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安之:自己就是一座宝藏-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相关信息 推荐序 抓住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4)
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就像一个贵人在身边一样,可以随时提醒自己,随时督促自己,随时帮助自己。
陈老师反复提醒:你只学我教的成功学,还不足以马上成功,你要马上行动,马上运用,你才可能马上成功。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这样的书,《蜘蛛侠》这样的电影,对于青少年,就像是有能量的“蜘蛛”。有一天,当你有被“叮咬”的感觉,就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机遇到来的时候。
有一句话天天在激励着我,我相信也一定能激励你: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宝藏”,要么被挖掘,要么被埋藏。
当自己的宝藏被挖掘,可以产生价值时,你就会很乐于去帮助别人,你就会发现帮助的人越多,自己会越有价值,自己就越富有、越自信,从而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就是一把帮助自己,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
陈安之老师用了15年的时间,近千场的演讲,来反复验证这部书对人成长的实用价值,结果:
有人从中找到了自信,
有人从中找到了方法,
有人从中找到了希望,
有人从中找到了财富,
……
这就是为什么陈安之老师的书及VCD,会畅销、长销海内外15年,有这么多的学员,坐着飞机,反复多次花上万元的学费,来追陈安之老师课程的原因。
于深圳梦工场
2006年11月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相关信息 自序 是什么改变了我的命运?(1)
改变任何人之前
改变世界之前
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
我曾经是个失败者
成功的故事比比皆是,而主角曾经是你吗?
或许,你也曾有和我类似的遭遇。十几岁时,我一个人跟随亲戚到美国留学,初次体验人生,接触到许多成功者的资讯报道,于是心中隐隐有一股想成功的欲望。
于是,我在上学的同时,开始尝试去做各项工作,当餐厅服务员、在电脑店打工、推销菜刀、卖汽车……然而,成绩不佳及被炒鱿鱼的事情一次次发生,我只好频繁地更换工作。
有一天早上,当我提起手提箱正要出门销售时,忽然有一个声音从心中传出:“陈安之,难道你甘心天天敲门卖刀吗?”仍然是心中的回答:“绝不!”
当时,我马上发誓:我一定要做个成功的人!
从那天开始,我拼命找寻致富的方法,阅读各类教人成功的书籍。
八个月后,我仍然工作失败,没有钱,没有朋友,一个人窝在圣地亚哥(美国加州南部城市)的公寓里不断思索。
从16岁开始,我连续五年尝试的所有工作全部失败。每当兴起成功的欲望时,我失败的颓丧模样就不自觉地浮现在脑海,使我不知所措。
一本书、一堂课改变了我的命运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一本书,令我震撼不已,很快,我下决心见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安东尼·罗宾(AnthonyRobbins),并参加了他的一个“激发心灵潜能”的公开课程,我的人生从此改变。
当时,安东尼在一千多人的研讨会上讲了他的故事:
他在22岁时穷困潦倒,住在十坪(一坪约等于平方米)大的房子里,洗碗只能在浴缸里进行,后来因为接触了一门“神经语言”的课程而改变了命运,一年后,搬到四百坪的城堡里,拥有豪华轿车和直升飞机。
他的两句话重新燃起我成功的欲望,他说:“这世界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过去不等于未来。”
他可以,我也一定可以。之后,我开始陆续参加数次研讨课程,1989年,我加入该学院的讲师班,同时,不惧年龄最轻又是惟一东方面孔的挑战,和其他84名优秀而经验丰富的学员竞争讲师的职务。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相关信息 自序 是什么改变了我的命运?(2)
当时,由于我呈上的简历毫无回音,于是我费尽方法找到负责的总经理面谈,表达了我的工作意愿。谁知那位总经理除了强调工作的难度之外,并质疑常换工作的我是否有恒心和毅力长期从事这份工作。
他说:“你和别人一样,等我明天上午统一发布录取名单吧!”
我回答:“当我把简历交给你的时候,就表示我已经下决心要这份工作了,而且一定要,为了不必麻烦,你还是现在就录取我吧!”
但是,那位总经理仍然摇头,要我等明天的答复。
那时我心想,我不能等到明天啦!便立刻询问他公司里最佳的销售业绩,并保证成为最棒的推广讲师,锲而不舍地推广自己。听到这里,他终于开口:“你7月12号可不可以飞去宾州(美国东部州)工作?”
我大叫一声:“没问题!”随即感动地流下泪来,我知道,我的命运即将改变。
8个月后,我成为公司最棒的销售人员之一。
下定“一定要成功”的决心
我在十几年前,从美国回到故乡来授课。在两年之后,我第一次出版了《自己就是一座宝藏》,并且很快成为畅销书,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这期间,我四处演说开课,努力把让我改变的学问和别人分享,我看到了许多人因此建立自信,改变生活,更使我愈加坚信要以一套系统激发潜能的方式,来帮助更多的人和团体,并以此作为终生事业。
在这过程里,许多人劝我:“陈安之啊,成功者毕竟是少数人!”“陈安之啊,成功是必须付出极大代价的!”这些我都明白。
过去,我认为成功者肯定具有强大的毅力和决心,现在却发现,成功者微不足道,反而是失败者的毅力和决心要来的更坚强——因为他们可以忍受失败一辈子。
成功很难,但不成功更难!
永远记住:
改变任何人之前,改变世界之前,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从决定开始,决定,在行动之前。
因此,在阅读其他章节之前,请您做一个决定:我一定要成为我理想中的人物,为自己活,为他人着想,尽最大能力来发展自我,对人类社会做一番贡献。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相关信息 自序 是什么改变了我的命运?(3)
记住,是决心,而非环境在决定你的命运。
马上行动!自己的宝藏就会被打开!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1 “信念”是怎样建立的?(1)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
因为重复是学习之母
只要你有目标知道你所想要的
采取行动告诉自己绝不放弃
成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相信: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在研究如何成功的过程中发现: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人的一种思考模式,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因为重复是学习之母;成功要比失败来得更容易,只要你有目标,知道你所想要的,采取行动,告诉自己绝不放弃,成功与否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然而,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只有你自己知道自我的价值和希望是什么。通常我在教别人成功之前,会要求自己先成功。
而我对成功的定义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因此,我不需要等待拥有一千万的华屋,或等别人告诉我:你已经成功。对我而言,只要每天不断地进步与突破,我每天都是成功的人。
相信:充分准备,才能成功
成功和失败的差异在哪?成功者到底具备哪些失败者欠缺的特质?在告诉你二者的差异之前,我先告诉你一个成功者的“心理准备”,也就是“信念”的重要。
世界三级跳远冠军米兰·提夫(MilanTiff),在8岁之前患了小儿麻痹症,但经过自己学走、学跑,终于研究出怎样的姿势合乎自然法则,结果,他跳出了世界上最远的纪录。
当我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你成为奥运金牌得主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呢?”
他回答道:“当我参加比赛时,一般人都在看我跳远当时的表现,其实,任何事业的成功,不单决定于他表现的那个时刻,重要的是,决定于他表现之前所做的准备。”
因此,他只要看运动选手所做的热身体操,就可以知道那位选手肌肉的松弛程度和得胜的机率。
而能不能表现良好,不在于这个人能不能,而在于那个时刻,这个人的心态是否达到巅峰,以及他是否做好完善的心理准备及拥有必胜的信念。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1 “信念”是怎样建立的?(2)
相信:过去不等于未来
电影巨星史泰龙在二十几年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100美金,连房子都租不起,睡在金龟车里。当时,他立志当演员,并满怀自信地到纽约的电影公司应征,但都因为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遭到拒绝。当纽约所有500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他之后,他仍然坚持“过去不等于未来”的信念,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再度尝试。
在被拒绝了1500次之后,史泰龙写了《洛基》的剧本,并拿着剧本四处推荐,也继续被嘲笑奚落。在一共被拒绝了1855次之后,终于遇到一个肯拍那个剧本的电影公司老板时,又遭到对方不准他在电影中演出的要求。但最后,坚持到底的史泰龙终成闻名国际的超级巨星。
你能面对1855次的拒绝仍不放弃吗?史泰龙能,他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能成功。我相信只要你一定要,你也一定能。
相信: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当你的孩子正在学习走路时,你会给他几次机会?你会在他跌倒10次之后,让他改坐轮椅吗?还是只给他20次学走的机会,如果学不会走路就要他放弃?或者当你身边有50个人喊着劝你放弃,你就决定让他坐轮椅呢?我想你的答案是:不会。
的确,当我问每一位父母,会给你的孩子几次机会呢?他们都说:我会给他无数次机会,直到他站起来,学会走路为止!是的,一直坚持到底者,最终都会站起来。为什么许多父母常用失望的口气告诉孩子不适合某个专业,要求他放弃呢?
而许多人竟也因为没有坚定的信念,一遇挫折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放弃了他们的理想。其实,凡事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相信:延迟不等于拒绝
有一个人,他在:
21岁时,做生意失败。
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
24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
26岁时,爱侣去世。
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
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1 “信念”是怎样建立的?(3)
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52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延迟不等于拒绝,因此能屡败屡战,最终成就不凡。
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中认识一名活泼的女士,她非常幽默,热力贯穿会场,脱口而出的笑话让每个人都感染了她的快乐,谁都想不到她有过坎坷的成长经历。
那名叫凯西的女子从小被认为智能不足,在智障学校呆到5岁,才被发现原来不是智障,而是失去听力,于是转往特殊学校,直到十几岁时,才借着助听器过上了较为正常的生活。就在人生刚有起色时,一次意外车祸使她在医院躺了两年。
当时她自问:为什么我的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但她随即深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因此咬紧牙度过难关。
之后,凯西交了男友,人生再度有起色时,又因乳癌先后割掉两个乳房。然而,纵有千般不如意,她还是相信:凡事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当她母亲歉意地对她说:“凯西,真的很对不起,把你生成这样”时,她回答:“妈,你把我生得太好了,因为这样,我今天才有这份热忱把自己的体验和经历与他人分享,化恐惧为力量,化压力为动力,让自己在每一个困难中,找出值得收藏的礼物。”
她的故事是否给了你一些启示呢?
相信: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