就要登上城墙,守城的太平军奋力反击,开炮阻击,弹如雨下,一颗炮弹飞来,洞穿了刘腾鸿的左胁。刘腾鹤跑过来探视,只见哥哥勉强睁开眼睛,对他说:“攻不下这座城,不要为我收尸!”
军士们听到主将的临终遗言,含着泪水,冒着炮火登城,把顽强抵抗的太平军斩杀一大半,趁势进占瑞州。太平军残部奔向临江,被刘长佑的部队拦住。
傍晚,湘军清除道路,打开城门,把刘腾鸿的尸体迎到城内治丧。目睹当时情景的人,莫不认为刘腾鸿死得悲壮。
清廷得到报告,决定对刘腾鸿按照道员的规格给予抚恤,予以骑都尉世职,并在瑞州修建专祠,给予他的父母正四品封典。后来曾国藩又追论刘腾鸿的前功,清廷另有嘉奖。
刘腾鸿的弟弟刘腾鹤也是一员猛将,一直跟随刘腾鸿,率领中营。刘腾鸿死前几个月,刘腾鹤就在攻城时重伤了左臂。刘腾鸿叫他回家,他不答应。刘腾鸿战死瑞州城下以后,刘腾鹤一边哭号,一边指挥作战,取得攻城的胜利,后来一直率领兄长的旧部。
刘腾鸿在湘军将领中地位最低,但名声最高。考察他的作战谋略,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攻城而论,靠着强力拼死攻打,也并非将帅之道。然而,他临死前所说的那句话,使士卒们能够舍生忘死,大家拼死冲锋,如同要报私仇,都是为了完成长官的心愿。死后还能使部属拼死效力,恐怕是连塔齐布与多隆阿也办不到的。
刘腾鸿虽然死了,但他的部队仍然以精兵著称,名声不衰。凡是曾经跟随刘腾鸿作战的人,都佩服他的勇敢。王辏г巳衔谒邢婢熘校拿残沓死钚觥�
清军丢失了进贤,南昌受到直接的威胁。巡抚急调兵力增援。浙军李定太所部于9月1日攻克进贤。
抚州的太平军见北面再次失利,便分兵北上,攻打安徽的徽州,以便打通一条退路。太平军北进顺利,清军将领毕大钰战死婺源。
大约与刘腾鸿死战瑞州同时,蒋益澧和江忠濬的部队在广西取得了进展。他们的部队打败了起义军的援兵,兴安城内的起义军不敢抵抗,弃城向南逃跑。蒋益澧率部于9月5进占兴安。
兴安和灵川的起义军残部,与平乐的各路会党会合,进入府城死守。骆秉章增派黄辅鼎和萧荣芳率领八百人进军恭城,与蒋益澧和江忠濬的部队会师。
139
刘腾鸿的死,是江西战局残酷的一个缩影。在他死后不久,战争又吞噬了大批人的生命。
王錱的部队于9月2日进攻林头,太平军丢弃壁垒,向南逃走。王錱回师,驻扎在崇仁和宜黄之间。由于暑热难当,转战劳苦,病疟缠身,王錱放弃了进军吉水的打算。太平军乘虚火速向东推进,攻占乐安,杀死知县靳丹书。王錱回师救援,太平军已经撤走。
几经折腾,王錱的病况加重。
王錱于9月21日在乐安病逝,终年三十三岁。他和刘滕鸿这两员湘乡大将相继死去,使湘军无法在短期内扭转江西的战局。
王錱是湘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跟随老师罗泽南创建了湘乡的团勇,本来在湘军中应该享有更高的地位。曾国藩在衡州开始操练湘军时就对他颇为倚重,把他比作西汉时的雄豪刘琨和祖逖。
当时王錱倒也没有什么野心,自觉出身太轻,过早地出来承担重任,必然要煞费苦心。他写信给曾国藩,要求回乡做学问。曾国藩加以劝慰,要他增募勇丁。王錱想为学友报仇,为自己多募了勇丁。没想到,两人因此事发生矛盾,导致王錱仕途不顺。
左宗棠却看好王錱。他参赞骆秉章的幕府后,赞成骆秉章重用王錱。王錱采用类似于现代特种部队的魔鬼训练法,命令士卒把铁瓦绑在脚上,练习跑步。用沉重的器械勒住士卒双臂,锻炼臂力。
王錱重视练习,更重视训导。他要求副将们研习阵法,对军士们严加训诫,三令五申。他讲究队伍的分合,要求阵势变化时行伍不乱,这样才能以少胜多,以静制动。
1857年,咸丰七年(14)
王錱修订了原来的编练制度,撰写《练勇刍言》,分为营制、职司、号令、赏罚和练法五篇,加以阐述。还撰写了《阵法新编》,强调练胆和练心。他变通古人的成法,认为要以定制变,以整齐和闲定来战胜剽悍,并让副将们实际操演。
王錱还注重提高普通士卒的文化水平,教军士们写字读书,每天讲授《四书》和《孝经》,引经据典,阐明大义,言语生动,比喻贴切,听讲的军士一个个潸然泪下。夜幕降临,王錱的军营中总是传出一片诵读之声,仿佛是一所夜校。
每次出战之前,王錱总是召集副将们团坐一起,指着地图,向大家分析,敌军会从哪里出入,我军要从哪里出击,然后要求每位将领都说出自己的看法,还提问质疑,把问题都谈透了,才敲定作战计划,分派任务。违反命令者,严惩不贷,军纪森严。
曾国藩知道王錱不会为自己所用,也知道自己无法调摆他,便写信给骆秉章说:“璞山是个勇敢的将领,如果归我督带,就必须听我的指挥。如果不归我管,我就不能带他同行。如今大局糜烂,我不是要仗自己的官大而压制别人,也不是妒忌别人的才干和功劳,只是担心一名将领不听指挥,其他将领也会仿效,部队离心离德,怎能打胜仗呢?如果听任璞山自成一军,骆公最好先行奏明。时世大乱了,纲纪却不可乱。”
左宗棠看了曾国藩的信,笑道:“涤生每次感叹人才难得,我都暗中偷笑。涤生问我为什么要笑,我说:‘你的水陆大军,有一万多人,却说无人,难道这一万多人都没用得上的吗?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比较能干的,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