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冬天在三十里营子这里,大多数人家的饭菜都非常单调,无非是酸菜、土豆、白菜,再多些的,也就是秋天晒的菜干。而连蔓儿家今年冬天的菜色就丰富多了,因为她家挖了个大菜窖。
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也有挖菜窖的,不过多用来储存白菜。菜窖与菜窖之间也有不同,一种是简单的,就是在地里挖一个方形的大坑,然后在上面严严实实地铺上木板、草帘子、秸秆等,再留一个开口。平时这个开口也盖的严严实实,要下菜窖取菜的时候,就将开口掀开,放木梯子下去。
这种菜窖简单、易挖,也就一人高,一般都不大,储存白菜的效果也还不错。庄户人家大多将这样的菜窖挖在菜园子里,等到第二年春天,就将菜窖填平,依旧种菜。
还有一种菜窖,开挖之后,要用砖石木料等填筑、支护,就像盖房子那样。这种菜窖一般都很深,也比较大,能储存很多的东西,储存的日期和保鲜效果是那种简易的菜窖所不能比的。而且这是永久性的建筑,可以历经春夏秋冬,常年使用。菜窖出入口处则是采用更方便、稳定的修筑台阶。
连蔓儿家修建的就是这种菜窖。这菜窖还分了两部分,一部分储存蔬菜、水果,另一部分则用来存放葡萄酒。所以也可以说,一部分是菜窖,另一部分是酒窖。
这样的菜窖、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用于食材等物的保鲜。
刚往里面存放蔬菜和酒的时候,连蔓儿和小七都很喜欢下到里面去玩,现在天冷了,连蔓儿就懒得去了。
晚饭,张氏果然做了虾米焖冬瓜,非常鲜,连蔓儿吃了整整一碗饭。
吃过了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就商量着,说要准备包饽饽。
一入了冬月,家家户户就都开始包饽饽了,连蔓儿家今年因为事忙,已经落后了。
“今年咱包多少斤饽饽?”连守信就问张氏。
“你们都爱吃饽饽不?”张氏就问几个孩子。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饽饽就变成了一种选择,而不是必须。
“爱吃。”小七答。
“有你不爱吃的东西吗?”连蔓儿就捏小七的脸。小七又长个了,所以身上贴了膘也不太显,因为依旧是那么胖乎乎,所以手感依旧的好。连蔓儿对之的喜爱程度,简直就和大花的暖暖的、毛茸茸的毛肚皮有一拼。
“咱家六口人,我算算,今年就包一百斤面的吧。”张氏就道,“咱今年就包大黄米和小黄米面的,不加黍米面了。小豆多预备点,到时候包薄皮大馅的。”
三十里营子的一般人家,包了饽饽,能够吃上三到四个月,一天两顿、甚至三顿都是饽饽。尤其是早上那一顿,几乎家家户户都吃饽饽。
这是因为吃饽饽只需要熘一熘就行,帘屉下面同时可以烧一锅汤,只需要很少的火,很短的时间,一顿早饭就齐全了。
“好。”几个孩子就齐声道。多多的甜甜软糯适中的豆沙馅、薄薄的粘粘的香香的皮,这是几个孩子都爱的。
第二天,连守信就赶着车去磨坊磨了大黄米面和小黄米面回来,张氏带着连蔓儿和连枝儿在家里挑好了小豆。
第三天一大早,连守信就用大缸将黄米面和好,放在炕头发上了。等到了傍晚,张氏就将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都请了过来,又从村里请了两个干净能干的媳妇过来。早早地吃了晚饭,张氏就将豆沙煮上了。
在等着豆沙熟烂的时候,大家伙就忙着准备帘屉、剪泡玉米皮子。这是秋收的时候,连蔓儿挑选好的包裹玉米棒子的内层白皮,晒干了存放起来。这个时候拿出来,剪成比粘豆包直径适合的小片,放在温水中清洗、并泡软了。
这个玉米嫩皮,到时候就用来托着粘豆包,免得粘豆包粘在帘屉上。
与苏叶,还有李氏给的大果树叶子一样,这种玉米嫩皮也有它特有的清香。
等豆沙煮好了,黄米面也早就发的将缸盖子给顶起来了,一家人在炕上放了两个桌子,大家坐下来,就开始包饽饽。
五郎和小七也没在旁边看着,都来帮忙。连守信和连守礼依旧负责烧火。鲁先生是南方人,没见过人包饽饽,因此特别的好奇,也来观看,还试着动手包了一个,结果并不成功,只好作罢,回书房去看书了。
只有一百斤的饽饽,又请了两个利落的媳妇,因此半夜的时候,饽饽就都包好,并煮熟,放在院子里露天冻结时,存放进了大缸里。
大家伙收拾了收拾,张氏下厨,炒了一个豆角丝肉片,一个鸡蛋蒜苗,另外还热了一盆白肉酸菜、一盆大骨汤土豆粉丝,又端了特意留下来刚出锅的一帘屉饽饽,请连守礼三口人和那两个媳妇吃了,大家才散了各自回家。
转天,连叶儿家包饽饽,她家只有三口人,就只包了五十斤的,请了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过去帮忙,也招待了饭菜。
冬月里下了两场雪,进了腊月,天气就愈发的冷了。连蔓儿一家就早早地开始计划,采办年货。
“想要啥,咱都好好想想。”连蔓儿就道,今年她们收入颇丰,自然打算这要过一个富足的年。“吃的、穿的、用的,啥要啥,都可以提。”
“今年的肉不用买,我都跟老张商量了,过两天,咱就杀年猪。”连守信就道。
“鸡鸭啥的也不用买,咱家自己养的那些,这一个年就吃不完。”张氏道。
“那牛羊肉那?”连蔓儿就问。三十里营子这里牛羊肉极少,想要买,还有点费事。
一家人正商量着,吴王氏坐着车来了。
“太仓的信,老陆家给捎过来的,我正好有空,就给你们送过来了。 ”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报喜

太仓又写信来了,不知道会有什么事。这么想着,一家人并没有急着拆开信件,而是端了热茶和果子招待吴王氏。
“陆家这是刚回来?这也快要过年了,年前他们还往太仓那边去不?”张氏就问。
“对,是刚回来。年前啊,估计应该不去了。不过没事,你们要捎信、捎东西啥的,咱镇上还有别人去,到时候说一声就行。”吴王氏就道。
“吴三婶,今年你们家买羊肉和牛肉不?”连蔓儿问吴王氏道。
“咋地,你们想买啊?”吴王氏就问。
“嗯。”连蔓儿点头,因为镇上极少卖牛羊肉的,想要买,得提前找人预定。
“你们想买多少啊?”吴王氏又问。
“想多买点。”连蔓儿就道,“整只的买也行。”
“那这个好办。我回去跟家兴他爹说,这两天他们爷俩要上西边去,干脆就替你们买一头羊,在那边杀了,把肉运回来,牛肉也在那边买。”吴王氏就道,“正好我们也要买牛羊肉。”
在三十里营子往西的,大约一百里地左右,有个回民的村落。他们养有许多羊和肉牛。也因为距离这么远,所以才很少有人贩卖牛羊肉过来卖。吴玉贵和吴家兴要到那边去,正好买了牛羊肉回来,这可真是太好了。
闲聊了一会,连守信就出去了。
吴王氏见连守信出去了,就咳嗽了一声,朝张氏看了一眼。
吴王氏曾经说过,会替她们注意太仓那边的消息。张氏见吴王氏这样,就有些会意。
“这老陆家的人从太仓过来,我们老爷子、老太太和大房他们在那边,没有啥事吧?”张氏就压低了声音问吴王氏。
“这事还真有一件,”吴王氏就笑道。“是好事。”
“什么好事?”连蔓儿插嘴问道。
“是你们二房的好事,估计这事你们都能猜到。……是三郎,跟老王家大车店那位七姑娘定了亲,这腊月底马上就要成亲了。……估计给你们捎信,就是说这个事。”吴王氏笑着道。
“哎呦,这事还真成了。”张氏也笑了,就跟吴王氏说起上次她们去太仓,到过老王家的大车店。三郎也和她们在一起,王七姑娘是如何招待的。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那位七姑娘是瞧上了三郎了。说起来,这姑娘可真是够泼辣。胆子那个大,就能瞧着三郎不错眼珠。”张氏呵呵地笑,随即又问,“这是三郎娶亲,还是入赘啊?”
“是王家招赘你们三郎。”吴王氏就道。
“还是招赘。老爷子,还有三郎的爹和娘都答应?”张氏道。这句话并不是疑问,只是表达一下她的惊诧。
这个年代,对于招赘这件事,还是存有偏见的。一般的人家。即便再贫穷,也不愿意让儿子到别人家里去入赘。连老爷子是个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张氏原本想着,连老爷子很难会同意三郎去入赘。
“隔了一辈了,三郎这事,主要还是你们二房的两口子做主。”吴王氏就道,“正好他们儿子多。王家没儿子。家里就剩下这一个老闺女,是留着养老的,以后那一大片家业,肯定都是她和三郎承受。”
“这门亲事,你们二房一文钱都不用出,啥啥都是老王家预备。另外,人家还给了你们二房一笔银子。”
“听说,入赘的文书都签了。以后三郎就入人家老王家的户头了。老王家三口人都挺中意三郎的,那老两口子着急要抱孙子,就定了这个月十八成亲。”
“王家给了我们二房多少银子?”张氏想了想,又问。
“听说,是这个数……”吴王氏伸出手来比划了一下。
“是、是多少?”
“一百两。”吴王氏道,“听说另外还有给三郎他爹和他娘的衣裳、鞋脚啥的。就是他们两口子去和王家谈的条件。”
三郎如果是娶媳妇,要出聘礼,要办酒席,零零总总的,都需要花钱。另外,只怕还得预备房子。现在可好,连守义和何氏一文钱都不用花,反而得了好些东西和整整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银子啊,那是二十亩好地,如果换做中等的地,就有二十五亩了。
连蔓儿想到这,不由得莞尔。她现在满脑子的做地主,一遇到银钱的事,几乎是本能地就在脑子里给换算成土地了。
“也算是一桩好事。三郎那孩子,长的好,人没啥心眼,我看那王七姑娘是个要强、有主意的、脾气硬的。这过日子,要是两个人都脾气硬,这肯定得吵吵闹闹。这一个软、一个硬,正好。老王家日子过的不错,以后三郎也能跟着过上好日子。”张氏沉默了一会,就说道。
“可不,这外边啊,可有好多眼红的,都说你们三郎长的好模样,才能摊上这样的好事。”吴王氏笑道,“这个事,你们还去人不?”
“一会我和孩子他爹商量商量,”张氏就道,“看吧,这都到年根底下了。”
“可不,我看你们是走不开。这冬冷寒天的,路上也不好走。我给你们盯着,看这几天谁往太仓那边去,你们要是捎礼,就正好带过去。”
“不知道老赵家还去不去人?”张氏就道。
“你这一说,我才想起来,还有他们家那。”吴王氏笑了两声,“我估摸着,他们应该会去人。现在,他们和太仓那边,走的可挺近。”
“是挺近。”张氏点头。
上次去给赵秀娥下奶、给连秀儿添箱,在张氏她们回来之后,赵家几口人又在太仓住了好几天,才回来的。而且大包、小包拿回了不少的东西,被人问起,赵家都说是赵秀娥给的。
回来之后,赵文才就忙活起来,逢人就说是给太仓的县丞大人办事。后来没几天,赵文才又往太仓去了一回。而且他并不是一个人去的,同行的还有两辆马车。一辆马车里坐的是周捕头夫妻两个,另一辆马车里,坐的是周捕头的老丈人,原锦阳县县衙里的一位师爷。
后来连蔓儿就听见有人跟连守信和张氏学舌,说是赵文才跟人讲,连县丞掌管了太仓的刑狱,身边却没有熟悉刑狱事务的亲信,赵文才为连县丞分忧,寻找人才。
这人才就是赵家隔壁周家的儿子周捕头,周捕头的老丈人,据说就是锦阳县有名的刀笔师爷,在刑狱事务里打滚了半辈子,是个十分老道的万事通,堪称衙门里的老油子。
赵文才介绍去的人,那自然是要跟连守义亲近的。这是不是说,连守义对于连守仁的衙门事务,涉入的很深那。甚至赵秀娥,会不会因此也有了某种发言权那?
连蔓儿觉得,这都很有可能。连守义早就盼着凭借连守仁做有权有钱的大老爷,而赵秀娥自诩有才干,那可是从来不肯落于人后的。
不过,对于周捕头和他的师爷老丈人就此放弃了本县的差事,去那几百里外,人生地不熟的太仓,连蔓儿觉得有些奇怪。
“都说做生不如做熟,”这个问题,连蔓儿还曾问过吴玉贵和吴家兴,“他们怎么就愿意?”
“当然是因为那边许下了好处啊。”吴玉贵当时笑着答,“这冯师爷在这边,只是好几个师爷中的一位,周捕头,其实就是个班头。到了那边,作为你大伯的亲信,这冯师爷就是师爷里的第一把交椅了,周捕头,应该是奔着总捕头的位置去的。”
那次赵文才从太仓回来,也没空着手,依旧是大包小包的东西。而且,还有传言,赵文才的儿子要去太仓,说是赵秀娥帮着在衙门里给找了个好事由。
赵家跟太仓那边走的这么近,三郎成亲,看来他们肯定会去。
说完了三郎的事,吴王氏看着张氏,就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