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安的列斯共和国。1865 年与古巴作家创建“废除奴隶制协会”,呼吁古巴、
波多黎各等安的列斯各岛黑人奴隶和中国劳工求得解放。奥斯托斯是19 世纪
末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战士,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家之一。有《全集》20 卷,
1939 年出版,其中有重要的社会科学著作《社会道德》、《宪法教程》、《社
会学》。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1863 年写的《巴约安的漫游》,记述巴约安
在美洲各地的游历,对一个古巴姑娘的爱,以及为安的列斯群岛殖民地的独
立运动的奔走与他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充满浪漫主义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
憬。这部小说受到拜论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歌德的《威廉·迈斯
特》的影响。巴约安就是作者青年时代的写照。他满杯激情和理想,立志为
祖国的前途而奋斗。
(广原)
哥伦比亚
伊萨克斯(1837~1895)哥伦比亚诗人、作家。生于考卡省卡利城一个
富商兼庄园主家庭。曾务农、经商、当新闻记者、教员和议员,一生坎坷,
备受挫折。他是波哥大颇有影响的文学团体“莫塞依克”的重要成员。1864
年他的第一部作品《诗集》,以清新流畅的笔调描述他童年时在考卡河谷的
印象和感受。1867 年出版的《玛丽娅》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以浓重的感伤
笔调,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热烈而纯真的爱情。小说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和浓郁的拉丁美洲情调,语言纯朴,自然景物描写色彩鲜明,被称为“美洲
之诗”。在拉丁美洲风行一时,重版数十次,被译成多种文字。
(广原)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魔幻现实主
义最杰出的代表。1928 年3 月6 日生于马格达莱纳镇的小城阿拉卡塔卡。父
亲是个医生,外祖母很有文化教养,他7 岁就通晓《天方夜谭》中的所有故
事。上中学时阅读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1940 年,全家迁入首都波哥达,18
岁时入大学攻读法律,后辍学从事新闻工作,任过《观察家》报记者。1954
年,短篇小说集《周末后的一天》问世,并获哥伦比亚全国文艺家协会奖。
同年,又被《观察家》报派驻欧洲,周游了意大利和法国。1955 年,发表了
第一部长篇小说《落叶》,1961 年,出版了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
校》,1962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礼》和长篇小说《恶时辰》。
1967 年《百年孤独》的问世,标志她创作的最高峰,它在拉美引起了一场“文
学地震”。1975 年出版的另一文学巨著《家长的没落》,使拉美文学在西班
牙文学界再次引起一场“地震”。198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刘欣)
《百年孤独》长篇小说。加西亚·马尔克斯著。1967 年出版。主要内
容是通过布恩迪亚家族7 代人的经历,描绘了哥伦比亚农村小镇马孔多从荒
芜的沼泽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而完全消亡的一百多年的图景。马孔
多是哥伦比亚农村的缩影,也是整个拉丁美洲的缩影。作者通过布恩迪亚家
族7 代人的遭遇反映了当地的政治、历史以及神话、传说、宗教习俗等。概
括了拉美社会各个阶段的丰富史事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凝结着作者对拉美现
实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在文化历史的深层结构中去探寻民族孤独落后的内在
机制——马孔多意识,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在艺术上,作者遵循了“变
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创作原则,吸收了前人表现人的本能、潜意识
和梦魇的特点,独创性地运用了象征、夸张、魔幻、想象、影射、征引等技
巧,形成了虚实结合、真假混杂的创作手法,把魔幻现实主义发展到完美的
地步。《百年孤独》在拉美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刘欣)
委内瑞拉
贝略(1781~1865)委内瑞拉作家、学者。生于加拉加斯。从小受到良
好教育,曾学习哲学、艺术、医学、法律等,对欧洲文学具有广博的知识。
他的创作属于新古典主义,但诗也具有浪漫主义特点。曾翻译拉丁文和法文
诗歌,并创作了多种诗歌和剧本。1810 年,贝略作为委内瑞拉外交使团成员
前往伦敦,在英国度过了19 年。曾创办《美洲丛刊》、《美洲文集》杂志。
并创作了两首著名诗篇:《与诗谈论》和《致热带地区农艺的颂歌》。1929
年6 月,贝略应邀到达智利定居,直到去世。在这期间,曾任《阿劳科人报》
主编、智利大学校长及财政部、外交部的高级职务。这期间也是贝略创作的
旺盛期,主要作品有《人权原则》、《西班牙语的正音与韵律原则》、《国
际法原则》、《西班牙语语法》、《文学史大纲》等。1852 年完成了他的法
律著作《民法》的起草工作,1855 年被智利议会通过,成立独立战争后拉丁
美洲的第一部法典,至今还在沿用。贝略去世后,智利政府出版了《贝略全
集》15 卷,其中文学卷有《熙德之歌》、《诗集》、《文学评论集》等3 卷。
加利戈斯(1884~1969)委内瑞拉小说家。生于加拉加斯。曾创办《黎
明》杂志,主编《时事》杂志,出版《每周小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冒险家们》、长篇小说《索拉尔家族的末代》和《爬藤》。代表作是长篇
小说《堂娜芭芭拉》,写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以一个大
牧场主堂娜芭芭拉的失败,预示拉丁美洲庄园主势力即将没落。曾任教育部
长、国民议会议员、联邦区区长,并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不到一年。即在军
事政变中被推翻,流亡墨西哥,直到1958 年回国。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贫
苦的黑人》、《异乡人》、《在同块土地上》、《暴动及其他故事》、《风
中草屑》、《生活中的地位》、《少女和最后一个爱国者》。他的小说主要
取材于他亲身经历的生活,描写委内瑞拉大草原上的生活景色,富有地方色
彩,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危地马拉圣卡洛斯大
学、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等校先后授予他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的学位和学衔。
1958 年回国后被选为委内瑞拉教师学院名誉院长和委内瑞拉记者协会名誉
主席,并获全国文学奖。阿根廷总统和秘鲁政府分别授予他“圣马丁大十字
勋章”和“太阳勋章”。
(广原)
厄瓜多尔
奥尔梅多(1780~1847)厄瓜多尔诗人、政治活动家。生于瓜亚基尔。
1806 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曾任国会议员、副总统和临时政府
的首脑。在诗歌创作上他是拉丁美洲文学新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
重要代表。他的著名长诗《胡宁的胜利:献给博利瓦尔的颂歌》,歌颂了1824
年的胡宁战役。全诗共906 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预示博利瓦尔的军队
必将在胡宁战役中获胜;第二部分描绘胡宁战役的场面,抒发了爱国感情;
第三部分包括太阳女神之歌和胜利之歌,写博利瓦尔率领的革命军队在希腊
众神的支持和协助下,战胜了人数众多的西班牙殖民军,表现了丰富的想象
力。这首长诗形式上虽属于古典主义,但诗中奔放的热情,丰富的想象,使
作品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被认为是西班牙语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他还有长诗《献给米尼亚里卡战役的胜利者弗洛雷斯将军》。
(广原)
秘鲁
帕尔玛(1833~1919)秘鲁诗人、历史学家、散文作家。生于利马。青
年时曾在大学攻读法律,中途辍学后,刻苦自学,大量阅读浪漫主义作品,
投身于当时风靡拉丁美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最初从事诗歌创作,后转向散文。
诗集有浪漫主义《诗集》、《和声》、《西番莲》,历史研究著作《利马宗
教法庭纪年》。另有诗集《动词和形容词》,文学评论《破烂货》,文选《美
洲弦琴》,游记《回忆西班牙》和《我那时代的流浪生活》等。他的最重要
最有影响的作品是《秘鲁传说》。
(广原)
《秘鲁传说》传说。秘鲁作家帕尔玛的代表作。作于1872~1910 年,
历时40 年。巨著共7 卷,包括传说453 篇,其中有339 篇写的是殖民时期。
作者运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将各种奇闻轶事编织成生动的传说故
事,再现了殖民地时代的民族风貌。按内容传说可分为世俗性、宗教性、戏
剧性、历史性、传奇性及流浪汉文学体系6 类;按传说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印
加时代(至1533 年)、总督时代(1534~1824)、独立时代(1825~1830)、
立宪时代(1831 年以后)及没有具体时代的传说。传说资料来源广泛,包括
史册、游记、传记、诗文乃至修遭院的纪录,以及成语、谚语、风谣、习俗、
民间故事以及传奇中的素材,描写了从乞丐到总督各种人物,展示了各个历
史时期内容极其广泛的画卷。这部传说创造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文学形式,在
拉丁美洲影响深远,模仿者甚多。
(广原)
巴西
库尼亚(1866~1909)巴西作家,生于里约热内卢州苏达德的一个小庄
园主家庭。1886 年入军事工程学校求学,后被开除。不久,投身共和运动。
担任过记者、教官、工程师、勘察团长。1896 年,卡努杜斯战役打响,随军
进行战地采访,于1902 年出版反映这次战役的报告文集《腹地》,一举成名,
被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和历史研究院研究员。1904 年任勘察团长,两年后出
版《巴西——秘鲁上普鲁斯联合勘察团报告》。1907 年出版论文集《相对与
相接》,并在巴西文学院讲演《卡斯特罗·阿尔维斯和他的时代》。1909 年,
任里约热内卢佩得罗二世学校逻辑学讲师时,遭反动派暗杀。同年,随笔集
《在历史的边缘》出版。他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天才”、巴西现实主义文学
的奠基人。
(吴根成)
《腹地》报告文学集,共三部。巴西作家库尼亚作于1902 年。它记叙
1895~1897 年巴西卡努杜斯镇起义农民的英勇斗争,控诉反动统治者血腥镇
压的暴行,提出巴西民族最根本的社会问题。被称为“巴西民族主义的《圣
经》”、“巴西的第二次发现”。巴西人民把国内干旱草原叫“腹地”,卡
努杜斯镇是腹地的一座小城。当地农牧民处在周期性的干旱和缺乏土地的情
况下,饥饿迫使他们到处流浪,寻找无人居住的小块土地。作品分三部分,
前两部分描写腹地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与劳动。处在愚
昧、贫困和沉重劳动重轭下的腹地居民,常借助于宗教性的抗议形式来发泄
他们的愤懑。他们在游方教士和“善士们”宣传的教义中,寻求着美好生活
的理想和向人间压迫者复仇的许诺。第三部分描写卡努杜斯起义的经过、战
役始末。1896 年,福音传教士团结腹地居民成立了“卡努杜斯共和国”。反
对政府派遣六千名全付武装的正规军残酷镇压手执火枪、牛叉的甲贡索人。
1897 年,卡努杜斯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了。这是一场所谓“文明”军队对落
后居民的大屠杀。《腹地》揭露政府军的腐败,抨击反动派血腥镇压农民起
义的暴行,披露卡努杜斯战役真相。《腹地》出版后,震惊了巴西。人人都
在谈论《腹地》,议论“腹地”和卡努杜斯战役,作家也成为轰动一时的名
人。巴西人民称这部作品为“我们最优秀的书”,标志着巴西现实主义文学
的开端。它促使人民正视现实,认识到民族力量及民族发展的巨大潜力。
(吴根成)
玻利维亚
阿格达斯(1879~1946)玻利维亚作家、政治活动家。生于拉巴斯,曾
任律师、众议员,并从事过外交工作多年。著有论文集《病态的民族》,分
析了玻利维亚的社会问题,指出印第安民族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是贫困落
后的症结所在。希望进行社会的和经济的改革。小说有《瓦塔·瓦拉》、《克
里奥约生活》,代表作《青铜的种族》,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印第安民
族的生活。小说前半部通过主要人物阿希阿利等几个印第安人穿越高山深
谷、涉渡激流险滩的旅行,描绘了安第斯山雄伟壮丽的景色和当地人民的苦
难生活。后半部刻画了白人地主潘托哈的种族偏见和横暴凶残。他因侮辱阿
希阿利的妻子未遂而将她打死,激起了印第安人积压了多年的仇恨,他们杀
死潘托哈,并放火烧了他的庄园。作品深刻揭露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对
被压迫的印第安人寄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