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利本增支部三·八一
农夫为了秋天得到收获,必须先在春天犁田播种、灌溉、除草等的悉心培育;上求觉悟之人,必须修学三种道学,始克有成。农夫撒下种子,今天发出了芽,明天出了穗,后天就想要收割;即使再怎么乞求,都是不可能的。上求觉悟的人,今天才脱离了烦恼,明天祛掉执著,后天就说深得觉悟,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
从播下种子开始,经过农夫的辛劳,受季节天候的变化才发芽,逐渐到了最后才结实。求得觉悟亦复如是,修学戒律、定功和智慧三学,逐渐灭除烦恼、远离执著,渐渐地,觉悟的时刻即将到来。
——巴利本增支部三·八二
(二)僮憬这世间的荣华,心在爱欲的迷乱当中,想要上求觉道,是非常困难的。世俗的乐趣与修道之乐,本质上有不同的差别。
万事都以心为本源的道理,已如前述。此心若沉湎于世俗享乐,迷惘和苦恼即随之而生;此心如好乐修道,觉悟之乐亦从之而生。
因此,上求觉悟的人,以清净心信守教法,必须守持戒律;守持戒律,就能得到心念集中的定功;心念如获集中,智慧当可开显,以此光明智慧才能将人导入觉悟。
诚然,这三种道学就是觉悟之路。人类由于未能修学这三种道学,长久以来,迷惑一直在加深。如今入道修学,处世与人无争,静静地把思绪集中,使心清净,以期速得觉悟。
——般泥洹经卷上
(三)这三学,推广起来就是八正道,也称为四念住、四正勤、五力、六波罗蜜。
八正道就是:正确的见解、纯正的思想、正经的言语、端正的行为、正常的生活、正当的努力、正实的记忆和正经的定功。
正确的见解就是:分析四种真理(四谛)使之明朗,相信其原因与结果的道理,不作颠倒乖谬的看法。
纯正的思想:不耽于欲望、不贪婪、不嗔恨,和没有伤害人的心。
正经的言语是:不说谎、不巧言、不恶口,和不挑拨离间。
端正的行为是:不杀生、不偷盗,和不行邪恶的爱欲。
正常的生活:摒弃不光明的生存方式以做人。
正当的努力是:好乐于正当的事体,不怠惰,努力向前。
正实的记忆是:不论做任何事,必须意识清晰,置心于正。
正经的定功是:不因循错误的目的,为期智慧的开显,趋心于镇静,使心意趋于统一。
——巴利本中部一四·一四一·分别圣谛经
(四)四念住是下列的四项:
视我身是一个污秽体,不妄加执著。
不管是何等的感受,一切都视为苦的根本。
观察我们的心念活动,曾无片刻休止,不断地在演变。
视一切事物都是靠原因和条件而成立,不是完整而永久不变的。
——般泥洹经卷上
(五)四正勤是下列的四项:
将要生起的恶,预先防范,使令不起。
已经生起的恶,马上断除。
将要生起的善,设法使之生起。
已经生起的善,培养使之茁壮扩大。
努力从事于这四件事情。
(六)五力是下列的五项:
信仰,
奋斗,
清晰的意识,
心念集中的定功,
开明的智慧。
这五件事是求觉悟的力量。
——巴利本增支部五·一六
(七)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六件事体。修持这六件事,可以从迷惑的此岸,度向觉悟的彼岸,因而也称作六度。
布施是息灭吝惜心,持戒是端正行为,忍辱是对治易怒的个性,精进是祛除怠惰的心理,禅定是镇静昏散的心意,智慧是使愚昧心明朗化。
布施和持戒恰似筑城的基础,是修行的基石;忍辱和精进有如城壁,以抵御外难;禅定和智慧是护身以逃离生死的武器,以之为甲胄,固身如金汤,以临大敌。
——华严经第六·明难品
见有乞者到来,施与小惠,不能算是最上乘的布施;敞开心怀,把自己精进的过程,用以劝进别人,才是最上乘的布施。偶尔一为的布施,也不能算布施的上乘;发心经常布施,才是最上乘的布施。
布施之后,有了悔意,或是兼有夸耀布施的想法,也不是最上乘的布施。欢喜的布施是:忘却布施的自己,以及接受布施的人,乃至布施的物体。致心于这三种境界,才算是最上乘的布施。
正当的布施必须是不求得到回报,以清净的慈悲心,求愿自己和所有的人,同入觉悟之境。
——大般涅槃经
(八)从前,有位叫萨埵 Sattva 的王子,有一天,同两位哥哥到森林中游玩,遇见一只母虎产下七只小虎,但却陷入饥饿之境,甚至到了眼睁睁地要吃掉自己孩子果腹的程度。
两位哥哥惊惧之下,逃离现场。萨埵太子当下发心,愿意舍身以救饿虎,于是攀上绝壁,纵身投向饿虎。母虎因而得以填饥,同时也挽救了七条虎子的性命。
萨埵太子的心,只是一心一意地布施求得觉道,他的决心是:“此身易碎也多变,以往不知布施,只晓得对自己的身体爱护备至,到现在才有机缘布施,因而献身以求觉道。”所以布施自己的身体以救饿虎。
——金光明经第二六·舍身品
(九)上求觉道的人必须修持慈、悲、喜、舍四种伟大的心——四无量心。
修慈是断除贪心;修悲是断除嗔心;修喜是断苦;修舍是对恩与怨都一视同仁。
为多数人施予幸福和快乐,就是大慈;为多数人消除痛苦和悲伤,就是大悲;对多数人,总以欢喜心相向,就是大喜;以平等心对待一切,没有分别,就是大舍。
培育这四种慈、悲、喜、舍伟大的心,祛除贪、嗔、苦恼和爱憎之心。恶心的难祛,犹如饲犬;善心易失,则有如树林中的驰鹿。恶心也像刻在岩石的文字,甚难消除;善心亦如水面上写字,一瞬即逝。因此,修行觉道,实在困难重重。
——大般涅槃经
(十)释尊的弟子须罗那 Srona 生于富豪之家,素来体弱多病,后来邂逅到释尊而为佛弟子,奋励修行以致脚底出血,痛苦异常,但仍不断地精进;虽专心修持,依然不得觉悟。
释尊怜悯地向他说:“须罗那!你在家的时候,曾学过琴吧?琴弦绷得太紧或放得太松,都奏不出和谐的声音,只有松紧适宜,才会弹出美妙的音响。求得觉道亦同一情理,怠惰固然不能得道,过分紧张努力于道,亦同样不得成就。准此,人的努力向道,必须慎重衡量程度。”须罗那接受这项教示,颇有领会,不久即证得觉道。
——巴利本长老偈注
(十一)往昔,有位叫五武器的太子,是因为他能操练五种武器,故而得名。一天,修习已毕,返回乡里的途次,在荒郊野外碰到了名叫脂毛的怪物。脂毛慢步逐渐向王子走近,王子先是一箭射去,箭固然射中脂毛,但被它身上的毛所黏住,却未伤到它。接连又用剑、矛、棍和枪袭击,但都被毛所吸取,而全都无济于事。
一切武器都已用光的王子,于是举拳便打,抬脚就踢,接著拳脚也被毛所吸住。王子的身体贴著脂毛的身体浮在空中,用头撞击脂毛的胸部,头也被黏住而无法挣脱。
脂毛笑著对王于说:“你已经落在我的手中,现在我要把你当作食物!”
“你大概以为我的武器都已用光是吧?其实,我还保留一种金刚武器,你若把我吃掉,我的武器就会从你肚子里把它撞破!”王子答说。
于是,脂毛为王子的勇气而心生犹豫,问道:“那怎么可能呢?”
“是由于一种真理的力量啊!”王子作答。
当下脂毛便离开王子,反而接受王子的教诲,从而远离了一切恶事。
——巴利本本生经五五
(十二)自己既无羞耻感,于人更漫无愧意,这是有违世间常情的。经常犹以愧辱自懔而又兢兢于愧对别人,才是维系世间的常理。有了惭愧心,才会生起尊重父母、师长,敬爱兄弟姐妹间的伦常。切实地自我反省,觉得有羞愧感,见到别人的作为而心生惭愧,尊敬心便由此而生。
——巴利本本事经三九·四○
忏悔心一经生起,罪过就不成罪过;没有忏悔心,罪过则永远存在,而广受责难。
——大般涅槃经
听闻到佛的正教,反覆思惟,然后依之修持,依教学习。如不经修持,不经学习,即使听得再多,也不能把正教领会到自己的身上。
——大般涅槃经
信、惭、愧、努力和智慧,是世间的最大力量。这中间以智慧力为主,其余的四种结合起来而为辅助。
修持觉道,如为琐事所绊而耽于闲谈或贪眠,都将成为退步的原因。
——巴利本增支部五·一二
(十三)同样的修道,有的先觉悟。因此,看到别人已达觉道,自己尚未得悟,也不必感伤。
有如练弓之人,初学之时很少射中,继续不断地练习,渐渐才有中鹄之望。又如水流,流啊!流啊!流到最后才进入大海一样。修道只要不中途停止,必有得悟的一天。
——般泥洹经
一如前述,睁开眼睛,到处都是教法。同样地,觉悟的机缘随时随地都可以出现。
供香的时候,明白香气的飘散,似有若无、似无若有,乃至无来亦无去的情形。有人竟亦由此而入悟。
走路时脚踩到荆棘,疼浦之余,不是本来的定心感觉到疼痛,而是先接触到缘,才引起疼痛的心。须知同一颗心,纷乱时是丑陋与烦恼,修持时便成为无上的觉悟。由此而入悟的,也大有人在。
欲望炽盛的人,须思惟自己的欲心,能明白欲之薪也可以成为智慧的火。终于也有入悟的先例。
致力于使心平静,心如平静,则世间的大地皆能安宁。听到如此的教法,明白世间的差别心是由于见解所产生,也有人依此而入悟。
——首楞严经
第三节 信仰之道
(一)归依佛、教法和教团的僧众,才能称为佛教的信徒。佛教徒须具备下面述说的:戒律、信仰、布施和智慧。
不强取生物的性命、不做窃盗、不犯邪恶的爱欲、不说谎言、不喝酒,能信守这五项,就是信徒的戒律。
相信佛的智慧,这就是信徒的信仰。远离贪心和吝惜心,经常喜好施惠与人,这就是信徒的布施;更进一层,明白因与缘的道理,了解事物都是有变迁的道理,这就是信徒的智慧。
向东方歪斜的树木,有一天倒下去,必定向东方倾倒。平生经常聆听佛的教法,信心深厚的人,有一天临命终时,往生佛的国度,将是必然的。
——巴利本相应部五五·二一·二二
(二)佛教的信徒,就是相信佛、教法和教团的僧众。
佛是开了觉悟,救度一切人类而称为佛;教法是佛所说的义理;教团是依据教法正当修行的和合团体。
——巴利本增支部五·三二
佛、教法、僧团这三项,虽说是三种,但不是各别分离的。因为教法是由佛所说,又由教团去实践教法,所以三种原本是一体。
因此,相信教法和僧团,当然也信仰佛;如能信仰佛,当然也相信教法和僧团。
从而,一切人只凭念佛一项就可以得救,亦可开悟。佛对一切人如同己子般的爱护,人若能像儿子想念母亲般的念佛,当下即可见佛,亦能得到佛的救度。
——维摩经
念佛的人经常都在承受佛的光明,又能自然地薰染到佛的香气。
(三)信仰佛,在此世界并不能为你带来现实的利益。如果你听到佛的名号,即使只有一次,由信仰而来的喜悦,可以说已经得到无上的大利益。
——首楞严经
以故,来到这充满火焰的世界中,得能聆听佛的教法,进而信仰,确是一大喜事。
诚然,遇到佛固然很难,能遇见演说佛教的人也很难,对教法能生信仰心则更难。
如今已经遇见演说教法的僧众,从而聆听到难得一闻的教法,总算没有失去这莫大的利益。由于信仰,才有这么大的喜悦。
——无量寿经卷下
(四)信仰是人的善良伴侣,是来这世间旅程中的粮食,也是无上的财富。
信是接受佛的教法,也是接受一切功德的清净之手。
——巴利本相应部一·四·六
信是一把火,把人人心中的污秽烧个干净,令入同一觉道,而且点燃在人们正向前进的佛之路上。
信可以丰润人心,使贪念化为乌有,丢弃骄傲心,教以谦逊和恭敬。如此,智慧才会晃耀,行为才能光明,困难才会突破,才不会受制于外界,不被诱惑;而与人以强大的力量。
信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