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午战史-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连忙转舵西驶。下午2时许,秋津洲逼近,挂出停驶信号,并发出12公分炮弹以示警
告。王永发见情况紧急,慌乱间六神无主,准备自尽,被船上丹麦籍职员劝住。王永发便挂
起白旗,又加挂日本国旗表示投降。操江后被解往佐世保港,船上官兵在战后遣返回国,船
上20万两饷银、20门大炮、步枪3000支和大批弹药悉数为日方所得。
    广乙搁浅,操江被俘,济远带伤驶回威海卫修整不题,再说高升。上午9时,浪速看见
一悬挂英国旗的英国船驶来,断定船内必定有中国军队,于是命令停船,英国船长被迫停
驶。10点左右,浪速派代表乘一小艇登船,检查商船的执照。英国船长出示执照并提请日
本人注意是英国商船,但日本代表不予理会,反问英国船长:“高升要跟浪速去,同意
吗?”英国船长答道:“如果命令跟着走,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抗议下服从。”于是日本
代表回去后,浪速再次挂出信号:“立刻起锚或者斩断缆绳,随我前进!”英国船长正准备
遵命,船上许多清军将士攘臂而起,全船骚动。船上清兵帮带高继善对大家说:“我辈同舟
共命,不可为日兵辱!”他拔刀冲向船长大喝:“敢有降日本者,当污我刀!”大家齐声响
应,一船鼎沸。因语言不通,高继善通过翻译告诉船长:“宁愿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
令!”船长则试图说服清军将士投降,于是船上展开了一场辩论:
    船长:“抵抗是无用的,一颗炮弹就能在短时间内使船沉没。”帮带:“我们宁死不当
俘虏!”船长:“请再考虑,投降实为上策。”帮带:“除非日本人我们同意退回大沽口,
否则拼死一战,决不投降!”船长:“倘使你们决计要打,外国船员必须离船。”
    清兵不同意,把他看管起来,并看守了船上所有的吊艇,不准任何人离船。英国船长要
求发信号请浪速再派人来,以便通知船上发生的情况。于是日本代表又乘小艇靠近高升轮。
翻译对日军代表说:“船长已失去自由,不能服从你们的命令,船上的士兵不许他这样
做。”船长说:“请带信给舰长,说华人拒绝高升船当俘虏,坚持退回大沽口。”他还指
出,高升是一艘英国商船,而且离开中国海港时尚未宣战;即使现在已经宣战,这个要求也
是合理的。日本代表含糊其辞,驾艇回去了。
    这时已经是12时半,交涉已历经了三个小时。浪速挂出信号:“欧洲人立刻离船!”
可是清兵不许放船,英国船长用信号告诉浪速:“不准我们离船,请再派一小船来。”浪速
回答:“不能再派小船。”并向前开动,绕高升号一周,停在150米开外。下午1时,浪
速突然发射一枚鱼雷,但没有命中,又用六门右舷炮轰击。十五六响后,高升开始下沉。船
上官兵在炮火下用步枪还击,直至船身完全沉没。浪速对落水的士兵继续开炮射击。
    高升沉没后,法舰利安门号从桅杆上救出44人,德舰伊力达斯号救出118人,英舰
播布斯号救出87人;浪速在高升沉没后救起船长、大副和另外一名英国水手,同时俘获两
名清军士兵;德国人、北洋水师总教习汉纳根自己游到了岸上;另有两名清军士兵游到附近
孤岛上,四十余日后遇救。其余871名清军官兵及62名中外船员全部遇难。
    高升号被击沉的消息传出后,英国舆论大哗。英国驻日公使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重抗
议,指出在中日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无故击沉中立国商船,是粗暴地违反国际法。陆奥
接到报告后,怕引起英国干涉,连忙下令调查,并向英国方面赔礼道歉,同时优待英国船
长、船员以博得好感。8月8日,日本复照英国外交大臣说:“我能给予英国政府关于我国
政府之忠实希望及保证:一旦证明日本海军军官之行动是违约的,日本政府将尽力给予一切
赔偿。”后来,随着日本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英国考虑“不欲多事,得罪强者”,又从利
用日本抵制俄国的大方针出发,不愿为了一艘小小的商船引起冲突,所以渐渐地不再坚持赔
款和道歉。后来上海的英国海事仲裁也做出了有利于日本的判决,认为日本军舰有权击沉高
升轮,于是英、日两国达成谅解。其实,早在7月23日,英国见日本发动战争决心已定,
无法挽回,就向日本政府提出如下要求:“中国之上海为英国利益之中心,故欲日本政府承
认不在该港及其附近为战争的运动。”意思就是说,只要不在上海及附近发动战争,英国就
不会干涉了。
    丰岛海战打响的当天,日本陆军混成旅一部约四千人,也由汉城出发,进攻牙山清军。
牙山清军本来只有二千多人,24日援军登陆后,总兵力达到3880人。但牙山地势不利
于防守,故分出一队二千人,由太原总兵聂士成率领,进驻东北20公里处的成欢布防。
    29日凌晨,南下日军在安城渡遭到前沿清军的伏击,伤亡颇重。但由于日军人数众
多,激战二小时终于突破前沿,清晨5时开始进攻在成欢的主防线。日军看到聂士成将炮兵
主力布置在左翼,而右翼阵地未配备大炮,兵力薄弱,于是以一队佯攻清军左翼,而集中八
门大炮猛攻右翼。双方激战二小时,清军右翼失守。日军两路夹攻,聂士成终于不支,率众
突围,向南与叶志超部会合。聂、叶合军后,考虑到牙山不利防守,乃主动退出,并准备在
当夜偷袭日营。哪知日军早已料到清军在牙山驻守多日,大量锱重不可能走远,便命令戒
备。果然当清军夜袭时,日军早有防备,清军受挫而退,丢下大量武器弹药。聂、叶主力绕
道朝鲜东海岸,行程两千多里,历时二十多天到达平壤,与左保贵、马玉昆、卫汝贵诸军会
合。
    成欢、牙山之战清军共伤亡二百多人,日军伤亡八十多人。战斗规模不大,但影响不
小。因为此后朝鲜南部全部为日军控制,并切断了中国到达朝鲜西海岸的航道,日军可以专
心北顾,解除了来自海上和南部的后顾之忧。陆奥宗光说:“牙山战捷的结果,汉城附近已
无中国军队的踪影,朝鲜政府完全掌握在我帝国之手中等喜讯,立时传遍全国。从前那些应
否以强硬手段迫使朝鲜改革,以及高谈我军先攻中国军队的得失等议论,已被全国城乡到处
飘扬的太阳旗和庆祝帝国胜利的欢呼所淹没。”8月5日,进攻牙山的混成旅团返回汉城,
大鸟圭介在汉城南郊扎凯旋门,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混成旅团经过凯旋门时,打出一面白
旗,上写“成欢之战利品”和“清兵大败之证”两行大字。
    四、八一宣战
    在得知日军围韩宫拘王及丰岛海战的消息后,7月28日,李鸿章致电总理衙门,明确
表示了与日本决裂的姿态,同时着手进行备战。在短短的几天内,他主要抓了四件事:第
一,严催朝鲜北路进兵。清军终于抢先进驻平壤,并集结了一万多人的军队,在战略上意义
重大;第二,国内禁止拍发密电。这样,日谍只能用明码传递情报,易被识破;第三,建议
总理衙门严查间谍。此后,沿海各省都加强了防范,并破获了几起重大日谍案件;第四,采
纳丁汝昌建议,在威海口增添挡雷铁链和木桩,以防日本鱼雷偷袭。
    7月29日,军机处令李鸿章转电汪凤藻:“日本击我兵船,业已绝好开衅。出使日本
大臣汪凤藻应立即撤令回国。”30日,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华公使馆、领事馆,指出日本
首先挑战。当天,朝廷下谕撤回所有驻日使馆、领事署,同时经美国政府同意,委托美国政
府代为保护居住于日本侨民的合法利益。31日,总理衙门照会日本驻华临时代办小村寿太
郎:“倭先开衅,致废修好之约,此后与彼无可商之事。殊为可惜!”并对其下了逐客令。
    同一天,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向驻东京各国公使发出通告:“帝国政府为使日清之
间之争议合理解决,并使彼此关系永远协调,虽曾使用各种光明正大之手段,迄今显然未奏
其效。为解决此事,本大臣荣幸地通知阁下:帝国与清国现进入战争状态。”
    8月1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睦仁也下诏对中国正式宣战。
    8月3日,清朝总理衙门向各国公使馆致送保护各国商民教士的照会,称:“现与中国
寻衅者只日本一国,此外有约各国悉皆交好如常。”日本政府也要求美国政府保护中国境内
日本侨民的安全,4日,总理衙门复照美国公使,同意保护中国境内的日本公民免受凌辱。
随后,欧美各主要国家,除俄国外,都先后声明局外中立。
    8月1日正式宣战后,中日两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清政府的作战计划可归结为
两点:一、以北洋海军扼守渤海湾口,并掩护陆军进驻朝鲜;二、集结陆军于平壤,再南下
进攻日本陆军。
    8月5日,日本战时大本营制订出“作战大方针”,其大体要点是:
    这次战争的目标,是最后在直隶(河北)平原同清军主力决战,打败清军,迫其投降。
上述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海军作战之胜负。预计到中国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
舰队,吨位、兵力都超过日本,海战胜负难以预料,因此设计了三种作战方案:甲案,海战
胜利,夺得制海权,立即由渤海湾输送陆军,在直隶平原寻求与清军主力决战;乙案,海战
胜负不分,则派陆军击退在朝鲜之清军,实现扶植朝鲜独立之目的;丙案,海战失败,制海
权被中国夺得,则尽可能增派陆军加强在朝鲜的防御,击退清军的进攻。
    根据后来的情况发展,日军大本营实际上执行的是乙案。
    五、决战平壤
    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陆军的一次决战。从中国方面来说,早在两个月前
以经开始为这次决战进行准备了。在清朝廷和李鸿章的严令下,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
丰开阿四路大军,32营编制,共计13526人,从7月21日开始启程入朝。
    7月底,日军已开抵大同江口,开始派出小队的探兵前往平壤。清军得知消息后,最先
入朝盛军统帅卫汝贵见情况紧急,全队开拔已赶不上,便火速派遣前哨官带领亲兵马队先
行,于7月31日抵达平壤。当日,日军破坏了电报局后匆忙撤走。盛军先头部队把大同江
上小船都收至北岸,并与朝鲜兵连夜守城,鸣枪惊退偷袭的日军。
    8月4日至9日,四路大军先后开进平壤。从牙山撤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也分别在
8月21日和28日抵达平壤。至此,清军已集结了北洋陆军为主的部队一万五、六千人,
人数上超过了日军。朝廷命诸军星夜前进,直抵汉城。但李鸿章看到陆军实力有限,进攻没
有把握,便提出“先守定局,再图进取”,并要求再集兵三万,稳固后路,然后分兵南下。
朝廷同意增兵,但仍坚持进兵汉城。此时北洋陆军已调走一半,不能再抽,于是清政府下令
奉(天)、晋、豫、鄂、湘诸军抽调军队入朝,但各省行动缓慢,至9月13日,除总兵吕
本元率马队两营驰抵义州外,其余没有一军渡过鸭绿江。这样,平壤诸军无法出击,只能据
守了。[注:义州与丹东(当时称安东)隔鸭绿江相望。]
    当清军在攻守之间踌躇时,日军也按照大本营的计划,加紧向朝鲜增援,目标是把清军
驱逐于朝鲜境外。8月下旬,第五师团在朝鲜集结完毕,兵力再次超过清军。9月上旬,第
三师团的一半兵力进入朝鲜,与第五师团组成第一军,由陆军大将山县有朋任司令官,兵力
达到19,600人。此时,日军重兵集结,而由于朝鲜老百姓对日军的抵制,日军的补给
极其困难,不利于持久作战。同时考虑到抑制国内滋长的厌战情绪,以及避免给西方列国的
干涉留下空间,都要求立即发动这次战役,而不能等到布署完毕的时候再进行。而且,清军
也在不断增援,待其防御加强后进攻会更加困难。因此,先到汉城的第五师团长野津决定不
等第三师团开到,就以所部16,000人强攻平壤,并决定以9月15日为期发动总攻,
各部队必须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9月8日,为了便于指挥作战,日本政府把大本营由东京移到广岛。12日,日本第一
军司令山县有朋大将到达朝鲜仁川,指挥平壤战役。他对麾下将士训示道:“万一战局极端
困难,也绝不为敌人所生擒,宁可清白一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