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马车夫-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皇家海军和荷兰海军进行大规模的海上会战,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多佛尔海峡战区为主——这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几乎每次海战双方都要投入四万至五万名水兵900012000门大炮,而其作战次数之多恐怕亦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分别派出了战地观摩团随行观战,据观摩团人员的统计报告,仅在一月至四月的之间,双方舰队作战次数已经不亚于当时世界各海洋历次战役的总和。
双方几乎天天都在打,大小海战上百次。英国方面制定的战略主要是控制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切断荷兰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迫使荷兰人投降。为此,海军舰队司令布莱克采取了集中强大舰队、拦截通过海峡的一切荷兰船只的战术,以确保其的绝对制海权。他大胆地在海军作战中引进了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作战理念和战术,海战时注意队形和整体效果的战法,发展了英国海军的教科书战术。
战争的伊始,英国便聘请大批中华帝国海军军官作为教官,并且按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战斗条例来约束英国海军,并颁布了“英国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整顿军纪。
按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在战斗时编成一个个的分战队原则,布莱克将英国舰队分作红白蓝黑四个战队,这样方便指挥。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436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末日
第436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末日
【今日第一更,稍后还有第二更】
~~~~~~~~~~~~~~~~~~~~~~~~~~~~~~~~~
战争的伊始,英国便聘请大批中华帝国海军军官作为教官,并且按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战斗条例来约束英国海军,并颁布了“英国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整顿军纪。
按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在战斗时编成一个个的分战队原则,布莱克将英国舰队分作红白蓝黑四个战队,这样方便指挥。
英国海军的大型新式战舰多数都在建造当中,而荷兰海军的很多主力大型战舰已经建造完成,因此双方在海军实力上相差很大,荷兰海军在战舰质量上占据绝对优势。
双方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作战计划,荷兰海军拥有强大的主力舰队,所以荷兰海军急于寻找英国海军主力舰队进行决战。但英国海军在主力舰只数量上不及荷兰海军,因此英国海军选择避开荷兰海军主力,进入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对荷兰实施破交袭扰战术。
英国海军司令官布莱克听取中华帝国战地观摩团建议,派出舰队到苏格兰北部袭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银船,到北海击沉或捕获荷兰的捕鱼船,甚至进入波罗的海,破坏荷兰和北欧、东欧方面的海上贸易。
毫无疑问,这种战略战术的运用对于荷兰经济方面的打击是致命的。荷兰方面制定的战略是以强大的舰队为商船护航,强行通过多佛尔海峡,确保与外界的联系。
决定于海军实力的对比,这本就是多少有些消极的战略,然而战略部署的不当却更使之陷入劣势的境地。
英荷战争的两大战场——北海和地中海。英国海军将主战场放在了北海,但荷兰却将主战场放在了地中海。
荷兰在次要战场,即地中海战区投入了过多的兵力,从而使其在海峡争夺方面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
造成这种战略决策的主要原因并非是荷兰海军将领们不知道英国海军主力在北海,也不是不想到北海去跟英国海军主力进行决战,主要都是因为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突然增加了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的兵力,这令荷兰海军部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将主力舰队部署在地中海一侧,监视和警戒中华帝国的地中海舰队。
荷兰海军将领马顿尽管在与法国海盗和西班牙海军的长期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战经验,具有很高的统率艺术,荷兰主力战舰的质量也普遍高于英国海军的战舰。
但荷兰海军的水兵非义务兵役制,而是临时征召的民间水手,虽然荷兰水手各个素质都比较高,稍加训练便可以担当海上作战。但荷兰水兵军纪松弛,各舰战斗时经常开小差,而且常常缺乏协调能力,以致在军事软实力方面仍处于劣势。
英国海军受到中华帝国海军的影响,虽然还没有做到义务兵役制,但是在军纪方面却远远超过了荷兰海军。严明的军纪保证了英国水兵不会在舰队作战时突然开小差,使得英国海军的海上战斗力猛增,抵消了战舰数量不及荷兰海军的劣势。
双方海战次数频繁,中华帝国战地观摩团记录在案的海战超过九十次,但按照中华帝国海上战斗条例来划分的话,称得上规模海战的战斗有五次,多以发生地点命名。
其中,在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并不弱于荷兰海军舰队,双方一开始的战斗便是互有胜负,整体上处于相持状态。
前三个月内,荷兰海军主动出击,寻找英国海军决战。其中主要海战有三次,分别是普利茅斯海战、肯梯斯诺克海战和波特兰海战。其中其中普利茅斯海战规模最大,战斗时间超过六天,是荷兰海军风头最强的一次海战。战斗中,荷兰海军攻势异常猛烈,而英国海军指挥官犯了严重的消极抵抗错误,结果几十艘英国战舰被荷兰舰队堵在了家门口,打的英国海军毫无还手之力,颜面尽失。最后因为荷兰海军弹药补给耗尽,不得不撤回去补给弹药,才使得英国海军喘口气。
第一次海战中,荷兰海军胜利,声势大涨。英国海军被堵在家门口挨打,令英国政府颜面扫地。查理一世隧罢免了舰队指挥官托里,换了他的亲戚索尔兹伯里第四伯爵担任舰队指挥官。
严格的说,索尔兹伯里第四伯爵的指挥能力不及托里,但是索尔兹伯里外交手段高明,聘请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副参谋长陈克强少将作为军事顾问。
随着陈克强少将担任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军事顾问后,英国海军的战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陈克强将中华帝国海军的战斗战术用在英国海军身上,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战列线战术的使用。
虽然各国海军都在研究中华帝国海军的战列线战术,但是仅仅停留在研究讨论阶段,各国海军还未实行,也没有实战经验。而陈克强将战列线战术用在英国海军上,虽然有些大胆,但不失为一个短时间内克服荷兰海军优势的好计策。
这一点在第二次大规模海战时便崭露头角了,当迪肯斯诺克海战打响时,英国海军在陈克强的指挥下,以战列线战术迎战荷兰舰队。荷兰战舰虽然强大,但是喜欢单挑和混战,英国海军利用战列线战术,几艘战舰组成一支分战队,机动中抢占荷兰军舰的“T”字头横位,然后集中战列线上的全部火力攻击敌舰,效果十分明显。
然而,英国海军第一次使用战列线战术迎敌,虽然领悟了陈克强的战术思想,但是实战的时候还很不顺手。战斗开始的时候重创了荷兰战舰,但是到中后期作战时,反被荷兰战舰占了便宜,最终双方打了个平手,各自退出战斗。
对于英国海军来说,能够跟强大数倍的荷兰舰队打成平手是相当难得的,甚至属于变相的胜利。
中华帝国的战列线战术第一次得到英国海军的认可,以及英国海军专家的肯定。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英国海军依然不敢正面迎战荷兰舰队,只是到处袭扰荷兰商船和捕鱼船。
荷兰海军并未意识到英国海军的新式战术的巨大威胁,因此未能积极对英国海军实施穷追猛打,索尔兹伯里利用这段时间,同陈克强一起对英国海军进行训练,让英国海军尽快掌握战列线战术的要领。
英荷战争进入到第五个月后,英国渐渐取得了战略优势。由于英国将主力舰队摆在了北海,因此海战转折地点率先出现在北海战区。
加巴德沙洲海战中,英国海军第一次面对荷兰舰队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出击,在机动作战中寻找抢占荷兰战舰的“T”字头横位的机会。荷兰舰队一直追着英国舰队准备决战,反而被英国舰队牵着鼻子走,露出更多的破绽和机会给英国舰队,结果遭到英国舰队的猛烈打击,损失惨重。
加巴德沙洲海战立时两天半,英国海军损失战舰十七艘,而荷兰海军损失战舰二十一艘,在英荷战争中,英国海军的损失第一次少于荷兰海军的损失。
消息传回伦敦,英国上下一片欢腾,认为这是英荷战争的转折点,从此荷兰将走下坡路了。
虽然英国人有些骄傲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此后的数次海战当中,荷兰海军比英国海军要吃亏的多。在斯德瓦海战当中,英国海军以五艘巡航舰击沉了一艘荷兰三等战列舰,创造了巡航舰击沉战列舰的经典战例。此后,英国海军的战列线作战战术越发的灵活起来,已经达到中华帝国海军三成的战斗力,而荷兰海军依然没有拿出对付战列线战术的新战术来。从整体战略上来判断的话,确实是荷兰在走下坡路了。
当然,英国海军的优势仅仅是在北海战区。在地中海战区,英国海军依然被荷兰海军打的抱头鼠窜,处于被动状态。
荷兰海军的主力舰队七成布防在地中海战区,而这一区域的英国战舰数量仅仅只能达到荷兰舰队的三分之一。不论数量还是单舰质量,英国海军处于绝对下风。
荷兰海军警戒的目标并不是英国海军,而是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战区部署有二十艘二等战列舰,以及大量的巡航舰和护卫舰,对于地中海周边国家来说,中华帝国的这支舰队是相当强大的存在,荷兰海军不敢丝毫的懈怠。
然而,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并未接到北京的开战命令,因此仅仅是二级战备状态。绕是这样,荷兰海军依然不敢放松,因为他们知道英国的背后支持者就是中华帝国,指不定什么时候中华帝国海军便会突然插手进来。
中华帝国力挺英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结果还是导致了荷兰政府在战略上出现了失误。那就是将主战场放在了地中海,将精力放在了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身上,而不是英国海军主力身上。
结果,虽然荷兰海军在地中海战区上取得了对英国海军的绝对胜利,但这一战区的战斗从战略层面观之,对战争影响不大。荷兰在这个地区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基本上都被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牵制,虽然还能保持着对英国的优势,却造成了荷兰在北海战区的战术和战略双失利。
八个月后,在英国海军绞杀式的封锁之下,荷兰经济最薄弱的一面——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本土工业不及英国等缺陷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海战最耗费国力和财力,交战八个月,大小海战上百次,战舰损毁、人员伤亡、战费、军费开支浩大,弹药储备消耗更是天文数字。这种情况下,以贸易为主的荷兰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反而英国新兴的工业迅速表现出巨大的战争潜力出来。
交战八个月,英国的弹药供给不但没有短缺,反而猛增了一倍。这主要得益于英国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英国的资产阶级**虽然被镇压了,但是英国的工业却是在增长的。
对于战争来说,最终表现在经济的争霸上面,而工业能力更是战争的最基础因素。无疑,英国最终胜利在他国内蒸蒸日上的工业能力上面。
反观荷兰,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2000所房屋无人居住。荷兰海军在北海的失利,英国海军对荷兰本土的封锁几乎使得荷兰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
于是荷兰只好哭求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从他们国家进口武器弹药。按照各国心照不宣的中立法,法国和西班牙是不应该向交战双方出口军火物资的。然而,西班牙不爽中华帝国,法国不希望富庶的荷兰被英国搞去,于是两国开始向荷兰提供军火和战略物资的补给,从而大发战争财。
荷兰得到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援后,恢复了一些元气。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舰队袭击中华帝国运宝船,并同中华帝国太平洋舰队交战的消息迅速传出。
中华帝国政府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向所有国家通报了情况,并向荷兰共和国提出严正抗议,勒令荷兰共和国在一星期内给出答复。
对于中华帝国提出的严正抗议和对荷兰提出的勒令答复要求,各国政府均表示支持,因为中华帝国提出的要求完全符合当前世界各国默许的规则。
然而,荷兰政府却是郁闷死了。因为荷兰政府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动作一点都不知情,况且调查荷兰东印度公司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毕竟通讯工具及其落后,这个时间都算快的。可是,中华帝国只给荷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