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唐-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余官吏将佐叩谢谢恩,郭子仪和张巡两人则对视了一眼,心里暗道,皇帝直言要在西域为各路使臣接风洗尘,这意味着皇帝西征的决心并没有任何改变。这一次的通商外交使团,看来只不过是投石问路罢了。
其实也不仅是投石问路。张瑄希望以这种方式表达中华朝廷对于安西、葱岭等大片广袤地域的领土主张,可以叫先礼后兵,也可以叫敲山震虎,还可以叫分化瓦解。
葱岭诸国之所以投向大食,突骑施人之所以横行西域和北庭,无非是因为大食强大而中原王朝对西域北庭的控制力无限减弱。如果当这些小国和种族再次感觉到,中原王朝居然还有能力控制西域,心态自然会有些微妙的变化。
……
……
“臣等当为陛下效死!壮我中华国威,不辱使命!”
望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一干使团官员,张瑄笑容一敛,陡然声音拔高慨然道,“但你们此去,关山万里,风险重重,甚至还有命丧异国他乡的可能。朕今日问尔等,若是生死抉择之刻,尔等又该何去何从?!”
大堂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压抑和沉闷起来,多数官员伏在地上,默然不语。
其实,他们各自心里也都很清楚,此去虽然作为通商外交使臣,但前往蛮夷国度宣扬中华国威,要想完成皇帝的使命,危机四伏。一个搞不好,就要死在异族的土地上,不能回归故里。然而心里有所准备是一回事,当真正捅破这层窗户纸,将死亡的威胁摆在每个人的案头上时,谁的心里都在颤抖和犹豫。
张瑄缓缓坐了回去,猛然挥了挥手。
一群侍女端着酒坛串花而入,在每人脚下都摆上了一坛酒。
良久。
前往大食的使臣官、原凉州长史呼延亮陡然抬头抱拳颤声道,“陛下,臣呼延亮在此明誓,此去大食,宁死不堕我中华国威!若违誓言,必死无葬身之地!”
呼延亮一带头,众人都纷纷开始开口明誓,在这个气氛下,纵然有人心里贪生怕死,也会在口头上亦是雄壮。
张瑄纵声长笑,“尔等误会朕的意思了。朕派你们通商诸国,绝不是让你们去送死,更不需要你们以身殉国。朕只是希望,你们置身异国之地,要时刻牢记,你乃中华上邦之臣,你的身后不是朕一个人,而是我中华八千万子民、千万里壮美山河、数十万横扫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精锐之师!”
“你们的身后是巍巍中华,有朕率数十万铁骑在你们背后,你们无需害怕什么!给朕昂首挺胸,挺直腰板!记住朕的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张瑄斩钉截铁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堂中久久回荡着,众人涕泪交集山呼万岁情绪之激动无语言表。
“来,打开酒坛,与朕共饮!
“干!”
“吾皇万岁万万岁!”
前厅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和欢呼声传到后庭,苏扈冬躺在一张软榻上,手扶着自己高高凸起的小腹,转头向李腾空幽幽一叹,“空儿姐姐,看来陛下顶多是开了春就要率军西征,可惜奴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了身孕,没法跟随陛下出征了……”
“苏儿妹妹,陛下肯带我们随军伴驾,哪里是需要我们率军出战,而是鼓舞士气而已。苏儿妹妹,你有身孕,这是大喜,我跟陛下说了,会留在凉州陪你生产,待你产后,咱们姐妹再一起去安西四镇,与陛下汇合就是。”
李腾空俯身安慰着苏扈冬。
苏扈冬有些感激地握着李腾空的手,她心里知道,李腾空宁肯放弃留在皇帝身边,也要留在凉州,无非是为了照顾她和陪伴她。同为皇帝妃子,李腾空能做到这个程度,虽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两女相处关系融洽姐妹情深,但也体现了李腾空的包容大度。
苏扈冬正要说几句贴心的话,突然又是一阵剧烈的呕吐感涌动起来,赶紧在李腾空和侍女的搀扶下,又是一番翻江倒海的折腾,出了一身虚汗。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的孕期反应特别重,按说这都六个月的身子了,不该再有反应,可她隔三差五地还是要闹腾一回。
苏扈冬喘息着无力地松开李腾空的手,苦笑道,“空儿姐姐,这个孩子真是要把奴折腾死了……生这一遭,奴日后再不怀孕了。”
李腾空抿嘴轻轻一笑,“苏儿妹妹,这可由不得你,还要问问陛下同意不同意。”
“忍着吧,再坚持几个月,就好了。我这还羡慕妹妹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这肚子也能争争气……哎!”李腾空发出一声轻叹。
实事求是地讲,因为一直跟随在张瑄身边,她与张瑄欢好的次数和频率远远高于苏扈冬等女,但她们都先后有孕生子生女了,唯独她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腾空嘴上说不介意,其实心里也颇落寞的。
要知道,在这个王权时代,作为皇妃,如果不能为皇帝诞下一男半女,那么,她日后在宫中的地位岌岌可危。而日后,更是无人可以倚靠。
苏扈冬反过来开始安慰李腾空,两女说说笑笑,一直到张瑄带着七八成的酒意从前厅走回,李腾空才悄然离开苏扈冬这里,回了自己的住处。
苏扈冬身体不适,虽然有孕不能同房,但这几天,张瑄还是坚持留在她这里,算是对她的体贴。
苏扈冬被两个侍女搀扶着向着张瑄温柔一笑道,“陛下,臣妾今夜疲倦,想早些安歇,请陛下去空儿姐姐那里吧。”
张瑄摇了摇头,“不,不,朕要陪着你,朕要陪着朕的儿子!”
张瑄晃荡着身子,大步走过去,探手就要去摸苏扈冬的肚子,动作稍稍有些粗鲁。
苏扈冬吓了一跳,轻轻一叫道,“陛下,小心!”
*
天唐 第450章南诏急报!
第450章南诏急报!
第450章南诏急报!
张瑄嘿嘿笑着,动作就变得轻柔起来。
他俯下身去,轻轻抚摸着苏扈冬高高凸起的小腹,柔声道,“苏儿,为了这个孩子,辛苦你了!”
“这个孩子,孕在吐蕃两道,待你生产之后,若是皇子,朕就将吐蕃北道三千里之地,化为他的封地,册封他为平康王!”
苏扈冬闻言狂喜,紧紧抓住张瑄的手来颤声道,“陛下所言当真?”
“朕从不打诳语。朕率军平定四方,坐拥数万里山河,朕的儿子,每一个都将得到广袤的封地!”
张瑄哈哈一笑,扬手道。
“臣妾拜谢陛下恩宠!”
苏扈冬情怀激荡,泪流满面。张瑄重视这个孩子,就是重视她这个妃子。苏扈冬一直担心她是异族公主出身,她生的皇子怕是得不到皇帝的厚封。但今晚张瑄随口的一句话,彻底打消了她心里的隐忧。
……
……
第二日。
张瑄亲自为五路通商外交使团送行,这五路使团中配置的500骑兵部队都是中华大军中的骁勇精锐,人数虽少,却都装备精良,都配置了强大的火器。
如今位于灵州的火器司,在举国之力的支持下,三大品种十八类火器的制作已经形成了规模,大批量生产,足以装备全军了。只是张瑄并没有这样做,而还是以供应神策军为主。其余的部队,如神武军和飞虎军,则各自有一个火器营。
目前,休整在凉州一线的十五万大军被张瑄改编成三个军,一个是神策军,一个是神武军,一个是飞虎军。神策军以骑兵火器为主,神武军以陌刀为主要作战兵器,而飞虎军则是步兵,配置有这个时代最顶尖最有杀伤力的强弓、弩箭、盾牌和长枪之类。
三军各有五万人,既是独立的部队,又接受协同的指挥,各自成军各成体系,既能独立作战,又可联动布阵。
也就是说,神策军中也有步兵和弓箭手、陌刀手、盾牌手等常规建制,而神武军虽主要是陌刀军,但也有火器营和步兵。至于飞虎军,以步兵为主,但也配置有骑兵和火器营。
三军正在凉州外围进行训练休整,士气已经到达巅峰。
郭子仪抓军事抓整军,张巡则抓内务政务和后勤。天下各地尤其是江南富庶各道的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凉州和河西之地,官道上各种官方的运粮队络绎不绝,沿途百姓心里都清楚,皇帝西征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报!剑南急报!”
张巡正在衙署里处理繁杂的政务,一道来自剑南的奏表抵达凉州,他的案头上。
张巡心里咯噔一声,立即抓起奏报来看。
目前皇帝正在举全国之力准备西征平定西域和北庭乃至经略葱岭之上诸国,直捣波斯大食之地,如果在这个时候,剑南方向的南诏再有异动,可就成了后院起火。
看完奏报,果然正如他担心的那样,南诏人有异动了。
张巡犹豫了一会,还是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去奏报皇帝。
张巡赶去的时候,张瑄正在郭子仪的陪同下,设宴款待吐蕃两道军政主官杨涟派来的使团代表——平康宣抚使多朗。马上就是春节和上元节,多朗率百余人的队伍,带着几十车吐蕃特产,千里而来凉州,向皇帝进贡和恭贺新春佳节。
出席宴会的还有多朗的女儿,藏妃卓玛。
张巡匆匆进门拜了下去,“陛下,剑南急报,臣有本奏!”
张瑄嘴角轻轻一抽却脸色不变地笑道,“今日为多朗接风洗尘,且不谈国务——张巡,你且入座。”
张巡虽然着急,但也知道皇帝不愿意在多朗面前谈及国务,就耐着性子准备依言入座。
多朗恭谨地起身施礼道,“这位可是户部尚书张大人?多朗在平康道久闻张相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多朗虽是吐蕃降臣,又无实权,但他毕竟是皇帝藏妃的父亲,在名义上又是吐蕃两道杨涟之下的主要官员,还是皇帝册封的侯爵,所以张巡也不能太过失礼。
他微微一笑回礼道,“多朗大人客气了,张某不过是陛下驾下一小臣,名不见经传,何足道哉?”
论起声名,张巡确实不如郭子仪等人,因为他一直忙于幕后事务。但论起皇帝的倚重和信任,那谁也不敢小觑张巡。多朗自然对皇帝身边的近臣多有了解,赶紧与张巡极尽逢迎寒暄了一番。
卓玛坐在张瑄身边,见父亲跟皇帝身边的大臣寒暄,颇有媚色,不由眉头大皱。
张瑄目光玩味地扫了卓玛一眼,突然伏在她耳边淡淡道,“卓玛,你父亲其实是一个有头脑的人,通权达变、能屈能伸谓之大丈夫……等酒宴过后,你与他一见,告诉他,等过上三年,吐蕃两道局势稳定下来,他可入京为官。朕的朝廷臣子中,不能没有吐蕃人。朕日后还将在吐蕃两道开恩科选拔人才,充往天下各地为官。”
卓玛嘴唇一抿,点头展颜轻笑道,“多谢陛下。臣妾……”
卓玛的话还没有说完,张瑄就朗声一笑,她的手被张瑄牢牢抓在手里。
卓玛俏脸绯红,刚要下意识地挣脱一下,突然见皇帝神色湛然气势凛然,便红着脸微微垂首被皇帝牵起手拉起身,一起站在那里面向郭子仪、多朗和张瑄等人举杯笑道,“如今吐蕃两道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为朝廷下一步平定西域和葱岭诸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吐蕃两道的归心,意义重大。朕以为,朝廷日后发展的重点,一在青海陇朔,二在吐蕃两道,三在渤海东夷之地,四在西域葱岭。”
“青海陇朔和吐蕃两道可以开发为塞外江南,成为朝廷重要的粮草储备基地,而东夷则为朝廷日后拓展海疆作为前站。至于西域和葱岭,在朕的心目中,只要开发经营得当,加强商贾贸易,西域广袤地域必将成为我朝的通商门户、边防门户。”
“朕相信,十年之后,诸位爱卿将与朕一起见证,一个文化繁荣、疆域广阔、种族融合、国力强盛的大国崛起!无论是吐蕃人、汉人,还是西域人、回纥人、东夷人乃至葱岭诸胡人,都是一家人!朕对此深信不疑!来,让我们满饮此杯!”
张瑄声音慷慨激昂,高举酒盏,率先一饮而尽。
郭子仪等人也一饮而尽,然后一起拜伏在地,朗声呼道,“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宴会尽欢而散。
散后,多朗去了女儿卓玛的独院相聚。他这一次来凉州,一是为朝拜皇帝表达忠诚,二是就是为了见女儿卓玛。他知道自己这个女儿性格叛逆倔强,生怕她在皇帝身边使脾气触怒皇帝,因而导致整个家族都跟着遭殃。
多朗是一个识时务之人,他亲眼目睹着皇帝的雄才伟略,又深知中华国力强盛、军队更是无比强大,如此种种之下,吐蕃再无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纵然有小规模的叛乱,也会很快被大军剿灭。
既然如此,就不如安心为朝廷做事,在皇帝驾下当一个臣子,从而确保多朗家族的荣华富贵。而事实上,有皇帝的信任,有女儿卓玛在后宫,多朗家族已经成为吐蕃人中的第一高门,拥有土地牛羊财富远甚于从前。
听着父亲絮絮叨叨的叮嘱,卓玛感觉有些无奈。
她留在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