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深日暖-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松快些也不值什么,她都说了那都是铜镀的。”
真金的首饰也只有高门大户才能穿戴的起,沈氏头上的金钗跟手上的镯子全是铜镀的,只有个金戒指是真金的,潘氏这才一眼相中的戒指,没提钗镯。
桂娘一则老实二则她也不缺这些个,三班衙役都住在县衙后街,门挨着门儿,纪二郎要脸,旁人娘子穿什么,也给银子叫桂娘去做,还须得好上几分,这上头从来也不亏待老婆孩子。若非如此,桂娘也没银钱周济槿娘这个姐姐了。
槿娘翻翻眼睛,推了一把坐在床上闷声不响的梅姐儿:“你天天跟家住着,四郎回回跑货得多少银钱你就不知道?”
梅姐儿是真不知道,两个姐姐嫁后她过了段苦日子,她是个没主意的,听人吩咐事儿办得好,若要自己拿主意了只能抓瞎。
家里的事打点不好,吃了王四郎许多骂,等沈氏进了门,一揽子把活儿接了过去,梅姐儿乐得听嫂嫂的话办事,她说买米就买米,她说洗地就洗地,没一句二话。
如今哥哥跑货,连嫂子都不知道,她又如何能知晓:“真个不知呢,哥哥的脾气连嫂嫂多问两句都要顶回来,我如何好问的。”
槿娘食指往她头上一戳:“笨死人的丫头,你不能问,你还不能听?这院子是有多大,隔着门儿都能听见碗盆响,那两个说话,你竖一只耳朵就知道了。”
梅姐儿还未说话就羞得满脸通红,这不是教她去听哥哥嫂嫂的房嘛,她已经晓得些人事,起夜也只在屋里摆个马桶,没有到院后去解手,如今亲生姐姐说出这话来,她站起来就啐了一口:“二姐说的甚好话,我成什么人了。”
桂娘又在旁边劝和:“二姐不是这个意思,不过白说一句,你别当真了计较。”说着想把话头茬开:“你这花样子描得如何了?”
王家几个女儿就只有梅姐儿得了些母亲的巧,其余几个连描花用的炭笔都拿不起来,梅姐儿却不同,不仅连描还能画,不单单草色花样,就是人物也画的极好,与闺阁之中也算是能手了。
槿娘吃了这句抢白也不恼,知道从梅姐儿是真没留心,一屁股坐到她床上,又把话头扯了过来:“我还不是为着你,咱家可只有你没嫁了,嫁得好嫁得歹,全是那朱氏一张嘴,可这嫁妆却是捏在自己手里头的。”
她说着又不忿起来:“我跟你三姐姐哪个得了财,朱氏死要脸,盒子上头摆着整匹的新布,也不过就是面儿上这一尺三寸,里头裹的全是旧的,进门想给婆婆做件衣裳都不成。”她半是告诫半是挑唆:“你如今可不同了,四郎大发了,还不得给你置办些好货,要是四郎家的不肯,你就哭,四郎看上去硬心里可软,多哭上两句娘,他一准儿给你办了。”
“你教她这些作甚,四郎家的日子好容易好了,咱们是出嫁女还跟着搅和什么,阿弥陀佛,这菩萨可都是能看得见的。”桂娘双手合什祷告一声。
梅姐儿闻言倒低了头,她知道自己这几年就要定下人来,所以才把手里的钱捏得这般紧,槿娘捉了她这个心病,顺了竿子往上爬:“你好歹多得一些,姐姐们又不要你的,往后你自己日子好过,婆家也不敢把你看轻了。”
槿娘这话桂娘听见也默不作声,她是吃过苦头的,到如今她在婆家还抬不起头来,婆母跟兄嫂住在乡下,守着田地过活,每回去拜年走节,还没进门活儿就塞过来了,有回去的晚了,婆母站在村口等他们坐的牛车,手里还拎着根烧火棍,等着她去烧灶做饭。
没娘的心酸不是守孝时候的没人管,去伯母家蹭饭时的白眼儿,也不是村子里头人的指指点点,出了嫁没娘帮衬才是最苦。
王老爷歪在摇椅上头眯了眼儿,他一睡,汪文清也不肯再留,槿娘转身要走还回过头叮嘱一句:“你可得抓紧,没的全便宜的外人。”说着还指一指东屋的窗户。
梅姐儿原来打算趁着二姐不在,托桂娘去买东西,她是捕头娘子,商家也愿让她几文,比自己买要合算的多,可槿娘的话叫她心里存了别的想头,这些银子要能存下来变成私房自然更好。
桂娘比梅姐儿大上十岁,与她没甚话说,只好把花样子又提起来说,捡了几张描得好的要了去:“我下回去布店里头瞧瞧,若再有花样薄子给你买些来。”
梅姐儿点头应下,桂娘没嫁时全是她来料理梅姐儿,她把头搁到桂娘肩上:“三姐,你说那边会给我安个什么亲?”她还是有些怕的,两个姐姐在姐夫面前都不敢高声,小心翼翼的伺候着还落不着一个笑脸,若说三姐没生儿子,二姐总是生了的,可婆家也没因为得着个孙子就高看她一眼。
哪像隔壁徐屠户家的娘家,嗓门大的震天响,不是骂儿子就是骂丈夫,偏偏徐屠户看着五大三粗一个人,对着他娘子一点也不敢给脸子看,杀猪但凡有些收息便给娘子买布做衣,她是整条街上最先带起金戒指的,那么胖一个手,戒指带进去都勒得出肉条来,可徐屠户就是拿她当个宝。
梅姐儿又想了一回自家嫂嫂,嫂嫂在哥哥面前也少有高声的,平日里总是能顺就顺,实在顺不了,也不比徐家娘家那样叫骂,只是哭,哥哥便归心转意的去哄她,可事儿呢?一样还是一办。
“三姐,我往后要找个疼我的。”梅姐儿露个笑,带着羞意磨着桂娘的衣带边儿,大眼睛水汪汪的,跟桂娘很是想像:“要斯斯文文的。”
桂娘搂着她笑:“同你二姐夫一样是个读书人?”
梅姐儿直摇头:“可不敢似他这样,我听哥哥背后都说他是假文酸醋。”她微黑的脸上像泛着光似的:“既不像二姐夫也不像三姐夫,也不能似四姐夫。”
桂娘只当她是小女儿发了昏,拿袖子掩着口笑:“往后保媒说亲了,我托你姐夫去问问,若真是好亲咱再结,要是家里不稳当咱就推了,如今可不比那时候两眼一摸黑了,那边再想摆布你也不那么容易。”
两个亲亲热热说了会话,等萝姐儿醒了才告辞,纪二郎吃得满身酒气,还嚷嚷着要送老丈人家去,王老爷哪个女婿都瞧不上,纪二郎到底比汪文清好些,点一点头由着他们送到门口。
沈氏到灶下收拾锅盆,这才看见灶上摆着收下来的半只鸡跟桂娘烧好的金银蹄膀,两海碗大菜都给人带走了,她不由苦笑,想也知道这是二姐做的事。
别看汪文清一句话要掉几个书袋,论起吃来绝不含糊,说什么食无肉,筷子上头跟长了眼睛似的,一挟一个准儿,一锅老笋烧肉一半进了他的肚皮。
她叹口气把剩下的收拾了,算算这一顿开销出去总要三钱银子,收下来的菜也够家里再吃几日,还有猪大肠没煮,正盘算着,门口肉铺的伙计送来了王老爷早上买的十斤肉半腔羊,沈氏赶紧迎出去取,让伙计送到了厨房,摸几个钱给他们买茶打发了。
这肉是留给自家的,羊却是给沈氏用来送人的,她叫梅姐儿看住家,寻了徐家娘子,请徐屠户来把羊切成段儿。
给沈老爹那边送了一条羊后腿儿,往桂娘那儿送了条前腿,槿娘已经连吃带拿,便只送过去半扇羊骨,又分送些给徐家娘子,最后家里还剩着大半腔,蓉姐儿看着不敢上前,沈氏便指了排骨:“炸骨头给你吃好不好?”
蓉姐儿吮着手指头口水都要淌下来了,母女俩正逗着乐,王四郎阴着脸从室里出来,裹上棉袄说了声:“我出去。”
沈氏拦了他:“怎的又出去,可别吃的醉熏熏的,大节下的,多不好看。”
王四郎心有挂碍,摆摆手往外头走,纪二郎一边喝酒一边抱怨,塌一个双荷花桥死了七八人,伤二十多,还在节里就要找人上山拉石头,叫石匠把桥重新铺好。这原本与他根本挨不着,可县太爷下的令竟是去大石山凿石。
大石山上全是石头,除了草皮连树也不生,原是最好采石场,可泺水没人干这个,茶丝都贩不过来,谁去卖这个苦力气,可去大石山就一定要穿过南山。
南山一带全是竹林,靠水又靠山,山的两边通着水路,还有个古圣人的读书台,一到踏青的时候就有络绎不绝的读书人往那儿去喝酒吟诗,找些弹唱买些吃食,一年也就热闹这么两三回。
那地方风水好,许多富户往那寻了百年福地,就是前朝也有好些个大坟在那里头,王四郎贩的货,就是这些无本的买卖。
陈大耳拉他入伙的时候,只叫他贩东西,王四郎却留了个心眼子,金银器还好说,那浸了土色的玉又怎生分辩不出。
他晓得此中有异,却不点破,跟着他们吃几回酒,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三杯倒,饮上两杯就满面通红,推说上头,醉倒在桌边,那些人上山之前先要壮个胆气儿,原想拉他一回,只要动了铲子镐子就是同伙,可他回回如此,别人倒不想带他了。只是倾货还找他去,王四郎不过沾点儿油星子,大头全是那几个给分了。
这半年下来他们一回比一回顺手,王四郎算算攒的钱差不多,够本钱往更远的州府贩茶叶去了,可没成想桥塌倒跟他们关联上了。
陈大耳朵醉后胡言说半边山都给挖空,哪个穴没进过,这要是叫采石队捉个正着,岂不坏事。王四郎晓得盗墓也是有手艺的,可看看陈大耳那几个人空有一身胆儿,怕是带着铲子镐子硬给挖开,也不知道给人填上不曾。
说不得只好再去寻他吃一顿酒,把话有意无意的透给他听,从这回开始他们的事便不再沾手,他跑了那么多回的江州城,也晓得哪些价贵那些价贱,等过了正月十五,便贩些旁的,真等东窗事发也好出脱。
沈氏不知丈夫是犯了哪桩心事,看着他走到门边,忽的蓉姐儿抱牢了她的腿,见她低了头,咽着口水说:“炸排骨!”
沈氏一下笑了,弯腰去捏女儿的小脸:“小吃货。”




☆、夜半敲门欲栽赃

眼儿一瞬便到了正月十五,黄昏时分王四郎囫囵吃了些饭菜,带着一家子往他当差的巡军铺屋去。他早早跟人调了日子,专等着这天带老婆女儿来楼上看灯。
姐儿跟着沈氏送饭时来过,此时没有别人,她便玩开了,围着推车转了又转,地上的吊桶火叉猫儿索,哪个都觉得有意思,只不敢去碰。
王四郎拎着女儿的领子一把抱到怀里,迈了大步往砖楼上爬,日头坠到山后,映得泺水镇外的泺水湖融金一般。
前儿才下过一场雪,这儿下雪跟下雨没甚大分别,那雪籽儿细细碎碎的,一碰着石板路便化开了,只湿一湿地面。到是乌瓦翘檐上积了些雪,受了一日风吹成了冰。
四郎抱着她指点:“那是咱们家,”又转个身:“那是春风桥。”
“蚕娘娘!”蓉姐儿伸着指头点着镇冬头的红檐顶,供蚕娘是泺水县的风俗,泺水县下的农户几乎家家都头养蚕织缎,就是镇子里人也是一样,家里有了余钱便添一张绸机,织了好绸往外贩。
蚕花娘娘庙里头供的是蚕娘子,与别的庙不一样,蚕娘子是个圆脸盘身穿彩衣的女子,比旁的罗汉菩萨更可亲,蓉姐儿去过蚕花庙会,一眼就认了出来。
望火楼四面空空,夜里风夹着水气冻得人发抖,王四郎把女儿裹进大棉袍子里,沈氏紧了紧领围搓搓手:“你原说夜里冷须得喝酒才能挨得住,我还不信,如今站一站骨头都在打颤了。”
食盒里头装了一小坛子酒是来的时候便温好的,沈氏拿出来喝了一口,这才觉得全身暖和了些,王四郎是早就惯了的,席地坐下,让蓉姐儿扒着栏杆玩,捏了肥烂烂的猪耳朵下酒吃。
“等明儿我就进到江州府里去,头前认识个茶叶行的掌柜,肯带着我往并州府贩茶去,正是节里,请他用回饭,等这线跑熟了,我就自己单干!”王四郎背靠着栏杆,长腿一伸就把望火亭占了一半,一面说一面往嘴里扔花生。
“那这个差事不就要撂下了?”沈氏只图过个小日子,没有王四郎那么大的想头,她劝道:“如今咱们的日子也算得好过了,再积攒上两三年,卖了如今的院子,也能置个大些的房子,等往后蓉姐儿大了能自己有个屋,你就别东奔西跑,一家子过安宁日子不成么?”
有这个心固然好,沈家原来也不是泺水镇人,沈老爹家里原是城里的富户,排行第三,两个哥哥各有所长,到他这里就只会写几笔字画几幅山水,分家的时候不要田不要铺,只捏了一注钱到处游乐,等回神了,袋里也不剩几个钱了。
那是早些年月的事,沈老爹自觉没脸回去靠着哥哥,娶了潘氏,才在泺水落了脚,秀娘小时候没少听他念叨外头如何如何好,原来家里又是如何如何富贵。
“从前往后数,一天要过个十多道门!”这一句是沈老爹常说的,可数字却常常在变。整个家里没人当真,哪当他是酒后胡言,沈氏却当先儿说书似的听着,好歹知道些外头的事,怕王四郎一出去就不再回来了。
王四郎两条腿搭在一块:“妇道人家,我日日在这里胡挨,哪一天能出头,这巴掌大的地方转个身就看尽了,往后好了,把你们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