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大学问加小窃门-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社会。 
辍学后的伊士曼开始到保险公司去做杂役,工作很辛苦还很累,一周工资只有3元,第二年才增加到5元,尽管只有这么一点钱,但伊士曼还是视若珍宝,小心地积攒下来,全部交给母亲。同时,他还做兼职书架的销售工作,有时甚至还会上门向家庭主妇推销打毛衣的编织针。推销的工作更是让人备受打击,经常遭遇冷眼,但为了母亲和家里,伊士曼都忍受了下来。 
就这样,家里的情况开始慢慢好转起来,伊士曼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会计课程。1年以后,他进入罗切斯特银行工作,年薪800美元。经过几年的省吃俭用,他终于积聚了3千美元。作为一个银行职员,伊士曼已经跨入了白领的行列。 
从小的时候,伊士曼就喜欢去旅游,原来是没有钱没有时间,现在终于可以到处走走了,1879年,25岁的伊士曼利用假期外出旅游,花了94美元买了一套照相器材——包括照相机和显相设备,并学会了摄影技术。没多久,他便对摄影着了迷。但令他烦恼的是,当时的照相机太笨重:粗笨的三脚架、装片机、药粉……简直要用马车才装得下。更糟糕的是,这机器操作起来有许多麻烦的步骤,如果不严格按照技术要领操作,结果不是漏了光,就是照成模糊一片。这样子下去,照相不是负担,而是累赘了,能给旅游者带来愉快吗?伊士曼暗自立誓:要努力改进摄影器材,简化拍摄手续,让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使用照相机像使用铅笔一样方便,使人人都能享受摄影的欢乐,他开始一心扑进研制轻巧方便的摄影器材工作之中。 
 
 

 
第29节:“柯达”创始人(2) 
康丽
柯达一刻 留住永远 
当时照相技术还在初创阶段,效果很不理想,伊士曼决心探索革新之路。每天从银行回家后,他就一头钻进了自己的研究中,家里的厨房成了他的实验室,他买来各种化学试剂做着各种试验。对于化学,他是一个门外汉,可是真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各种实验,许许多多的奥秘都被他揭开了。他的主要“导师”就是一本被他翻烂了的英国摄影杂志。 
每次,他把屋子遮得严严实实地做着那些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实验,累了就躺在地板上睡一会儿,醒了又接着干。这种无休止的单调生活他一点也不觉得苦,他的心中充满了创造带来的快乐。 
有一次的实验,他从星期三一直做到星期六晚上,正好女朋友来电话约会,两个人约定第二天早上10点钟在车站会合。挂了电话后,伊士曼又开始搞自己的试验,结果因为太过于专注,等他睡下,起来时已经日上三竿了。这样的情况举不胜举,女友再也无法忍受,就跟他分手了。虽然心中很痛苦,但伊士曼依然把发明继续搞了下去。 
命运之神终于向这位视事业为生命的年轻人露出了微笑。1878年,伊士曼发明了一种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而在此之前,感光底片都是湿片。湿片片基涂了乳剂之后,必须趁其未干就得曝光和冲洗,而干片则在什么时候曝光和冲洗都可以。1879年,伊士曼又发明了一台乳涂敷机,开始批量生产干片。干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摄影术的发展,摄影技术从此开始为更多的人所掌握。 
这一发明引起人们的重视,他的研究开始得到商人斯通的赞助。1881年,27岁的伊士曼用他多年积蓄的5500美元作为资金,在罗切斯特创立伊士曼干板制造公司,这就是柯达公司的前身。1886年,伊士曼又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这些发明并没有让伊士曼满足,毕竟真正的“照相大众化”还没有实现,面向家庭的、便携式的家用照相机才是他的最终目标。伊士曼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照相机的改进上,研究如何把机器做得更小、更轻、更方便。经过无数次的失败,1886年伊士曼研制的新式照相机终于诞生了!这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 
为了给自己的新产品取个别致的名字,伊士曼想了很久,自己创造了一个从未有的新单词——“柯达”,后来他解释说,K表示一种事物的突出部分和尖端,柯达字母少,不易拼错,具有生气和个性,相信它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好运。从此,“柯达”这个商标就一直印在伊士曼柯达公司的产品上,不但成为法定的而且成为具有声望的商标。 
1888年6月,小型口袋式照相机“柯达一号”终于推向市场,但开始的时候,情况并不是很好,由于是新生事物,照相机刚推出市场时,几乎无人问津。看着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大家都不相信它会拍出好的人像来,毕竟传统的照相器材已经占据了那么久的市场。再说,照相一向是很麻烦的事情,很多人害怕自己没有技术,不会摆弄这个新玩意。 
面对这种局面,伊士曼别出心裁,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创意,他在媒体上登了一则广告:“你只要按一下按钮,其余的事由我来负责。”这句话很简单,却清晰明白地告诉了用户,我们的产品是最简单的,最便捷的,一切有售后服务作为后盾。这个广告引起了剧烈反响,消费者如获至宝,纷纷购买,使他的照相机很快成为全球的热门货。 
同时,这种照相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等全部拍摄完毕之后,连照相机原封不动地送去冲洗。这种样式与销售方法,在摄影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摄影爱好者们从此结束了用马车装载照相器材的时代。 
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1895年,柯达公司以卖价5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机投放市场,轰动了全世界——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第30节:“柯达”创始人(3) 
康丽
终身未婚的慈善家 
柯达的每一个前进都是科研推进的结果,为了打造一个优秀的品牌,从一开始,伊士曼就很注重科研工作。为此,他不惜重金招聘许多第一流人才,鼓励他们去探索、研制新产品。柯达公司的研究发展预算名列美国企业界的前列,每天投资额高达150万美元,仅总公司就雇用了约2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从事各种研究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国的两个音乐家在看一部彩色短片时,激发了改良彩色摄影的想法。于是,他们把西德科学家配制的乳剂分成三层,终于发现它们对光源的红、绿、蓝三色产生感光作用,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发现对伊士曼有多么重要。 
当时的彩色摄影,摄影师要在镜头装上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滤色镜,工具复杂,费用高昂,而且颜色是人工涂画的,拍出的效果不是很好。伊士曼在杂志上一看到他们的新成果,就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研究继续下去,将给彩色照相带来一场改革。 
1930年,伊士曼即和这两个音乐家签订了合同,在技术力量和资金上大力扶持。经过3年的努力。世界上第一个可利用两色冲晒程序的感光彩色胶片问世了。不久,他们进一步把感光片分作5层。从那以后,任何人都会使用柯达彩色胶卷拍照——冲印出色彩鲜艳的照片来。 
除了先进的技术,最重要的还是优秀的经营管理体制。那就是本着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态度做事,一切以它为支柱。无论做什么事情,伊士曼都抱着这样的态度,并始终贯彻着弃繁从简的思路。甚至公司的名字——“柯达”,也是源于他的一个愿望,那就是创造一个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但是在任何语言中都容易上口的名字。 
创业伊始,伊士曼就建立了这个支柱。刚刚起步的时候,他曾经召回一批有瑕疵的感光材料,并且向客户全额退款,虽然当时并没有法律规定他必须这么做。但是伊士曼坚信,失去客户的信任将给柯达造成更严重的损失。他是把公司的品牌当作一个百年工程来经营。直到今天,这个理念还被严格地遵循着,在柯达,没有什么比维护品牌更加重要的事情。制定每一个战略,做出每一个决策,处理每一个客户事项的时候,都要考虑这样做会给品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另外,不能不提的还有建议奖励制。早在1889年前,乔治·伊士曼收到了一份普通工人的建议书。建议书呼吁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这虽然是不能再小的一件事情,伊士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所在,他认为这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立即公开表彰,发给奖金,从此建立起一个“柯达建议制度”。这个制度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而公司员工已经提出建议180万个,被公司采纳的有60万个以上,而公司职工因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每年大约都在数百万美元以上。 
让伊士曼想不到的是,他所建立的“柯达建议制度”后来成为了其他各大企业纷纷效仿的对象。  
伊士曼是个发明家,更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财富滚滚而来。他并不需要生产全世界的照相机,但全世界的照相机厂商,凡是使用了他的专利产品,都得向他付费。他引发了照相技术里程碑意义上的多次革命。但是或许事业太繁忙,或许他过度专注自己的发明,伊士曼终生未婚。 
但伊士曼却并不孤僻,他把自己后来的全部心思和财富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 
伊士曼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而他一生捐了许多钱办教育事业。罗切斯特大学依靠他捐的几百万美元办起了音乐学院。那时,许多学校收到过“史密斯”的捐款,这个史密斯是谁,人们一直搞不清楚,直到他逝世后秘密才揭开,这是伊士曼用的假名。 
他还捐款办医院也是他的心愿,出资建造博物馆和艺术中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终其一生,伊士曼的捐款超过了1亿美元。在20世纪早期,1亿美元是一笔极其巨大的财富。 
1932年,这个伟大的企业家、发明家、慈善家,得了一种无法医治的怪病,伊士曼没有告诉任何人,他选择了跳海自杀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他只想让别人记住自己最灿烂的时候,就像他发明的相机和胶卷一样——留住最美一刻。 
成功秘诀 
永远致力于追求行业最新科技水平。 
永远以客户为中心,以诚信为首要。 
 
 

 
第31节: 安全剃刀的发明人(1) 
康丽
安全剃刀的发明人——金·坎普·吉列 
财富档案 
美国吉列公司生产的蓝吉利刮胡刀片享誉世界几十年之久,它的成功离不开吉列公司出色的产品决策。吉列的创意是制造一种安装着极薄刀片的剃刀。这种剃刀被置于一种能防止人们剃伤自己的装置中。刀片是一次性的,需要每天更换——这是个很不错的赚钱机器。在推出自己的创意后一年内,他就出售了9万个剃刀和1200万块以上的刀片。今天,吉列剃刀仍然畅销,很少有什么其他物品的销售能与之媲美。在制造和销售剃须刀片这个最主要的业务范围内,吉列公司垄断了市场。  
企业类型 
剃须刀制造。 
成长记录 
在20世纪,也许最为人熟识的面孔要属金·吉列的那张脸了,他的画像出现在销往全世界的、数以百万计的剃须刀的包装上。随着吉列剃刀的普遍和深入人心,几乎全世界的男人、甚至女人都知道了这个留着胡须的吉列,可以说,他带来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方便、快捷和安全。 
推销员的发现 
1855年1月5日,金·坎普·吉列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因为父亲做的是小生意,所以很不稳定,家境时好时坏。 
16岁那年,吉列遇到了他第一个挫折,父亲的生意破产,家徒四壁,正在上学的吉列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被迫辍学。为了维持生计,他开始走向社会,寻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 
对于一个没有学历、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推销员了,吉列走上了推销员之路,而且一干就是24年! 
推销员的工作既辛苦又不稳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他整天忙忙碌碌地为不同的公司推销着日用百货、食品、化妆品、服饰等各类物品。艰辛的推销员生涯使吉列的意志和能力受到磨练,也积累了不少营销知识和社会经验,并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为他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吉列并不甘心就这样庸庸碌碌过一辈子,他在寻找机会,能够有自己的事业! 
机会并没有从天而降,而是某一天,他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灵感。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推销员,他每次会见客户前,总要修饰打扮一番,是一道必经的程序。当时的剃须刀是刀身和刀柄连在一起的,既笨重,又不锋利,刮脸费时费力,稍不留神还会刮破脸。由于刀身不能更换,要使剃须刀好使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