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亡血,盖素秉之阴虚也,以血虚而气不减,故脉大如其故(故者,平时之故态也)而象濡
不坚,乃血液不充于脉,故曰亡血。盖微与濡者,气血之偏衰也。下言诸弱发热,诸紧
为寒,亦气血对举之词。弱者,其象软弱,从按而见,脉象之纵驰不敛也,古以虚而沉
小为弱,主血虚;虚而浮小为濡,主气虚。是谓濡当浮见,弱当沉见。但弱亦有见于浮
者,论云脉迟浮弱是也,濡亦有见于沉者,论云:太阴脉沉濡是也。是濡与弱不可以浮
沉分也。盖濡弱皆大如其故,其体不减(所谓虚小者非也)。濡者着手绵软,象偏虚也;弱
者按之无力,势偏虚也。濡则亡血,气衰不能生血也,当补气为君,补血为佐,使阳生
而阴自长。若血偏虚者,脉当涩而芤也。弱则发热,荣缓(荣气疏缓)而卫泄也,此阳邪
下陷于阴,故卫不和荣而为发热(凡脉弱者最易伤风发热),当以温荣为君,和卫为佐(如
桂枝汤,桂、芍,温荣药也;姜枣,和卫药也),使血畅而气自和。此血虚累气不固,血不涵
气则气泄也。紧者,气寒内束其血,病因在气,受病在血,故治伤寒脉紧,以麻黄汤法
治卫而荣寒自解。盖紧者,脉敛之甚,阴凝不得阳以和之,故曰诸紧为寒,此气弱无以
捍外,令寒邪内束入血也。以上微、濡、弱、紧,皆气血阴阳对举,明人之秉赋不同,
脉随体异,乃病邪所感,各以虚而相乘,如水之流湿,如火之就燥。下举乘寒为厥,示
其一例云尔。诸紧之脉,体秉内寒(凡中寒之体,脉多微兼紧象)矣。以藏气内寒之体加以
外寒乘之,故谓之乘寒。此后世所谓直中阴寒之证(后世所谓寒瘀者,亦此类也),外内两
寒,一感则邪遂深入,里重于表,遂成厥证。三阳以阳明为外蔽,阴邪直入,皆由中府
气衰,故寒邪得至下焦,使血气并逆于上而为厥,其证郁冒昏沉,体失知觉。不仁者,
犹无知也。寒之内乘,以胃无谷气,胃阳内馁,则脾精不行,故曰脾涩不通,谓脾之精
气,不行于四肢也。阳明之络环唇,故寒乘则口筋急而似噤,不能言语,故而振栗,此
阴凝于阳故战也。治当以四逆加桂枝、细辛,表里兼治(此里重于表之证,若表里平均者,当
从麻、附、细辛例治之)。盖病邪自经络而逆向内者为厥,故曰厥者逆也,或寒或热,皆可
致厥,是邪乘而非虚脱也,推之则寸口诸微之易于脱气,诸濡之易于脱血,诸弱之易于
发热,皆同诸紧乘寒之例矣。

发热则脉躁,恶寒则脉静,脉随证转者,为病疟(通行本佚)。

此示脉有躁静,因举疟邪之脉证为例。躁者,其象躁动,出入迫促之谓;静者,其
象静定,去来安徐之意,不专计息至之多少也。故有脉四至略多而出入迫促者,躁也;
有五至以上,久按而渐缓者,静也。疟为两邪杂合之证,或风暑相合,或风寒相合,皆
可致之,但一邪不成疟,以无争故也。四时皆有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


伤寒杂病论义疏 
—84—

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有十二经之疟、五藏之疟、六府之疟,其病异形,而总
皆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之为病也(其气之内伏,皆在血分,其浅者或着于三焦
之膜,故经曰: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疟邪客于风府(风府,穴名,在项上
入发际同身寸之二寸,大筋内宛中也),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脊,内注
于伏膂之脉(谓膂筋之间,肾脉之伏行者也),邪渐入深,病气潜藏,斯时病未发作,必待
其气上行,与卫气相搏则发热,与荣气相搏则恶寒,气上行为发病之候,其日下一节之
际,即邪陷之时也,故邪有上下,发有早晏,每发而日早者,邪向外也;每发而日晏者,
邪入深也(凡人项骨有三椎,以至骶骨二十四节,其下也缓,日下一节,其上也速,九日出于缺盆,
针灸当计日施治,汤液之治平脉辨证可也)。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其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
项而病,中于背腰手足者亦然。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与邪
合,则其府也。病气之浅者日一发,病气内陷入深,客六府,薄五藏,而横连募原者,
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邪气与卫气有时相失,故有间日而发者,有间二日或至数日
乃发者。疟病与风病相似,但风气中人必有其处,或太阳、阳明、少阳等经,其风邪常
在,虽病有变化,不无故而离经。疟气随经络潜藏,遇荣卫之气相搏乃发,故经曰:风
气常在,疟得有时而休,以其随经络内潜,入而不自觉也。疟乃阴阳杂合之气,或时令
错杂,或身中阴阳错杂,皆可酿而成之。初中之时,似伏气而非伏气,然多由脾湿所致
(故俗称脾寒),湿气变化,可热可寒。疟以东南为甚,卑湿故也(治疟宜利小便)。疟为
虚实更作,阴阳交争,虽有偏胜,皆半虚半实之证。阳气并于阴,则邪陷入荣而恶寒,
阴气逆极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邪迫于卫而发热,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
胜,故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
阴阳俱衰,卫气相离而病得休,卫气集则复作矣。脉随证转,证热则躁,证寒则静,此
为疟邪独异之象。疟脉自弦,弦数者热,弦迟者寒,十二经脉证各异,但间至必有弦象。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平脉以未发时为准。寒多者阴盛,热多者阳盛。先
寒而后热者,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先热而后寒者,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但寒不热者,
牝疟;但热不寒者,瘅疟也。治无定方,要当随证消息。气至则病发,凡病有休息者皆
尔,不独疟也。其寒热往来之证,非疟所独有,在太阳有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者,其异
于疟也,脉必不随证躁静,虽病者觉寒已而热,热已复寒,有往来之意,但身热必常在,
不似疟之有休作也。在少阳寒热往来之证,则为邪中半表半里之经,由经气之出入,并
阴并阳,而见寒热往来之象,非两邪之相争也,脉当浮弦而数,不随证转,即寒热休时,
身热不能全退,人亦不爽慧也(疟有休后,便若无病者)。至于内伤(肺劳之类)血痹,亦有
寒热往来之象(此属二维之病),必热时其人反静,脉反虚弱;寒时其人转烦,脉转细数。
以热则气泄,使荣气外缓,寒则气敛,使卫气内迫,因令证象寒热,与脉反其躁静,此
为内损。学者当审辨寒热疑似,未可见寒热概认为疟邪也(欧西唯物之说,以病见寒热,系乎
微生之虫。然化育之理,必先有遂生之境,而后繁衍见焉,故夏虫不可以语冰,大鲲不可以失水。有此
寒热,乃有此微虫,抑有此微虫,乃有此寒热,此因果方生之说也。治者和其阴阳,制其偏胜,复其生
理之常,彼微虫者自熄灭也,复何劳乎执之杀之之不惮烦欤。假令虫不杀而寒热终不可调者,则西方之
说尚已。西学以有微虫乃有寒热,此因果倒持之说也。世之言宇宙观者,果先生万物而后有宇宙耶?抑
先有宇宙而后生万物耶?其始也孰得见之,然以可见而递演者,则境先而物后明矣。人体一小宇宙也,
如因冬夏之异,燥湿之殊,而物腐之迟速顿异,果以气候为因耶?以虫生为因耶?盖易辨矣)。按六


伤寒杂病论义疏 
—85—

经府藏疟病证治,异说纷岐,兹粗演经旨,以示平脉辨证之法,学者融会用之,盖无法
不摄者已。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病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
难已,脉当浮而弦,宜柴胡桂枝汤加茯苓、泽泻主之。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亦,寒
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脉当弦而急,宜小柴胡汤加牡蛎、
泽泻主之。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
气乃快然,此胃虚而病疟也(凡疟必虚实更作,若胃家实者,则病燥不病疟也),脉当浮而大,
按之濡弱,宜小柴胡汤加茯苓、白朮主之;若脉弦大而实,热多汗出,恶见日月光者,
此为胃实,宜大柴胡汤加牡蛎、泽泻主之。足太阴之疟,令人不嗜食,病至则善呕,呕
已乃衰,多寒热,汗出,好太息,令人不乐,脉当微弦,按之濡弱,宜茯苓白朮柴胡芍
药半夏猪苓汤主之。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寒多热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脉当沉弦,时一浮,宜四逆汤加升麻、鳖甲主之,服汤令脉浮弱微急,更作柴胡桂枝汤
加茯苓、白朮与之。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
便意恐惧,肠中悒悒(不畅也),脉当沉而弦,时一浮,宜桂枝吴茱萸茯苓当归附子黄柏
通草汤主之,服汤脉浮弦,宜小柴胡加丹皮、泽泻主之。此六经之疟也。其疟之在五藏
者,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盖悲伤肺而加疟邪也,脉当浮
短而涩,宜人参百合贝母酸枣仁柴胡汤主之。心疟者,令人心烦甚,欲得清水,反寒多
不甚热,脉当大而虚,宜阿胶酸枣仁茯苓半夏汤主之;若烦甚不得卧,热多寒少,脉大
而急者,宜黄连阿胶汤主之。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脉当沉弦而微,
病为危殆,宜吴茱萸附子当归干姜川椒乌梅汤救之,服汤脉色转,更随证作方与之。脾
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脉当弦而濡,宜理中汤加厚朴、芍药
与之。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脉当沉而弱,
时一弦,宜附子桂枝升麻干姜汤主之。凡此五藏之疟,皆藏气伤而加疟邪也。《内经》
于六经、五藏疟后,更单举胃疟者,今人且病也,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脉自
濡弱,时一浮大,宜人参白朮半夏茯苓枳实汤主之。以胃为六府之海,病疟之迁延,无
不传胃者,其他五府则统于六经,无异法也。疟脉小实急者在阴(《内经》谓当灸少阴),
满大急者在阳。平脉辨证,相体制方,一药之出入,当针芥相投,始有桴鼓之应。此亦
聊示准绳,未可执方以求病也。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此示形损之证,而举肺藏为例。盖证有形损,有气损。气损则形无所养,形损则气
无所依(气以养形,形以归气)。虽损有后先,其致损则死一也。《难经》所举上损、下损,
皆指形损而言(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营于五藏六府;三损损
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从上
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五藏皆有损,内损则外合不荣,如
肺损则皮聚毛落者是也。治损之法,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益其荣卫;损其脾
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盖损之轻者,脉证
尚能相应,如肺损则气伤而短,脉虚而毛,犹为可治;若损之极,则脉证皆适相反,短
期至矣。本条所举伤寒咳逆上气,此肺胀气实之候,脉当浮而大者为相应,今反脉见散


伤寒杂病论义疏 
—86—

者,此为其气动形,宗气离根,形已不能归气,必至降气则脱,益气则壅,攻补两无所
施,故知必死。推之则凡脉证反者,皆为损证,证损必虚不受补而邪胜正夺,藏气不至
于手太阴,是以脉与证不能更相应也。他如脉病顺逆,皆当明辨,如气短气陷而脉反上
溢,肌削神夺而脉又孤大,久利而脉实,脱血而脉洪,谵语壮热,脉反沉微,症瘕鼓胀,
脉反虚小,失精带漏而尺中弦洪,胃反膈食而寸关伏匿,其例更仆难尽,皆去形损也不
远矣。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趺阳脉不出,不出与伏匿相类(《二十难》:经言脉有伏匿。伏匿亦不出之类),推筋着
骨,应指若有,复似不动者是也(因脉已在最深之部而又不能外鼓,故应指颇似不动。外鼓,即
出也),此胃阳绝而脾阳陷,中焦失职,故阳气不能充肤热肉而身冷肤硬。此证多以渐致
之,非暴病也。先起于四肢,手指或足趾,皮肤冷硬,麻木不仁,宜四逆汤救之,佐桂
枝、当归以温通荣气。若身冷由四末渐至胸腹,证难治矣。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
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