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曲黎敏黄帝内经 讲义集-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称一年为春秋,而不是冬夏,春秋代表着阴气阳气比较平均。
  真牙生,密固达到顶点,生发也达到顶点。
  女子28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肝肾气盛,头发长到最长的程度。女子在28岁,是身体达到顶峰的一个时间段。古代讲女子二十而嫁,28岁前生一个孩子。
  女子35岁,“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阳明脉就是胃经,起于迎香穴,经脸部。胃主血所生病,气血衰是由胃经而得。血不能荣于面,脸开始变得憔悴。同时容易长鱼尾纹和抬头纹,显出老相。头发开始脱落。
  女子42岁,“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少阳胆经衰,两鬓就开始斑白;阳明经衰,前额头发开始变白。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衰,全脸开始出现憔悴现象,头发也陆陆续续白了。记忆力差了。
  女子49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阴阳俱虚,创造力基本枯竭了。女人绝经进入更年期,有人也可能50岁、60岁。有人有子宫肌瘤,人体因为有自保功能,要调气血去破它,所以绝经后也可能流血。
  阳男人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男子8岁,“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开始淘气。人的生理结构及功能即命运。
  男子16岁,“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男子24岁,“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阴阳平衡,和前面讲的一样。
  男子32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运化达到顶点。古代认为男子要三十而娶,如果早娶,是过早的破精,对身体不好。根据心理、生理,全身心的发育成长来完成你自己的人生大事。
  成人标志,女子来月经,有些地方过成人礼节。不论年纪多大,来月经日算为二七,之后头发盘起来,一年插一根簪子,数齿,看年纪有多大。
  男子成人礼节,冠礼。20岁这天,开始给男孩行成人礼。
  丈夫,“丈”字,人出头,就是拿一根簪子把头发簪起来了。把头发簪起来,戴帽子,意味着应该开始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承担社会职责了,开始约束自我了。
  原来只有名,这一天,要给你一个字。“字,是在家里养孩子的意思。古代彼此称呼字,而不是名。这时为弱冠,32岁才壮。要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心态。
  女孩子此时叫待字闺中,等待生孩子,在闺房里。
  男子40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男人开始衰老,生发也衰落了,牙齿收敛也衰落了。
  男子48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男子有可能出现两鬓斑白,这是少阳气衰的相。
  男子56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中医里的筋,从竹从肉从力,为肝,肝主筋。会导致筋生病的是膀胱,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
  筋指收缩性、弹性。在人体里,凡是跟弹性有关的,跟肝、阳气、膀胱都是相通的。
  男子最大的表现阳性的筋,就是生殖器。
  治男性病,有一种方法是从肝上去治,肝主筋,肝经绕阴气的,绕生殖器。
  肝为木,水生木,另一种治法是从肾治。
  这个年纪有可能阳痿,这是人体的自保功能,没必要强迫自己。
  外形和里边都达到了一个过分的疲劳的状态,叫皆极。
  男子64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不是单纯讲牙齿掉,头发掉了,是收藏和生发全都没有了。
  临床上不能只看实际年龄,如果人体的精严重不足,创造力没有了,这种人得病很难治。
  从养生说,这个年纪能收藏就收藏,假如没什么东西收藏就歇着,尽可能维持自己运化和收藏的能力。
4。10  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
  春天怎么养生
  夏天怎么养长
  秋天怎么养收
  冬天怎么养藏
  顺应四时为养生第一条。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领。
  是四气而不是四季。调的是神。重的都是神的层面。
  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什么是气?五日谓之侯,三候谓之气。
  候,是物候,是树木等事物的表现。事物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个转换。
  人体养生要能跟上气的变化,不然就会得病。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个表现。
  古代时讲气,更多指节气,即24节气。
  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
  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人的情志要跟上这个变化,就能养生。
  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气的表现。
  化,这四季全有,是指四季全包括,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
  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四合院,东南西北生长收藏全有,门朝南开,门主散,出入之所。东边的房子主生发,孩子们住;老人住西边,壮年住正房。
  春天怎么养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春天的生发之机,是一点点起来的,是分步骤的。
  “此为发陈”,陈就是陈旧,是从冬这起来的。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发的是积聚在冬天的东西。
  非典(瘟疫与时节有关,陈旧的发作)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壮年,他们生活无规律。目前来讲,老人和孩子比较注重养生,按时睡觉。
  “天地俱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都可以生发,也就是子时,一阳,二阳,三阳这样生起来。
  “万物以荣”,万物都开始来发育生长。如何养生,列举三个例子。
  一个是“夜卧早起”,晚睡早起,晚不过子时。“广步于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慢慢走,走很远。
  一个是“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披发,不要约束生机,生发,应该放松心情;缓形,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也意味着放松心情。调神,神最重要。志是肾经,肾的神。使肾精能够一点点生起来。
  还有一个是“生而勿杀”,此时只怀一个欣欣向荣的心思,不要起一点杀心。春天不能起杀心,“春天攀折一枝花,秋天少收一个果”。
  此时如压抑自己,你就会得病,要愉悦。这叫“生而勿杀,予而勿夺”。不要压抑万物和自己。
  春可以对应肝;也可对应人一生中的少年。小孩子不要压抑他。“赏而勿罚”,奖赏他,不要惩罚他。如,美国校园枪击案,教育的失败。(少年教育要多鼓励)。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对应春气的反应,这是养生的道,规律。将养生都是在讲养东方。
  “逆之则伤肝”,违背养生之道,就会损害肝气的生发之机。
  发生的伤害春天可能看不出来,“夏为实寒变”,到夏天才能看出结果,出现问题。如腹泻、心脏都会出问题。在五行里,木生火,如果春天木没有生发好,夏天火就不旺,火又对应人的心,所以人的心气也就不旺。
  “奉长者少”,奉就是两个手捧着东西给对方,长,夏天为长。春天没养好,给夏天可供生长的东西就太少了。
  上面没有讲饮食,以下做一补充。
  关于饮食
  黄帝内经分两本,《素问》上,《灵枢》下。
  1。食物为什么最重要?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素问*藏气法时论》
  “药补不如食补”,药与食的区别,古代的药都叫做毒,毒字,草生得特别浓密。
  “是药三分毒”,毒指的是偏性,药用其偏性。食物和药相比,用其平和之气。
  中药的采摘时间很重要,偏性是用它的气,菊花茶是秋天和冬天生长的花,是金、水二气,补肺和肾。它败火,败的是肺火和肾水的火。(可以去下巴的火)
  大拨种植的药,不按节气采摘,药效就会有问题。
  药是用来赈灾的,不能天天吃,救急不救贫,当有了病,即出现了阴阳偏盛的问题,药临时来帮一把。
  食物是天天可以吃的,人体可以吸收的。身体要健康,一定天天要吃饭,健康是一个积精累气的过程。气、精要一点点攒起来,才可以补益身体。
  记住: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都是藏元气的地方。所有中药书中都一句话,叫做没有一个药入奇经八脉,没有一个药可以补元气。只有食物可以补益元气。
4。11  食物的意义
  1。食物为什么最重要?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素问*藏气法时论》
  五谷为养,谷指的是粮食,大豆、小豆、小米、米和面五种,这是养生最好的食物。高级医师应该是食医。
  春天,养生食物应该注重粮食,因为春天并不产生新的粮食,主要粮食是头一年的种子,而种子都是讲究生发之机的。
  夏天,古代在《周礼天官》第十章提到,应该吃羹剂。因为夏天阳气全都伏若在外,五脏里最为空虚,任何渍盐的、味道比较重的东西,脾胃难以消化。哪怕吃肉,都要切成很碎的末来吃,煮成羹来吃。
  秋天,古代比较注重酱剂。酱都是发酵的东西,它可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可以吃一些厚重的东西。
  冬天,注重饮剂。比如淡酒,一方面可以通经脉;另一方面可以取暖。
  中国古代的酒类似现在的醪糟,都是粮食发酵而成的,很淡。
  2。中国人的饮食习性
  中国人的饮食习性以纤维性食物为主,所以使用筷子,也体现一阴一阳,动为阳,不动为阴。
  “道日用而不知”。使用筷子和走路都是阴阳。你可以不懂它,但不能背道而行。
  西方人用刀叉,肉食为主。鱼生火,肉生痰,所以喜欢喝大量冷水,来去胃中的燥火。慢慢在身体中形成一种湿气,容易壮大和肥胖。
  中国人饮食讲究和谐圆融,吃饭用圆桌,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分贵贱尊卑。
  中国文化中喜“社稷”,在古代,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传统文化中不是鼓励喝牛奶,而是喝小米粥。小米虽粒小,但它是种子,是可以发芽的,中国古代文化注重食物的生发性。
  3。孔子的饮食观念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不语。”
  “食不厌精”,吃东西一定要吃很精美的食物。
  “脍不厌细”,脍是把肉切成很细的丝。古代认为牛羊肉等五畜类食物营养价值很高,对人体是补益的,补精血。这种脂肪类的东西,适合老人60岁以后可以吃一些。把肉切得很细很细的,有益于消化。
  “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腐烂的食物一般不允许吃。
  “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不对的也不要吃。
  “臭恶不食”,臭是味道不好的意思,味道不好的也不能吃。
  “失饪不食”,烹调手法不对的不吃。比如鸡是火性的,如果烤,就是失饪。鸭子就要烤。
  “不时不食”,不按季节,不按节气去吃的东西不要吃。比如冬天吃西瓜,古代认为就是不守时令。要吃应季食物。食物有两个方面:气和味。按照时节去吃,守住其气。
  “割不正不食”,烹饪时切割不对都不要吃。厨师如果连切割都做不好,烹饪的其他事情也可能做错。做事烹饪要严谨。
  “不得其酱不食”,不同季节要配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