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阳始生(少阳者,稚阳也),未得甲子,而天因温和者,为未至而至;已得甲子,而天未
温和,为至而不至;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为至而不去;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
此为至而太过也。但气有四时寒暑弛张之异者,非天气之分而为四也,其源则皆出于一


伤寒杂病论义疏 
—110—

气之所生化,由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既分,则刚柔相摩,动静相召,二气鼓
击,变化见矣。阳之半升,则为春之温(温即暖也):阳之全升,则为夏之暑。阳之半降,
则为秋之凉;阳之全降,则为冬之寒。阳气者,喜升而恶抑,故秋冬气降,阳当下伏,
屈而欲伸,为忿、为怒,而一阳复始,以冬至后得甲子为少阳之起。圣人以八卦演万有
之变,象其动而重之以爻。爻也者,效此者也。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此地
气上腾,以交于天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此天气下降,以交于地也。《素
问?至真大要论》曰:气至,谓之至;气分谓之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
纪也。一岁之中,冬夏二至,为天地气交之候,故曰阴阳合也。春秋二分,为天地气异
之候,故曰阴阳离也。因阴阳之离合而生交易,因交易之鼓击而生病变,总不外大气之
自为出入升降尔。故君子因时之序,春夏以养其阳,秋冬以养其阴。使气得泄,以缓其
形,所以条舒百脉而养阳也;无泄皮肤,以固其外,所以合藏精气而养阴也。随气交之
阖辟,顺天地之刚柔,此君子所以合四时之序也。小人劳役于寒暑之中,触冒贼邪,必
婴暴疹,(婴之为言触也,疹为言疾也),病而即发者,须知寒毒暑烈之气,留在何经,而
发何病,必详而取之,以求见病之源。更有病不即发,如春伤于风,夏为飧泄;夏伤于
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类。亦应察四时令气之伏,
考蓄邪变病之由(秋伤于温,为肺行收令,于时阳气在合,金将胜火,湿气及体,燥束其湿,病伏于
秋,至冬寒冰冽,外内合邪,乃为咳嗽,若秋伤于燥,当感而即病,不待至冬而发,若属燥邪内伏,则
又当为温病,不为咳嗽也。后贤有以秋伤于湿,疑经文之误者,未之思矣)。凡此皆必然之道,学
者宜审思明辨,乃能洞见病机,临诊无五过四失之咎。至若伤寒为病,变化最速,传经
合并,逐日浅深,非相体权衡,以施方治,断难期桴鼓相应之效。今世人不晓利害,或
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病困乃以告医,迁延已成坏病。医人又不晓邪传
次第,而妄治之,则药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详审病情,于一药铢两之进退,悉
求与脉证盖函印合,则治无不效者已。呜呼,自禁方盛而诊道熄,数千年来,家技自矜
之秘,皆验方之传习而已,乃于本论活法一贯之书,亦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
之论,盖诊道之不明久矣。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飧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间,
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此示方宜异治之未可固执,亦犹运气之推步难以尽验也。盖土地温凉,因原陵高下
而不同;物性刚柔,缘南北飧居以各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东
方之域,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热中而发疮;盐者,胜血而作渴。故其民
黑色束理,其病多为痈疡,其治则宜砭石。西方之域,沙石之处,其民陵居而多风,水
土刚强,不衣而褐荐,饮食脂肥,血气充实,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之域,风
寒冰冽,地高陵居,其民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之域,地下水土
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致理而赤色,其病多挛痹,其治宜微针。惟中央
地平以湿,气候温和,其民食杂而不劳,病多痿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蹺。故圣人杂合以
治,各得所宜。此明五方风土有燥、湿、寒、温之异,而治法亦分针砭、灸焫、毒药、
导引之殊也。但风土虽异,而平脉辨证一贯之道,不因方域而异,未有得如是脉,见如


伤寒杂病论义疏 
—111—

是证,诊南人则当温补,治北人而当凉泻者。故风土不同,惟时行瘴疠,及独发之病为
然耳。至夫平辨制方之法,则固放诸四海而无不合也。师既曰:以训后贤,开其未悟。
而又曰:临病之工,宜须两审。则所以语上语下之旨,悉在是矣(譬之气候燥热之地,自多
燥热之病;气候寒湿之地,自多寒湿之病。但脉证则决不因风土而殊,断无同一脉证,见诸南方,则当
从寒湿而断,治宜温散,而见诸北方,则当从燥热而断,治宜凉泻者。若果如此,则又无所谓诊道矣。
流俗之弊,各方皆有禁药,如大江以南,畏麻、桂、姜、附如鸩毒,病之当温补者,至瞑目不肯一试,
良可太息。即时令之变,虽盛夏亦有中寒,严冬亦有伏热,而俗医但知春温夏暑,百病一例,至谓夏令
中寒为阴暑者,更可怪也)。

凡伤于寒,传经(通行本缺此二字)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
者,多(通行本误作必)死。

《素》、《灵》之书,虽传自邃古,而辞理错简,代有增益,今所流通,惟唐王冰
注本最古,其所加字,久已朱墨不分,莫由窥张公秘本之旧,欲上溯以求岐黄授受之真,
更无论矣。故自《内经》以热论混于伤寒,后贤更误以序例为叔和伪作,反议叔和混伤
寒于热病,虽古义流传,有传经为热之语,乃所以传经之义,化热之由,世莫能晓。或
乃立循经、越经、表里诸传之名,自矜补长沙未备之法,或更误以为经气传而病气不传,
其说愈纷,其旨愈晦,遂成千载聚讼之的,而伤寒传经之本义,益支离矣。盖百病之生,
皆有传化干移之变,非六经循序以计日相传也,即伤寒之证,亦不必感而即传,其转属
合并之变,或由体秉之殊,或由方治之误,而成坏病,谓之传变则可,亦不得谓之传经。
盖六气为病,惟伤寒有传经之证,余五气则但有干移合并而已。即伤寒分手足十二经,
亦惟邪中于足经者则传,中于手经者则不传。四时皆有感寒之证,惟霜降以后,至春分
以前,感而即病者,乃有伤寒传经之病。故伤寒经病者(五字成名)又伤寒中之一病耳,
其始起于太阳,日传一经,六日六经,计日不爽,经尽而复出之阳,则病解而渐愈。邪
气内陷,入府及藏者,多死。古以传经之病,证具壮热,无论传至何经,始终皆见热证,
且举凡热证,亦未有如此其急者。今《素问?热论》一篇,大旨皆明伤寒传经之义,乃年
移代革,脱简讹谬,不曰伤寒传经病者,皆热病之类似,乃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
类也。自尔相沿,举世不辨伤寒、热病之异,而凡《内经》所举热病之条,又无不曰法
当得汗而解,此非先圣之误,盖授学之失真也。是知古说之讹,在误以热病为伤寒。唐
宋以后,则误以伤寒为热病。后贤不明此旨,复以伤寒传经之病,证不常有,即有之世
亦莫辨,又皆混于湿热,误治以死。遂又以为伤寒病不传经,甚乃更矜新奇,创温病六
经相传之治(清黄氏元御,本刘松峰之说疫,立六经温病治法),而轩岐长沙之旨,两失之矣。
夫伤寒传经之为病也,乃由寒热相争,阴阳鼓击,故使然耳。初由严寒伤于太阳,而其
人府阳素盛(此指六府之阳),寒邪与内热相争,寒之性为水,阳之性为火,阳盛即火盛,
水火并争,斯化熏蒸之气,而成寒热相搏之变,外寒内热,各不相负,势必急而且热,
故冲激之邪,不可遏止,必循人身经气之道路,而为传行,邪急则脉亦急数,由形层之
次第,自浅入深,日传一经,邪不解则传亦不止,虽传遍六经,无不皆见热证。此乃传
经为化热,非以热病而传经也。凡万有动力之生,莫不由阴阳水火之鼓击,不独传经化
热之理为然也。是以伤寒传经,虽证具壮热,而病因则外起于寒,寒为外至之邪,热乃


伤寒杂病论义疏 
—112—

府阳之盛,故邪未离经(离经者,邪离其本经也)必须汗解而壮热始退。至热病、温病,则
邪不在表,决无当汗之法,若果热气传经,则热入当手太阳(小肠经也)先受,转及心主,
断不循六经次第而传。又热气所中,无两邪相争之势,则行亦不速,且热邪及体,若其
人府阳盛者,则两热相合,病热愈甚,亦决无类似伤寒壮热恶寒无汗之象。若藏阴盛者,
入则消除,藏阴半盛者,入则两邪交错,变为寒热错杂。府阳半盛者,入则停留或移,
内外上下左右,皆可发生热病。总之热气之为病,证象无论轻重,决无时时传变,一日
二日,病状相去千里者。故六气虽各能侵犯十二经,但非伤寒,则必无传经之候耳。传
经之治不误,亦少死证,故曰热虽盛不死。所谓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者,此盖谓两感
证也。两感证为难治,然亦不必尽死,故曰多死。《内经》所谓未满三日可汗,已满三
日可汗下者,亦聊示阴阳表里之概,临病仍当平脉辨证,随时消息,若竟以一日在皮,
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为计日施治之法,则与西学之
不辨虚实,但以冰清退热者何异。本论之作,其所以继往开来,贤于轩岐远矣。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
脊强。

此示六经受病之大法也(六经之在身形,表六气变化之用,其经气内根府藏,外合形层,含义
繁赜,说详达旨)。膀胱为足太阳之经,小肠为手太阳之经,外领皮肤而统荣卫,主人体
身形之表,其经行身之背(此指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于脑,下项,循肩
膊内,挟脊抵腰,循膂络肾,属于膀胱。太阳司六气寒水之化,以调节体之温清。皮肤
为太阳外界,有气门以司呼吸,有玄府以司泌汗。膀胱为化气之府,主卫气外行皮毛;
小肠为纳精之府,司津液内营五藏,而化汗之源系焉。故玄府、气门二者之用,一有失
常,则寒热以作,人体之皮肤冬温而清者,太阳寒水之为用也,而其调节之本,则内根
于小肠膀胱之府,皮肤但为之外合而已。邪伤太阳之表,客寒内束,经气外拒,闭太阳
外开之用,使真邪相搏于皮肤之界,脉当尺寸俱浮,尺寸俱浮者,明所以异于脉浮之在
前在后,举尺寸而关自在其中矣。但表证之脉,必其象微仰,寸高于尺,故曰:前如外
者,足太阳也。邪客太阳,当一二日发,以邪感而发有迟速,或当日即病,或次日乃发,
但非伏邪,必不能久蓄,故曰一二日也。邪入于经,斯循经气之道路,而头连项痛,腰
脊俱强。不言恶寒者,以伤寒自当恶寒也。三阳三阴,均有表邪,俱可直中,惟太阳独
称表证,故曰:病在表者,必邪连太阳者也。凡曰某经受病者,谓邪客其经云尔,不必
定为传经也。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
汗出(汗出二字,通行本阙)目疼,鼻干,不得卧。

足阳明,胃之经也,与手阳明大肠,共司燥金之化,其经外合于肌,内根于胃,其
脉行身之前,上至额颅,夹鼻络目,入上齿,环唇口,下膈属胃络脾,循腹里,下髀关,
以行于足。阳明受病,脉当尺寸俱长,长者,胃气强也。病当二三日发者,以二日为阳
明主气,其迟者则多一日而三日发也。邪入阳明,则循经气之道路而化燥。身热汗出者,


伤寒杂病论义疏 
—113—

胃热外蒸于肌也;目疼鼻干者,胃热上干于窍也;不得卧者,胃气逆而不和也。胃为谷
神之府,食入长气于阳,故阳明之脉,当长而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
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足少阳,胆之经也,与手少阳三焦,共司相火之化,其经外合于膜,内根于胆,其
脉行身之侧,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入耳中,加颊车,下颈,循胁下胸贯膈,络肝属
胆。少阳受病,脉当尺寸俱弘。弦者,气郁而血凝也(浮弦在胆,沉弦在肝),病当三四日
发,邪入少阳则胸胁痛者,经气之痹而不行也。耳聋者,相火之气上干于窍也(凡耳聋,
病浅多在少阳,深则属肾)。凡三阳经受病,邪未入府而在表者,可发汗而已,然治阳明当
存津液,治少阳当和腠理,必阴阳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