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圣典 》目录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二章 永恒的佛陀
第三章 佛的形态与德行
教法篇
第一章 因缘
第二章 人心与真实的本体
第三章 觉悟的种子
第四章 烦恼
第五章 佛的救生
修道篇
第一章 觉悟之道
第二章 实践之道
道友篇
第一章 人的本分
第二章 生活的指南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佛教圣典(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佛教圣典(佛陀篇)
关世谦居士译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Kapila城。国主净饭王 Shuddhodana承袭先帝的正统,在此筑城廓、施善政,民众景然顺从,帝号乔达摩 Goutama 氏。
王妃摩耶 Maya 夫人系出释迦的另一拘利 Koliya 族,是天臂 Devadaha 城的公主,算来犹属净饭王的表妹。
婚后,历经了相当长的时期,膝下犹虚。二十几年的漫长岁月,悠悠度过;一天夜里,摩耶夫人梦见白象从右胁入怀而妊娠。于是,王室上下乃至全国民众,都在屈指数算著产期,为王子的降生而翘首盼望。到了产期临盆,王妃依从国人的风俗,须回娘家待产,途中经过蓝毗尼 Lumbini 园,略事休息。这时正当风和日丽的春天,一种无忧树 Ashoka 花方自盛开,王妃为那鲜丽的花朵所吸引,一时举起右手,想折一枝花朵,就在这刹那之间,王子诞生了。一时,天地间齐声欢腾,向他们母子同声祝福,这时正是四月初八日。
净饭王的喜悦,更是无以比喻,并为王子赐名悉达多 Siddhartha ,取义:“一切愿皆得成就”的含意。
(二)但是,人世间在喜悦的背后,往往暗藏著悲伤,摩耶夫人生下太子后,不久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以后的岁月中,太子完全靠夫人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 MAhaprajapati 抚养。
这段时期,一位在深山修道的仙人——阿私陀 Asita 正在京城附近游方,为人卜相;他目睹祥瑞,进得宫来,端相过太子以后,就预言说:“这孩子长大成人,如果在俗,将是一位统治世界的英明帝王;设若出家修道,必将成为救世的圣主。”
净饭王听了仙人的预言,起初觉得很高兴,继而又耽忧太子于异日,当真会出家而去。
太子到了七岁,开始学习文经武略的技艺。开春之际,随侍父王到田野去参加春耕的盛会,见那牛犁过处,小鸟们紧随在后,争啄田珑间翻出新土里的小虫。太子亲见这种情景,一时感喟著:“可怜哪!生物们的弱肉强食。。。。”于是独自坐在树荫下,静静地陷入了沉思。
生来没多久,母亲便长别而去,如今又亲见世间生物的自相残杀。这般情景,已经在太子的心灵中,深深地印上了苦恼的记痕,正如一棵成长中的幼树,遭受到创伤,随著与日俱增的成长,太子更深一层地沉入了瞑思的境域。
仁慈的父王,察觉到太子的这般情状,深感忧虑,从而联想到早年仙人的预言,于是开始作笼络太子心情的打算。接著,在太子十九岁那年,为他迎娶了舅氏天臂城主善觉王 Suprabuddha 的女儿——耶输陀罗 Yashodhara,并册定为太子妃。
—佛传
(三)婚后的十年中间,太子耽乐于春季、秋季,乃至雨季里,每座宫殿的笙歌妙舞的生活中;这期间亦曾不断地沉思瞑想,企图为人生的究竟开创一条出路。
“究竟这宫廷里的豪华、健康的肉体、惹人羡悦的少壮,到头来到底对我有甚么实质的存在呢?人,总是会生病,曾几何时亦将衰老,最后也难免一死;这少壮、健康,乃至生存,究竟具有甚么意义呢?”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八
人,生存在这个世间,最终目的总不外是有所祈求,但这所求,则有非分的妄求和正当的希求二种。所谓非分的妄求,是祈求自己免于疾病、衰老和死亡等不可能的种种,同时犹自处心积虑地,祈求那些憧憬中幻想的事物。
所谓正当的希求,该是超然于觉知这种谬妄之求的老、病和死,而希求摆脱人世间的一切苦恼,体认到现在的“我”,不过是追究那产生奢求方法之人而已。
——巴利本中部三·二六·圣求经
(四)日复一日地为这种心情所困惑,岁月则在背后悄悄地溜走。太子在二十九岁那年,生了个儿子——罗侯罗 Rahula ,从而太子也奠定下出家的决心。一天,在驭者——车匿 Chandaka 的陪同下,跨上白马——犍陟 Kanthaka ,走出一向深居而迷惘的宫殿而去,从此,也断绝了与俗世的联系,一变而为出家之身。
这时候,恶魔早已伺伏在他的左右:“还是回宫去吧!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您的啊!相机早作归计吧!”太子一本正经地申斥他们:“恶魔,走开吧!天下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所希求的。”太子于是赶走恶魔,剃去须发,手托瓦钵,向南方行乞而下。
一开始,太子先去造访仙人跋伽婆 Bhagava ,实地去体验他苦行的种种。接著又往参访阿罗逻·阿蓝 Arada kalama 和郁头蓝弗 Udraka Ramaputra ,实际了解他们修禅的情形,而且也身历其境地去共同实践修行之路。但是,太子最后意识到这些结果,均非觉悟之道,随即去往摩竭陀 Magadha 国云游。
濒临伽耶 Gaya 城的尼连禅 Nairanjana 河旁边,有一片名叫优楼频螺 Uruvilva 的大树林,太子属意于此,在这幽静的林野中,锐意修行澈底的苦行。
——佛传
(五)这真是一番道道地地的苦行,世尊自己曾说:“过去的修行人、现在的苦行者,还有未来的出家人,尽管都是如何地修行,也没有比这更甚的苦行,相信今后也不会再有比这更苦的修行。”著实是世所罕有的苦行。
——巴利本中部九·八五·菩提王子经
但是,如此的苦行,并没有达到太子所期望的结果,于是,决意放弃那历时六年犹未成功的苦行,踊身跃入尼连禅河中沐浴,洗尽了身上的污垢,并且从须阇多 Sujata 女童的手中接过了乳糜,因而得以恢复了体能。
这时候,本来跟随太子在树林中一同苦行的五位出家人,误以为太子在修行过程中半途而废,甚至堕落,因此舍弃了太子,迳自云游他方。
——佛传
太子此刻的感受,天地间好像只剩下他孤单单地一个人,静静地端坐在树荫下,专心一意地沉入了极端的思惟中,“血可涸、肉可腐、骨可朽,如不觉悟,我誓不离开这座位!”太子当时下定了这样的决心。
——巴利本经集三·二·精勤经
这一天,太子的心境充满了无可比喻的艰苦奋斗,心思散乱、思绪激荡,内心里黑影重重,各色各样的丑陋形态,以及恶魔入侵的一切景象,都显露无遗。太子集中全力到内心的每一角落,分别把它们驱散、击退。这真是一场血流、肉迸、骨碎的苦战。
决战终于结束了,举头仰望著迎接黎明的闪亮晨星,此刻太子的心灵突然闪砾出光辉,登时开启了灵觉,澈悟了生死的真谛,当下即成就了佛道。这是太子三十五岁那年十二月初八日早晨的事情。
——佛传
(六)从此以后,太子具备了:佛陀、无上觉者、如来、释迦牟尼、释尊、世尊等种种称号。
世尊成佛后的第一件事,是对六年苦行中于自己有恩益的五位同修道友,去到他们的住处波罗奈斯 Vatanasi 的鹿野苑 Mrigadava ,向他们演说教法,施以度化。这五位出家人,起初乍见释尊,都纷纷走避,后来听闻教法而渐渐起了信仰,终于成为释尊的最初弟子。稍后,进入王舍城 Rajagriha ,,去度化频婆娑罗 Bimbisara 王,此后,并把这里作为讲经说法的根据地,大事推广了佛教的教化。
群众们恰似口渴之人求取饮水、饥饿之人乞求食物一般,成群地集聚到释尊的座前,以舍利弗 Sariputra 和目犍连 Maudgalyayana 二人为首的二千余位弟子们,仰慕世尊的威德,都归依了佛陀。
当初忧虑太子出家,甚至蓄意阻止,后来又为太子的出家而深为忧恼的净饭父王、养母波阇波提、太子妃耶输陀罗等人,率领释迦族的大众,都归依了世尊,成为佛弟子。另外,还有更多的民众,影响所至,都成为世尊的信仰者。
——巴利本律藏大品第一品(抄)
(七)到处布教游化的工作,继续不断地进行了四十五年,世尊到了八十岁,有一次,从王舍城赴舍卫城 Shravasti 的途中,在毗舍离 Vaisali 身感微恙,并作预言:“三个月后当入涅槃。”随后,又继续前行到了波婆 Pava 小镇,接受一名铁匠淳陀 Cunda 的食物供养,而使病情更形恶化,强自忍抑著痛苦,走到了拘尸那迦罗 Kusinagara 城。
世尊蹒跚著脚步,来到了娑罗 Sala 树林,在两棵并立的大树中间躺了下来,恳切地向弟子们叙说最后的教诫;这是人间大导师——佛陀,完成其度化使命的最后一刻说法。语毕,便安详地入了涅槃。
(八)拘尸那迦罗城的人民得悉世尊的入寂,不胜悲伤,随即依从阿难 Ananda 的指示,决定将世尊的遗体火化。
当时以摩竭陀的阿阇世王 Ajatasatru 为首的八大国王,要求分配世尊的灵骸,但为拘尸那迦罗城的人民所拒绝,并为此而导致了纷争。后来接受了贤者香姓 Drona 的建议,把灵骸平分给八大国。另外也有人分到了装骨骸的瓦瓶和火化后的骨灰,都一一请回各地去供养。迨至后世,分别在世界各地兴建了佛陀的十大灵塔。
——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
第二节 最后的教诫
(一)世尊在拘尸那迦罗城郊外,娑罗树林中宣说了最后的教诫:
弟子们!你们大家各人把自己的明灯点燃起来,各须以自身为依据,不要依靠别人。我所说的教法,就是明灯,可奉为行事的圭臬,不必依赖别的教法。
看看我们自身,当你想到了种种污秽,就不致于起贪欲。不管是苦还是乐,你若留意那苦的因由,就不致于沉沦。再来观照我们自己的心,当你想到了其中没有“我”的存在,就不致于为事物所迷惑。这样一来,就可以和所有的苦恼绝缘。当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你们若能遵守这样的教诫,才是我的真实弟子。
——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
(二)弟子们!从前我为你们所说的教法要常常记取,常常思考,常常修持,切不可废置。如能依照教法去实践,常会得到幸福和满足。
教法的要旨,修心为上。因此,抑制贪婪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必须端正身体和矫正心思;言语要真实,戢止贪婪,制息怨怒,远离恶行,更须经常不要忘记无常的道理。
如果心思被邪恶所蛊惑,受了欲念所牵制,必须立刻加以抑制;不可随心所欲。时时须能替心作主;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令人作畜生。迷者为鬼,觉者成佛;那都是心的作为,所以心地要端正,不可致力于正道之外。
(三)弟子们!大家须以教法为基准,互敬、和睦、共相勉励,才能同享修道的乐趣。不要为无聊的事分心,不要为无意义的事花费时间,决意去攀摘觉悟的花朵,拾取那修道的果实。
弟子们!我自己就是以此教法而开悟,因而也为你们说此教法。希望大众善自遵守,凡所作为,都应以此教法为依归。
因此,如果不遵守教法去行事,你虽与我对面而立,那也就像没有见到我一样;虽然和我处在一起,实则离我很远。同此道理,如能依教奉行,虽然与我远隔关山,但精神是长相左右的。
(四)弟子们!我的此期生命行已云暮,即将与大众诀别。徒自悲伤,于事无益;世事本来就是无常的,没有生而不死的。如今,我的身体就像腐朽了的车辆,行将解体,无常的道理,就以我的身体作示范,显示在大众的面前。
免去无谓的悲伤,须把无常的道理,切记在心,世间的真象,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洞澈。本来就是变遵的事物,硬要它不发生变化,那是非分的希冀。
——般泥洹经
烦恼之贼,永远窥伺在你的身边,希图尽力一举把你制服。正如你的房间里潜伏著毒蛇,你若不把它赶走,而想泰然入梦,那是不可能的事。
必须驱除烦恼之贼,赶走烦恼之蛇。大众们!必须谨慎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