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由观慧正见决定,次于其上无分别住耶,抑不思择无分别住耶。
初者吾等亦许如此即是空三摩地。若汝许此,则应分别有无实性
见解二类,若有彼见补特伽罗,次住见上修无分别,是修甚深空
三摩地。若无彼见补特伽罗,唯不分别而修,则非修习甚深空性。
理应如是分别宣说,不应宣说凡无思惟一切痴修皆是无缘,或于
无相或于空性修静虑师。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空性正见,但若心无
分别,全不思择,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则前所引声闻地说
~P 388
奢摩他品诸三摩地,虽非所欲亦应许为空三摩地,由彼定时除念
正知势力微时,略起观察。余时全不略起分别,谓此是此非,故
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经说缘无分别影像,声闻地亦
云:「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
趣安住正念,不复观察,不复思择,不极思择,不遍寻思,不遍
伺察。」止观二中于奢摩他,作是说故。声闻地又云:「又若汝
心虽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习诸相寻思,随烦恼等诸过失故,
如镜中面所缘影像数现在前,随所生起,即更当修不念作意,谓
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即于如是所缘境像,由所修习不念作
意,除遣散灭,当令毕竟不现在前。」此亦是于修止时说。诸定
量论皆说修奢摩他时,不观察修,唯安住修,故许一切不分别修,
皆是修空,实为智者所应笑处,尤其说修不念作意皆是修空,声
闻地文善为破除。又修次初编云:「奢摩他自性者,唯是心一境
性,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总相。」慧度教授论云:「应当远离缘
虑种种心相意言,修奢摩他。」意言者谓分别此是此等。又宝云
经说,奢摩他是心一境性,已引如是众多经论,曾经多次说奢摩
他全无分别。故无分别略有二种,谓修空无分别及于空性全未悟
解诸无分别,故不应执凡有一切安乐明显无分别者,皆是修空
~P 389
。此等乃是略示方隅,应善策励了知慈尊及无著等所解,修止观
法。若不尔者,尚未得止,便于少分无分别定,误为能断三有根
本毗钵舍那。于此起慢,谓修无缘,空度时日,定欺自他。定量
智者所造论中,说于新修奢摩他时,唯应止修无分别住,初修观
时,以观察慧思择而修。若执一切分别,皆是实执,舍此一切,
即违一切定量经论。未得无谬无我正见,凡无分别,皆说是修甚
深空义毗钵舍那,纯粹支那堪布修法,细观三编修次第中自当了
知。
第二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如是已得如前所说无分别三摩
地作意,又有明显无分别等殊胜差别,唯应修此无分别耶。答于
相续中引发如此妙三摩地,是为引生能断烦恼毗钵舍那。若不依
此,令生毗钵舍那,任如何修此三摩地,尚不能断欲界烦恼,况
能尽断一切烦恼,故当更修毗钵舍那。此复有二,一能暂伏烦恼
现行,趣世间道毗钵舍那。二能永断烦恼种子,趣出世道毗钵舍
那。除此更无上进方便,如声闻地云:「已得作意诸瑜伽师,已
入如是少分乐断,从此已后唯有二趣更无所余。何等为二,一者
世间,二出世间。」如是已得正奢摩他,或作意者,或欲修习世
间道毗钵舍那,或欲修出世道毗钵舍那,皆于先得奢摩他道应多
修习。如是修故,
~P 390
所有轻安心一境性皆得增长,其奢摩他亦极坚固。又应善巧止观
众相,后于二道随乐何往,即于彼道发起加行。如声闻地云:
「彼初修业诸瑜伽师,由有作意,或念我当往世间趣,或念我当
往出世趣。复多修习如是作意,如如于此极多修习,如是如是所
有轻安心一境性。经历彼彼日夜等位转复增广。若此作意坚固相
续,强盛而转,发起清净所缘胜解,于止观品善取其相,彼于尔
时或世间道或出世道,随所乐往,即当于彼发起加行。」其中世
间毗钵舍那修粗静相,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其出世间毗钵舍
那,声闻地所说者,谓于四谛观无常等十六行相,主要通达补特
伽罗无我正见。
若得前说奢摩他作意,有几种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不趣出世
道而趣世间道。如声闻地云:「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
法乐往世间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种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
根性钝劣先修止行,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
证大菩提非于现法。」外道瑜伽师一切得如前说奢摩他者,然于
无我无观察慧观择而修,彼于无我不信解故,或唯修此无分别止,
或更进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唯能往世间之道。又正法中佛诸
弟子,若是钝根于奢摩他先多修习,故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
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
~P 391
,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又诸利根佛弟子
众,虽能悟解真无我义,若谛现观善根未熟,则于现法亦不能生
诸出世间无漏圣道,故名唯往世间道,非缘无我不能修习毗钵舍
那。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
俱生,于一生补处时圣道不起,故于现法唯往世间道,非未通达
真无我义。如俱舍论云:「佛麟喻菩提,依边定一坐,前顺解脱
分。」此顺小乘教成佛道理,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由是外道修
粗静相道伏烦恼现行,内佛弟子修无我义断烦恼根本,皆须先得
如前所说奢摩他定。故前所说此奢摩他,是内外道诸瑜伽师伏断
烦恼所依根本。
又大小乘诸瑜伽师亦皆须修此三摩地,即大乘中若显密乘诸
瑜伽师,一切皆须修奢摩他,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观行者,共所
行道最要根本。又咒教所说奢摩他,唯除少分所缘差别,谓缘形
像或缘三昧耶相,或种子字等,及除少分生定方便差别而外,其
断懈怠等三摩地五种过失,及能对治依止正念及正知等。其次获
得第九住心,从此引发妙轻安等,一切皆共。此三摩地极其宽广,
故解深密经密意宣说,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观三摩地摄。
故欲善巧诸三摩地,应当善巧止观二法。
~P 392
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义虽多种,然主要者是为引发毗钵
舍那之证德。毗钵舍那又有二种,一内外大小乘所共,能暂伏烦
恼现行粗静行相毗钵舍那,二唯佛弟子内道别法,毕竟断除烦恼
种子,修习无我真实行相毗钵舍那。前是圆满支分,非必不可少,
后是必不可少之支。故求解脱者,应生能证无我真实毗钵舍那。
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
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
脱。若未通达未能修习无我真实,仅由前说正奢摩他,及依彼所
发世间毗钵舍那,断无所有下一切现行烦恼得有顶心,然终不能
脱离生死。如赞应赞论中赞置答云:「未入佛正法,痴盲诸众生,
乃至上有顶,仍苦感三有。若随佛教行,虽未得本定,诸魔勤看
守,而能断三有。」故预流一来,一切能得圣道毗钵舍那所依之
奢摩他,即前所说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如是当知一切顿
证诸阿罗汉,皆依前说正奢摩他而勤修习毗钵舍那证阿罗汉,故
若身中未得前说奢摩他定,必不得生缘如所有或尽所有毗钵舍那
真实证德,後当广说。故修无上瑜伽观行师,虽不必生缘所有粗
静行相毗钵舍那,及彼所引正奢摩他,然
~P 393
必须生一正奢摩他。初生之时,亦是生起圆满二次第中初次第时
生。总应先生正奢摩他,次即依彼或由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渐进
诸道乃至有顶,或由无我真实行相毗钵舍那,渐行五道而趣解脱
或一切智,是佛教中总印所印。故随修何种瑜伽皆不应违越,是
谓总显依奢摩他趣上道轨。
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二,一 显往粗静相道先须获得正奢
摩他,二 依奢摩他离欲之理。 今初
由了相门修粗静相道,须得前说正奢摩他,如庄严经论云:
「由此令彼增,由增极远行,而得根本住。」谓得前说第九住心
及诸轻安,由此增长彼三摩地,依此引发根本静虑。又从第九心
乃至未得作意时,说名作意初修业者。从得作意,为净烦恼修习
了相作意时,名净烦恼初修业者。故修了相是先已得作意,如声
闻地云:「云何作意初修业者,谓专注一缘勤修作意,乃至未得
所作作意,未能触证心一境性,是名作意初修业者。云何净烦恼
初修业者,谓已证得所修作意,于诸烦恼欲净其心,发起摄受正
勤修习了相作意。」第四瑜伽卷首亦说已得作意,次修世间及出
世间离欲道故。又先具足如前所说正奢摩他,次修世间及出世间
毗钵舍那,暂伏永
~P 394
断烦恼之理,于余对法论中未见明显如此广说。故昔善巧大小对
法诸先觉等,于此先修专住一缘正奢摩他及依此故,暂伏永断烦
恼之理皆未能显。若未善解声闻地义,便觉静虑无色最下之道,
是初静虑之近分,于彼说有六种作意,初是了相。故起误解谓初
生近分摄心,即了相作意,若如是计极不应理,以若未得正奢摩
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了相
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又如
先引本地分说,欲界心一境性无诸轻安,解深密经等说,未得轻
安即不得止。故未得近分即未能得正奢摩他,故初近分六作意之
最初者,是修近分所摄毗钵舍那之首,非初近分之最初,其前尚
有近分所摄奢摩他故。未得初近分所摄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
是欲界心一境性。若依诸大教典之义,得奢摩他者亦极稀少,况
云能得毗钵舍那。
第二依奢摩他离欲之理。唯修前说,具足明显无分别等众多
殊胜正奢摩他,全不修习二种胜观,且不能伏欲界所有现行烦恼,
况能永断烦恼种子及所知障,故欲离欲界欲得初静虑者,应依此
止而修胜观。前说修奢摩他,能伏烦恼现行岂不相违,答无有过
失,前依世间毗钵舍那,悉皆摄为奢摩他而说,此依二种毗钵舍
那前行
~P 395
初禅近分所摄奢摩他说。能引离欲毗钵舍那略有二种,谓由谛行
相及由粗静相离欲之理,此说由其后道离欲。修此之身,谓未少
得无我正见诸外道众,及正法中具足无我见者二所共修。彼修何
道而断烦恼,如声闻地云:「为离欲界欲勤修观行,诸瑜伽师由
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何等为七,谓了相,胜解,远离,
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最后作意是证离欲
根本定时所有作意,即所修果,前六作意是能修因。
若此非由修无我义而断烦恼,为决择修习何义而断烦恼耶,
虽由此道亦伏欲界余惑现行,然唯说名离欲界欲。故主要者,谓
由修习欲贪对治而断烦恼,其欲贪者此为贪欲五种欲尘,故能对
治,是于欲尘多观过患。违贪欲相而善修习,由此能于欲界离欲,
此虽无倒了解诸欲过失及初静虑功德,而有坚固了相定解,若先
未得正奢摩他,随久观修此二德失,然终不能断除烦恼。又虽已
得正奢摩他,若无明了观察,随修几久,亦定不能断除烦恼。故
须双修止观方能断除,此一切伏断烦恼共同建立。如是别思上下
诸地功德过失善了其相,时为闻成,时为思成,故此作意闻思间
杂。由如是修超过闻思,唯有修相一向胜解粗静之义,是名胜解
作意。声闻地云
~P 396
:「于所缘相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第六作意时亦云:「修奢摩
他毗钵舍那。」初作意时说缘义等六事,此于余处毗钵舍那中亦
多宣说,是故此等虽非修习无我正见,然是毗钵舍那亦不相违。
故此诸作意之时,是由双修止观而断烦恼,修习之理,谓若分辨
粗静之义数数观察,即是修习毗钵舍那,观察之后于粗静义一趣
安住,即是修习正奢摩他。如是所修初二作意,是为厌坏对治。
如是辗转修习止观,由修习故,若时生起欲界上品烦恼对治,是
名远离作意。又由间杂薰修止观,若能伏断中品烦恼,是名摄乐
作意。次若观见能障善行欲界烦恼,住定出定皆不现行,不应粗
寻便谓我今已断烦恼。当更审察,为我实于诸欲尚未离欲而不行
耶,抑由离欲而不行耶,作是念已,为醒觉故,随于一种可爱净
境攀缘思惟,若见贪欲仍可生起,为断彼故喜乐修习,是名为观
察作意,由此能舍未断谓断诸增上慢。次更如前于粗静义别别观
察,于观察后安住一趣,由善薰修此二事故,若时生起欲界下品
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