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朝野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他逐出塞外,就中外交界地方筑起一座城墙,遣兵把守,方
免后患。”始皇想罢,即命蒙恬带兵三十万人,往伐匈奴去了。
说起匈奴人种,相传为夏后氏苗裔,常居中国西北一带地
方。种类甚多,有山戎、玁狁、獯鬻、畎戎等名目。三代以来,
常为中国之患。其人以牧畜为生,常逐水草迁移,无一定住处。
其部落亦有君长,自君长以下皆食畜肉、饮兽乳、衣用皮毛。
所居之处,张设毡帐,并无城郭房屋,也无文字。其人自少学
习射猎,无事时牧养兽畜,有事时皆出当兵。战胜则奋勇轻进,
战败便四散逃走,各不相顾。其俗重少轻老,精美饮食皆尽少
年人享用;若有余剩,方给老者。凡父死,则子娶其后母为妻。
兄弟死,亦各娶其妻,其野蛮如此。当战国时代,燕、赵、秦
三国并与匈奴接近,皆遣兵击破之,将匈奴逐往塞外。各筑长
城拒守,匈奴也就势穷力蹙,不敢犯边。
此次蒙恬奉始皇命令,带领三十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将
北去。匈奴出其不意,未及防备,望风逃循。蒙恬遂收河南地,
分为四十四县。将内地犯人移往居住。再就从前燕、赵、秦三
国所筑长城,首尾联络起来。西自临洮,东至辽东,共长万余
里。那筑城士卒真是困苦异常。只因北地天气甚寒,每值大雪
弥漫,朔风凛冽,往往冻得手指坠落,肌肤破裂。又被军吏驱
迫作工,手不停杵,也有冻死者,也有不胜劳苦而死者。计用
人数十万,历时十余年,方得成功。
蒙恬一面筑城,一面又率兵北渡黄河,取阴山地。自己常
驻上郡指挥调度。当时中国兵威远振,至今西人称我国为支那,
说者谓即秦字之转音也。此长城到了北魏及唐代,重行建筑。
因当时边境缩小,所以位置变更,非复秦时之旧。现在长城西
起甘肃布隆吉尔城,东至直隶山海关,即唐以后改定之形势,
仅长五千四百四十里,此是后话。·18·
始皇已遣蒙恬北逐匈奴,又想起:“岭南一带,蛮人尚多,
不易降服,须用兵占领其地,定为郡县,方可一劳永逸。”正
在筹划南征,谁知,岭南地方去也不易。基地向系蛮人居住,
文化未开。加以气候酷热,地势卑湿,山岭丛杂,瘴雾极重,
蛇虫又多。中国人一到其地,不服水土。或为瘟疫瘴气所侵,
或为猛兽毒虫所害,往往死亡。所以当时人民将北地、岭南两
处视为畏途,无人敢往。一班士卒闻说南征北成,爹、娘、妻、
子哭声相送,其苦如此,纵使秦法甚严,但欲强迫无辜人民到
死地去,也就不行。
始皇见军民人等不愿到岭南去,却想得一法,下令将从前
犯罪逃亡被获之人并赘婿、商人,一律勒令当兵,出征岭南。
原来,秦自商鞅为相,变法以图富强,最注重是增加户口,振
兴农业。定下法令,凡民家养子长成,有财产者,为子娶妇,
即行分居。其实在贫穷,无力娶妇者,使之入赘妻家,名曰“
赘婿”。此等身为赘婿之人,大都赤贫不能自立,乡里都轻贱
他,连国家也不与平民一律看待。至于商贾,本是一种正业,
但因商鞅政策务在辟尽地利,设肆贸易之商人,视为末业,另
立名簿,谓之市籍。凡有市籍之人,不得与农民平等。此一班
赘婿、商人平时受国家苛待,已是抱屈。不料此次始皇竟将他
视同犯人,迫之前赴死地,直与身犯大罪发往极边烟瘴充军无
异。大众闻此命令,相聚号哭,真是弥天冤枉!但迫于权力压
制,无可如何,各各离乡背井,上道而去。
且说岭南蛮人,生性强梁。其野蛮程度也与匈奴相似,兹
不细述。秦兵既到岭南,不服水土,沿路死亡不少。其余幸得
生存无病之人,惟有冒死前进。遇见蛮人,战了数次,蛮人抵
敌不住,陆续归降,岭南由此平定。始皇将其地分为桂林、南
海、象郡三郡,设官治理。又在险要地方分兵驻守,以防蛮人·19·
背叛。仍命原来之逃亡人、赘婿、商人充为戍卒,尚属不敷分
布。复将从前曾经为商,名列市籍之人并其祖父母、父母名列
市籍之人,一概发往充数,统名曰“谪戍”,共计五十万人,
分扎五岭地方戍守。始皇布置既定,心想:“现在武功大振,
外患已除”,不胜欢喜,便时在宫中饮酒作乐,但是杯酒中间,
竟兴起焚书大狱。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20·
第五回
焚诗书李斯建议筑阿房卢生进谋
话说始皇三十四年,天下无事。一日,始皇在咸阳宫中排
下筵宴,大会群臣。博士七十人,亦在其列,随例向前举杯献
酒。始皇正在开怀畅饮,旁有仆射周青臣上前奏道:“往时各
国并立,秦地不过千里。托赖陛下神圣,统一天下,设立郡县,
驱逐蛮夷,人民得以安生乐业,永无战斗之患。国祚久远,传
于万世,陛下功德巍巍,自古帝王皆不能及。”始皇听此一片
谀词,语语正合其意,不觉大悦。谁知却恼了一位博士。
其人复姓淳于,名越,系齐国人。因见平日所读古书,皆
言封建如何好处。今始皇一日将他废去,设立郡县,心中已大
不以为然。却又凑着周青臣极口奉承,愈觉忍耐不住,便发言
道:“臣闻殷周两朝所以能传国久远者,皆由大封子弟功臣,
得其辅助之故。今陛下富有四海,而子弟无尽寸之地,假使将
来或有奸臣专政,并无亲藩保卫皇室,其势甚危!大凡作事,
不学古人,断难长久。青臣又当面献谀,非忠臣也!”始皇闻
淳于越之言,心中自然不快,但面上仍不发作,却问群臣意见
如何?此时李斯已由廷尉升为丞相,听了淳于越之言,心想:
“郡县制度行了数年,是个已成之局。如今他又欲建议推翻,
大抵此等儒生,拘泥古法,不达时务,最喜拾着古人一二言语,
发为议化,真是讨厌!不如设法从根本上刬除净绝,使他没了·21·
把柄,便可尽塞反对之口。”李斯想定主意,出席奏道:“博
士所言,犹是战国习气。只因战国时代诸侯厚待游学之士,所
以百家并起,各夸学问,讥刺时政。今天下虽定,积习未除。
朝廷每有命令,一班儒生最喜发出反对议论,毁谤君上,煽惑
人民,实属目无法纪。此种恶习,若不严行革除,必至号令不
行,是非倒置,为害甚大!惟是种种议论,都由迂儒平日但知
读书讲学,不识世务所致。臣之愚见,请将一切史书非记秦事
者,并皆烧却。除宫中藏书仍归博士掌管保存外,凡民间平日
所藏诗书及诸子百家书籍,通令尽数交与该管地方官,一律烧
毁。此后人民有敢偶然谈起诗书者,即行正法。如敢引证古典,
讥笑时政者,诛及三簇。官吏闻有此种情事,不即举发者,与
之同罪。自此令发布之后,三十日以内尚未将书烧毁者,将违
犯之人面上刺字,发往边地。白昼侦探匈奴,夜间筑造长城,
四年满罪,名曰‘城旦’。只余医药、卜筮、栽种之书不必烧
毁。人民如有欲学法令者,可拜官吏为师。似此办法,方可尊
重朝廷,屏除浮议。”
始皇闻李斯所说,暗想:“此法甚好,不但可绝许多谤言,
且与自己所主张之愚民政策相合。”遂下诏依议办理。于是,
民间所有古书尽付一炬。“五经”中只有《易经》视为卜筮之
书,未遭此厄。但当时所烧,不过民间之书。至官中藏书,仍
然存在。直至后来项羽入咸阳,放火焚烧宫室,始将书籍烧个
净绝。至今世人但知归罪始皇,却不知项羽也有关系。
且说始皇下令焚书之后,过了一年,心想巡游北方,便下
诏令蒙恬开筑直道一条,自云阳至九原,共长一千八百里。沿
途开凿山陵,填平溪谷,费却许多人工。经营数年,竟未成就。
始皇已命蒙恬去后,却又想大兴土木,建筑宫殿。说起当时现
在宫殿,不为不多。除咸阳正宫外,所以离宫,在关内者三百·22·
所;在关外者四百余所。
先是削平六国之时,每破一国,始皇即命画工将其宫室绘
成图样,就咸阳北坂上照样建筑。南临渭水,西自雍门,东至
径、渭二水合流之处,一路楼阁连绵,复道贯通。又将所掳各
国妃嫔、子女、宝器、珍玩安置其中。后来复在渭南建筑一宫,
初中“信宫”,后改“极庙”,取天文中宫名曰“天极”之意。
由极庙开道通至骊山,复建甘泉前殿,筑甬道直达咸阳宫。此
外尚有章台上林,都在渭水之南。始皇有此许多离宫别苑,已
是游玩不尽。今又想起:“咸阳正宫乃是先代建筑,当时不过
是一国诸侯,规模自然狭隘。今我既为天子,所有文武官吏以
及随从人等,增加甚多。每遇正式朝会宴享,觉得宫庭过小,
人众拥挤不开,必须另建一极大宫殿,方足以壮观瞻。”
始皇欲建新宫,自然应先择地。咸阳人烟稠密,空地无多。
只有渭南上林苑中空地不少,距离咸阳又近。且闻周文王建都
于丰,武王建都于镐,上林地在丰、镐之间,正是帝王都会。
始皇计算已定,命工画成样本,先行建筑前殿。此殿之高大,
古来无比。计东西广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每值大朝会,上
可以坐万人,下可以竖立五丈大旗。一遇宴享,用车巡行斟酒,
用马传递肴馔。殿之四围,架木为栅,上可行车。由殿下筑路,
直至南山。就山顶上安设华表,算是门阙。又按天文星象,天
极紫宫之后有十七星,渡过天河,直至营室,名为“阁道”。
始皇便将渭水当作天河,就水上建筑一桥。桥阔六丈,长二百
八十步。渡过渭水,以像天文之阁道。统计此宫所占地盘,北
至甘泉、九嵕;南至鄠、杜;东至黄河;西至汧、渭之交。东
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似此工程浩大,需用材料甚多。始皇
分遣人役前往楚、蜀各地采办材木,运至关中。一面兼修治骊
山坟墓,发宫尚未完工。·23·
始皇本意欲俟富成,别立美名。时人因其前殿四阿广阔,
便依形立名,名曰“阿房”,故天下皆称为“阿房宫”。唐人
杜牧有《阿房宫赋》,其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
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
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
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
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
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
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取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
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
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缘,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栗粒;瓦
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和弦
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
心,日益骄固。戍卒叫,逐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24·
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此赋形容阿房宫之广大,淋漓尽致,可谓古今中外第一大
宫矣!
当日卢生自从假作仙书,瞒过始皇之后,仍得始皇宠任,
屡受赏赐。他心尚不足,又在外招权纳贿,作弊既多,惟恐始
皇察出,以此常怀疑惧。今见始皇大兴土木,因想出一计,欲
使始皇终日在宫寻乐,被声色迷住,不问外事,便可由他任意
妄为,无所忌惮。遂往见始皇,说道:“臣等奉命往求灵芝奇
药及仙人,往往不能遇得。据臣愚见,就中似有恶鬼作崇!大
凡人君欲求神仙,必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入火不焚。上乘
云气往来,寿与天地同久。今主上因留心政事,未能恬淡无为。
平日游幸所在,往往使臣下得知。此于求仙大有妨碍,愿主上
此后所到之处,勿使人知,然后不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