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比国际形象重要 |
|
当前状态:全本 | |
书籍作者:未知 | |
更新时间:2020-05-03 | |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 |
关注次数:6 文件大小:2K | |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
内容简介

李希光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无孔不入的时代,所谓国家形象等同于媒介化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改变是递变的,也是突变的。无论如何定义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国家的实际状况,更不能等同于一国的软实力。 某国政府有时候会做出事实上正确但并不受媒体欢迎的决定。例如,中国在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上采取的政策和行动,往往在西方媒体上获得的是负面的形象。但这不意味中国的行动和政策是失败的。一旦这个决定日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国家形象迟早也会得到修复。国家形象不是政策的最终目的。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媒体上的失败不等于中国软实力的失败,更不等于中国硬实力和影响力的失败。 当前,中国更应该关注的不是自己在他国的媒介形象,而是要加快国际话语的建设。从当前国内外政治与新闻话语看,由于中国政治话语缺乏独立自主的创新、在政治正确性标准上受制于西方政治话语体系,西方的政治话语体系成为了中国政策和行为的判断标准,中国的政治和新闻话语体系在国际传播体系中总处于边缘,总是处在防御状态,不停地遭到合法性的质疑。结果,在很多重大事件中,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确显得“支支吾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