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晗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自己对明史虽然作了30年的研究,却由于用“超阶级思想来叙述坚强不屈的西系红巾军组织者彭莹玉和尚”,所以得出违反历史真实的结论,这和自己有“革命者是可以半途而废,无须革命到底”的清高思想是不可分的。从此,吴晗用严肃的态度,更加认真地学习有关理论,用以指导写作研究。从1954年开始,他用了一年的时间重新改写了《朱元璋传》,1955年春,油印出l00多份,又送给了毛泽东。在毛泽东故居书房里,还保存着这本吴晗写着“送毛主席,请予指正”的上、下两册16开油印书稿,上面多处留下了毛泽东用铅笔画着的直线、曲线等符号和着重号,显然毛泽东又认真地通读了一遍,而且对吴晗的新修改和研究成果是满意的。同时又指出: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元璋的晚年)。
1964年,吴晗根据征集来的意见,利用病休时间,再一次作了修改,1965年正式出版。在该版序言中,吴晗对自己写这本书前后20年,四易其稿过程中的思想变化,作了说明。
63。我看了很高兴(读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
[原文]
我国封建时代有三部最大的历史著作:第一,春秋。是孔子的政治学,是整个封建时代的基本政治学。孔子是好古主义者,但在写春秋这一点上,倒像是个“厚今薄古”的史学家。春秋是脱离政治专谈学术的么?为什么“乱臣贼子惧”,还不是怕它在政治上的诛代?第二,史记。司马迁作史记,从五帝一直写到汉武帝,能说他薄今么?第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看书名就知道他写书的目的是为朝廷讲封建政治学,书中的“臣光曰”,哪一条不是谈政治的?
厚今薄古与厚古薄今是史学界存在着两条路线的表现,这里面也必然存在着兴无灭资和兴资灭无两条路线的斗争。厚今薄古第一必须扩大和加强研究今史的力量,主要是研究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中国史,其次是资产阶级领导旧民主革命的中国史。第二必须确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史研究上取得真正的成绩。
——摘自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范文澜同志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我看了很高兴。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事实证明厚今薄古是史学的传统。敢于站起来说话了,这才像个样子。文章引用了司马迁、司马光,可惜没有引秦始皇,秦始皇主张“以古非今者族”,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摘自毛泽东1958年5月8日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见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史学》第316—317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解析]
范文澜的《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一文,同时发表在1958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和1958年第6期《历史教学》上面。全文分四个部分:一、厚今薄古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二、厚古薄今是资产阶级的学风。三、厚今薄古与厚古薄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四、开展百家争鸣,史学界领导干部要种试验田。范文澜的这篇文章受到毛泽东的注意,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正值开展大跃进之时,范文澜的文章本身也是从大跃进说起的,包括其文章小标题所用的“试验田”之语,便明显带有当时的社会氛围。而在毛泽东看来,大跃进运动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个大超越,就是一场厚令薄古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实践运动。所以,从1958年3月成都会议起,他就反复讲不要妄自菲薄,要敢于超越前人,要破除迷信,要敢想敢干敢说。在谈到范文澜文章的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中,毛泽东就写有上述的一些话,看来,在他当时的想法中,厚今薄古,不光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思路,也是当代社会实践所应有的基本观点。
第二,厚今薄古,是毛泽东一贯的观点,范文澜文章谈厚今薄古,重在两条,一是要多研究今史,一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这两条,也是毛泽东多次强调的,而且在他看来,即使从古代史的研究来说,由今而古也是一种好方法。在1956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他就说:“马克思讲过,首先研究近代社会,就容易理解古代社会。这是倒行的,却要快些。”范文澜的文章说,研究现代史、近代史“最有现实意义”,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最有现实意义就是有“用”。作为政治家、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从来主张“古为今用”,研究历史应该为现实服务。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他还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
此外,从中国的史学传统来看,确是贯穿了一条“厚今薄古”的线索。写史,从来是为了借古鉴今,范文澜在文章中所举,为其要者。毛泽东熟悉历史,对范的文章所谈到的司马迁等几个史学家,自是欣然共鸣的。同时,他还提到了秦始皇,这大概不是从史学角度立论了,而是从政治家对待古今关系的态度所作的发挥了。
64。这个案要翻(读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说到曹操》)
[原文]
在我看来,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
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可以说尽了文学的能事。《三国志演义》简直是曹操的谤书。《三国志演义》的作者不是没有看过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他看了,而且看得很仔细。他知道曹操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坏,那样愚蠢无能,但是为了宣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地歪曲历史,贬斥曹操。他不仅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了滑稽剧,而且还让后来的人把他写的滑稽剧当着三国的历史。应该说,《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对待曹操的问题上是发挥了他的强烈的政治性。
——摘自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说到曹操》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毛泽东还谈到翦伯赞关于曹操的一篇文章,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不是继承司马迁的传统,而是继承朱熹的传统。南宋时,异族为患,所以朱熹以蜀为正统。明朝时,北部民族经常为患,所以罗贯中也以蜀为正统。
——摘自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258页,三联书店1986年版
[解析]
1959年,文学、史学界曾在报刊上展开一场影响很大的关于替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
这场讨论是由郭沫若发表在1959年1月25日《光明日报》上的《谈蔡文姬的》一文引起的。这篇文章主要是论证蔡文姬是《胡笳十八拍》的真正作者,从而谈到是曹操把蔡文姬拯救出来的,进而评价曹操的“伟大”之处,说他“锄豪强,抑兼并,济贫弱,兴屯田,费了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把汉末崩溃了的社会基本上重新秩序化了”,“他在文化上更在中国文学史中形成了建安文学的高潮”。所以,“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是应该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称为民族英雄”。该文发表后,引起人们的兴趣,读者关于曹操的评价也是议论纷纷。2月19日,《光明日报》又发表翦位赞的《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说“希望对曹操感到兴趣的同志们,都来参加对于这一历史人物的讨论”。为此,《光明日报》的“史学”专刊还专门印上“关于如何评价曹操的讨论”的刊头。《人民日报》和上海、广州等地的报刊也发表讨论文章。讨论中,多数人同意郭沫若、翦伯赞的观点。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建国后和当时讨论中基本上是否定曹操的观点,主要是他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残忍嗜杀等等。全盘否定的人甚至提出,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大军阀之一”,“对黄巾起义军多次镇压”,有“独霸中国的野心”和“镇压和屠杀人民的反动性”。从历史上看,特别是在一般大众的心目中,曹操形象的定位,确实与《三国演义》的描绘和有关戏曲的流传有关,政治上,他被描绘成奸相汉贼,特别是在人品道德上,“宁可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名言,更使人们难以接受。所以,主张为曹操翻案的论者,大都要提到《三国演义》。除前面引了的翦伯赞的文章中对《三国演义》的批评外,郭沫若的文章也说到:“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了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相,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
曹操一向是毛泽东评价较高的少数几个封建帝王之一。他读《三国志》中涉及曹操的史实写的批注,所持的大多也是肯定观点,并且很同意鲁迅说的曹操至少是个英雄的提法。因此,他关注1959年的这场讨论,并同意郭沫若、翦伯赞的观点,也就不是偶然的了。的确,感情的、道德的评价,当然不能代替历史的评价。毛泽东评价历史人物,包括历史上多有贬词的商纣王、秦始皇、朱元璋等,他多是看他在历史上有没有起到进步的作用。50年代在北戴河,他还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敢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张贻玖《毛泽东读史》第61页)。一直到晚年,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都很高。1975年,他对为他读书的芦荻说,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下的基础。(芦荻《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那么,曹操这样一个杰出的人物,为什么会被人们贬斥成反面人物了。郭沫若和翦伯赞都注意到宋以后的封建正统的历史观,以及根据这一历史观写成的《三国演义》对人们的影响。对这个思路,毛泽东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我们知道,明君臣之分,严华夷之辨,是古代文人难以逾越的历史道统观。描写汉末至西晋从乱到治的这一历史过程的《三国演义》,必不可免地遇到和表现了皇权正统观念,所以,作者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抑曹扬刘。那么,除了继承传统观点以外,有没有现实方面的原因呢?毛泽东把南宋力倡封建道统的朱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继承朱熹观点的罗贯中所处的明代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指出了两个时代在异族边患问题上相同之处,这个看法,便进了一步。
65。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读高二适《的真伪驳议》和郭沫若《的商讨》等)
[原文]
顷见《光明日报》连载郭沫若先生《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的真伪》一文。文章的内容,画为七大段,郭先生的立论要旨:在其文(三)“由墓志说到书法”。大抵概括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与王羲之所写《兰亭序》年代是相与上下的。由于墓石上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于是《兰亭序》的可靠性的问题,便不能不重新提出了。又其文(五)到(六)揭题以《兰亭序》为依托,郭先生更斩钉截铁的批判了这篇文章,“根本就是伪托的,墨迹就不用说也是假的了。”惟兹事体大;而问题又相当的繁复。今日而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倒真是使人们能够“惊心动魄”的。二适无似。谨以浅陋之资;怀战栗之思。俾掇芜言,创为驳议如左:
——摘自商二适《的真伪驳议》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特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