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活面宽,刻画的典型人物众多,使它成了一部几乎包罗英国18 世纪一切方
面的社会小说,被马克思称之为“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王燕)


斯摩·莱特(1721~1771)英国十八世纪小说家。生于英格兰的一个地
主家庭。父亲早逝,成为孤儿。稍大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同时给医师当学
徒。青年时期创作了一本诗剧《弑君者》,未上演。1741 年在一次英、法争
夺南美洲殖民地的战役中,当过英国军舰上的军医助手。后退出海军,在牙
买加居留。结婚后,于1744 年回同,开始创作。1763 年前往国外养病。1771
年病逝于意大利。他写过诗和医学论文,翻译过文章。其主要成就是小说创
作。作品有长篇小说《罗特瑞克·蓝登传》、《亨佛利·克林克》、《伯雷
葛伦·皮克尔传》等。

(王燕)


《蓝登传》英国斯摩·莱特的代表作。英国第一部揭露海军内幕的小说,
有自传成份,属流浪小说传统。蓝登的父亲因婚姻问题出走,蓝登童年受家
族歧视,教师虐待。他当过外科医生的学徒,后到伦敦谋生,作了军舰上的
医生,参加战争。离开军队后,他伪装贵族,在国外国内靠欺骗和赌博为生。
最后和舅父一起到海外贩卖黑奴,在美洲遇到了发了财的父亲,一同回国。
小说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反映英国和欧洲社会各阶层
的活动,揭露了英国政府的贪污腐化,社会上对苏格兰人的歧视,特别揭示
了英国海军的黑暗。

(王燕)


《废克尔传》英国斯摩·菜特的长篇小说。以骗子小说为蓝本而写成。
是以小说主角——出身于富裕的小贵族家庭的皮克尔——的命运联系起来的
一连串的故事。小说中写了许多可笑的故事和滑稽的人物,其中以舰队司令
官霍塞·特恩尼恩的形象塑造的最成功。霍塞·特恩尼恩是个好起哄、说下
流话、外表粗暴、心地善良,而且不断陷入滑稽窘境的人。小说抨击了资产
阶级贵族社会的残酷风尚,抨击了政客们的肮脏习性、整个贪污的政府机构
和远离人民利益的国会。揭露了选举的喜剧、候选人的欺骗和贿买行为。

(王燕)


谢里丹(1751~1816)英国戏剧家、政治活动家。生于爱尔兰,入哈罗
中学,后学法律。受父母影响,擅写戏剧,从1775 年第一个剧本到1779 年,
共写了7 个剧本。1780 年以后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员,并在外交部、
财政部、海军任要职。政治观点较为民主,反对英国对外侵略,主张保卫言
论自由。晚年因债务被捕,死后葬于西敏寺。主要戏剧有《情敌》、《少女
的监护人》、《圣帕特里克节日》、《斯卡波罗之游》、《造谣学校》、《批
评家》和《皮萨罗》。谢里丹是英国启蒙时期最出色的喜剧家。他的剧本体
现了启蒙时期崇尚理性、反对悲伤的批判精神,且情节紧凑,对白幽默风趣。
他的喜剧代表了18 世纪英国戏剧的高峰,为同时代其他剧作家所无法企及。

(李京玉)


《造谣学校》戏剧。谢里丹作于1777 年。该剧以游手好闲、惯会造谣
的上流社会为背景。写两兄弟一个虚伪而道貌岸然,另一个真诚而放荡不羁。
约瑟表面上有道德,而骨子里却是利己主义,淫荡成性;查理斯虽然放肆而
喜欢作乐,实质上是一个善良而富于同情心的青年。戏剧还说到查理斯经受
住了多年不见发财归来的叔叔的考验,而约瑟却不能,谢里丹由此痛斥英国
资产阶级贵族社会的道德虚伪。剧中还通过一个乡村少女的经历,对上流社
会的道德沦丧和假仁假义进行了讽刺和揭露。戏剧人物生动,情节富于喜剧
性,结构缜密,语言犀利明快,没有十七世纪喜剧的秽饲。此剧是谢里丹的
代表作,展示着他卓越的艺术成就。

(李京玉)


彭斯(1759—1796)苏格兰诗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爱好诗歌,1783
年开始写诗,1786 年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赢得声誉。后
被邀至爱丁堡,成为王公贵族的座上客,但仍保持本色。经短期游历,仍回
乡务农,坚持创作,并收集《原始的苏格兰歌曲选集》。诗人于1796 年在贫
困交加中去世。一生创作甚丰,且诗歌体裁多样,较著名的有抒情短诗《一
朵红红的玫瑰》、《不管那一套》、《苏格兰人》、《高原上的玛丽》、讽
刺诗《圣节集市》、《威利长老的祈祷》,诗札《致·拉布雷克书》,叙事
诗《两只狗》、《汤姆·奥桑特》、《快活的乞丐》等。作品题材多根源于
普通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构成一幅18 世纪苏格兰的社会风情画。彭斯的诗
是那些高度地综合了现实主义和真正的浪漫情调的世界文学现象之一。他的
创作代表英国18 世纪诗歌发展的最高峰,他同时又是把18 世纪诗歌同19
世纪诗歌连接起来的一个环节。

(李京玉)


《一朵红红的玫瑰》抒情诗。英国诗人彭斯著。表现了诗人对忠贞爱
情的追求和热烈的歌颂:“呵,我的爱人象一朵红红的玫瑰。”将爱人比作
“玫瑰”比作“乐曲”,从而为爱情献出一颗“四海枯竭”而不变的心。诗
作清新明快,自然流畅,犹如莺歌燕语,美妙动听。

(马素娟)


《不管那一套》抒情诗。英国诗人彭斯著。表现了诗人对权臣显贵的嘲
笑,他反对人有等级贵贱之分,推崇独立人格。诗中写道:“管他们这一套
那一套,什么贵人的威仪那一套,实实在在的真理,顶天立地的品格,才比
什么爵位都高!”诗人进而展望未来,期望实现平等博爱的新世界:“那时
候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成了兄弟,不管他们那一套。”热情、奔放、活泼、流
畅,表现了诗人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的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马素娟)


华滋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生于英国北部某小城的一个律师家
庭。幼年成孤。中学毕业后,入剑桥大学,受卢梭“回到大自然去”的思想
影响,曾到瑞士、法、德等国游历。政治上倾向于温和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晚年在乡村、湖区消磨一生。是著名的湖畔派诗人,于1843 年被封为“桂冠
诗人”。最初诗作《晚步》、《素描集》,以伤感主义诗人的叙事加规戒的
精神写成。后来与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
宣言。善写优雅恬静的自然景物,还喜欢描绘在大自然中活动的普通人形象。
著名的有《丁登寺》、《我们是七个》、《序曲》、《昆布兰的老丐》、《露
茜》、《永生的了悟颂》、《孤寂的刈麦女》、《杜鹃颂》、《早春》等。
华滋华斯关于改革诗歌语言的主张以及他的创作实践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
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在艺术上
对雪莱、拜伦、济慈等都有影响。被认为是开创一代诗风、影响深远的大诗
人。

(李京玉)


《抒情歌谣集》诗集。英国诗人华滋华斯、柯尔津治合著。初版于1798
年,1800 年再版。以18 世纪末英国农村温顺的农民生活为题材,加上诗人
丰富的想象和用日常语言加以生动的描绘,从而开创了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
为主的现代诗风,是英国文学史上自文艺复兴以来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
尤以华滋华斯的《丁登诗》、柯尔津治的《古舟子咏》等待最著名,可称为
不朽之作。

(周洁)


《序曲》哲理长诗。英国诗人华滋华斯著。共14 章。作者去世后才出
版。描述了诗人一生的成长过程,其中有诗人的童年生活、学校生活、假期
生活的片断,有诗人漫游阿尔卑斯山、暂住伦敦、旅居法国的见闻,有关于
对自然与人的爱和想象力与趣味的思索等。主要是回忆诗人在各个时期的感
受和思想,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波澜壮阔的心灵史诗”,是诗人一
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研究华滋华斯的思想和生活的重要文献。

(周洁)


司各特(1771~1832)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和诗人,被誉为西欧历史小
说之父。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苏格兰贵族家庭。早年专心于诗歌创作和苏格兰
民歌的收集整理,印行了《苏格兰边区的歌谣》。长篇叙事诗《最末一个行
吟诗人之歌》给作者带来了声誉。1814 年后,开始历史小说创作,作品多取
材于苏格兰和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作品有以著名的《玛密恩》和《湖上夫人》
为代表的7 部长篇叙事诗和以《威弗利》、《清教徒》、《罗布·罗伊》、
《米德洛西恩的监狱》、《艾凡赫》、《昆丁·达沃德》为代表的27 部历史
小说,以及一些中篇、短篇小说。另外还有《拿破仑传》、《小说家列传》
等历史著作与传记。司各特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历史小说,它们象一幅幅巨大
的历史画卷,把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苏格兰的不同时代的
风貌,社会风俗和宗教、民族、阶级的斗争都生动地描写出来。其历史小说
丰富和发展了19 世纪的欧洲文学,对英国的萨克雷、狄更斯、斯蒂文森,法
国的雨果、巴尔扎克,意大利的曼佐尼,俄国的普希金,美国的库珀都产生
过影响。

(李京玉)


《米德洛西恩的监狱》长篇历史小说。司各特作于1818 年。小说以18
世纪前期亦即苏格兰和英国正式合并初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珍妮的妹妹艾
菲所生的孩子下落不明,因而以杀婴罪被捕并判处死刑。珍妮不愿做伪证救
妹妹,而是只身赴伦敦,求救于阿盖尔公爵和卡洛琳王后。小说塑造了正直
善良、纯洁朴素而又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和惊人的毅力的珍妮这一人物形象。
另外珍妮救妹妹还与爱丁堡的一次暴动事件结合起来,反映了苏格兰与英国
的民族矛盾。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语言生动流畅。
是司各特较著名的一部历史小说。

(李京玉)


《艾凡赫》长篇历史小说。英国作家司各特作于1819 年。小说的故事
发生在12 世纪末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被囚在国外的前后。理查王黩武喜功。
1191 年发动十字军东征,因参加远征的基督教国家内部分崩离析,不久就被
迫班师。归途中遇风暴,理查率少数随从乔装平民取道维也纳回英,被奥地
利公爵所俘。一年后,经付大量赎金,才于1194 年获释归国。小说真实、生
动地再现了12 世纪英国封建主义全盛时期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
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封建贵族和憎侣们的腐化,对农民和犹太民族
寄予同情。小说在艺术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用幻想和真实结合的手
法刻划人物,通过人物性格冲突,揭示社会矛盾,用铺开描写的手法,描叙
历史事件和生活。由此《艾凡赫》成为司各特最出名的小说,是他描写中世
纪生活的历史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经典作品之一”

(李京玉)


奥斯丁(1775~1817)19 世纪英国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女作家。生
于英国小乡镇史蒂文顿的一个牧师家庭,几乎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由于
家庭文学空气熏陶而成为著名作家。其作品主要描绘她在狭小生活圈子里所
熟悉的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及其心志,具有观察细致,
人物刻划惟妙惟肖,评论尖刻等艺术特色。20 岁左右开始创作,共发表6 部
小说:《理智与感情》、《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
《诺桑觉寺》、《劝导》。奥斯丁最初创作是为了反对流行小说,后来又反
映了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当时未受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浪潮冲击的英国乡村中
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场景,扫除了当时小说创作的庸俗风气,在英国小说发展
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奥斯丁又是公认的描写妇女意识的卓越作
家。

(李京玉)


《傲慢与偏见》长篇小说。奥斯丁作于1813 年。故事围绕着班奈特太
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问题展开。小说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小地主家
庭,却为豪门子弟达西所热爱。他克服了门第悬殊的种种顾虑,向她求婚,
而遭拒绝。原来伊丽莎白误信了谗言,最后误会消释,达西又出资帮助她的
一个私奔的妹妹完婚,挽回她家的声誉,才赢得她的爱情。作者还写了伊丽
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以此和主人公的理想婚姻相对照。作品生动
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阶级关系、风俗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